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全国真实灵异故事 > 第218章 寿衣铺

全国真实灵异故事 第218章 寿衣铺

作者:大牙猴子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08 10:25:30 来源:全本小说网

我爷走那年,我刚辞了城里的工作回村,正赶上村东头的杏林医院扩建,原先院墙外那排老土房拆得只剩一间,就是陈婆子开的寿衣铺。那房子比我爷的岁数都大,墙皮剥得像老人掉渣的皮肤,门口挂着块褪色的蓝布帘,风一吹就簌簌响,跟有人在里头叹气似的。

村里人都不爱往那处去,倒不是说陈婆子人不好。她六十来岁,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总穿件藏青布衫,脸上的皱纹深但干净,每天天不亮就开门,把那些绸缎寿衣熨得平平整整。只是这铺子太特殊,左边是医院的急诊入口,右边隔条沟就是村西的坟地,白天总能看见穿白大褂的匆匆走过,夜里常听见医院的救护车鸣笛,再混着坟地方向飘来的烧纸味,任谁路过都得加快脚步。

我第一次进铺子里,是帮我婶给刚走的叔公挑寿衣。掀帘进去时,陈婆子正坐在柜台后穿针引线,阳光从窗棂漏进来,照得她手里的金线闪闪发亮。铺子里没开灯,一股淡淡的檀香混着绸缎的浆味,不像别处寿衣店那样呛人。货架上摆着各式寿衣,从孩童穿的小袄到老人的长袍都有,最显眼的是角落里叠着的几顶瓜皮帽,黑缎面绣着暗纹,看着倒比城里的帽子还精致。

“要多大码的?”陈婆子抬头问,声音平和得像在问买布做衣裳。我报了叔公的尺寸,她没起身,眼睛扫了扫货架第二层,“中间那件藏青的,你叔公年轻时定过的,说喜欢这料子。”我愣了愣,叔公确实跟我提过,三十年前赶集时见过陈婆子做寿衣,说那绸缎摸着像流水。

挑好衣服要付钱时,我瞥见柜台底下摆着个青花碗,碗里盛着清水,水面漂着三片柳叶。正想问这是啥讲究,外面突然传来救护车的尖啸,陈婆子手一顿,“又走了个老伙计。”话音刚落,就见一个穿白大褂的护士掀帘进来,脸色发白:“陈婆婆,3床的张大爷走了,家属慌得不行,您……”

“知道了。”陈婆子放下针线,从货架最上层取下一件早已备好的寿衣,那衣服叠得方方正正,领口还绣着个小小的“张”字。我后来才听说,陈婆子这铺子有个规矩,医院里那些没人陪护的老人,她都会提前问清尺寸,悄悄备好寿衣,就怕真到了时候家属手忙脚乱。

那天我抱着寿衣出铺门,正好撞见村西的宋二爷蹲在墙根抽烟。他看见我就往起站,压低声音说:“你可别在这儿多待,前阵子半夜,我看见铺子里亮着灯,隐约见着个穿寿衣的人影在里头走,走近了又啥都没有。”我只当他是老糊涂了,笑着应了声,没往心里去。

真正让我犯怵的是一周后的深夜。那天我帮医院食堂的表姑收拾完后厨,已经快十二点了。路过寿衣铺时,突然听见里面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像是有人在翻衣服。按理说陈婆子早就该关门了,我心里犯嘀咕,就顺着墙根往窗边走。

窗户纸糊得厚实,只能看见里面昏黄的灯光,还有个模糊的人影在货架前晃。我正想喊一声,忽然看见那人拿起一件孩童的寿衣往身上比,那身影看着顶多三尺高,分明是个小孩的模样。可陈婆子没孙子,这深更半夜哪来的孩子?

我吓得后背直冒冷汗,转身就往家跑。刚跑出两步,就听见身后传来陈婆子的声音:“后生,别急着走啊。”我硬着头皮回头,见她正站在铺门口,手里拿着个空碗,正是我白天看见的那个青花碗。“刚给老伙计们添点水,看你慌的。”她笑着说,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

我没敢多问,含糊着应了两句就跑了。到家后翻来覆去睡不着,总想起那个孩童的身影。第二天一早,我就去问表姑,医院最近有没有小孩走了。表姑叹口气说,三天前有个外地来的小孩,急性肺炎没救过来,家长哭得快晕过去,还是陈婆子帮忙穿的寿衣,给孩子梳了头,说不能让娃光着身子走。

这事过去没几天,村里就出了件怪事。村东头的留柱家孩子突然发起高烧,吃药打针都不管用,夜里还总哭着说“有人拽我衣服”。留柱媳妇急得没办法,想起宋二爷说的怪事,就怀疑是撞了邪,托人去请了个懂行的先生。

先生来了之后,围着留柱家转了三圈,最后指着寿衣铺的方向说:“是那边的小魂灵想找个伴,得去给孩子求件‘平安衣’。”留柱赶紧备了点心水果,拉着媳妇去寿衣铺。我正好路过,就跟着凑了个热闹。

陈婆子听明来意,没说话,从柜台底下取出一块红布,剪了个小衣裳的样子,用金线缝了个“安”字。“夜里把这个压在孩子枕头底下,再烧点黄纸,跟孩子说‘衣服送你了,好好走’。”她交代得仔细,还特意把那块红布在青花碗里蘸了蘸水。

当天晚上,留柱家的孩子果然不烧了,也不哭了。这事在村里传开后,不少人都去寿衣铺求红布,陈婆子来者不拒,只是每次缝完都要对着医院的方向叹口气。我问她这是啥讲究,她只说:“都是可怜人,帮一把是一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全国真实灵异故事请大家收藏:()全国真实灵异故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入秋后的一个雨夜,我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开门一看是陈婆子,她浑身湿透,手里抱着个包裹,脸色比纸还白。“后生,帮我个忙,把这东西给医院急诊的李医生送去。”她声音发颤,我才发现她手里的包裹渗着水,隐约能看见里面是件寿衣。

我披着雨衣往医院跑,心里纳闷这大半夜的送寿衣干啥。到了急诊室,就见一群人围着病床忙乱,李医生看见我手里的包裹,立马接了过去:“可算来了,这老人临终前就念叨着陈婆婆做的寿衣。”我这才知道,病床上的是个拾荒老人,在医院门口晕倒后就没醒过来,兜里只揣着张字条,写着陈婆子铺子里的地址。

等我回到铺子里,陈婆子正坐在柜台后发呆,青花碗里的柳叶沉了底。“他二十年前就该穿我做的寿衣了。”她见我进来,缓缓开口,“那年他儿子走了,没钱买寿衣,我给他做了件,可等我送去,他人已经不在了,说是去城里打工挣钱,没想到再见面是这样。”

那天夜里,陈婆子跟我说了好多往事。原来这寿衣铺是她婆婆传下来的,当年医院刚建起来,她婆婆就说这地方沾着“生离死别”,得守着,帮那些走得急的人留个体面。婆婆走的时候,特意交代她,每个月圆之夜要在铺子里点盏长明灯,给那些没找到家的魂灵指个路,还要在青花碗里盛清水放柳叶,说是能让魂灵歇歇脚。

“你那天看见的孩童身影,是三年前走的那个小丫头。”陈婆子说,那孩子是孤儿,走的时候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她就给做了件粉绸子的小寿衣,从那以后,每个月圆之夜,铺子里总能看见个小小的人影,“她就是来看看新衣服,不害人的。”

我听得后背发凉,却又觉得心里酸酸的。正说着,突然听见铺子里传来“咚”的一声,像是有衣服掉在了地上。陈婆子抬头看了眼货架,笑着说:“是张大爷,前阵子给他的寿衣领口绣错了针脚,他这是来提醒我呢。”

从那以后,我常去铺子里帮陈婆子搭把手。有时候会看见她对着空无一人的铺子说话,有时候会发现货架上的寿衣被挪动了位置,还有次半夜来送东西,看见她正给那个青花碗添水,碗边隐约映着个模糊的人影,她却像没看见似的,轻声说:“慢点喝,别呛着。”

村西的宋二爷后来也常来,每次都拎着瓶白酒,说是给“老伙计们”带的。他跟我说,有天夜里他又看见铺子里有人影,这次看清楚了,是他走了五年的老伴,正拿着件寿衣在身上比,“跟当年她挑的那件一模一样,陈婆子的手艺还是那么好。”

去年冬天,陈婆子走了,走得很安详,就坐在柜台后的椅子上,手里还攥着那根穿金线的针。临终前她交代我,把铺子里备好的寿衣都送给医院里需要的人,青花碗要一直盛着清水,每月十五别忘了点长明灯。

现在寿衣铺还开着,我学着陈婆子的样子,每天天不亮就开门,把寿衣熨得平平整整。有时候整理货架,会发现某件寿衣的领口多了道针脚,或者青花碗里的柳叶换了新的,我就知道,是陈婆子和那些“老伙计”回来了。

前几天有个老外路过,以为是唐装店,进来就想买那件绣着暗纹的瓜皮帽。我赶紧跟他解释,他听完愣了半天,最后鞠了个躬说:“这不是衣服,是尊严。”我突然想起陈婆子说过的话,人这辈子,来的时候要体面,走的时候更要体面,这寿衣铺守着的,就是这份体面。

夜里关铺门的时候,总能听见医院方向传来隐约的动静,风掀着蓝布帘簌簌响。我会给青花碗添满水,点上一盏灯,就像陈婆子当年那样。灯光里,货架的影子在墙上晃啊晃,像是有好多人在里面走动,安安静静的,一点都不吓人。

喜欢全国真实灵异故事请大家收藏:()全国真实灵异故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