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一切都如同萧辰所料,开始按部就班的发展。
两京一十三省的藩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也纷纷呈上银两、珍宝尽孝。
待地方上的大批宗室先行孝礼完毕。
便轮到了那些个封疆大吏......
各省的总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知府等等。
而地方上的孝敬规格,与京师相差十倍之巨。
没错。
京官想要获得朝廷邸报嘉奖,起步都得一万两打底。
地方官则是必须得十万两......
这个数目知府都是交不起的。
必须得是省级封疆大吏兜底,也就是从布政使,按察使和副指挥使的层级往上算,总督和巡抚就都是另外的价码。
尤其是总督。
与六部尚书一个品级,位高权重,只需缴纳五十万两,便可获得昭圣皇太后的懿旨通报嘉奖。
注意。
太后不会单独嘉奖某一个总督,而是全国十位总督一起嘉奖。
当萧辰让人暗中把这个消息透露出去以后。
十总督立马陷入了疯狂。
他们不仅要获得太后钦点嘉奖,更加要在名次方面,力争上游。
谁也不想当吊车尾。
倒数第二也好啊!
至于有没有总督胆敢不尽孝。
那肯定是没人敢的。
当官当到他们这个份上。
有哪一位不是人精?
谁也不敢犯下大不孝的政治忌讳。
于是。
东宫正门连续数月都是车水马龙,川流不息。
各省、府、县的地方官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