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清秋醉 > 第九十三章 合纵连横(上)

清秋醉 第九十三章 合纵连横(上)

作者:思夏言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0-04 16:23:11 来源:全本小说网

“怎么了,看你一直心不在焉,喝点水。”

董思思说着,顺手给沈亦清递来一杯清茶。浅绿色的茶汤上,漂浮着一小片茶叶。沈亦清有些失神地望了一小会儿,这才稍微反应过来,对着她笑了笑。

沈亦清道:“没什么,就是忽然闲下来不是很习惯。”

她不知道在自己走后,萧念与燕云易聊了什么,可最终对于沈亦清的安排却是留在忻州城。即便董思思安慰她,这里更安全,这样做只是为了保护她。

可眼瞧着他们一个个破晓之时各自动身之后,沈亦清只觉得说不上来得无力。她知道这是最恰当的安排,毕竟到了兵戎相向的战场上,自己只会沦为负累。而以忻州的关键位置,那些北境人总不至于愚蠢到要去毁坏富饶的城郭本身。

除了这个表面原因,也就是留沈亦清在这里避免不必要的后顾之忧,另有一层深意,这也是董思思见她有些晃神之际,正打算亲口告诉她的直接原因。

只见董思思素手合上房门,确保周围没有任何耳目之后,悄然走到沈亦清身边坐下,神情微敛道:“我有话要与你说,你得做好心理准备。”

早在京都城中,燕云殊他们就已商议过,此次北境大举来犯,西陵阁也收到了风声。南唐虽然素来都偏安中立,但是楚王夏泽对这件事情的看法与萧念却如出一辙,绝不能任由北境人在中原肆意横行。

故此这段时间,南唐朝廷之内同样就是否与大梁、北凉合作展开激烈的交锋。其中以睿王夏栋为首的主战派始终占据足够的上风,但是夏高帝病重,代政辅国的太子夏承端却迟迟没有签发手谕。

夏栋是夏高帝的弟弟,排行第五。与自己的父辈、兄长一样,睿王终其前半生励精图治,致力于南唐的振兴与发展。可是不同之处在于,他始终认为南唐的真实国力不仅于此,又何必耗费力气在诸国之间周旋。

他是典型的激进派,坚信假以时日,南唐不但不需要再容忍任何旁支势力的威胁,更能蓄力成为中原霸主。早在十七年前,他便鼓动先帝下令与大梁一战。可这一战非但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反而直接导致凌家嫡次子凌锡辉战败身死。夏栋自此隐而不发,不再妄谈进攻,但是骨子里依旧没有改变自己的想法。

南唐的重心与优势俱不在军事层面,其依仗着地缘优势以及丰富的物产,早已形成四平八稳、自成体系的运作机制。正是因为这种得天独厚的特点,它的存在更像是能够保障邻国资源配置的中立组织。

一则南唐易守难攻的地域特征,仅仅几道山涧天险,就能够阻断任何来犯之人。况且,南唐只是不耽于战事,却并非朝中无人。以裴永川老将军为首的一批将领骁勇善战、经验丰富,更有一支名为禁军,实乃奇兵的羽林卫。任凭大梁与北凉叱咤中原,绝不敢轻视南唐的真实实力。

此外,之所以别国完全不会对南唐产生侵略的意图,实在是因为这是件费力不讨好,付出成本远高于收益的选项。

即便不考虑三足鼎立局势的稳固性,假使南唐的防御系统外强中干,最终就算是大梁或北凉其中一方能够成功占领南唐的全部疆域,只会收到一块烫手的山芋。

首先,侵略的那一方需要分派能力相当的官员管治南唐大大小小、遍布山川河流的郡县。考虑到南唐的部落族群之众,上到风土人情、组织教化,下到服饰统一、礼制规整这样的小事情,都是劳心费神且不可出半点差错的重中之重。其次,还得对应分派数目足够的精兵驻守各个关卡,对内抚顺镇压百姓的暴乱,对外,还得随时防备第三方的突袭。况且南唐百姓对于自己属国的忠诚度奇高,倘若真的有举国沦陷的事情发生,要成功兼并这方水土,绝非一代之功。

这些,同样是太子夏承端仍然犹豫不决,并未痛下杀心的根本原因。北境之事虽来得突然,毕竟矛头指向并非南唐,故此他存在着侥幸心理。

夏承端生性本就温和,这次夏高帝的急症来得匆忙,教他毫无准备。不做就不错,他思来想去都想着不如拖延一段时日,等到夏高帝身体好些自有定夺。

只是他并没有想到的一点,在于这次的对手既不是历经数百年的大梁朝廷,也不是做事有规有矩,丝毫不做无用之事的北凉。

这次睿王却放下与大梁之间的意气之争,主动提议南唐参与其中,与其他两国共同设立联军,形成足以抵抗北境部落的战线,只因就连他都敏锐地嗅出其中不同寻常的味道。

北境之事,若是没有妥善处理,就会演变成由野蛮支配文明的极端变故。到时候不能保全的,可不单单是大梁与南唐的部分疆土,甚至是对于整个中原前所未有的猛烈冲击。

也是正因此,睿王罕见地与自己并不喜欢的侄子楚王夏泽达成了难得的默契,势必说服夏承端认清现状,当机立断。

除了借由燕云殊之口,事无巨细地复述孙府那些杀手的灭绝人性之外,夏泽也托沈亦清写明了极乐楼里所见所闻,以及这些北境人幕后组织的可怕。他清楚自己这个皇兄的脾性,知道他并非生性软弱又或是罔顾民众性命安危之人。只要有确凿的证据帮助他看清楚眼前南唐有进无退的形势,其余的,夏承端也自有分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清秋醉请大家收藏:()清秋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与此同时,燕云殊早就料到这次回到京都,恐怕梁成帝就连六万兵马都未必会尽数批准。以大梁那帮军机阁老一贯的处事方式,甚至可能会愚昧固执地觉得这是借机损耗北凉实力的大好时机。

依照沈亦清先前的推断,万安至少有四万兵马。可是沈亦清终究有些拿不准,同时私下里给燕云殊说出了她的担忧,如果北境人真的都是他们所见过的那样麻木不仁,难保不会在饮食起居上也有异于常人。

人的极限是忍耐七日的饥饿,若是在此基础之上,恐怕万安可能会容纳近三十万北境人。她非常希望自己的判断是错误的,毕竟满打满算,三日之内北凉和大梁加起来也只有十二万人。

何况,没人知道在看不见的地方究竟藏了多少北境人。宋致曾和沈亦清提过,他根据过往北境部落的史料记载,统计过至少能有三百万的人口。假使北境蓄意部署,并且早在几年前就计划这件事情,依照三分之一的数字,则是一百万人。而这个数字,还是在十年之前,也只算上了相对开化的几个部落,同时没有算上人口的繁衍与部落的扩张。

保守估计,恐怕集聚北境十分之五六的兵力,就能达到七十万人。

大敌当前,所有的军力调配都有计数,牵一发而动全身。

倘若真的像燕云殊猜测的那样,那么除非南唐愿意出兵,否则这将是必败之仗。纵使每一个士兵都能以一当十,战至最后一刻,人力终有尽时。他们亲眼所见孙家的尸山堆积成怎样触目惊心的场面,真要在万安城中爆发类似的巷战,那么就算不是将人的最后一分气力榨干,都可以凭借数不清的尸体活生生将对手活埋。

眼下南唐参与与否,不仅直接决定了战事下一步的走向,同时关乎中原局势。可这些,却都是北凉一定不能知道的内情。

毕竟依照萧念的秉性,他一定不会做出任何对自己不利的决定。原本他之所以这么做,全因这是一桩划算的交易。既能够与大梁合力拒北境于关外,稳固北凉的实力,同时承接梁成帝所允诺的幽云十二州附属三座城池,还能让燕云易“心甘情愿”地为他效力。

倘若战局有变,全部的重担都压在北凉身上,萧念一定会想都不想地将大梁拱手献出。甚至这对于他而言,都未必是件坏事。

到了这样危难的时刻,大多数不明白其中隐情的人,是不会有任何相同体会的。他们依旧延续着自己的处事法则,这也是为什么燕云殊终究有所顾忌地回避着与南唐的往来,唯恐被人引为把柄。

燕家的人不便出马,又不能让北凉知道其中埋藏的隐患,所以只能由沈亦清作为中间之人。她要做的,就是静候孟高哲的音讯,并在第一时间亲口告诉燕云易。

董思思条理清晰地将沈亦清应该知道的一切都和盘托出,期间针对沈亦清所提到的一应问题,她也都毫无隐瞒地据实相告。

沈亦清兀自沉默着消化了一会儿,开口道:“为什么是我,你比我更合适。”

董思思笑着道:“想听真话吗?”

一时间,沈亦清反倒有些迟疑。她不明白董思思为什么会这样问,难道说,还能有什么她会觉得意外的答案。

没等沈亦清开口,董思思就自顾自地说道:“别想太多了,这是世子的安排,我素来都是依照他的吩咐行事,谨此而已。”

沈亦清并未说什么,显然这样的回复并不足以让她满意。

董思思道:“我接触过楚王夏泽,他为人细致入微,从不轻易取信于人,对我亦是如此。我想或许是你的性格单纯,达到了他的标准,由你作为中间人才会可信。”

沈亦清无端被她的话呛了两口茶水,嘴角微微抽了抽,难以置信道:“我......性格单纯吗?”

董思思望着沈亦清的双眼,她此时脸上露出的神情映在沈亦清眼中,竟有几分沈顾春的影子。她认得出,那是种姐姐看向自己妹妹时才会表露出的真诚与包容,而这样的情感做不得假。

她接着说道:“单纯点不好吗?与我们相比,你现在这样就很好,真的很好。”

沈亦清要在很久之后,才能知道她这句简短的话语蕴含着怎样的情绪和力量。此时的她,没有经历过背叛、陷入过绝望、遭遇过难以承受的打击,所以那双清澈的眼眸所倒映的纯粹,瞧在董思思的眼中,是这世上最珍贵的东西。

有这么一个瞬间,沈亦清以为自己理解了为什么一路走来,很多人看着自己的时候,都会流露出现在这种说不上来的奇妙感觉。可她眼下只将这种没来由的情绪,解读成过度自我共情。

她未曾想过,原来在并不算十分久远的未来,自己就会经历那些足以理解他们全部情感联结的莫测境遇。

起码现在的沈亦清,能做的只有为董思思续上一杯温热的茶水,报以分寸之内的笑意。

沈亦清道:“我没有其他问题了。这是分内之事,我该怎么做,任凭吩咐就是,不管遇到什么,绝不会有任何怨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清秋醉请大家收藏:()清秋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董思思没有问下去,她知道为何沈亦清的坚决,昨日也见识过她的能力,不会再有从前一般的顾虑。

谈话间,只听见房间外,一阵从容稳健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地传来。

很快,房门就被由外向内地推开,一名熟悉男子的面孔印在沈亦清眼中。

她有些意外地站起身来,脸上顿时露出欣喜之色道:“凌飞宇,怎么会是你?”

董思思道:“你见过凌公子?”

凌飞宇眼含笑意走近沈亦清:“是我。我说过,我们一定会再见的。”

不知道为什么,见到他的那一刻,沈亦清忽然就觉得安心了许多。

每个人这一生都会遇到其他许多形形色色的个体,有的是命中注定难以割舍的共存体,互相吸引、互相牵绊;有的是机缘巧合之下遇到的有缘人,每每总是在危难之际,抑或是愁眉不展之时,适时出现在眼前。

很显然,对于沈亦清而言,凌飞宇就是自己的贵人。

她赶忙道:“那次千秋诞的事情,我都还没来得及向你道谢。后来我让屏儿特地去秋溟坊打听过,说是你已经回了南唐。你怎么也不提前说一声,我好给你践行。”

闻言,凌飞宇只是不动声色地笑了笑,没有提及自己去过荣远侯府的事情。

他并不介意道:“无妨,有的是机会。”

沈亦清点点头道:“也对。对了,我还没来得及问,来的不应该是孟高哲孟公子嘛,怎么会是你?”

凌飞宇道:“他有些事情要办,一时间走不开身。”

恰在此时,人在京都城与燕云殊交谈的孟高哲打了个喷嚏。说来古怪,前天夜里他就寝之前分明记得自己盖着被子,清晨醒来却发现被衾全无,平白感染风寒。身体虚弱之下不便远行,这才由凌飞宇直接启程万安,顺道绕路忻州连他的差事也办了。

凌飞宇有意岔开话题,继续说道:“我们不如还是先说回这次的战事。”

喜欢清秋醉请大家收藏:()清秋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