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全球统一系统 > 第22章 拆宫殿孕育秦朝肚子

全球统一系统 第22章 拆宫殿孕育秦朝肚子

作者:冥王666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3 12:12:47 来源:全本小说网

嬴政的谕旨以最快的速度下达。兰林殿,这座原本只是作为寝宫附属、存放些杂物器皿的偏殿,连同其周边一片不小的宫苑区域,被正式划归“马先生”所有。一道无形的界限随之确立:擅入者,斩。同时,少府丞战战兢兢地领着二十名精壮隶臣来到马小云面前,这些人是按照谕旨从官营作坊和刑徒中挑选出来的,此刻都低垂着头,身体微微发抖,不知等待自己的是何等命运。

马小云站在兰林殿略显荒芜的庭院中,看着眼前这二十个惶恐不安的古代劳动力,心中已然有了完整的规划。他不需要谄媚的仆人,他需要的是能严格执行命令、并且暂时与外界隔绝的“工人”。这座宫殿本身,在他眼中并非享受的居所,而是实施他下一步计划的最佳掩体。

他没有多余的训话,只是对少府丞点了点头,表示人已收到。待少府丞离去后,他目光平静地扫过这二十人,声音清晰而稳定,不带丝毫情绪:

自今日起,你等便在此处听用。我所吩咐之事,需尽心竭力,不得多问,不得外传。完成得好,自有你们的好处。若有阳奉阴违,或泄露此处半分情形……他没有说下去,但那未尽之意比任何具体的威胁都更具压迫力。

隶臣们把头埋得更低,齐声喏喏。

马小云的第一个命令,就让他们目瞪口呆。

将此殿,及周边这几间附属厢房,全部拆毁。

拆……拆宫殿?隶臣们以为自己听错了。这可是咸阳宫内的建筑!即便陛下赏赐,哪有刚到手就拆掉的道理?但看着马小云那毫无玩笑之意的眼神,无人敢质疑。工具很快被送来——铜镐、木槌、绳索。

拆解工作开始了。沉闷的撞击声在宫苑内响起,打破了以往的宁静。瓦片被小心取下(马小云吩咐可用的材料另行堆放),土木结构的墙体被推倒,梁柱被卸下。马小云亲自指挥,划定拆除范围,并要求将建筑垃圾中的砖石、木料分类整理。他并非要制造废墟,而是在为新的布局清理场地。

二十名隶臣起初战战兢兢,动作迟缓,但发现这位马先生只是在一旁冷静指挥,并无随意打骂之举后,渐渐放开手脚。他们都是做惯了体力活的,一旦指令明确,效率便提了上来。数日之后,原本兰林殿所在的位置,已变成一片平整开阔的空地,面积比之前的宫殿基址还要大上数倍,因为它囊括了相连的庭院和几处小型附属建筑的地基。

接下来是第二步:铺土。

马小云再次向少府提出了一个看似古怪的要求:需要大量洁净的、未曾种植过的生土,以及大量的河沙与腐殖质(他解释为败叶朽木沤烂之物)。少府虽然疑惑,但想起陛下的严令,还是调动人力物力,用牛车和挑夫,将一车车符合要求的泥土、细沙和初步发酵的有机肥运到了兰林殿区域外,再由那二十名隶臣用簸箕和扁担,一点点运入平整好的空地。

这是一个极其繁重的工作。马小云规划的土地面积不小,要求铺设的土层厚度需达到至少一尺半(约35厘米)。隶臣们汗流浃背,日夜不停地搬运、摊平、夯实。马小云则如同一个严谨的工程师,不时检查土层的厚度和均匀度,指挥他们将运来的河沙与腐殖质按一定比例与生土混合,以改善土壤的结构和肥力。

这段时间,兰林殿区域仿佛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与周围庄严肃穆的宫阙格格不入。敲打声、号子声、泥土倾倒声隐隐传出,引得宫人侧目,但无人敢靠近探查。嬴政自然也收到了汇报,他只是皱了皱眉,并未干涉。在他想来,这或许是什么古怪的“阵法”布置,或是为后续治疗做准备,只要不影响他的治疗,随那“天外之客”折腾。

当厚厚的、混合均匀的土层终于覆盖了整个平整出来的区域,形成一片黝黑、松软的人造田地时,时间已悄然进入了仲春。天气转暖,雨水渐多,正是播种的黄金时节。

准备工作进入了最核心的阶段。

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时刻,马小云独自一人留在那片新开辟的“田地”旁。他确认四周无人监视后,意识沉入系统空间。这一次,他调取的不是药品或器械,而是另一个关乎国计民生的宝库——种子。

他选择的,并非这个时代已有的粟(小米)、黍、菽(大豆)、麦、稻,而是经过现代育种技术优化、适应性强、产量远超当代品种的种子。

他取出了:

· 高产杂交粟种:相比秦地传统粟种,分蘖力强,穗大粒饱,预估亩产可翻两到三倍。

· 抗旱高产小麦:具有更好的抗倒伏性和病虫害抵抗力,籽粒蛋白质含量更高。

· 多倍体桑椹:果实更大,甜度更高,产量稳定,既可果腹,亦可用叶养蚕,发展副业。

· 改良型大豆:豆荚密集,含油量高,提供了重要的植物蛋白和油脂来源。

· 以及一些常见的、但经过优化的蔬菜种子,如萝卜、红薯、玉米等,作为补充和示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全球统一系统请大家收藏:()全球统一系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些种子被分门别类地装在防潮的密封袋中,在马小云看来平平无奇,但若被当代农官看到,仅那种子的饱满、均匀程度,就足以称得上嘉禾。

第二天,马小云召集了那二十名隶臣。经过这段时间高强度的共同劳作,这些隶臣对他的命令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般的服从,眼中的恐惧也减少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对未知工作的麻木和一丝好奇。

马小云将种子分发给其中看起来最为沉稳可靠的几人,并开始亲自示范如何播种。

兰林殿旁的宫苑禁地,那片新开辟的沃土在春日下散发着泥土的腥香。马小云深知,若要最快速度展现神迹,说服秦始皇并为进一步的计划铺路,他必须选择生长周期相对较短、产量冲击力最强、且能适应关中气候的作物。味道是次要的,填饱肚子、产生足以颠覆认知的产量才是核心目标。

经过在系统空间农业数据库内的反复筛选与比对,他最终锁定了四种作物,并精心挑选了为产量而生的特定型号:

1. 超级杂交水稻(短生育期型):选择了抗倒伏、分蘖能力极强、穗长粒多的品种,虽然口感可能略逊于某些优质稻,但其单位面积产量足以让这个时代的任何稻种望尘莫及。目标是打破“稻米低产”的固有观念。

2. 密植高抗玉米:挑选了株型紧凑、耐密植、双穗率高、籽粒脱水快的品种。玉米的高产潜力和作为全新主粮作物的视觉冲击力,是其被选中的关键。

3. 高淀粉红薯(食用及饲料兼用型):这是马小云的王牌。他特意避开了糖分高、适合烘烤的品种,而是选择了块根膨大速度快、单株结薯多、干物质含量高、耐储存的高产淀粉型红薯。这种红薯可能口感粗糙,但绝对是产热量和产量的霸主,尤其在救荒方面无与伦比。

4. 抗旱高产冬小麦(强化版):虽然秦地本就种植小麦,但他选择的是一种具有更强分蘖能力、更抗常见病害、千粒重显着提升的改良品种,旨在与本地的麦种形成肉眼可见的对比。

种子准备好后,马小云开始了对那二十名隶臣的特训。他深知,再好的种子,没有科学的种植方法也是徒劳。

第一课:水稻育秧与移栽。

此乃‘稻,然非你等所知之稻。马小云捧着一把金黄的杂交稻种,对围拢过来的隶臣说道。他命人开辟出一小块专门的秧田,精细整平,施以系统提供的少量高效基肥(他解释为秘制沃土精)。

种子需先以温水浸泡,待其微露白芽,方可播于此秧田之中。他演示着浸种、催芽的过程,隶臣们看得啧啧称奇,他们以往多是直接撒播。

待秧苗长至一掌高,需分株,按此间距,移植至水田。他在地上用木棍画出标准的行株距,水深需保持至此,不可过深,亦不可干涸。他强调了水肥管理和定期除草的重要性。这种精耕细作的育秧移栽法,相较于当时的直插或撒播,能极大提高成活率和有效分蘖。

第二课:玉米的精准点播。

此物名玉麦,其秆如芦,其穗如锤,其籽如玉。马小云展示着玉米种子,播种之法,尤为关键。

他要求隶臣们按照他划定的精确行距和株距,用木棍戳出深浅一致的播种穴。每穴,放入两至三粒种子。他强调,过密则争肥,过稀则地力未尽。他解释了间苗定苗的概念——待苗长出几片叶子后,要拔除弱苗,每穴只留一株最健壮的。他还简要提到了人工辅助授粉的重要性,准备在玉米抽雄时亲自示范。

第三课:红薯的起垄扦插。

这是最让隶臣们困惑的作物。马小云拿出的不是种子,而是一捆捆翠绿的红薯藤蔓。

此物名番薯,地下生块根,可作主粮。他命人按照要求,起出高高的、疏松的田垄。此藤,截取此等长度,留三至四节,斜插于垄上,覆土压实,唯留顶端嫩叶在外。

他详细讲解了扦插的角度、深度和间距,并强调红薯耐瘠薄但喜钾肥,他特意调配了草木灰比例较高的肥料用于红薯垄。这种无性繁殖的方式和高垄栽培技术,对秦人而言是完全陌生的。

第四课:小麦的精细条播。

对于小麦,马小云则在本地种植方法上做了优化。他严格推行宽幅条播,使用改良的耧车(他画图让工匠稍作改进)确保播种均匀、深度一致。

行距需宽,便于日后除草、通风。”他指着划好的线说,播种前,种子需以此药粉拌种。”他拿出系统提供的低毒杀菌杀虫剂,解释为可防“地蚕”与“黑穗病”,确保苗齐苗壮。

在整个指导过程中,马小云事无巨细,亲自示范,反复纠正。他引入了“间作”、“套种”的概念,在玉米田边点种豆角(固氮),在田埂上种植桑椹。他规定了每日的巡查制度,要求隶臣们记录作物生长情况,及时汇报任何异常。

这片宫闱内的试验田,俨然成了一所超越时代两千年的农业技术培训学校。二十名隶臣从最初的懵懂、笨拙,到后来逐渐掌握了要领,动作变得熟练起来。他们虽然无法理解这些仙种和仙法背后的科学原理,但在马小云绝对的权威和“脱籍”希望的激励下,执行得一丝不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全球统一系统请大家收藏:()全球统一系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种子落入精心准备的土壤,嫩绿的秧苗和幼芽在春日的暖阳和适时浇灌的清水中悄然生长。马小云每日巡视,看着这片充满希望的绿色,知道真正的考验将在几个月后。当沉甸甸的稻穗、硕大的玉米棒、盘结如蛛网的红薯块根和金黄饱满的麦穗呈现在秦始皇面前时,那将不仅仅是食物的丰收,更是一场关于“可能性”的、最直观、最震撼的证明。

播种工作持续了数日。当最后一粒种子被泥土覆盖,马小云站在田埂上,望着这片由他亲手规划、由这些秦代劳动力开垦和播种的土地,心中涌起一股奇特的成就感。这片隐藏在深宫禁苑之内的试验田,承载的不仅是几种高产物种,更是他对这个时代农业生产力进行一场静默革命的起点,这二十亩咸王宫内土地承载着秦朝的希望。

他转身,对那二十名满手泥污、神情疲惫却带着完成任务的释然的隶臣说道:

此后,你等便负责照看这片田地。除草、浇水、驱虫,皆需按照我的吩咐进行。此处所见一切——土、种、法——皆为大秦最高机密,若有半字泄露,尔等当知后果。

他的目光再次扫过众人,语气缓和了一些:若此季丰收,你等便是大功臣,我会向陛下为你们请功,脱去隶籍,亦非不可能。

恩威并施。隶臣们眼中瞬间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彩,纷纷跪地叩首,赌咒发誓绝不外泄,必将田地视若性命般呵护。

马小云点了点头。他知道,光靠誓言不够,后续还需要严格的管理和隔离措施。但这第一步,已经成功迈出。

春日的阳光温暖地洒在这片新垦的沃土上,土壤下的种子正在悄然汲取水分和养分,准备破土而出。而在不远处的寝宫中,那位身体正缓慢好转的帝王,尚且不知,在他眼皮子底下,一场关乎未来帝国粮食命脉的变革,已经悄然播下了种子。半年之后,当这片宫闱禁地中长出远超常人想象的、沉甸甸的禾穗与硕果时,所带来的震撼,或许将不亚于任何一场军事胜利。(本章完)

喜欢全球统一系统请大家收藏:()全球统一系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