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言情说爱 > 清妖 > 第85章 这么能打的?

清妖 第85章 这么能打的?

作者:傲骨铁心 分类:言情说爱 更新时间:2025-08-26 22:42:53 来源:抖音小说网

安徽,他不能姓爱,得姓赵。

所以,跟爱有关的一切都不允许存在于安徽。

但赵安又不能有效甄别哪些人心中有爱,哪些人心中无爱,为此,只能一刀切。

凡是操着一口纯正京师方言的统统不予任(录)用。

也就是被环京畿贫困带包围的那座城市里的人,不管你是旗人还是汉人又或包衣,一律不许在安徽为官。

谈不上歧视,就是一个预防措施。

安徽同云贵两省一样是旗员任职的“洼地”,整个安徽除了赵安这个包衣署理巡抚外,压根就没一个旗员任职,所以赵安针对的就是京片子汉员。

这帮土生土长的京片子大多是汉军八旗后人,祖上的汉奸卖国行为导致这些京片子对清廷的忠心恐怕比下五旗的旗人还要高些,如此势必对赵安即将在安徽推行的“去爱化”政策产生影响。

为确保政策不走样、不变样,不被非议,不被攻击,只能请这帮京爷滚蛋。

不过赵安也不能直接宣布凡身份证归属直隶顺天府的一律不用,这样很容易被人无端联想,所以只能以各种理由开革人员,哪怕荒诞一些也行。

比如方才本抚讲话时,尔为何眼神闪烁,面带桀骜之色,莫非尔想取本抚而代之?

又如本抚方才讲话难道不够精彩,既然精彩,尔为何不鼓掌?

不鼓掌就是对本抚心存不满,对本抚不满是不是就是对皇上不满?对大清不满?

亦或本抚方才讲话时,尔为何时而疑惑,时而恍然,你当你是马丽么?

总之,一个字——滚!

在赵安一通莫名其妙操作下,厅上的一百多抚衙工作人员瞬间就去了三分之二,只剩不到四十人。

这年头开除可没有补偿工资的说法,就是收拾铺盖滚蛋。

也就巡抚大人心情好,心情不好倒查你三十年,铁定锒铛入狱。

便是那位正六品的经历官张德全也是如此,甚至其比吏员还惨,因为他的人事档案中肯定要被赵安添上一笔不堪的评价。

这句评价也将贯穿他的任职生涯,除非朝廷肃清赵安流毒,否则张德全这辈子都别想洗白档案。

没办法,谁让赵安如今是巡抚呢。

代理的巡抚,他也是封疆大吏!

一下革除这么多工作人员,巡抚衙门的日常工作还能维持不?

答案是肯定的。

留用下来的那帮官吏跟小鸡啄米似的,就差拍着胸脯向抚台大人保证一定完成任务。

赵安很满意,美其名曰“精兵简政,裁撤冗余”,减少地方财政负担的同时也减轻基层百姓的压力。

有这么一个大义摆着,哪怕都知道赵安是在肃清前任遗毒,谁还能说个不是出来?

先前已经让老宋去藩司衙门“夺权”,如今巡抚衙门也归赵安管,总不能让老宋一个人充当省府和省院两个机构的办公室主任吧。

忙不过来的。

赵安倒是想安排自家岳父出任省府办公室主任,奈何岳父只是个秀才,这个文凭根本不可能直接出任正六品的抚衙经历官,只能先在粮道衙门的办公室攒资质,回头再给安排捐监补上文凭不足这个短板,如此,再予以提拔就符合大清用人程序了。

办公室主任被开了,这个职务又关系整个系统的运转,总不能空着吧。

思来想去,赵安一道公文派给江宁粮道衙门,直接提拔管粮通判郑符阳担任巡抚衙门办公室主任。

管粮通判和经历官都是正六品,但抚衙经历官干上一两年外放的话是能出任五品同知的,如果跟巡抚大人关系铁,跟吏部打个招呼破格提拔为知府也不是不行,这就远比郑符阳现在担任的管粮通判有前途。

四品以上官员任免归吏部直接负责,就是地方上的四品以上官员空缺什么的,地方督抚有保荐权但无任免权,吏部可以给你地方面子也可以不给,由谁来任职最终是由吏部说了算。

但四品以下官员的任免调用地方督抚说话份量就极重了,督抚开了口吏部就要给面子,要不然就会坏了双方长期以来形成的“规矩”。

赵安现在兼着江安粮道,朝廷一天没有叫他卸任,粮道那边就仍是他说了算,把郑符阳调到安庆抚衙当办公室主任,让自己岳父丁太在江宁以主任身份主持粮道运转问题不大。

毕竟粮道衙门那帮官吏被收拾的差不多,悔过书都写了一大堆,谁敢不把抚台大人一口一个尊称的“丁先生”放在眼里。不过说来说去还是赵安身边可用之人太少,缺乏大量务实的专业官吏,搞的他都想等年后在安庆办个专门的行政学校培训业务人材,再办个讲武堂培养军事人材了。

这也不怪他,毕竟窜红速度太快,没有根基也是正常。

目前接触的安徽官员中只有三官一吏让赵安觉得还不错,“三官”指的是泗州知州戴志远、滁州知州严昆,怀远知县崔映淮;“一吏”指的是定远县的那个驿丞范涛。

在给老太爷的请功折中,泗州知州戴志远和滁州知州严昆被定的是二等功,知县崔映淮同驿丞范涛定的是三等。

理由是救灾积极,督运粮草有功。

老太爷若准了这道请功折,赵安可以适当给这几个人调整一下岗位,倒不是为了肃清朱珪派系官员,就是单纯看中他们的务实能力。

罗家集现在是有人欢喜有人忧,留下来的官吏自是喜笑颜开,勒令离职的虽不致于哭天喊地,但心中肯定要问候赵安他家女性的。

好在,赵安不在乎,因为他们骂的是赵有禄,关他赵安什么事。

为防止这帮滚蛋的临走时为了发泄私愤毁坏“公家”财物,赵安让叶志贵他们安排人跟着这帮家伙,每人都给配两名“保安”,只允许将自己的东西拿走,其余一律不得碰。

这就搞得巡抚行辕跟个办公室离职差不多。

被赵安“暂扣”下来的侍郎朱大人已经见了几拨前来告辞的幕僚、门生。

看着这些随自己前来安徽任职的熟悉之人一一黯然离去,朱珪心中肯定是不好受的,奈何他自己也要离开,只能宽慰众人几句。

汪兆兴同朱珪之子朱锡经则与吏部的萧郎中做着最后的交接清点工作,印信文书,府库钱粮、兵丁武备、卷宗档册这些实际没什么可清点的,完全就是做个样子,毕竟巡抚衙门在安庆,巡抚行辕这边可供清点的有限。

朱珪又是有名的清官,说他挪用公款贪污什么的根本不可能,别说萧郎中心向这位清流领袖,就是赵安都不指望能查出朱珪什么经济问题。

就算是想给朱珪整颗“地雷”出来,炸的也是他赵安自己,因为安徽的藩库归他管,藩库真要有什么大的亏空,也是他这个暂署藩台顶在前面。

象征性的清点盘查一个下午后,萧郎中便将封存的行辕各式卷宗档册全部移交给赵安派来接收的人员,又将一份详细清单呈给赵安。

赵安粗略看了眼,没有为难朱珪,提笔签下自己的名字后抬头对萧郎中道:“朱大人可以走了。”

朱珪真的走了,三辆马车,一辆坐着他和儿子朱锡经,一辆坐着唯一跟其回京的幕僚汪兆兴,还有始终陪伴他父子的老管家,另一辆则装着朱珪不管到哪都带着的藏书古卷。

明安泰和萧景伦工作已经完成,便同朱珪一起回京,赵安自是要到镇口送送二位“钦差”。

老天爷这会特别给面子,不仅雨停了,还难得的开了个夕阳红,阳光晒的赵安小心暖和和的。

同明、萧二人一番客套后,朱珪的车队缓缓驶了过来,明安泰以为朱珪会停车,未想这位朱侍郎却让车夫直接从他们面前越了过去,弄的明安泰有点讪讪。

萧景伦面带微笑心中并无不满,可以理解朱大人此时心情。

让萧郎中意外的是,赵安竟然也面带微笑丝毫不着恼,并且还轻笑一声道:“朱大人应该跟灰太狼一样喊一嗓子的。”

“灰太狼?”

明安泰好奇询问这灰太狼是谁。

“唔”

赵安不好解释,吱唔几句把这话题岔开,看着远去的朱珪一行感慨道:“朱大人这一走,安徽百姓就有救了。”

“嗯?”

纵是明安泰在京里脸皮也够厚,都觉实是比不得这位新任的署理巡抚。

萧景伦暗自摇头,心道这捐监的果然比不上正途,便是再与朱大人不合也不能说这种话啊。

有一搭没一搭的客套几句,便与明安泰翻身上马回京。

京师,这两天同样也下了两场雨,北方气温本就比南方低,两场雨一下京师天气一下凉了下来。

按往年习惯,老太爷怕是就这几天便回京了。

内务府那边正忙着组织人手清理紫禁城的积水,顺带将各处宫殿打扫一新,好让老太爷回来后能眼前一亮。

军机处这边,福长安懒洋洋的靠在榻上打着盹,作为留守京师的军机大臣,他真没啥事。

正眯着呢,有章京火急火了的拿着一份文书冲了进来:“中堂,捷报!”

这一声喊吓了福长安一跳,待听是捷报还以为是兄长福康安发来的,猛的一下从榻上翻起,一把接过章京手中的捷报拆开便看,看完愣住,难以置信道:“妈的,这赵有禄比海兰察还能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