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青娘的商业智慧 > 第85章 秋雨染坊遇故友,冬雪着书传技艺

一场秋雨过后,青石村的空气里多了几分凉意,草木染文化园的种植区却依旧郁郁葱葱。青娘穿着一件半旧的青布夹袄,手里拿着一把镰刀,正在给艾草除草。她弯着腰,动作熟练而轻柔,生怕不小心伤到艾草的根系——这些艾草是明年春天染布的重要原料,必须精心照料。

“青娘!”一个熟悉的声音从文化园门口传来。青娘抬起头,只见一个穿着蓝色长衫、背着行囊的男子快步走来,脸上带着几分风尘仆仆,却依旧难掩爽朗的笑容。

“李大哥!”青娘惊喜地放下镰刀,快步迎了上去,“你怎么回来了?不是说要在江南那边考察染料种植吗?”

来人名叫李茂,是当年第一个支持青娘开染坊的货郎。后来青娘的染坊越做越大,李茂便主动提出去外地考察染料市场和种植技术,帮青娘寻找更好的染料资源,这一去就是两年多。

李茂放下行囊,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笑着说:“考察得差不多了,江南那边的染料品种多,质量也好,我跟当地的几个种植户谈好了,以后他们会定期给咱们染坊供应染料,还会把一些优质的种子带回来,咱们以后就能种更多品种的染料了。”

青娘听了,心里一阵激动。这两年染坊的订单越来越多,对染料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虽然村里和邻村的染料田已经扩大到了五百多亩,但还是有些供不应求。李茂带来的消息,无疑解了燃眉之急。

“太好了!李大哥,你真是帮了我大忙了!”青娘连忙拉着李茂往染坊走,“快跟我说说,江南那边都有哪些好的染料品种?种植技术跟咱们这边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李茂一边走,一边给青娘介绍:“江南那边气候温暖湿润,适合种苏木、红花、黄柏这些染料,尤其是他们种的苏木,颜色比咱们这边的鲜亮,染出来的布也更不容易掉色。还有他们的种植技术,比咱们这边精细,比如给染料施肥,他们会根据不同的生长期施不同的肥料,这样种出来的染料质量更好……”

两人一路走一路聊,不知不觉就到了染坊。陈三柱和工人们看到李茂回来,都高兴地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问着江南的情况。李茂也不推辞,一一回答着大家的问题,还拿出一些从江南带回来的染料样品,给大家展示。

当天晚上,青娘在染坊办了一桌丰盛的宴席,为李茂接风洗尘。席间,李茂从行囊里拿出一本厚厚的笔记本,递给青娘:“这是我这两年在江南考察时记录的染料种植技术和市场情况,里面还有一些当地染匠的染布经验,你看看能不能用得上。”

青娘接过笔记本,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还有一些手绘的染料植物图和染布工艺图,每一页都记得非常详细。她翻看着,心里暖暖的,眼眶也有些湿润:“李大哥,真是太谢谢你了。你为染坊做了这么多,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才好。”

李茂笑着摆摆手:“咱们都是一家人,说这些干什么。当初要不是你开染坊,我现在还在走街串巷当货郎呢。能为染坊出一份力,我心里也高兴。对了,我这次回来,还想跟你商量一件事。”

青娘连忙说:“李大哥,有什么事你尽管说,只要我能做到,一定尽力。”

李茂喝了一口酒,认真地说:“我想在村里办一个染料种植培训班,把江南那边的种植技术教给村民们。咱们村的染料田虽然多,但种植技术还是有些落后,要是能把技术提上去,染料的质量和产量肯定能再上一个台阶,到时候不仅咱们染坊够用,还能卖给其他染坊,让村民们多一份收入。”

青娘听了,心里非常赞同。她一直觉得,只有让村民们都富起来,青石村才能真正发展起来。李茂的想法,正好跟她不谋而合。

“李大哥,你的想法太好了!”青娘兴奋地说,“培训班的事,我全力支持。场地就用文化园的传授区,我再让工人们帮忙准备一些桌椅和教材,你看什么时候开始合适?”

李茂想了想,说:“再过半个月就是霜降了,地里的活也差不多忙完了,到时候村民们也有时间,咱们就那个时候开始吧。”

接下来的半个月,青娘和李茂一起忙着准备培训班的事。青娘让工人们把文化园传授区的教室打扫干净,准备了五十多套桌椅,还根据李茂的笔记本,整理了一些通俗易懂的教材;李茂则去村里挨家挨户通知,邀请村民们参加培训班,还特意去了几户家里比较困难的村民家,鼓励他们多学一门技术,以后能多一份收入。

霜降那天,染料种植培训班正式开班了。五十多个村民坐在教室里,手里拿着笔记本,认真地听着李茂讲课。李茂从染料的品种选择、播种时间,讲到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每一个环节都讲解得非常详细,还时不时结合自己在江南的考察经历,举一些生动的例子,让村民们更容易理解。

青娘也坐在教室里,认真地听着。她发现李茂不仅懂染料种植,还很会讲课,很多复杂的技术问题,经他一讲解,就变得简单易懂。她心里暗暗庆幸,幸好有李茂这样的得力帮手,不然染坊和文化园的发展也不会这么顺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青娘的商业智慧请大家收藏:()青娘的商业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培训班办了一个月,村民们都学得非常认真,很多人还在课后主动向李茂请教问题。李茂也很有耐心,不管多晚,都会一一解答大家的疑问,有时候还会亲自去村民的染料田里,指导他们如何施肥、除草。

培训班结束后,村民们的种植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第二年春天,村里的染料田不仅产量提高了三成,质量也比之前好了很多,尤其是苏木和红花,颜色鲜亮,染出来的布深受客户的喜爱。瑞福绸缎庄的王掌柜还特意写信来称赞,说用青石村染料染的布,在京城卖得比以前更好了。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冬天。一场大雪过后,青石村银装素裹,格外美丽。染坊的订单比平时少了一些,青娘终于有了一些空闲时间。她想起自己之前打算整理草木染技艺手册的事,便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开始认真地编写。

编写技艺手册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青娘不仅要把自己这些年积累的染布经验写下来,还要结合李茂带来的江南染匠经验和宫里绣娘们的需求,让手册既全面又实用。她从染料的识别、采摘、储存,到染液的调配、煮染的工艺,再到蜡纹的绘制、布料的选择和晾晒,每一个环节都写得非常详细,还配上了一些手绘的插图,方便读者理解。

陈三柱看到青娘每天都在书房里忙碌,心疼地说:“青娘,你也别太累了,要是实在忙不过来,我让工人们帮你整理一些资料。”

青娘笑着说:“没事,我不累。这手册对草木染手艺的传承太重要了,我想亲自把它写好,这样才能放心地传给后人。再说,编写手册的过程,也是我重新梳理染布经验的过程,对我自己也是一种提高。”

李茂也经常来书房看望青娘,还把自己在江南收集到的一些染布配方和工艺图拿给青娘,让她参考。有时候两人还会一起讨论,如何让手册更完善、更易懂。

有一次,李茂看到青娘在写“蜡封纹样绘制”这一章,便说:“青娘,我觉得可以在这一章里加一些不同地区的纹样风格介绍,比如江南的纹样比较细腻柔美,北方的纹样比较粗犷大气,这样读者就能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纹样风格了。”

青娘听了,觉得很有道理:“李大哥,你说得对。我之前还没想到这一点,加了这个内容,手册会更实用。”

在李茂的帮助下,青娘的技艺手册编写得越来越顺利。到了年底的时候,一本厚厚的《草木染技艺大全》终于编写完成了。手册分为“染料篇”“染液篇”“蜡纹篇”“染布篇”“储存篇”五个部分,共二十多万字,里面不仅有详细的文字说明,还有三百多幅手绘插图,涵盖了草木染从原料到成品的全过程。

青娘看着这本凝聚了自己心血的手册,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她知道,这本手册不仅是自己多年染布经验的总结,更是对草木染手艺的传承和发展。她打算把手册印刷一百本,一部分送给染坊的工人和学徒,一部分送给其他染坊的染匠,还有一部分放在草木染文化园的展示区,供游客们查阅。

除夕夜那天,染坊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青娘把《草木染技艺大全》拿出来,分给大家。工人们和学徒们接过手册,都激动得爱不释手,纷纷表示要好好研读,把草木染手艺学好学精。

李茂拿着手册,笑着对青娘说:“青娘,这本手册写得太好了,以后咱们的草木染手艺就能更好地传承下去了。我相信,用不了多久,咱们青石村的草木染,一定会传遍全国,甚至传到国外去。”

青娘笑着点了点头:“会的。只要咱们一起努力,把草木染手艺传承好、发展好,总有一天,全世界的人都会知道咱们青石村的草木染,都会喜欢上这门传统手艺。”

窗外的雪还在下,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出绚丽的光芒。染坊里,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年夜饭,聊着染坊的未来,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青娘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充满了希望。她知道,自己的路还很长,未来还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有李茂、陈三柱这些得力的帮手,有村民们的支持和信任,有对草木染手艺的热爱和坚守,就一定能克服一切困难,让草木染这门古老的手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让青石村这个“草木染之乡”的名声传遍大江南北,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手艺的一张闪亮名片。

在这个辞旧迎新的夜晚,青娘暗暗下定决心,新的一年,她要继续扩大染坊的规模,加强与全国各地染坊的合作,把《草木染技艺大全》推广到更多地方;还要在草木染文化园里举办更多的活动,吸引更多的人来了解和学习草木染;更要培养更多的草木染人才,让这门手艺后继有人,代代相传。她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自己的梦想一定能实现,青石村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喜欢青娘的商业智慧请大家收藏:()青娘的商业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