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言情说爱 > 秦时记事 > 第206章 人事安排

秦时记事 第206章 人事安排

作者:荆棘之歌 分类:言情说爱 更新时间:2025-07-26 21:59:06 来源:全本小说网

秦时翻看着一张张从右至左,从上至下的简历。

都不必细看,只看上头篆书的工整度,就能晓得哪位是真的读了书且有些本事的。

不管他们之前是哪国人,来到秦国,自然是要练习秦国文字。

其中字的好坏,就最能体现出是否有学习的习惯。

其中书写的最优秀的,当属秦八子。

其次是楚夫人。

包括新晋的两位七子,丹与飞青,比划都能赞一句工整。

只唯独这张……

哪怕没用墨,人人都发了显色度极好的铅笔,眼前这张表格也被涂得乱七八糟,写得一塌糊涂。

不出所料,来自王子虔的母亲,郑夫人。

所以……

秦时若有所思:“原来老话都讲儿子像妈,女儿像爸……是有两分道理的呀。”

再仔细辨别其中内容:郑国贵族之女,年 30,籍贯写的太长太多太乱,秦时便直接略过。

毕竟甭管籍贯如何,现在都没郑国啦。

再有就是擅长的事物——

这里秦时本打算写【特长】的,但因为这两个字对她的震撼很大以至于下笔又改了。

唉,那些还在兰池惶惶度日的玉人们,也不知数学学得怎么样了。

而郑夫人的【特长】:妾会打架,略识刀兵,身体强健,运气颇好!

以下还有密密麻麻的举例:

【妾幼时就能吃能喝能打,年龄比我大的,先抓了头发再打。年龄比我小的,先骑上去打。】

秦时想想这个画面,不由笑了起来:看起来是真的很会打。

【会刀法,会长戈,本想做将军的但是族里嫌妾脑子不好记不住东西,于是改做“娣”,结果阿姊还没出发就病倒了,于是换成妾来……一应娣侄也没带】

倒真是阴差阳错了。

如今贵族嫁女,会在嫁女的同时,将族中姐妹或者侄女一同陪嫁出去,乃称【娣】和【娣侄】,乃是媵妾制度。

不过据她了解的,之所以换成郑夫人,乃是因为郑国此时企图发兵,因而选随意选了个身板结实的。

不过,郑夫人显然并不清楚,因而仍旧觉得自己好运。

【妾成长至今,只小风寒一次,读书爱头痛,再无其他病症!身子康健极了!】

秦时顿时震惊了:“郑夫人身体这么好吗?”

好健康的身体呀!如果她现在不是更健康的话,真的会嫉妒起来的。

赤女接过一看,随后笑道:“郑夫人说谎,她分明也有过医案的。之前偶听有人来章台公报她身子不适……”

但身子康健在这个简历中并不算什么突出的工作优势。

看王子虔的头脑就知道了,秦时并不认为她在说谎,于是又叫来了医明。

而医明只略一思索便记了起来:

“确有其事,郑夫人共有脉案七册,其中6次中有3次饮食不调,3次饮食过饱,还有一次是练武时不慎崴了脚。”

秦时:……

她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额头:莫非当真是脑子空一点,身体才会更好吗?

那她给乘虎的那份升官图,是不是也不太合适?

至于【运气颇好……】

【妾幼时住偏院,饥饿难耐将将欲死时,便能刨出一窝田鼠家产共计二十余斤黍米来……】

【妾成年时本被嫌弃太高大,不好婚嫁,就被指为长姐陪媵,吃好喝好】

七国之中,当属楚国女子最受欢迎,身姿窈窕,能歌善舞。

而秦国女子因全国上下行耕战制度,自然是越健壮越受欢迎。

郑夫人被嫌弃,也可以理解。

【陪嫁媵妾原本也要控制饮食,力求纤纤,然而阿姊病倒,又临时将我顶了上去……】

【来咸阳宫不过三月,便已查出有孕。】

【两年后六国征战,只与大王一次见面,又生王子虔……】

这拉拉杂杂,琐琐碎碎写了不知多少细节,连这样的事都详细交代出来。

秦时看着唯独郑夫人这厚厚一沓纸,终于明白为什么她能写得满头大汗,下笔飞快,字迹潦草了。

但,很好。

以前的秦时相信唯物科学,现在的她,已经开始看重玄学了。

别的不说,她可是已经亲手占卜过的,对天命之说也有了些许看法。

而郑夫人这运气,她仔细参详:

“确实挺好?”

只从她自己的需求来看,吃饱吃好,地位向上,安稳无虞,就已经很好了。

更别提从秦国的角度来讲,当时大王年纪也不小了,宫中亦有侍奉之人,但却迟迟未见子嗣,显然对终于拿下亲政权的姬衡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既如此……

“就令郑夫人暂领【祠祀令】的工作吧,告诉辛一声,若铁官工坊与少府处,哪里有研发不通的,便去郑夫人那里多宣传其好处用处,叫她用心请求一番吧。”

工艺得学,得试验,玄学也得跟上。

这世上有的是99%的汗水,但那1%的灵感却是至关重要的。

而在秦时这里,灵感不可控,运气却是可以多试试的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秦时记事请大家收藏:()秦时记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她含笑吩咐赤女:“你去好声与郑夫人说一声。若她诚心祈求成功,我这里自然有赏。”

至于要怎么确信这功劳是郑夫人的,这不重要。

赤女瞠目结舌,显然未曾想过王后会将宫中夫人这般使用。

但不得不说,看看郑夫人的简历,再联想王后安排的这工作,竟颇有一种物尽其用的感觉呢。

况且郑夫人心思直白,只要赏赐给够,好话说得动听些,想来她应是愿意的。

既如此,便也欢喜的领了命前去。

直到一个多时辰后,她回来复命,这才神色复杂道:

“郑夫人说,她愿意诚心诚意祈求王后心想事成,所行皆顺。但不知祈福一年后,王后能否将自己密用的上好妆粉赐她一盒?”

“还有,希望这妆粉,王后不要赐给楚夫人。”

秦时:……

她的粉底液基本没怎么用过。

不过,现在问题重点不在于粉底液呀!

而是……“她只要了这个吗?”

赤女也神色复杂:“只要了这个。”

但这东西哪怕世间罕有,可对王后来说也并不是十分重要的。

只因王后气血丰润,皮肤无暇,哪怕不施妆粉也莹润如玉。

况且,她本就不爱用。

既如此,秦时也忍笑点头:

“那你命人传讯去吧,我同意了。只要她尽心尽力祈福,不必一年,半年后,我便将这世间仅有一盒的妆粉独赐给她。”

划重点:其他人全没有的。

总之,大秦顶级CEO如今暂代HR的工作搞定了郑夫人,却还有一位楚夫人亟待安排。

相比于郑夫人什么都讲的傻白心思,楚夫人这份简历就写得平整多了。

也简单许多。

秦时大概看了一眼,对方在特长方面只简单写了【善歌舞】,便了然的笑了笑。

楚夫人可不只是善歌舞。

她入宫多年,平均每月一支新舞,编舞编曲全由她来安排,这等超强的艺术天赋,哪怕在后世也能坐上顶格。

而且她不止歌舞,诗书方面,乘虎显然也遗传到她。

不仅颇有心机智慧,头脑知识也不缺的。

只是她如今人在咸阳宫,身却是楚国人,六国之中,唯楚国负隅顽抗最久,恨秦至深。

她夹在其中,以弱女子之身,独抗这无奈的天下大事,徒叹奈何。

再有王子乘虎,分明颇有天分,却囿于体弱多病,无望继承大统。

楚夫人跟着熬了这许多年,显然心思已经渐渐没了以前的开阔。

秦时盯着【善歌舞】这三字,此刻便笑道:

“夫人既深爱歌舞,便令她负责单独成立一部,自少府中遴选人才,专为我秦国排戏。”

“此戏剧并不是要大王留在宫中细细观赏,而是要自咸阳出发,向我秦国山川四海乡县驿亭巡回演出。”

“这第一出戏,就编一出【东郡陨星刻字】的神谕故事吧。诸般细节,回头待我筛选修改了一同送去。

这故事中的主角可以是姬衡,也可以是昆仑仙使,山精鬼怪……

但无论如何,核心思想都是他们敬重姬衡这位人皇,而后不惜冒着天罚之威,挥手降下陨星,刻字示警。

以情入手,以剧情展开,而后将秦王心系天下黎民的念头宣讲出去。

搭配着如今正四散的蜂窝煤,待明年大王泰山封禅,百戏逐渐宣扬四海,大王就不必再愁民间口碑了。

而上位者,一旦有了口碑二字,日后做起事来爱惜羽毛。

再行鱼肉之事时,说不定也能更好回缓一些。

再看下一份。

新晋的两名七子写的简历大同小异。

她们虽不是同乡姐妹,却是同时入宫,一同侍奉楚王后,而后又一同被送到姬衡身边。

因而一应轨迹多有重合,只如今,也是宫中年龄最大的,已经33岁了。

她们这一生,10岁之前困于温饱,16岁之前又小心翼翼侍奉主君。

而后又被安排到姬衡身边,从未有片刻自由。

虽如今谈自由是奢侈,但显然再这么荒废下去,两名女子就要如同墙角的野草一般,伴随着冬日来临,也将渐渐枯萎下去。

而秦时看着两人特长。

不出意外,都是【织布】。

现如今已有了简单的织机,而宫中女子打发时间多是用这个。

她们身无长物,亦无身家背景,也不被大王爱重,月薪都少的可怜。

生活枯燥无味之下,能将这份手艺练得格外娴熟,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只可惜……

秦时略叹了口气。

没有棉花,如今织布须得养蚕种麻。

也没有足够的人口和资源,以如今秦国的生产力,就算是改良了织机,他们也没有这么大的生产资料和市场。

人口,人口!

这是她不知多少次感叹了。

难怪汉初时要颁行法令,强制每一户人家要养马种桑,规定数额方能抵税。

征战死亡大半,如今缫丝养蚕者何其微薄!

别说是向别国贸易,就是秦国之内,也只将将够供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秦时记事请大家收藏:()秦时记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秦时想了想:

“去请二位新晋的七子前来。”

丹与飞青在如今已经是年龄不小了。

因为甚少见阳光,住的宫室又偏僻寂寥,她们面色苍白,气血并不很丰盈,显然在营养均衡方面并没有做的很好。

但身材高挑,眉目柔顺,是叫人一眼看去,就觉得温和可亲的磁场。

又因为安分谨慎且小心,因而楚王后去世后,姬衡都未曾对他们的态度有什么改变,也令她们在宫中有了些许容身之地。

而如今,二人接到王后召见,颇有一种靴子落地的畅快感。

因而小心翼翼的拜见之后,便静静聆听着王后的示下。

谁知这年轻的王后却并不问别的,只是含笑道:“听说你二人如今住的偏殿空寂辽远,离大王居处又远是不是?”

略长两月的丹立刻小心翼翼回到:

“回禀王后,妾二人清净惯了,且已年老色衰,亦不适合离大王居所太近,以免扰了大王心情……”

言下之意,对姬衡的抗拒很是明显。

再看飞青,她苍白的脸上,也还有着两分惶恐之色。

可见秦王衡的凶名,真真切切的贯彻内外。

关于这一点,秦时可不会为姬衡委屈:大王是在她面前仿佛很是纵容,可一切的前提,都是她还有用。

越是身份卑微者,越是能感受到这种被人掌握生杀大权的恐惧感。

她并没有考究这话是否真心实意。

只是,面对这一生惶惶不由人的二位七子,她如今也直奔主题:

“我见你二人所写特长为织布,只可惜如今缫丝养蚕方面,我秦国还没有什么大的进步。”

“就算有,也当在一二年之后了。因此我想着,这深宫广远,如今能用的人却不多。”

“若你二人不嫌弃脏乱辛苦,不知可否为我,为大王,养下一些鸡鸭?”

别的不说,那些科学的养殖技术,若能让鸡健康长大,孵小鸡的成功率提高,产蛋率和增肉率也提一提……

慢慢发展下去,待来年,能让秦国幼儿多吃一个蛋,也是莫大的功德。

而她们再怎么地位卑微,也到底是姬衡后宫的七子。

有这样的身份,推广宣扬出去,不仅是一番美谈,也更容易让百姓接受。

秦时有这安排,也是从织布上头,看出她们有耐心且细致,因而这才发问。

若她们不愿,那也没什么,自然有无数下属来操持此事。

? ?来啦!

喜欢秦时记事请大家收藏:()秦时记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