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南宫影有时候会想,藏到山里,不用交税,也不用服徭役,那不是能够生活的更好嘛?
真实的答案是。
现今的大乾属于大型庄园式农耕经济,说白了便是农业需要依托天时历法,还有水利建设灌溉,方能有较为不错的产量。
那么问题来了。
水利灌溉......长期维护水利谁能负责?
自然就得由朝廷出面牵头,出水利专家,再出钱财拨款。
定期维护。
否则。
水利很快便会荒废。
当然。
真正的水利两岸肥沃土地,一般都是轮不到普通老百姓的,往往都是皇庄屯田,亦或者是世家大族直接兼并。
不过即便如此。
皇家和世家大族拿大头。
普通老百姓依托着拿小头,正常情况下也是可以养家糊口的,天灾频发那就另算了。
其次。
还要叠加宗法制,里甲制的制度性兜底,才能让农业生产养活更多的人。
比如某村都是同姓,便会有宗族,同时官方会登记造册,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
每里都会有社坛,推举社长,专门教授社里的农耕知识与技巧。
宗法制则是有着祭祖仪式。
这些都是通过祖先祭祀的方式,凝聚人心,主持公道,互帮互助。
自然也包括农具互相交换着用,耕牛的轮转共用,特别农忙时也能找邻居亲戚帮忙之类的。
可你如果一家一户的住在山里。
农历历法肯定是没有的。
钦天监的五官灵台朗,不可能专门给山里的某户,特定研习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增加产量......那不现实。
水利也是不方便的。
一旦遇到困难,也没有宗族和里甲社长帮忙。
总而言之。
单靠某一两户家庭,就想在山里自给自足的生活良好,那真可以称得上是山野生存专家。
毕竟农耕产量极低的情况下。
如果你不会打野狩猎。
一家人饿死只是迟早的事情。
“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钦天监可不仅仅只是鼓捣鼓捣祥瑞,钦天监监正和五官灵台郎,每年最重要的任务便是根据全国各省的天时变化,不断完善农耕节气历法。”
萧辰轻叹道:“可辽东乃是不毛之地,疆界之荒地,钦天监过往只对辽东的四季变化,温差,昼夜等等,有着常规性的记录。”
“却并无更加完善,且系统性的天时历法,我现在也只是整出了一个框架。”
“后续得根据现实情况,不断进行完善更正,才能提高粟米、玉米、大豆的产量。”
......
辽东的黑土地是可以种植粟米的,也就是小米。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