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秦时不良人 > 第296章 乐灵太后

秦时不良人 第296章 乐灵太后

作者:蒹葭渡江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3-11-18 01:35:37 来源:就是看

第296章乐灵太后

“太后,韩国九公子韩非到了,同来的还有儒家荀夫子的两位弟子。”

梅三娘快步上前向乐灵太后禀报道,显得很是亲近。

自从魏王逝去后,师兄典庆带着她来到王宫,贴身保护乐灵太后。

毕竟自己是披甲门中唯一的女子,过来方便些。

而且乐灵太后也对自己很好,让她感觉好似母亲一般。

“荀夫子的弟子!”

眼中微光闪烁,乐灵太后对韩国那位外甥女婿多了点认可。

“让他们过来吧!”

开口示意,乐灵太后一直在等待韩非的到来,这代表了韩国的支持,能稳定一些人心的。

不过她没想到会带来荀夫子的两位弟子,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代表那位荀夫子,乃至小圣贤庄态度的,同样是一份支持。

“韩非拜见太后!”

“儒生李斯拜见太后!”

“儒生浩然拜见太后!”

韩非三人被引过来,一同向乐灵太后行礼。

“非儿和两位无需多……”

乐灵太后转过身来,然后就被惊到了。

仰视着面前那三个玩意,脑子一时间转不过来。

对于这等身形魁梧之人她自然不会陌生,典庆的身形就极其魁梧霸道,但问题是这三人是从小圣贤庄来的,其中一个还是自己的外甥孙。

可眼前这三个是什么玩意?

“你是非儿?”

好一会儿方才回过神来,乐灵太后不确定的看着三人中唯一戴孝的那人。

面容看着确实挺稚嫩的,可这身板是什么鬼?

“非因体弱多病,被师兄勒令修炼兵家硬功,身形强壮了点!”

韩非解释道,心下却在郁闷,还幽怨的瞅了眼身旁的某人。

都是被浩然兄害得,我那英俊潇洒一去不返了。

这个解释听得乐灵太后眼皮直跳,你这叫强壮了一点?

你知不知道伱还只是个孩子呢?

“能平安过来就好!”

最终只能笑着颔首,旋即疑惑的看向李斯和田昊。

“儒家也修行兵家硬功吗?”

荀夫子曾经来过魏国,并被夫君接见,她也跟着接触过,身形虽然高大,但却并不魁梧,眼前这三个弟子却都很是非人。

看着不像是荀夫子的弟子啊!

“太后有所不知,我儒家是有兵家硬功传承的,孔圣先师有很多弟子都曾征战沙场,甚至孔圣先师也属兵家一脉,父更是当世猛将,身长十尺,武力绝伦,有手托城门之力,与另外两位猛将并称为鲁国三虎将,勇冠当世……”

李斯开口解释,将自己在浩然兄引导下对孔圣先师的真实认知道出。

他也去看过小圣贤庄的那一尊祖师雕像,据说那是一比一雕刻而成,身形的确很高大,足有六尺。

虽然因为有宽大的儒袍遮掩,对具体身形看不真切,但体格绝对不弱。

而且孔圣先师的父亲是当世猛将,正所谓虎父无犬子,体格也不可能差的,绝对是一位力能举鼎的猛士。

甚至他也在孔圣家语中找到了相关记载,确定了这一真相。

乐灵太后听着听着不由看向身旁的典庆,如果这说的是真的,那么孔夫子的父亲怕是比典庆还要高大魁梧,那么孔夫子也肯定不差的。

典庆也低头看着自己的身板,首次有点不自信了。

他本以为自己在硬功上的天赋绝伦,古今罕有,可看样子比自己猛的人大有人在的。

至少他现在站直了身子也才九尺而已,比不得孔夫子父亲的身长十尺。

不过力量上他不差,也能做到手托城门。

“倒是被曾经的那些儒生误导了。”

听到最后,乐灵太后适应过来,感叹以前被误导了。

“我们这一脉在儒家里很少有传承,太后不知很正常。

硬功修炼的苦很少有人能吃得下,并坚持下来。”

田昊道了句,表示只是很多人都吃不了苦罢了。

“浩然小兄弟此言在理,硬功修炼,尤其是刚性硬功的修炼确实很苦,少有人会选择,并坚持下来。”

一直没有言语的典庆点头表示认同,他就是修炼的刚性硬功,还是至刚的那种,内中的痛苦他都清楚。

而且披甲门中的门人也基本上都来自于平民阶层,那些达官显贵的子弟根本不可能过来吃苦的。

“听闻大将军的硬功为当世之最,浩然此来一是陪同护送韩非师兄,二是想向大将军请教一二,还望不吝赐教。”

田昊趁机提出请教的想法。

对于至刚硬功的修炼他向来很重视,虽说从朱亥那里得到了全套的盾甲百炼,可也只是得到其记忆片段,感悟那种虚幻的东西没有拿到手。

尤其是朱亥当初才突破不久,对硬功天人那种层次领悟的还不够深,这方面他们这边没有对应的人才,只能过来向典庆这位新一代的硬功天人请教了。

对方在这个境界的时间不短,体悟必然更多,这是自己所急需的。

当然,他刚刚也一直在观察典庆,担心对方也如同师祖北冥子当初那般失控,好在看着很正常,那次想来就是自己诱杀逍遥子的反噬。

或者说这种反噬是有一定规则限制的,无法随意诱导人来杀自己。

同样松了口气的还有在远处的北冥子,他倒不是怕了典庆,而是一旦出手必然会暴露自身身份,影响是方方面面的,尤其是影响到那个徒孙在小圣贤庄的谋划就不美了。

典庆没有如同自己当初那般异变是好事情,自己也懒得出手。

典庆看了眼乐灵太后,待其微微颔首后,方才笑道:“此乃小事,我这段时间都会在王宫中坐镇,你们恰巧也会住在王宫里,平日里可多多切磋。”

作为一名武者,尤其是硬功武者,他从不避讳战斗,甚至还很是渴望。

只有战斗才能辅助自己更好更快的突破。

更别说此次遇上这三位天赋异禀的小辈,心下也很是欢喜的。

正好看看儒家的硬功传承是怎样的,说不定会对自己有助益。

毕竟那可是圣贤孔子传下的硬功传承,肯定有独到之处。

接下来以韩非为首跟乐灵太后交谈了番,乐灵太后吩咐梅三娘带着三人在王宫内住下。

“大将军观他们三人如何?”

等三人都离开后,乐灵太后方才面色一肃的询问。

她本以为来的只会是那个外甥孙,谁想还带来了荀夫子的两位高徒,并且看着都很不平凡。

“公子非和那李斯都有着很高的武学天赋,若毅力足够,成就不会比臣现今差。”

郑重的给出评价,典庆对那两人很有好感。

两人的天赋也不用多想,单单那身板就足以说明一切。

小小年纪就能将体魄修炼到如此境地,哪怕借助了一些外力也是潜力天赋的证明。

若非两人身份特殊,他都想将之收为弟子了。

“那位浩然呢?”

了然的颔首,乐灵太后问起最后一人。

同时也明白大将军肯定也看出那人的不凡,所以之前只说了韩非和李斯两人。

而且她之前也看出韩非和李斯隐隐以那位浩然为首,但却明明叫对方师弟,如此景象要么那位浩然实力更强,要么是才学更好。

“他给我的感觉很奇怪,臣很难形容出来。“

面色更显凝重,典庆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形容那种感觉,不过可以肯定那位浩然肯定不简单的。

“荀夫子能派他跟非儿一同过来,必然是支持我们的,儒家也一向支持正统,应不会是敌人,将军可好好与他们交流交流。”

叮嘱了句,乐灵太后对那个外甥孙比较重视,其不仅代表了韩王安的态度,也能代表小圣贤庄和那位荀夫子的态度,对她们都很重要。

当然,如果有机会,她不介意辅助对方成为下一代的韩王,那样对她们魏国也能更有利。

“有什么话便说,将军能被先王托孤,便不是外人。”

见典庆欲言又止,乐灵太后笑了笑,对这位大将军还是很信任的,对方也值得信任,否则也不会被夫君临终前托付了。

“韩国内部的情况很复杂,韩王安虽然是韩王,但却只代表了一方,最多再代表下相国派系,但姬无夜那一派系很难说得准,而且对方做事也毫无底线可言,臣担心……”

忧虑的开口,典庆对韩国那边仍然很是警惕,不单单是因为有姬无夜那种人存在,更因为韩王安本身就不可信,对方也不比姬无夜好到哪里去。

“本宫所需也并非是他们实质上的支持,有一个名义上的就够了,姬无夜虽然在韩国势大,但韩王毕竟不是他,有些事情是没办法摆到明面上去做的。”

乐灵太后显得很是平静,显然早就想过这些了。

韩王安是什么货色她自然明白,那可是一位为了上位能引发一场战争,甚至当年左右司马的死都很有蹊跷。

之后更弑父登位,还屠了一遍新郑城,韩王室更被屠戮了近半。

等秦军打过来的时候,又直接投降了,这等欺软怕硬之人自然不是合作的好对象,她们相互间也只是利用罢了。

此次韩王安在明面上帮助她们渡过难关,她们过后也会帮助韩王安稳定地位,并在针对秦国上进一步统一战线。

无需做的太多,只需要在关键时候表明态度便可,至于会不会真的去做,就得看情况了。

相信那位韩王安也必然清楚这一点,大家都是明白人,有些事情没必要摆的太直白。

“臣明白了!”

见乐灵太后在这方面有打算,典庆便放下心来。

虽然这位太后以前没什么表现,但那主要是因为受到当年如姬事件的影响,先王很忌讳后宫干政的事情出现。

其本身还是很有能力的,也对朝局十分清楚,这才能在先王的安排下快速掌控朝局。

未来几年,在王上成年之前,有这位太后坐镇朝局已经够了。

“本宫到底是个妇道人家,有些事情不能去做,只能提前做些准备,为增儿掌权积累本钱,这方面将军要多多费心。”

神情一转,乐灵太后提醒道,面容上却带着一份忧愁。

现今魏国的情况不怎么好,这些年先是折损了魏武卒,然后大梁城被攻破,王宫都被烧了,周边也被秦军劫掠了一番,上次又折损了三十万青壮,其中还有新训练出来的五万魏武卒。

那次夫君就一病不起,直到上个月撒手人寰。

增儿年幼,自己在朝中也没什么威望,再加上信陵君在暗中虎视眈眈,魏国已经无法主动做事了,更别说去威胁秦国,让其分心。

接下来秦国必然是休养生息,消化这几年夺取的俘虏和土地,等将这些全部消化掉,便是真正大战的开始,甚至有可能会是统一战争。

现在她唯一能做的就是稳定朝局和国内,辅助培养大军,尤其是魏武卒,为增儿掌权后做准备。

到时候也好去应对那强大的秦国。

“臣必定竭尽所能,太后也莫要太过担心,南方韩国虽然不靠谱,但北方还有赵国,赵国对秦国更为憎恨,可为我们的坚实盟友。”

典庆郑重的应下,旋即劝慰,他们魏国也并非孤立无援的。

“将军莫要将希望放在赵国上,赵王丹的年事也不小了,又先后经历过长平之战和合纵之战的大败,打击也不小,怕是时日无多。”

微微摇头,乐灵太后并未将希望寄托在赵国身上,因为其本身就有很多隐患的,其中最大的一点便是也到了王位交替的时候。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王位交替总是最为虚弱的,甚至新王是怎样的理念也说不清楚,若是个昏君,整个国家都得被带着衰弱。

历史上类似的例子多不胜数。

对于这一点夫君早有预料,甚至派人前往赵国暗中观察那位赵太子偃,得出的结果不怎么好,甚至有点刚愎自用,这样一个太子未来成为赵王后也不知是福是祸。

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概率会很糟糕。

除此之外,一朝君王一朝臣也是个问题。

当然,秦国是个例外,尤其是近几代的秦王都是励精图治的明君,哪怕弑父登位的嬴子楚也是个狠角色,现今登位的嬴政更深不可测,更别说还有那位黄天侯的辅佐。

秦国真是好运啊!

典庆沉默了,若真的如此,的确会很被动,很麻烦。

“有一件事情本宫思来想去,还是决定跟将军说说。”

忽然开口,乐灵太后觉得以现今的局势必须得早做谋算,免得事到临头却没了退路。

“太后请讲!”

见乐灵太后神情凝重,典庆也再一次认真起来。

哀叹一声,乐灵太后低声说道:“现今天下的局势已经渐渐明朗,秦国那边深不可测,相比起来我们六国却衰弱了太多,就算励精图治,也有些晚了。

而我大魏比邻秦国,是秦国东出最先要灭亡的国家。

若真事不可为,还请将军带着增儿的孩子离开魏国,不要复国,让他们做个普通百姓传承下去便可。”

不是她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有时候就得面对现实。

相比起男人,作为一个妇道人家她更注重子孙后代的传承,别真的绝了嗣。

这种话语让典庆大惊失色,想要开口劝解,但却不知道该怎么说,沉默许久,最终只能单膝下跪的道:“太后请放心,臣必定誓死护卫王上一脉。”

“你还是不了解王权的诱惑,只要增儿执掌过王权,他就绝不会退的,那比死了更难受。”

微微摇头,乐灵太后没想过让典庆护卫那个儿子活下去。

一个真正的王是不可能苟且偷生的,那是属于王最后的尊严。

“臣,明白了!”

典庆愕然,好一会儿方才明白过来,郑重的点头。

“大将军现今还是单身的吧?有没有看上哪家姑娘,本宫可为你说媒。”

乐灵太后忽然问起一件事情,这才想起来这位大将军至今仍然是单身呢。

“秦国仍在,何以为家!”

摇了摇头,典庆已经决定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大魏了。

而且秦国太强了,连师父当年都死在秦国手上,他说不定也会战死沙场,没必要再去耽误人家姑娘。

这份决绝的态度让乐灵太后很是满意,大魏的未来就得靠这位大将军了,夫君当年也果然没有看错人,典庆必然会成为大魏的柱石。

“本宫挺喜欢三娘的,想收她做义女,将军可愿意割爱?”

念头一转,乐灵太后将主意打在了梅三娘那丫头身上。

以典庆现今的体量,一般的女子确实不好承受,不过三娘那丫头应该可以。

不仅本身修炼有兵家硬功,而且对典庆很是依恋,典庆对其也很是爱护,引导一下也能成为一对完美夫妻的。

当然,现在还早,毕竟三娘还只是个小丫头,再等几年应该就差不多了。

“那是三娘的福气!”

典庆一愣,旋即赶忙回道,对此没有反对的意思。

让三娘做太后的义女也好,总好过跟随自己在军营中过活。

毕竟是女子,不方便的。

而且太后这里也确实需要一个信得过的人贴身护卫,防备那位信陵君再耍什么阴招。

“那就这样说定了!”

乐灵太后慈和的笑了,有了梅三娘在这里,典庆那边也能再无后顾之忧。

“接下来的事情还请将军多多费心,切莫给那些阴损之辈可乘之机。”

神情转冷,说起了接下来的事情,指的便是那位小叔子信陵君魏无忌。

夫君生前就一直在防备那魏无忌,现今夫君不在了,对方有很大几率会回来争夺王位。

有些事情不得不防,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