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青山 > 第439章 状元

青山 第439章 状元

作者:会说话的肘子 分类:玄幻奇幻 更新时间:2025-09-23 14:24:01 来源:抖音小说网

第439章 状元

今日殿试。

羽林军穿戴甲胄在午门前排开两队,头顶的白雉尾迎风晃动。

考生在午门外列队,正由解烦卫逐一搜身。

他们已经换上绿色公服与黑色皂靴,除了胸前尚无官衔补子,已与大宁官吏无甚差别。

齐斟酌目光四下打量,而后转头看向李玄:“我方才看见张铮在都督府门前拦了你,他说什么了?我师父今日会出现吗?”

李玄目不斜视,并未回答。

齐斟酌撇撇嘴:“好好好,信不过我是吧。”

他百无聊赖,将目光投向考生,只见沈野站在最前排打着哈欠。

齐斟酌调侃道:“沈兄不是夸下海口要夺状元,怎的无精打采?”

沈野抹了抹眼角的眼屎:“会试重经义,殿试重时策,沈某经义一科不如问宗贤弟,自是比不过他。原本沈某还想着在殿试一较高下,结果问宗贤弟回鲁州治丧,即便今日沈某夺了状元,世人亦会说‘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罢了。”

沈野又打了个大大的哈欠:“沈某恨不得回家等问宗贤弟一届,三年后再来比过。”

齐斟酌瞪大了眼睛:“你今日不打算夺魁了?”

沈野哈哈一笑:“那还是要夺的,来都来了。”

解烦卫在午门前高声道:“严禁喧哗,若有御前失仪者,夺功名永不录用!”

待搜身完,一名解烦卫对午门城头挥舞令旗,左右掖门豁然洞开。

考生从左右掖门鱼贯而入,往皇极殿去。

皇极殿外的广场上,早早摆好了三百一十二张桌案与笔墨纸砚,沈野径直走到最前排,拎起衣摆,露天席地跪坐。

却见吴秀从殿内走出,展开圣旨高声诵读:“朕嗣守鸿业,惟欲仰承祖宗之休德,俯协臣民之具瞻。然尝观时政,慨念民瘼,赋役之制,弊窦丛生。或有田连阡陌而输无担石,或地无立锥而役及子孙。贫者益困,富者益恣,国课亦为之亏虚。”

“尔怀经世之略,详究其说。望直抒己见,稽古验今,毋迂阔于陈言,毋浮泛于时论。”

“朕亲览。”

此话一出,朝臣皆惊。

殿试考校时政积弊并不稀奇,朝臣们惊的是圣旨末尾“朕亲览”三个字。

往年,那么多考卷,也没见陛下亲自阅览过。

皆是先送入文华殿,由阁臣与部堂们选出十份送于御前,由陛下点出一甲状元、榜眼、探,还有二甲前七名。

而今年,陛下竟要御览所有考卷?

殿试开始。

沈野一扫先前疲态,挽起袖子提笔写下:“臣闻圣人治天下,必审时度势,通其变而使民不倦。今陛下临轩清问,深忧赋役之不均,胥吏之为奸。臣虽愚昧,敢不刳沥肝胆以对?”

“臣对,法不可废,而弊不可不革。变法其要有三,一在清丈,丈田为均赋之本……二在纳银代役……三在考成,考成为法行之鞭……岁终核查,完者超擢,怠者黜落。”

“臣对,此政其利亦有三,一曰法简而易守;二曰役归于地,则民之累可解,豪右无所隐;三曰国用足而民不伤……”

其余考生还在苦思冥想之际,沈野已洋洋洒洒写下两千余字。

他拎起宣纸吹了吹,高声道:“扬州贡士沈野献策于皇极殿前,请陛下亲阅。”

吴秀在殿前招手,一名小太监捧着沈野的卷纸小跑进殿,再由吴秀呈于御前。

御座上的宁帝默默扫过几眼,平静道:“大才,传给阁老们看看。”

吴秀低声应下:“是。”

他走出皇极殿,对小太监低声耳语几句,小太监捧着沈野的卷纸往文华殿跑去。

……

……

文华殿中静悄悄的,诸位阁老坐在暖烘烘的大殿内闭目养神,等待阅卷。

部堂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窃窃私语,可彼此聊的都不是殿试,而是频频将目光偷偷瞧向陈阁老。

殿试本是天大的事,朝臣们的心思竟被另一件事牵着走。

就在此时,胡阁老眼也不睁,慢悠悠说道:“陈阁老,这几日只怕没睡好吧。”

陈阁老同样闭着眼,不动声色道:“胡阁老所言何事?”

胡阁老笑了笑:“自然说的是你陈家陈问宗,明明夺了会元,却得回鲁州治丧,白白浪费三年光阴。不然的话,今日殿试,陈家才是主角……不然,陈阁老以为老夫说的何事?”胡阁老说话夹枪带棒,将陈家比作戏台上的主角,可伶人是下九流,此话已是明褒暗贬,最后一句更是直刺陈阁老心事。

文华殿内骤然一静,部堂们只敢默默打量两人,生怕被殃及池鱼。

陈阁老缓缓开口:“胡阁老此言差矣,我宁朝以孝立国,治丧怎能说是浪费光阴?此话莫要再说了,不然御史又要参你一本。”

胡阁老笑了笑:“我胡家还没出过不肖子,反倒是你陈家那小子,老夫可有所耳闻,他在洛城时便与生父恩断义绝,回了京城又把家里闹得鸡犬不宁。”

有人把事情挑在明面上,陈阁老终于睁开双眼:“胡阁老倒是挺关心我陈家家事。”

胡阁老调侃道:“倒不是老夫关心,而是此事闹得人尽皆知,老夫不想知道都不行。”

陈阁老慢条斯理道:“闹腾点好啊。胡阁老,你我如今老了,知晓你我不过天地之一粟,也知晓这世间有太多事其实是做不成的,许多遗憾得带进棺材里去。可我陈家那小子还不信命,他觉得只要敢做,就没有什么事是做不成的……”

然而下一刻陈阁老忽然掷地有声道:“但,不信命是好事。”

胡阁老沉默片刻:“老夫还以为你陈家要再演决裂之事,倒是老夫误会了。”

陈阁老笑了笑:“老夫知道,胡阁老今日出言相激,是巴不得老夫动怒,使他反出陈家,好去你胡家边军。可自家人还得自家人来打磨才知道轻重,交给旁人不放心。”

胡阁老嗤笑一声:“老夫平生最烦打磨二字,把一身锐气都打磨掉了,还如何做事?你陈家规矩太多,心也不齐,不要浪费了一个好苗子。”

说话间文华殿的门被人推开,小太监捧着沈野的卷纸入内:“各位阁老、部堂大人,此乃扬州贡士沈野之卷,陛下说大才,传来给诸位也瞧瞧。”

有人接过宣纸,先递到陈阁老面前。

小太监继续说道:“陛下有口谕,今日便要出榜,于国子监设琼林宴,陛下将亲自前往。”

文华殿内的朝臣又是一愣,而后面面相觑。

若放往年,殿试出榜要等两日之后,先在皇极殿唱名,再出金榜昭告天下。

可今日这是怎么了,两天斟酌的时间都不愿等等?

胡阁老哂笑道:“陛下也等不及了,也想瞧瞧热闹。”

陈阁老不再理他,低头专心览卷,片刻后递出去:“尔等也看看。”

一名中年堂官接过,只看两眼,赶忙不动声色的将卷纸递出,向后退了一步,不发一言。沈野所言皆是新政,多有胆大之言,可这文华殿里有人支持革新,有人反对革新,哪个他都得罪不起。

卷纸传来传去谁也不敢说话。

直至传到胡阁老手中,胡阁老抖了抖卷纸,朗声道:“张大人,此人是你门生?这卷纸上写的,分明都是你要推行的新政!”

文华殿内一静,所有人朝角落看去。

只见张拙埋首于文书案牍之中奋笔疾书,方才胡阁老与陈阁老拌嘴时,他也没插过一句话。

若不是胡阁老出声,大家几乎都忘了这位壮年入阁的新阁臣也在文华殿内!

张拙闻言抬头缓缓笑道:“哦?让我瞧瞧,这沈野写了什么。”

有人将卷纸传到他桌案上,张拙审视片刻,赞叹道:“言辞恳切务实,果然,天下英雄,所见略同。”

有人悄悄翻了个白眼。

难怪沈野敢在贡院外口出狂言,合着是张拙的人!

此前,众人竟没听到半点风声。

今日哪还是考才学?

分明是要定朝堂风向。

胡阁老赞叹道:“张大人好城府。若不是前几日便在仁寿宫定下几州新政事宜,今日此人只怕要给朝堂衮衮诸公一个大大的惊吓。”

张拙谦逊道:“在下也没想到新政如此顺利,多谢胡阁老、陈阁老鼎力相助。”

如他先前对陈迹所言,若非太子之事,他入阁、推新政,都只怕要等五年时光。在这五年里,他得不停煽风点火才行,沈野殿试便是其中一步。

如今,沈野这一招棋却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陈阁老忽然问道:“张大人,我陈家小子近日可是借住在张家?”

张拙摇摇头:“阁老误会了,陈迹这几日可不在我张家。”

此时,其余贡士的卷纸也纷纷传来文华殿,在阁老与部堂们手中传阅。

有人将一张卷纸递给胡阁老:“阁老,您请过目。”

胡阁老不耐烦的摆摆手:“陛下已经把状元定下来了,你我还过目什么?等着晚上的琼林宴即可。”

他转头看向陈阁老:“不过,今日倒是有比琼林宴还有趣的事,老夫倒是有几分迫不及待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