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清秋醉 > 第六十七章 世家门庭(上)

清秋醉 第六十七章 世家门庭(上)

作者:思夏言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0-04 16:23:11 来源:全本小说网

沈顾春的丧事前前后后办了不到三日便匆匆收场,不留心的人甚至未必察觉到曲府有任何不同。除了曲封更为得意自在之外,想必一切都已然恢复到往常的状态。

也正因如此,当沈亦清在清秋苑中收到曲明的信函之时,不免有些惊讶。事情过去了小半个月,他身为沈顾春的家翁,并没有任何动静,此时却有话要对沈亦清说,实在是不循常理。

屏儿见那封信函躺在沈亦清的案前已有小半晌,她却一直没有拆开的意思,心知她定有自己的顾虑,可还是说道:“听闻曲明老将军是个人人称赞的好官,与大姑爷的性情全然不同。”

沈亦清冷声道:“他那样的人,配不上姐姐。”

她很少用这样生硬的口吻与屏儿说话,脸上流露出的厌恶之情教她望着极为陌生,赶忙下意识地伏首跪着请罪道:“小姐恕罪,是奴婢不会说话,以后不会了。”

沈亦清恍神之间,赶忙扶起屏儿道:“你快起来,这是做什么,不是早就说过了不要随便下跪。”

这倒是不怪屏儿,这些日子以来,沈亦清身上有种说不上来的奇怪感觉。表面上,清秋苑一日既往得与世隔绝一般,过着没有旁人过问的日子。虽然她对着屏儿他们依然是谈笑风生的开朗模样,但是比起从前心无挂碍的恣意洒脱,沈亦清却隐隐对每句话都思索斟酌起来。

她不再像从前一样心直口快,时常将心中所思直接宣之于口。沈亦清一贯是心思缜密的性格,苑里没人知道她在想些什么,只知道这个不拘小节的女主人愈发有些距离感。

沈亦清见屏儿的眼中依旧残留着些瞻前顾后,知道自己的话语并不能抚慰她,可眼下她的心思都在应对即将到来的孙家上面。与其让她与自己一同担忧,倒不如等这些琐事都尘埃落定再说。

于是她并不再说些什么,反倒找些事情来做缓解尴尬一般,拆开曲明的信件。

个中内容居然与她设想的如出一辙,无非是在信中怒斥自己的不肖子居然苛待沈顾春,做出违背忠义孝道的事情,继而向她这个沈顾春的至亲道歉请罪。他自称罪孽深重,既然无法约束儿子的行径,那么就理所应当父代子过,由他代为偿还。

沈亦清一扫而过,瞧着曲明字字雄浑有力的笔触,并不像敷衍行事。可她只是将数页信笺草草扔在了一边,不做评价。

如果曲明真的有心替曲府表达愧疚,为何这封信会出现在她的桌面上,而不是沈建安?虽说她与沈顾春是亲生姐妹,可从血缘与辈分上来看,沈建安是她们的父亲,更应当具备原谅他的权利。

这当中只有一种可能,曲明甘愿做事后诸葛是为了给孙家一个交代。

屏儿见沈亦清看完信之后脸色更加深沉,以为其中写了什么让她不快的内容,却不敢追问,只是默不作声地收起那几页纸。

“别收了,烧了吧。”

屏儿以为自己听错了:“小姐,您说......烧了?”

沈亦清道:“这种鬼话,本来就不是给活人看的。”

屏儿觉得这样做若是让曲府知道了,似乎不是很好,却不敢违逆,只得低着头应和下来。

好在虽然只是片刻功夫,沈亦清并没有被怒气冲昏头脑而丧失全部理智,前车之鉴尚在,她清楚不该随意妄为。即便她不屑于算计别人,可也正在逐渐学会与那些让她不齿、不赞同的规则共存。

她稍稍平静了一些道:“等一下。还是先收好吧,等到孙家来了之后记得送过去。”

屏儿的脸上满是不解,若是曾经她会直截了当地问沈亦清。可随着近来的察言观色成了习惯,她只想着该怎么做才能为沈亦清分忧,起码不要让她更添愁思。

“是。”

瞧着屏儿乖顺地拾掇完,悄然离去的背影,沈亦清不动声色地敛去情绪。

会好起来吗?一定会!

——

听说过向阳孙家的实力,只是真的等到亲眼所见,还是教沈亦清不免吃了一惊。

照理说,大梁皇宫的华贵与气派她是见过的,那么这块土地上斥资无数、最为富丽堂皇的玉栏金砌也不过如此。可能看在很多人眼里是极致的奢华,抑或梦寐以求的繁华。可沈亦清从未对那些冰冷的器物财宝有过丝毫心动,但是如今迎着孙家入城的队伍,她却只觉得壮观而恢弘。

兴许因为整件事情筹备了数月,大多的辎重细软已然陆续运来京都,并且早就收拾落定。孙晋良到得早,随行的管家仆从井然有序地安排府邸修缮工作,如今业已完工。故此,孙家一行并未用多么华贵的冠盖,家眷一应轻车简行,不过几驾马车。

可是长长的队列中,剩余的近百辆车驾上放着的,居然都是成箱的书籍。

早就听闻孙弘文是大梁清流之首,也是向阳当地首屈一指的缙绅,家资无数,其中最为瞩目的就是坐拥天下间最大的藏书阁“博文斋”。

只是没有想到,这次孙家搬迁至京都城,竟然将整个博文斋都一同带了过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清秋醉请大家收藏:()清秋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不论其他,遥遥数千里之距,便是这沿途的陆路行船、风吹日晒,都随时可能对纸张运送造成严重的打击。可是孙家这一趟不但比计划的行程缩短了许多时日,更是保全了所有物资,任何一本书册、甚至其中的一张半页都没有丝毫损毁。

除了这纵横十余条街道的行列之外,更让人觉得震撼的,是两侧数百名身着素衣布衫的士子学生。他们一个个的都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举止谈吐俱是文质彬彬,气度不俗。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是博文斋亲传弟子,大多是各地慕名而来的读书人。

他们所行大多为了两个目的,一是为了护送这些数不胜数的典藏孤本,另一则,是为了参加博文斋每三年一期的春闱大考。

须知寻常百姓要走入大梁的仕途之道,主要通过科举。可在科举之前的一关,便是朝廷委托博文斋开办的春闱之试。这是先皇梁文帝之时便定下的规矩,皆因博文斋一脉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网罗天下间的才学与知识,且都乐为淡泊名利的传道者。

与其由朝廷大费周章,为了遴选人才而煞费苦心,倒不如交由博文斋的学者们守好第一道关卡。及第登科的学子,也会交由博文斋传道受业,直至科举放榜选拔出其中最为拔尖的那些。

梁文帝文韬武略,所选择的这条计策也算无遗漏,这之后的数十年间,在孙弘文的带领之下,一批批优秀人才被输送进入大梁朝堂,并逐渐成为这个帝国可以仰仗的志士谋臣。

当然,朝廷为了钳制孙家,早已预备相应的对策,那便是孙家人不得入朝为官。虽则满朝皆为孙门桃李,可是只要没有官衔加身,就杜绝了名正言顺瓜分皇权的可能。这样也能避免博文斋偏离本心行事,为的是大梁长长久久的文风相承。

这也是为什么,尽管近年来大梁重文轻武,文官在朝野中的地位更为突出,孙家随之水涨船高,但是梁成帝并未表现出对于孙家的忌惮与猜疑。

在他的眼中,向阳孙家再厉害,也只是一群没有实权的笔杆子,不足为患。

不过孙晋良的确算是例外,只因他自幼在武学造诣上已然表现出过人的天赋,又早早地被左忠海挑中,才会破格效力军中,成了孙家唯一有官衔在身的人。

望着这声势浩大却寂静无声的队伍,沈亦清只觉得莫名感受到一种震撼。那不是来源于权钱之类的身外之物,而是一股极具冲击力的精神信仰。

“你在看什么?”

一旁的燕云易见她流露出几分钦佩与惊异之情,担心她心生怯意,无法应付接下来的事情。

沈亦清目不斜视地摇摇头道:“令行禁止也不过如此,我曾经想过,是什么能够支撑着这个王朝长盛不衰。直到今天看到现在的画面,我感觉自己好像有了答案。”

知识的力量就像是星星之火,可以点燃一切风吹过的地方。如果将大梁的精神文明比作燃烧的火焰,那么这些人就是手持火种的探路者。只要火种不灭,大梁就能够屹立不倒,即便站在最高处的世家贵族是怎样的挥霍无度,都有股力量支撑着这个帝国不至于崩溃坍塌。

燕云易清楚她在说些什么,但是没来由地觉得有些抗拒道:“你只是个外来之人,并不了解这个国家。”

沈亦清道:“是吗?或许吧。可能是因为这些日子以来,从城外的难民、到病逝的沈顾春,我所听到的、见到的,没有几处是能够用国泰民安来描述。相反,倒是对得起骄奢淫逸四个字。”

她其实一直都知道燕云易是个忠君爱国的好将领,善待自己的士卒,敬重自己的君主,就连对待她这样来历不明的陌路人,也能够做到问心无愧。她并非故意想要反驳他,恰恰越是因为觉得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好人,越希望他能够看清楚自己效忠的是什么。

其实沈亦清应该明白,既然是燕云易教会了她要如何遵循大梁的生存法则,不要轻易被自己的个人情绪影响,那么他定然比自己看得要透彻得多。

那么或许,他不是看不破,而是根本没有想过要跳脱这一层显而易见的禁锢。

说完后,两人都沉默了很久。若不是孙家长长的队伍走近了,兴许他们会一直冷战下去。

眼看着孙家的车驾依次停在门前不远的位置,不消赵嬷嬷特地上前提醒,沈亦清率先表现出与燕云易举案齐眉的表象。

当然了,她伪装的姿势一如既往地拙劣,不过是体态僵硬地挽住燕云易的手臂,可身体却与他隔出半个人的身位。相比之下,反倒是那次的大梁皇宫之行,二人还表现得更加默契一些。

燕云易低下头,看了看沈亦清下意识紧张地捏成拳的小手,指节微微泛白,衬得她脸上的笑容愈发不自然。

短时间内要教她放松下来显然并不可能,尤其是她即将面对着一大群从未见过的“近亲”。

他轻声道:“等一会儿不管是谁与你说话,你都先不要回应,依照我的称呼来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清秋醉请大家收藏:()清秋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沈亦清没想到这么关键的时刻他居然抛出救命稻草,当即感激涕零地连连点头,哪里还有半分方才严肃紧张地模样。燕云易见她脸色转变之快,实在是既好奇又无奈,好在如今渐渐习惯之后,只是在心中莞尔一笑。只是可能他都没有意识到,这笑意一点点浮上嘴角,心中也平添几分轻松。

随着孙家的主要成员依次走下马车,沈亦清不由自主地深吸一口气。

可无论如何,她都没有想到,迎面而来的会是一个结结实实的拥抱。

沈亦清甚至没来得及看清楚她的面容,只见一位鹤发苍颜,身形并不高大,行动也并不算便捷的老婆婆径直向她快步跑来。她的姿势摇摇欲坠,似乎随时会栽倒在路上,却还是坚持着跑到沈亦清面前,紧紧地抱住了她。

这个拥抱看似用力,却并不让人觉得难以呼吸,甚至给沈亦清带来了久违的、难以言喻的温暖。她闻着老婆婆头上淡淡的桂花头油香气,莫名觉得有些悲伤、喜悦以及思念的情绪一拥而上,而这些混合的情感催动着她的泪腺,教她忍不住地流出两行清泪。

隔着老婆婆的拥抱,沈亦清神情迷茫地望着燕云易,她不知道该如何向他描述自己此刻的心情,就连止不住的泪水都显得应景却毫无来由。

许久之后,这位老婆婆才依依不舍地放开沈亦清。

好在燕云易抢先一步,恭敬地喊了声“老夫人”,沈亦清才能够对号入座地猜测她是孙弘文的结发妻子钟隐。

于是,沈亦清急忙跟着叫了声:“外祖母。”

孙老夫人眼含热泪地点点头,一边摩挲着她的眉眼轮廓,一边温柔地说道:“你的眼睛和婧儿生得一模一样。”

沈亦清这才想起,此时站在自己面前的不仅仅是孙家德高望重的老夫人,还是个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母亲。

她忽然就想明白了为何自己会生出那样的情绪,或许这就是亲情与血缘的力量。

在这一刻,沈亦清终于有了种久违的安全感。

喜欢清秋醉请大家收藏:()清秋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