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让你带个差班,你全员本科了? > 第230章 班模式

“行了行了,都别在这儿杵着当门神了,”杨明宇打破了这略带凝重的气氛,他一手揽住还在抽泣的李浩,拍了拍李浩的肩膀,“什么都别说了。天大的事也要先填饱肚子。我知道附近有家面馆,他们家的汤特别鲜,咱们先去吃碗面。”

王昊一听,立刻掏出手机就要预定全市最豪华的酒店:“杨老师,这必须庆祝一下啊!去什么面馆啊,我安排,今天全场消费由我王公子买单!”

“滚蛋,”杨明宇没好气地笑骂了一句,“你王公子今天最大的功劳是提供了专业法律资源,现在是庆功的时候吗?是复盘!是总结!再说了,张律师的时间宝贵,吃完饭我们还得送他回去。”

这番话有理有据,王昊只能悻悻地收起手机,嘟囔了一句:“面馆就面馆,反正饿了吃啥都香。”

杨明宇师徒和李浩妈妈以及张律师,就这么浩浩荡荡地去了那家面馆。

不一会牛肉面就好了,李浩的母亲在杨明宇和赵敏的轻声安慰下,终于止住了泪水,开始小口小口地喝汤。

张律师放下筷子,看着对面这群明显还带着稚气的学生,眼神里充满了感慨。他对杨明宇说道:“杨老师,说实话,我接了这么多案子,从来没见过这么打官司的。我得承认,一开始王董托我给孩子们做辅导,我以为就是走个过场,陪太子读书嘛。没想到,他们给我的惊喜实在是太多了。”

这话一出,王昊、林天、赵敏他们都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脸上面带笑容,仿佛再说,既然那么会说话,麻烦再多说两句。

“特别是林天同学,”张律师看向林天,“你做的那个资金流向模型,思路清晰,逻辑严谨,可视化的呈现方式非常直观,连公诉人都被镇住了。那几张图的威力,比我说一万句‘我的当事人是被蒙蔽的’都有用。你小子,以后不当程序员,来干我们政法绝对是块好料。”

林天难得的脸红了,嘴上还是满不在乎的道:“一般吧,就是花了几个通宵而已,主要是提供的原始数据太乱了。”

这话听起来是抱怨,实则是**裸的凡尔赛。

张律师又看向赵敏和陈静:“还有你们俩的那份心理分析报告,从法律证据的角度看效力有限。但是,它在庭审上起到的作用是无可估量的。它成功地将一个冰冷的案子还原成了人间悲剧。它让法官看到的不再是一个罪犯,而是一个在生活重压下走错路的普通人。这种人性的共情,往往能在关键时刻影响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你们一个感性细腻,一个理性严谨,配合得天衣无缝。”

被这么一位大律师点名表扬,赵敏和陈静都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嘴角却忍不住地上扬。

这就是专业人士的肯定,和平时的夸奖分量完全不同。它让这群学生感受到,自己所学的知识一旦应用到现实世界,竟然能爆发出如此巨大的力量。

这顿饭,与其说是庆功宴,不如说是表扬大会。

第二天下午,杨明宇将“阳光伙伴”课题小组的核心成员——林、赵、陈、王四人再次召集到了办公室,这一次没有了旁人。

“昨天张律师的话,你们都听到了吧?”杨明宇开门见山,“这次的事,我们做得很好。但好在哪里?为什么能成?如果不把这些想明白,那这次的成功就只是一次偶然。我的学生不能只靠运气。”

他走到办公室的小白板前,拿起一支马克笔,唰唰写下了“李浩危机”四个大字,然后画了一个圈。

“来,我们复盘一下。整个事件,我们是怎么把它从一个‘天塌了’的烂摊子,变成一个so easy的?”

王昊抢先发言:“首先是启动资金!杨老师您策划的那个辩论赛,拿下了项目基金,这是第一步!”

杨明宇点点头,在白板上写下“项目化驱动”,然后看向他:“没错,但核心不是钱,如果我们当时直接搞个募捐,也能解决钱的问题,但会带来什么后果?”

“李浩可能会觉得我们在施舍他,自尊心受不了。”赵敏立刻补充道。

“完全正确。”杨明宇赞许地看了她一眼,然后在“项目化驱动”后面画了个箭头,写上“尊严式援助”。

“这就是我们整个行动的出发点。”杨明宇用笔点了点那几个字,“我们不是在做慈善,我们是在做一个课题研究。李浩不是被救助的对象,他是我们平等的‘特约研究员’。我们给他的不是捐款,是‘劳务费’。这两者的区别,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前者会让他永远背负着亏欠感,后者则能让他挺直腰杆和我们站在一起。记住,任何时候,保护一个人的尊严,都比给他一碗饭更重要。”

这番话既是对过去行为的总结,也是对未来价值观的塑造。学生们听得连连点头。

“然后呢?”杨明宇继续引导,“项目确立了,援助方式也定了,接下来我们具体是怎么做的?”

林天想了想,说:“各司其职。我懂电脑,就负责数据分析;赵敏和陈静心思细,就负责访谈和写报告;王昊……呃,王昊负责动用他的‘钞能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让你带个差班,你全员本科了?请大家收藏:()让你带个差班,你全员本科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喂!”王昊不满地抗议,“什么叫钞能力?那叫资源整合!是张律师的专业指导,才让我们没有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

“都对。”杨明宇笑着在白板上画了几个分支,分别写上:数学与编程、心理学与写作、法律与社会资源。然后用一个大括号将它们括了起来,旁边写上:“跨学科整合应用”。

“你们发现了吗?”杨明宇的语气变得有些兴奋,“在这一个项目里,你们不知不觉地把数学、语文、信息技术、心理学、法学、社会学……几乎所有我们能想到的学科知识都用上了。你们还会觉得数学就是算题,语文就是背课文吗?”

他停了几秒钟,给了学生们消化和思考的时间。

“知识本来就是一个整体,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箱。学校为了方便教学,才硬生生把它们切分成了一门门独立的课程。而这个项目让你们有机会把这些工具重新组合起来去解决一个真实、复杂的问题。这个过程,比你们刷一百套卷子收获要大得多。”

这番议论直接戳中了现代应试教育的痛点。学生们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不经意间,已经跳出了“为考试而学习”的低级层次,开始体验“为解决问题而学习”的更高境界。

陈静一直在旁边安静地听着,此刻她小声地补充了一句:“我觉得,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我们的目标。”

杨明宇眼睛一亮,示意她说下去。

“我们做这一切,最开始的目标并不是为了赢得辩论赛,也不是为了在法庭上表现多好,我们唯一的目标就是帮助李浩,让他和我们一样,能安心地坐回教室。是这个目标,才让我们所有人愿意投入那么多时间和精力。”

杨明宇听完转过身,用马克笔重重地在所有分支的汇合处,写下了四个字:“价值导向”。

“完美!”他忍不住赞叹道,“陈静说到了最核心的地方。所有的项目、方法、知识,都只是‘术’。而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件事,这个‘道’,才是驱动我们走下去的根本。我们的‘道’,就是‘一个都不能少’的集体信念。没有这个,前面的一切都失去了意义。”

他放下笔,看着白板上那张逻辑清晰的思维导图,展示了一个闭环模式:

以真实问题为驱动,启动项目 -> 以保护尊严为原则,进行援助 -> 以跨学科知识为工具,整合解决 -> 以集体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完成升华。

“看到了吗?”杨明宇的声音里充满了激动,“这就是我们在这次危机**同创造出来的东西。我决定给它起个名字就叫‘14班模式’。”

这就是“14班模式”的初步成型。它不再是杨明宇脑中模糊的感觉,而是由师生共同总结出来的可复制性的教育方法论。

杨明宇看着眼前四个眼神发亮的学生,笑着说:“我们的第一本书讲的是一个信念,是证明你们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能。现在,我准备构思我的下一本教育专着了。”

他卖了个关子。

“那本书要讲的是一套方法。一套如何将潜能转化为改造成创造价值的真正力量的方法。而这套方法的核心,就是我们今天总结出来的‘14班模式’。所以,这本书的作者不能只有我一个。你们将是这本书当之无愧的联合创作者。”

喜欢让你带个差班,你全员本科了?请大家收藏:()让你带个差班,你全员本科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