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青山 > 第427章 六畜场

青山 第427章 六畜场

作者:会说话的肘子 分类:玄幻奇幻 更新时间:2025-09-04 13:12:50 来源:抖音小说网

第427章 六畜场

这是陈迹第四次进宫。

若说宁朝是个横贯四千里山河的巨人,那这座被大红宫墙围起来的紫禁城,便是巨人的猩红心脏,从这里进进出出的阁老与部堂,便是宁朝的血。

血液川流不息,没人知道巨人心里在想什么。

陈迹跟在山牛身后,穿过红墙金瓦之间的宫道。一路上解烦卫、宦官见了山牛,纷纷退避宫道两侧垂手而立,等他经过后才敢抬起头来。

有人悄悄抬头打量陈迹,想看看是哪来的愣头青竟醉酒进宫面圣,偷偷看一眼便又赶忙低下头去。

陈迹踉踉跄跄走得慢,山牛便回头,一言不发的拎起他的腰带,一手拎着他,一手拎着廖忠继续往宫里走去。

陈迹一转头,看见只剩脖子能动的廖忠正转过脑袋,死命的瞪着自己。

他醉醺醺的伸手,隔着山牛的腰,拍了拍廖忠的脑门:“别看了,眼珠子瞪这么大怪吓人的。”

说完,他自己醉呵呵的傻笑,廖忠目眦欲裂,似要把眼珠子瞪出来。

山牛提着陈迹、廖忠来到仁寿宫外,并没有急着穿过垂门,连仁寿宫的院落都没进,就这么静静地站在外面。

里面传来堂官中气十足的声音:“陛下,太子已陈述实情,他不过是错以为陈迹乃行刺主使,当时事发突然,太子有所揣测并非什么大错,且叫司礼监收回海捕文书即可。”

“陛下,春狩行刺之事与太子毫无干系,幕后主使另有其人。”

“陛下,太子此次错只在畏战先逃,可太子是被廖忠强行带离的,廖忠乃是行官,太子亦无计可施。是故,畏战先逃乃是廖忠的错,绝非太子的错。”

“廖忠此人原为罪囚,是天恩浩荡才容许他给太子当了幕臣,没成想此獠贪生怕死、阴狠歹毒,酿成大错!”

“陛下,国本不可动摇!”

“陛下!”

这位堂官没提太子想杀陈迹之事,亦没提假扮解烦卫的刺客,更没提廖忠为何要跑,只将太子摘得干干净净,单论畏战先逃之事,把罪名扣在廖忠头上。

廖忠神情起初还有狰狞,可慢慢的狰狞不再,脸上竟只剩落寞。

陈迹醉醺醺的转头看向廖忠:“如今你也是弃子了。”

可就在此时,山牛站在原地提着两人,忽然开口说道:“廖家出过四位进士,一个榜眼。廖博官至吏部侍郎,廖诚官至陕州通判,廖宾官至太原府同知。廖家得赐三道进士牌坊立于乡里,祖宅上还挂着御赐的‘忠勤正直’匾额,可谓我宁朝中流砥柱。”

廖忠面无表情,仿佛没听到似的。

山牛继续说道:“内相知道你们廖家落难时,散尽家财买通了当时的掌印大太监王保,留有一子逃过宫刑,在金陵改名换姓隐世不出,这是廖家最后的香火。”

直至说到此处,廖忠的神情终于有了变化,眼神颤了一颤。

山牛低头看向廖忠的后脑勺:“廖忠,你挟持别人的软肋时,便也该知道,自己也有软肋。成王败寇,输了就是输了。在戏台上不管演的是小生还是丑角,谢幕时都得体体面面。”

说罢,山牛膝盖一抬,顶在廖忠的下颌上,竟使其下颌回正了。

廖忠沙哑道:“内相想要什么?”

山牛平静道:“内相吩咐,你给他想要的,他可给你廖家留一支香火,再把你廖家‘忠勤正直’的牌匾送去金陵。你是聪明人,等会儿便能猜到内相想要什么了。”

廖忠惨笑:“内相不愿落人口实,连这么大的事也要廖某自己猜?”

山牛随口道:“猜错了,我等便将廖家剩下的人都送去教坊司,男为奴,女为娼。”

他拎着两人穿过垂门。

仁寿宫外,太子跪伏于仁寿宫外、孝悌碑旁,一身白衣还如曾经那般一尘不染。

仁寿宫内,灯火辉煌、纱幔飘摇,上百支香烛烧出的烟气在房顶缭绕,宛如仙宫。

太子听闻脚步声回头看来,当其看见廖忠的那一刻,平静地与其对视,眼里像是藏着一汪碧绿幽深的湖水。

廖忠没看太子,也不知是不愿看,还是不敢看。

山牛拎着陈迹经过孝悌碑时,将他往太子身旁随手一丢,头也不回的吩咐道:“在此候着。”

孝悌碑旁,陈迹没有跪伏,而是盘腿坐在地上,脑袋一点一点的,似是醉得不行了。

太子侧目,缓缓开口:“醉酒自污、御前失仪,想当个误打误撞、侥幸活命的愣头青?倒是个不错的应对之法。可此时此刻能在仁寿宫里的哪个不是人精,他们不会信,孤也不会,孤很清楚你是个怎样的人。”

“你想借此遮掩什么?”太子跪在一旁若有所思:“怕有人问你是如何在五猖兵马围杀中活下来的?你是如何捉住廖忠的?到底是谁在动用五猖兵马杀你?这些都是你不能也不敢解释的秘密吧,是孤小瞧你了。”

太子等着陈迹回话,可下一刻,陈迹竟在他身旁仰头躺下,朝天上呼着酒气,根本没打算理会他。

躺着的陈迹,跪着的太子,太子抬头看向仁寿宫中,遥遥看着纱幔后、御座上那个盘坐着的身影,却看不清对方的面目:“孤有时候很羡慕你。孤听闻你与陈大人断了父子亲情时便由衷羡慕,可孤不行,孤要当好一个太子,还要当好一个儿子……”

陈迹翻了个身,背朝向太子:“叽里咕噜什么呢,给我挠挠背。”

太子一时间也不确定陈迹是真的醉了,还是装的。

他沉默许久后笑了笑:“少年意气或许美好,可你终究不懂我这位父皇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孤才最懂他。一个被剪去羽翼的太子,与其真的废了,倒不如拿来换点什么。陈迹,这深宫朝堂,与六畜场的买卖并无异处,只是六畜场明码标价,这里的价码要靠猜罢了。我那位父皇啊,只会抓住一切机会,做成他想做的事,你我都不在他眼里,他眼里只有这江山。”

陈迹背对着太子,慢慢睁开眼睛。

他体内炉火燃烧着烈酒蒸腾成水汽,眼里一片清冽。

……

……

山牛提着廖忠来到仁寿宫外,可他也只是等在宫殿门槛处,没有急着发声,也没有急着进仁寿宫,似要等部堂们吵完了再说。

仁寿宫内的嘈杂声忽然为之一静,殿内阁老、堂官转身看来,静静地凝视着山牛,还有山牛手中的廖忠。

有人面色阴晴不定,有人如释重负,有人看不出喜怒。

寂静中,仁寿宫纱幔后那位沉默了一整晚的皇帝,终于开口,却绝口不提宫外的山牛与廖忠:“吵一晚上了,歇一歇,先说正事……谁先说?”

未等众人反应过来,一身红衣官袍的张拙上前拱手:“陛下,我宁朝税制沿袭前朝之两税法,如今已有诸多弊端。积弊其一乃税目繁多,有田赋税、人头税、各种杂税,百姓还要去官府服劳役,苦不堪言;积弊其二乃征收混乱,征收实物与力役不仅运输成本高,还给了官吏贪渎的空子;积弊其三乃负担不均,豪强地主坐拥大量田地却以官身逃税,将负担转嫁百姓……陛下,新税推行迫在眉睫,却还需找几处试行,看看成效。成效好,方可推行南北。”

宁帝坐在纱幔后,淡然问道:“诸位卿家何意?”

短暂沉默后,陈阁老看向门外。

廖忠被山牛提在手里,像是架在阁臣、部堂脖颈上的一把刀。

他缓缓从绣墩起身:“陛下,鲁州豪绅巧夺百姓田亩日益猖獗,正该试行新政,以观成效。”

宁帝没有说话。

许久之后,胡阁老也缓缓起身,声音沙哑道:“陕州、山州亦可。”

宁帝随口道:“就这么办吧。拟旨,兹据张拙诸卿,深惟国计,体察民情,参酌古今,博采众议,条陈一条鞭法,特准所奏。尔户部可行文各州县官,钦奉朕意,悉心经理。其试行者,务要丈地亩、清丁口、核旧额、定新规。凡有豪猾阻挠、蠹吏欺隐者,俱以违制论处。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一旁的吴秀深深吸了口气,躬身道:“内臣遵旨,臣这就去……”

还未等众人喘口气,细细琢磨这封圣旨,却听宁帝又开口说道:“拟旨,朕惟帝王之治,在于得贤。张拙学识宏深,秉节持重。忠君体国,乃朕心腹之倚。特晋张拙为吏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提领新政。”

仁寿宫中再次为止一肃。

部堂们面面相觑,陛下借此机会,使张拙入阁了!

所有人都知道张拙入阁是板上钉钉的事,却没想到这么快!

有人想劝谏,可他们看了看门外的廖忠,又看向动也不动阁老们,只好熄了心思。

至此,仍未结束。

殿外晚风吹拂,吹得纱幔摇晃,宁帝坐在御座上又开口道:“朕听闻齐家有女昭云,贤淑良德,齐阁老,将其许配给福王做正妃可好?”

齐阁老微微一怔,而后低声道:“陛下,此乃我齐家之福。”

宁帝言语中有了笑意,他对吴秀招招手:“拟旨,赐婚福王,明年开春行典。另外,这小子也该去历练历练了,拟旨让他去南方查一查盐税,查不明白便不用回来了。”

前两道圣旨严谨中正,到了福王这里却稍显潦草,又是赐婚、又是查税,没个明明白白的官职,也没有具体要做何事。

只说要查盐税,却没说查到什么地步才算是查“明白”了。

三道旨,句句未提行刺之事,可又仿佛句句不离行刺之事。

阁老们都懂了,部堂们却还有些云里雾里,只能等回家再慢慢揣摩、参详。

直到尘埃落定,宁帝这才抬头看向宫门外:“殿外何人?”

山牛沉声禀报:“陛下,廖忠带到。”

宁帝淡然道:“陈迹呢?”

山牛让开一步,露出身后的仁寿宫院落。

所有人齐齐看去,只见陈迹躺在青砖上一动不动,像是睡着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