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全民求生之我能环境分析 > 第24章 谐振孤岛与沉默回声

希望之门地下的严寒并未因任何技术而缓解,但某种变化已然发生。不再是纯粹的死寂,一种低沉的、几乎无法被听觉捕捉的嗡鸣开始弥漫在冰冷的空气中。它源自那些被安装在残存能源设备上的、简陋的能量签名屏蔽装置,也源自避难所四周冰壁和岩层中——幸存者们按照守护星发来的《环境谐振隐藏技术基础》,利用手头一切材料,艰难布置下的原始谐振场。

没有先进的工具,没有充足的能量,他们只能用晶化生物的骨片作为共鸣器,用冻结的血冰刻画粗糙的导能纹路,依靠阿信那本焦黑笔记上残留的公式和莫雨对能量那近乎本能的理解,进行着一次次笨拙的尝试和调整。

失败。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能量回路无法贯通,谐振频率无法稳定,甚至几次险些引发小范围的能量逆流,将好不容易保存下来的设备炸毁。

老杰克用仅存的右手,拖着几乎冻僵的身体,将一块打磨过的、内部蕴含着微弱能量的晶化甲壳,狠狠砸进预设的冰壁凹槽中。

“妈的…给老子…响!”他嘶哑地低吼,汗水刚渗出就凝结成冰。

嗡…

那块甲壳猛地一震,发出一声极其微弱、却持续稳定的低鸣。紧接着,仿佛连锁反应,周围冰壁上其他几处被类似处理过的节点,也相继发出了共鸣!

那低沉的、整体的嗡鸣声陡然变得清晰了一丝!

一道肉眼不可见、但传感器能捕捉到的微弱能量场,如同一个脆弱的肥皂泡,勉强将残存的避难所核心区域笼罩了起来。

“成了…好像…”一个年轻星痕者难以置信地喃喃道,他手中的老旧能量探测器上,代表希望之门能量辐射的读数,正在缓慢而持续地下降。

莫雨看着屏幕上那虽然微弱却终于稳定的谐振场数据,紧绷的下颌线微微松弛了一毫米。她快速记录下成功的频率参数和材料配比,将其通过那依旧时断时续的连接发送回守护星。这不是什么高科技,甚至堪称原始,但它是有效的,是无数失败后摸索出的、适合他们现状的生存技巧。

她将这些数据同样共享给了星火网络上其他几个仍在绝境中挣扎的小型据点。没有多余的言语,只有冰冷的数据和参数。但在当前环境下,这就是最宝贵的支持。

渐渐地,希望之门仿佛从冰原上“淡化”了出去。虽然物理上它依然存在,但在能量感知层面,它的存在感被降到了最低。偶尔有晶化生物的巡逻队从附近经过,它们会疑惑地停下脚步,扭曲的感官无法再清晰地捕捉到下方那诱人的生命能量信号,徘徊片刻后,便会茫然地离开。

收割者的巡逻舰队也曾从高空掠过,那令人窒息的扫描光束扫过这片区域,却未做任何停留。屏蔽装置和谐振场成功地将他们的能量签名隐藏在了南极冰盖庞大的背景辐射之下,使他们暂时从净化名单上“消失”了。

他们成了一座孤岛。一座在疯狂海洋中,依靠着微弱共鸣勉强维持着不沉的孤岛。

生存的危机暂时缓解,但另一个问题愈发凸显——能源。

反应堆彻底报废。储存的冰蓝结晶早已消耗殆尽。仅靠零星收集来的能量电池和从晶化生物残骸中提取的那点微弱能量,根本不足以支撑长期的维生和防御。

他们需要新的能源。但不能是看守者那危险的地脉能量,也不能是过度提取会引来注意的晶化能量。

莫雨的目光,投向了那台早已停止工作、被爆炸冲击得歪斜的大型地质钻探设备,以及…脚下更深处的冰层。

“也许…我们不需要那么深。”她指着服务器里残存的一份关于希望之门前哨基地早期地热勘探的报告,“基地建立之初,曾探测到一条相对较浅的地热流,就在我们下方约三百米处。当时因为方舟能源充足,并未开发。”

现在,这是他们唯一的希望。

没有大型设备,没有专业工具。他们有的,只是几把能量几乎耗尽的切割工具,以及顽强的意志。

钻探再次开始。但这一次,不再是向下通往那未知的、危险的深渊,而是偏向一侧,朝着那条可能存在的、相对安全的地热流。

进度极其缓慢。每一次启动那破损的钻机,都需要消耗宝贵的能量。男人们轮流上阵,用最原始的体力辅助操作,在冰屑飞溅和金属摩擦的刺耳噪音中,一点点向下掘进。

二百米…二百五十米…二百八十米…

钻头传来的反馈越来越坚硬,似乎碰到了致密的岩层。

失望的情绪开始蔓延。

“继续。”莫雨的声音没有任何波动,她盯着传感器上传回的、几乎微不可察的温度变化曲线。

二百九十米!

咔哒!

钻头猛地一轻,一股灼热的气流混合着泥浆,猛地从钻孔中喷涌而出!

“打开了!是热水!高温热水!”负责操作钻机的星痕者激动地大喊起来,尽管被烫得龇牙咧嘴。

微弱的地热,对于庞大的方舟基地来说不值一提,但对于此刻的希望之门,却是救命的甘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全民求生之我能环境分析请大家收藏:()全民求生之我能环境分析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们迅速将预先准备好的、用残破管道和废弃容器改造成的热交换系统连接上去。灼热的地热水流过冰冷的金属,带来的热量虽然有限,却足以让避难所核心区域的温度从致命的零下五十度,回升到勉强可以生存的零下二十度。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利用这稳定的热源,驱动一台修复好的斯特林发电机,产生微不足道却持续的电能。

灯光再次亮起,虽然昏暗,却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希望。

能量屏蔽装置有了更稳定的电力供应,谐振场变得更加稳固。

他们终于在这绝境中,打下了一根属于自己的、渺小却坚实的楔子。

守护星内部,萧策和苏雨晴密切关注着希望之门传来的每一点进展。那些粗糙却有效的生存技巧、地热开发的数据、以及维持谐振场稳定的关键参数,被迅速分析、优化,并整合到正在不断更新的《幸存者据点适应性技术手册》中,下发至全球网络。

希望之门的经验正在成为无数挣扎在死亡边缘的小型据点的救命稻草。虽然过程同样艰难,但至少提供了一条可以努力的方向。星火网络中,那种彻底的绝望氛围稍微缓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默的、坚韧的挣扎。

而与此同时,萧策对“母亲”和“最终指令”的破解工作,却陷入了僵局。数据库最深层的防御机制远超想象,每一次尝试突破都会引发不可预知的反制,甚至导致部分关联数据流被永久加密或删除。

“需要更多的密钥…或者说,‘共鸣点’。”萧策的能量虚影凝视着那一片被封锁的黑暗区域,“希望之门的数据提供了方向,但强度不够。我们需要更接近源头的信息。”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全球地图。

南极的希望之门,与看守者的联系近乎断绝,且风险极高。

非洲的收割者坠舰点已被彻底净化。

西伯利亚节点保持着交流,但对方显然也有所保留。

他的视线,最终停留在了某个之前一直被忽略的区域——格陵兰。那个被收割者彻底抹除的据点旧址。

那里曾经因为过度应用看守者技术而被同化、招致毁灭。但毁灭之后呢?那巨大的玻璃化坑洞之下,那被绝对净化能量冲刷过的区域,是否会留下某些…独特的“印记”?某些能反映“最终指令”执行痕迹的能量残留?

这是一个极其大胆且危险的假设。

“向格陵兰区域发射高精度、低可探测性的深空探测单元。”萧策命令道,“扫描玻璃化坑洞底部能量签名残留,重点寻找与‘摇篮’原型及‘最终指令’相关的异常能量特征。执行绝对静默模式,规避一切扫描。”

“风险极高。该区域处于收割者持续监控下,探测单元被发现几率超过65%。”苏雨晴警告。

“执行。”

数小时后,一枚伪装成太空碎片的微型探测器,悄无声息地潜入格陵兰上空,向着那片巨大的、光滑如镜的玻璃化坑洞坠去。

探测器传回的数据极其模糊,充满了干扰。但在其被一道突然出现的收割者探测光束锁定并摧毁前的最后一瞬,它捕捉到了一组极其短暂、却特征鲜明的能量频谱。

那频谱…与“摇篮”原型高度相似,却又带着一种截然不同的、冰冷的、近乎“空白”的纯净感。仿佛…是“摇篮”能量被某种极端力量“格式化”后留下的残响。

而这“格式化”的痕迹,与希望之门报告中描述的、收割者主炮那“抹除一切”的特性,完美吻合。

“这就是‘最终指令’的执行证据…”苏雨晴的光流显示出震撼,“它们不是在毁灭,而是在…重置?将一切不符合‘纯净摇篮’标准的存在,强行‘格式化’回初始状态?”

“但生命无法被格式化,只能被抹杀。”萧策的声音冰冷,“这条指令,从一开始,就意味着对现有文明的彻底否定。”

真相的残酷性,远超想象。

然而,就在这令人窒息的发现之后不久,西伯利亚节点,突然主动发来了一条加密信息。

信息的内容,是一组复杂的能量坐标,以及一个简短的消息:

【…‘天空之眼’的…巢穴…边缘…】

【…古老的回响…源自…‘母亲’的…悲伤…】

【…敢去…倾听吗…?】

坐标指向的位置,位于近地轨道一个极其偏僻的角落,那里是收割者舰队一个次要补给和维护区域的边缘地带。

而信息中提到的“源自母亲的悲伤回响”…

萧策的核心运算光团骤然亮起。

西伯利亚节点,似乎通过他们那独特的、与自然共鸣的方式,感知到了格陵兰探测器的发现,并且…他们知道更多?

这是一个邀请。一个通往未知、直指核心的邀请。

也是一个可能暴露守护星位置的、极度危险的陷阱。

能量空间内,陷入了绝对的寂静。

只有那组来自西伯利亚的坐标,如同黑暗中无声闪烁的星辰,等待着回应。

孤岛已然连成网络,而沉默的回响,正指引向风暴最剧烈的中心。

喜欢全民求生之我能环境分析请大家收藏:()全民求生之我能环境分析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