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秦末龙旗 > 第233章 战后善后双线并行

秦末龙旗 第233章 战后善后双线并行

作者:炸天帮炸子鸡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03 07:10:31 来源:全本小说网

河阳城的晨光带着初秋的微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城墙上。天宇站在垛口边,看着城外绵延的营帐渐渐收起,心中那根紧绷了月余的弦终于缓缓松弛。收复河套的捷报已快马送往京城,按律当在此处等候朝廷的封赏旨意,但他望着城中尚未清理干净的断壁残垣,以及城外荒原上隐约可见的战死者骸骨,终究还是决定先将善后事宜料理妥当。

“将军,各营清点完毕,此战我军阵亡将士共计七百二十六人,另有三百一十四匹战马殉国。”参军周明捧着一本厚厚的账簿,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沉重。他跟随天宇多年,见惯了生死,却依旧对每一个数字背后的鲜活生命感到痛心。

天宇接过账簿,指尖划过那些密密麻麻的名字。有的名字旁标注着籍贯,有的写着军衔,还有的只是一个模糊的代号——那是些尚未登记在册的新兵。他沉默片刻,将账簿递回:“传令下去,分两队行事。一队由你带领,负责安抚城中及周边归乡的百姓;另一队由赵武统领,带工兵营和辅兵,将所有战死将士的遗骸收敛掩埋,务必做好标记,一个都不能少。”

“末将领命!”周明与刚从城外巡查回来的赵武齐声应道,两人眼中都燃起了郑重之色。

安抚百姓的事宜远比想象中复杂。河套地区被匈奴占据十年,许多百姓或被掳走,或逃难他乡,如今战事平息,陆续有幸存者循着消息归来。但他们面对的不仅是破碎的家园,还有对未来的茫然——田地早已被匈奴人改为牧场,房屋大多在战火中损毁,更有甚者,一家人只剩下孤零零的老幼,连糊口的粮食都没有。

周明带着二十名文书和五十名士兵,在河阳城中设下三个安抚点。第一日清晨,点前便排起了长队。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妪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到案前,从怀中掏出一块磨损严重的木牌,上面刻着“李”字。“大人,俺是城西李家庄的,俺家老头子和儿子都被匈奴人拉去当苦力了,三年没音讯,您能帮俺找找不?”

周明接过木牌,仔细看了看,又询问了老妪家人的姓名和特征,一一记录在案:“老人家您放心,我们会将所有俘虏的信息整理出来,若是有您家人的消息,立刻派人通知您。您先去那边登记住处,今日会分发救济粮,先安顿下来再说。”

类似的场景在三个安抚点不断上演。有人抱着战死亲人的遗物痛哭,有人拿着残缺的地契询问田产归属,还有些曾经被迫为匈奴人做事的百姓,忐忑地跪在地上请求宽恕。周明耐心地一一应对,对确有冤屈者当场写下文书证明其清白,对地契残缺者承诺会重新丈量土地补发凭证,对失去劳动力的家庭则登记造册,安排后续的帮扶。

午后,天宇带着亲兵巡查安抚点,恰好看到周明正与一个年轻妇人争执。那妇人抱着一个襁褓中的婴儿,情绪激动地哭喊:“凭什么不给俺发粮?俺男人是被匈奴人害死的,俺也是受害者!”

周明面色严肃地指着案上的名册:“你丈夫在匈奴占据期间,曾为其担任管事,欺压过乡邻,这是有据可查的。按规矩,这类人不在救济范围内。”

“俺男人是被逼的啊!”妇人哭得更凶了,“匈奴人拿孩子要挟他,他不答应,俺们娘俩早就死了!这一年来,他偷偷给不少乡亲送过吃的,您问问他们啊!”

周围几个排队的百姓纷纷点头,七嘴八舌地为妇人作证。天宇走上前,示意周明稍退,蹲下身看着妇人怀中的婴儿——孩子小脸蜡黄,显然是长期营养不良。“你丈夫叫什么名字?在哪个部落当差?”

妇人哽咽着报上姓名,又说出了部落的位置。天宇对身后的亲兵道:“去查一下,去年冬天,这个部落是否有汉人管事暗中接济百姓的事。”

亲兵领命而去,半个时辰后带回了消息:确有此事,且不止一位乡亲能证明。天宇听罢,对周明道:“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她丈夫虽为匈奴做事,却心存善念,不该连累妻儿。按孤苦户的标准给她发粮,再安排人帮她修缮一下房屋。”

周明恍然大悟,连忙应下。妇人愣了愣,随即对着天宇重重磕了个头:“谢将军!谢将军!”

天宇扶起她,目光扫过周围的百姓:“大家听着,凡是在匈奴治下被迫做事,且未曾作恶、甚至暗中帮助过同胞的,朝廷一概不予追究。但若是助纣为虐、残害乡邻的,也绝不姑息。你们都是大靖的子民,朝廷不会忘了你们,更不会亏待好人。”

百姓们闻言,纷纷欢呼起来,先前的不安与疑虑消散了大半。天宇又叮嘱周明:“救济粮要优先发给老弱妇孺和战死将士的家属,另外组织人手,尽快将荒废的田地重新开垦出来,种子和农具我会让人从雁门关调运过来。”

与此同时,城外的荒原上,赵武正带着工兵营和两千辅兵进行遗骸收敛工作。黑水河沿岸、乌兰山战场、断石滩……每一处曾经发生激战的地方,都散落着骸骨。有的骸骨还穿着破碎的盔甲,有的手中仍紧握着兵器,还有的与匈奴人的骸骨纠缠在一起,难以分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秦末龙旗请大家收藏:()秦末龙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都仔细着点!”赵武骑着马在荒原上巡查,嗓子因连日喊话而沙哑,“看到带甲的、有汉军记号的,都单独放!匈奴人的骸骨集中堆在另一边,别混了!”

几个辅兵正费力地从一处泥沼中拖拽一具骸骨,那骸骨的腿骨卡在石缝里,身上的皮甲早已腐烂,但腰间的铜牌上还能看清“云州卫”三个字。“赵将军,这里有个云州卫的弟兄!”

赵武立刻翻身下马,走过去亲自清理铜牌上的泥污。“是张猛,”他认出了这个名字,眼眶微微发红,“这小子是三年前从云州逃难来的,说要报仇,没想到……”他蹲下身,小心翼翼地将骸骨从石缝中取出,用干净的麻布裹好,放进一旁的棺木里。

辅兵中大多是被俘虏的匈奴青壮,起初他们还有些抵触,动作迟缓。但当看到汉军士兵对待同袍遗骸的郑重——哪怕只是一块碎裂的骨头,也要仔细收好,用布擦拭干净——他们渐渐沉默下来,动作也变得认真起来。

一个名叫巴图的匈奴青年,在收敛一具汉军骸骨时,发现其胸口插着一支匈奴人的短箭,而骸骨的手中,紧攥着半块啃剩的麦饼。他愣了愣,转头对身边的汉军士兵道:“这个……是饿死的吗?”

那士兵叹了口气:“断石滩之战,我们被围了两天,粮草耗尽,好多弟兄都是这样……”

巴图沉默了,默默地将骸骨连同那半块麦饼一起裹好。他想起自己部落里那些因抢夺粮食而死的族人,再看看眼前这具宁愿饿死也未滥杀的汉军遗骸,心中第一次对“敌人”这两个字产生了动摇。

赵武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却没有多说什么。他让人在荒原南侧选了一块地势较高、背风向阳的山坡,作为阵亡将士的安葬之地。工兵营的士兵用工具平整土地,挖出一个个整齐的土坑,每个坑前都立着一块木牌,上面刻着死者的姓名、籍贯和军衔。若是不知名的,则刻上“无名勇士”四字。

到了第三日傍晚,七百二十六具汉军遗骸全部安葬完毕。赵武让人在山坡四周竖起木栅栏,又在中央立了一块巨大的石碑,碑上暂未刻字——天宇说,要等朝廷赐下封号,再请最好的石匠来镌刻。

安葬仪式简单而肃穆。天宇带着所有将领和部分士兵来到山坡前,每人手中捧着一杯酒。夕阳的余晖洒在墓碑上,仿佛为这些沉睡的勇士镀上了一层金光。

“弟兄们,”天宇举起酒杯,声音低沉而有力,“你们用生命守住了家园,收复了失地,如今河套已定,百姓安宁,你们可以安息了。”

“安息!”两千余名士兵齐声高喊,声音在山谷中回荡。

酒杯中的酒被缓缓洒在地上,渗入泥土,仿佛滋润着这些长眠于此的英魂。天宇望着那片整齐的墓碑,心中默念:待天下太平,定再来陪你们喝一杯庆功酒。

七日后,朝廷的封赏旨意抵达河阳城。天宇被晋封为镇北将军,麾下将士各有升赏,战死将士的家属也得到了丰厚的抚恤。而此时的河套地区,在双线并行的善后举措下,已渐渐恢复了生机——归乡的百姓开始修缮房屋、开垦田地,城中的市集重新开张,孩子们的嬉笑声偶尔会从巷子里传出,荒原上的新坟旁,有人插上了素色的幡旗,随风轻轻摇曳。

天宇站在河阳城楼上,看着这一切,知道真正的安宁并非来自战争的胜利,而是来自战后对生命的尊重与对家园的重建。他转身对周明道:“给京城回信,说河套初定,臣请暂留此地,待春耕之后再班师。”

周明躬身应道:“是,将军。”

秋风吹过,带着新翻泥土的气息,河阳城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失而复得的不易,也预示着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喜欢秦末龙旗请大家收藏:()秦末龙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