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秦末龙旗 > 第293章 架构初立,各司其职

秦末龙旗 第293章 架构初立,各司其职

作者:炸天帮炸子鸡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03 07:10:31 来源:全本小说网

临晋县衙的正堂被重新粉刷过,原本斑驳的墙壁换上了干净的白灰,唯一保留的是堂上悬挂的“明镜高悬”匾额,只是匾额下的公案换了张新制的木桌,桌面上摊着五城的舆图,用朱砂标出的职能区域像一张细密的网,将这片土地的脉络清晰勾勒。

张颌站在堂中,看着陆续走进来的三十余人——有降兵中识文断字的校尉,有本地乡绅推举的老者,还有天策军里战功赫赫却不善厮杀的老兵。他们穿着统一的青色公服,虽略显局促,眼神里却透着郑重。

“从今日起,五城设‘三司’,”张颌的声音在堂内回荡,指尖点向舆图,“户曹管人口、田亩、赋税;兵曹管城防、巡逻、军械;工曹管水利、修缮、工坊。每司设主事一人,佐官两人,分驻五城,统一听令于军府。”

他拿起三份印信,分别刻着“户曹之印”“兵曹之印”“工曹之印”,铜质的印身在晨光中闪着冷光。“李乡老,”张颌将“户曹之印”递给须发皆白的老者,“您久居安邑,熟悉农桑,户曹主事一职,非您莫属。”

李乡老接过印信,双手微微颤抖。他原是安邑的老秀才,秦末战乱时躲在乡下,没想到花甲之年竟能执掌一司,当下躬身道:“老朽定不负将军所托,管好这五城的生计。”

“赵昂,”张颌转向曾奇袭河津的骑兵校尉,将“兵曹之印”掷过去,“你带过兵,懂防御,兵曹的事交给你,我要五城的城墙像铁桶一样结实。”

赵昂接住印信,抱拳时甲胄碰撞作响:“末将保证,苍蝇都飞不进城门!”

最后,“工曹之印”被递给了原楚军的军械官王匠。此人虽出身敌军,却精通工坊营造,河津渡口的浮桥就是他带人连夜修好的。“王匠,”张颌看着他,“铁坊、水利、城墙修缮,全归你管,缺人缺料,直接报军府。”

王匠捧着印信,眼眶微红。在楚军时,他因进言减少军械浪费被鞭笞,如今却能执掌工曹,当下单膝跪地:“将军信我,我必以死相报!”

一、户曹的第一笔账

户曹的临时办公点设在临晋的旧粮仓旁,三间打通的库房里堆满了账簿,李乡老带着两个佐官,正对着五城的田亩册核账。

“安邑的盐碱地有三百亩,得先改良,”李乡老用毛笔在册子上批注,“每亩撒十斤草木灰,连续三年才能种庄稼。记着,让兵曹派些士兵帮忙,百姓的劳力得留着春耕。”

佐官是个年轻书生,闻言提笔记录:“乡老,赋税按‘十抽一’征收,会不会太少?军饷、修缮都要用钱。”

李乡老放下毛笔,指着窗外正在翻地的农夫:“你看他们,以前每亩地要交‘十抽五’,还得服徭役,地里的收成不够填窟窿,谁还肯好好种?咱们收得少,但要收得匀,让百姓看到盼头,明年的地才能种得更用心。”

正说着,蒲坂的户曹佐官匆匆进来,手里拿着新登记的户籍册:“乡老,蒲坂查出二十户隐田,都是以前楚军校尉强占的,现在百姓不敢认。”

李乡老翻看册子,眉头紧锁:“传我令,隐田归还原主,三年免征赋税。另外,贴出告示,凡举报隐田者,赏粟米五石——但不许诬告,诬告者加倍罚粮。”

傍晚时,户曹的第一本账册封皮了。上面记载着:五城共八千三百二十七户,三万四千六百五十一人,可耕良田两万一千亩,盐碱地一千二百亩,预计秋收可产粮三万石。李乡老抚摸着账册,仿佛能看到金黄的麦浪在田野里翻滚。

二、兵曹的防御图

兵曹的议事房里,赵昂正和五城的兵曹佐官围着防御图争论。图上用墨线标出了五城的城墙高度、箭楼位置,还有巡逻路线,密密麻麻的标注几乎覆盖了原本的舆图。

“陕城的西城墙必须再加高五尺,”赵昂用红笔在图上画了道线,“那里对着函谷关,章邯的投石机能打到城里,太危险。”

陕城的佐官是个老兵,闻言急道:“主事,加高三尺就够了,五尺要动用太多工匠,会耽误春耕的。”

“春耕重要,命更重要!”赵昂拍着桌子,“从工曹调三十个铁匠,再从百姓里雇五十个壮丁,工钱按市价给,绝不拖欠。”他转向河津的佐官,“河津的渡口要加派巡逻,白天两班,晚上三班,每队不得少于十人,带弩箭。”

争论声中,安邑的佐官突然道:“主事,城外发现一股流寇,约百余人,抢了两个村子的粮食,要不要派兵清剿?”

赵昂立刻起身,抓起兵符:“传我令,调临晋的三百骑兵,随我去安邑!”他走到门口时,又回头道,“记着,抓活的,问问他们是从哪来的,附近还有没有同伙。”

骑兵出发时,夕阳正染红天际。赵昂勒马站在城门口,看着士兵们检查装备,突然对身旁的佐官道:“告诉各城,每晚亥时,城头点三盏灯笼,若有异动,灭一盏;遇袭,灭两盏;城破,全灭——这是信号,别记错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秦末龙旗请大家收藏:()秦末龙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三、工曹的烟火气

工曹的工坊里,王匠正指挥着工匠们安装新铸的水轮机。这是他根据秦代的图纸改良的,利用水流驱动齿轮,能带动石磨碾米、铁锤打铁,比人力效率高十倍。

“再加两个齿轮,让转速慢下来,不然磨出的米太碎。”王匠趴在水轮机旁,手里拿着扳手调整零件,油污沾满了他的公服,“还有,铁轴得涂些牛油,免得生锈。”

旁边的铁匠铺里,叮当声不绝于耳。工匠们正在打造新的农具,犁铧、锄头、镰刀整齐地排列在地上,王匠走过去,拿起一把锄头掂量:“刃再薄一分,省铁,还轻便。”

河津的水利佐官匆匆跑来,手里拿着水位记录:“主事,黄河快涨水了,河津的堤坝得加固,不然会淹了附近的良田。”

王匠立刻放下锄头:“带五十个工匠去,用夯土和石块,筑三尺高的子堤。告诉户曹,从粮仓拨些粟米,给干活的百姓当口粮,管够。”他望着工坊外正在修建的水渠,“安邑的渠也得快点挖,春耕前必须通水,不然秧苗插不下去。”

入夜后,工曹的工坊依旧灯火通明。水轮机转动的“吱呀”声、铁锤打铁的“叮当”声、工匠们的吆喝声混在一起,像一首充满生机的歌谣。王匠站在工坊门口,看着五城方向陆续亮起的灯火,知道那些光里,有他亲手点燃的希望。

四、军府的深夜灯

张颌的军府设在临晋县衙的后堂,此刻烛火正映着他和三司主事的身影。李乡老捧着户籍册,赵昂拿着防御图,王匠展开工坊进度表,三人轮流汇报,张颌则在舆图上一一标注。

“户曹已核定赋税,下月开始征收,预计可收粮三千石。”

“兵曹清剿了安邑流寇,审出附近还有三股,明日派兵去灭。”

“工曹的水轮机成了,一个顶十个劳力,准备在五城推广。”

张颌点头,在舆图上的安邑旁画了个圈:“流寇肃清后,把他们的土地分给无田的百姓,每户两亩,三年内免税。”他看向王匠,“水轮机先给安邑、蒲坂用,那里的良田多,能多打粮食。”

三更时分,三司主事才离开军府。张颌独自留在堂中,对着舆图看了许久,伸手抚摸着“户曹”“兵曹”“工曹”的标记,仿佛能看到无数双手正在这片土地上忙碌——有人在丈量田亩,有人在修补城墙,有人在锻造农具。

窗外传来更夫打更的声音,“咚——咚——”,沉稳而有力。张颌吹熄烛火,转身走出军府,临晋的夜色里,户曹的账房、兵曹的营房、工曹的工坊都还亮着灯,像三颗明亮的星,指引着这片土地的方向。

行政体系的框架已经搭起,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让这架机器顺畅运转,让每一颗螺丝钉都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他知道,这需要时间,更需要耐心,但只要看着那些亮起的灯火,他就有足够的信心等待收获的那一天。

喜欢秦末龙旗请大家收藏:()秦末龙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