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青娘的商业智慧 > 第2章 便携设备的改造

青娘的商业智慧 第2章 便携设备的改造

作者:喜欢香莓的A梦圆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0-29 19:12:32 来源:全本小说网

苏州城的初夏总带着几分潮湿,青娘的“青韵染坊”后院里,沈行舟正蹲在地上,手里拿着一块打磨光滑的薄铁皮,反复摆弄着折叠染缸的接口部件。阳光透过院中的老槐树,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映得他鼻尖的汗珠格外晶莹——距离第一支流动染队出发只剩二十天,便携设备的改造却还卡在几个关键节点,他心里像压着块石头,连饭都吃不安稳。

“沈大哥,歇会儿再弄吧,这薄铁皮都快被你磨出花了。”青娘端着一碗冰镇绿豆汤走过来,放在旁边的石桌上,目光落在地上散落的零件上,“昨天测试时,折叠染缸的接口还是会漏燃料,迷你锅炉的火力也不太稳定,是不是哪里的设计需要调整?”

沈行舟直起身,接过绿豆汤一饮而尽,抹了把汗道:“问题就出在接口和炉膛上。折叠染缸用的薄铁皮虽轻便,但接口处的咬合不够紧密,染布时水压一大会漏;迷你锅炉的炉膛太小,无烟炭烧不透,火力时强时弱,染布的颜色就不均匀。”

这时,温景然也拿着一本《器物考》走了进来,书页上夹着几张泛黄的纸条,是他从书中摘录的便携工具改造案例。“我查了之前的典籍,发现前朝有匠人做过折叠水桶,用的是‘榫卯咬合 橡胶封边’的设计,咱们或许可以借鉴到染缸上,”他指着书中的插图,“还有迷你锅炉,书中提到‘双层炉膛 通风口’的结构能增强火力,咱们可以试试把锅炉的炉膛改成双层,底部加个可调节的通风口,这样就能控制火势大小了。”

沈行舟眼前一亮,拿起图纸在上面快速修改:“对!榫卯咬合能让铁皮接口更稳固,再用橡胶封边,肯定能解决漏水问题;双层炉膛能让无烟炭充分燃烧,通风口调节火力,染布的温度就能稳定下来。还有便携晾布架,之前用的竹制材料太脆,遇到大风容易断,咱们换成藤条编织的,既轻便又有韧性。”

三人当即分工:沈行舟负责修改图纸,联系铁匠铺定制榫卯接口和双层炉膛;青娘去苏州城的“胶坊”采购橡胶,挑选韧性好的藤条;温景然则核算改造后的成本,确保不会超出预算。

次日清晨,青娘便带着阿力去了城西的“老林胶坊”。胶坊老板林掌柜听说她要采购橡胶做染缸封边,皱着眉道:“青娘,你这需求有点特殊啊。橡胶多用来做鞋底、封酒坛,做染缸封边的话,得选耐酸碱的老胶,不然染布的染料会腐蚀橡胶,用不了几次就坏了。”

“那林掌柜有耐酸碱的老胶吗?”青娘急忙问。

“有是有,但数量不多,都是之前给药铺做药坛封边剩下的,”林掌柜转身从库房里拿出一卷黑色的橡胶,“这胶泡在醋里三个月都没事,用来做染缸封边肯定行,就是价格比普通橡胶贵三成。”

青娘接过橡胶,用指甲掐了掐,质地紧实有弹性,又闻了闻,没有刺鼻的异味,当即决定买下:“这卷我全要了,另外,我还需要一批韧性好的藤条,林掌柜知道哪里能买到吗?”

“东市的‘藤编铺’有最好的安南藤,泡水后柔韧度能翻倍,你去那里买准没错。”林掌柜笑着说。

青娘谢过林掌柜,又去东市买了足够的安南藤,回到染坊时,沈行舟正和铁匠们围着新打造的折叠染缸忙碌。新的染缸接口处采用了榫卯结构,每块铁皮的边缘都打磨得光滑平整,橡胶封边被嵌在接口的凹槽里,严丝合缝。

“青娘,你来得正好,咱们试试这染缸漏不漏水,”沈行舟让人往染缸里注满水,半小时过去,缸底和接口处没有一滴漏水,他兴奋地一拍大腿,“成了!这下染布时再也不用担心漏水了!”

接下来是迷你锅炉的改造。新的锅炉采用双层炉膛,外层用厚铜打造,内层用薄铜,中间留了一指宽的通风间隙,底部的通风口安了一个可旋转的挡板,转动挡板就能调节进风量。沈行舟点燃无烟炭,随着通风口逐渐打开,炉膛里的火苗越来越旺,半个时辰后,锅炉里的水便烧开了,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稳定在九十八度,正好达到染布所需的温度。

“太好了!火力稳定了,染出的布料颜色就能均匀一致,”青娘看着沸腾的水,脸上露出笑容,“还有便携染料箱,之前的抽屉没有分隔,不同颜色的染料容易混在一起,咱们在抽屉里加一层木质隔板,每个隔板上贴标签,写明染料颜色和配比,这样染工取用时也方便。”

沈行舟立刻让人找来薄木板,按照染料箱的尺寸制作隔板,阿巧则帮忙在隔板上贴标签,用朱砂笔工整地写下“靛蓝(染料:水=1:5)”“茜红(染料:水=1:3)”等字样。温景然拿着账本,一边核对改造后的成本,一边说:“折叠染缸改造增加了二两银子,迷你锅炉增加了三两,染料箱加隔板花了五钱,橡胶和藤条花了一两五钱,总成本比最初预算多了六两五钱,但还在可控范围内,不会影响流动染坊的定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青娘的商业智慧请大家收藏:()青娘的商业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设备改造完成后,青年组织染工们进行了三次模拟演练。第一次演练时,阿力组装折叠染缸用了半个时辰,沈行舟看后,在染缸的接口处做了标记,标上“1-6”的序号,教阿力按序号组装:“先装1号和2号铁皮,扣紧榫卯,再装3号,最后用橡胶封边……”第二次演练时,阿力组装染缸的时间缩短到了一刻钟,第三次只用了十分钟,动作熟练得像老把式。

老周则负责测试迷你锅炉的火力,他按照不同染料所需的温度,转动通风口的挡板,很快便掌握了调节火候的技巧:“靛蓝染需要八十度,通风口打开三分之一;茜红染需要九十度,打开二分之一;藤黄染需要九十五度,打开四分之三……”他还在锅炉旁挂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不同染料对应的通风口开度,方便其他染工参考。

阿福则测试便携染料箱,他按照标签上的配比调制染料,染出的布料颜色鲜亮均匀,与染坊内用传统设备染出的布料对比,几乎没有差别。青娘拿着两块布料,对众人说:“咱们的便携设备不仅轻便,染出的布料品质也不打折扣,这就是咱们流动染坊的核心竞争力!”

就在设备改造即将收尾时,沈行舟又发现了一个问题:便携晾布架展开后,虽然能晾晒四匹布料,但架脚太细,放在松软的土地上容易倾斜。他琢磨了一夜,第二天便让人在架脚处加装了一块巴掌大的铁板,铁板上钻了几个小孔,用铁钉将铁板固定在地上,晾布架便稳稳当当的,再也不会倾斜。

“沈大哥,你这心思也太细了,连架脚倾斜的问题都想到了,”青娘看着稳固的晾布架,笑着说,“有了这些改造后的便携设备,咱们的流动染队就能应对各种环境,无论是乡镇的市集,还是山间的空地,都能快速搭建起染坊。”

沈行舟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望着院子里整齐摆放的便携设备——折叠染缸、迷你锅炉、带隔板的染料箱、藤条晾布架,还有装设备的马车,马车上铺了厚厚的棉垫,防止设备在运输过程中磕碰。他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说:“这些设备就像流动染坊的手脚,只有手脚灵活好用,咱们才能在江湖上走得远、走得稳。”

温景然则拿着新修改的“流动染坊设备清单”,逐一核对:“折叠染缸2个、迷你锅炉2个、便携染料箱2个、藤条晾布架2个、工具包1个(含温度计、搅拌棒、量杯)、备用零件包1个(含橡胶封边、榫卯接口、通风挡板)……”清单上的每一项都标注得清清楚楚,确保流动染队出发时不会遗漏任何一件设备。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染坊后院,改造好的便携设备在余晖中泛着柔和的光泽。青娘、沈行舟、温景然并肩站在设备旁,脸上都带着欣慰的笑容。青娘拿起一块用便携设备染好的靛蓝色布料,轻轻抚摸着,心里充满了期待:“再有十天,咱们的第一支流动染队就能出发了。这些设备不仅是工具,更是咱们开拓江湖市场的底气,相信有了它们,咱们的流动染坊一定能在乡镇闯出一片天地。”

沈行舟点头:“后续我还会根据染队的反馈,继续优化设备,比如给迷你锅炉加个隔热层,防止染工烫伤;给染料箱加个提手,方便搬运。设备改造没有尽头,只有不断改进,才能适应不同的环境,满足客户的需求。”

温景然则笑着补充:“我已经联系了望亭镇的瑞祥绸缎庄,他们会为咱们预留市集的一块空地,方便咱们搭建流动染坊。等设备装车后,咱们再进行最后一次全面检查,确保万无一失。”

夜色渐深,染坊的灯火渐渐亮起,沈行舟还在琢磨着设备的细节优化,青娘和温景然则在讨论流动染队的出发事宜。院子里的老槐树下,改造好的便携设备静静矗立,仿佛在等待着踏上江湖旅程的那一天。它们承载着青韵染坊的希望,也承载着青娘、沈行舟、温景然三人的商业梦想——在广阔的江湖天地间,用便携的设备、优质的染布、贴心的服务,书写一段属于流动染坊的传奇。

喜欢青娘的商业智慧请大家收藏:()青娘的商业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