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青娘的商业智慧 > 第100章 领军同行,名垂乾史

大乾朝的岁末,京城笼罩在辞旧迎新的喜庆氛围中。青娘染布庄的议事厅内,炉火正旺,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大乾染布产业图》,上面用不同颜色的标记标注着全国的原料基地、物流中转站、分店及合作染坊,密密麻麻的线路如同脉络,遍布大江南北。

青娘、沈行舟与温景然围坐在案几旁,案上摆放着各地送来的年报表和书信。沈行舟拿起最厚的一本账本,指尖划过密密麻麻的数字,语气难掩自豪:“今年咱们的总营收比去年翻了近五倍!全国有十二家分店、三十家合作染坊,西域和南洋的海外订单占了三成,光是公主大婚的皇家订单就够咱们忙活三个月了。”

温景然捧着一本《天然染布工艺总集》,封面上的“匠心利民”四个字是皇后亲笔题写。他轻轻摩挲着书页:“这本金集收录了咱们这几年研发的三十多种染料配方、十套固色工艺,还有药材种植和染坊管理的要点,上个月刻印了千册,已经分发到各地的工艺学堂和合作商户了。现在沂州的原料基地扩展到了三百亩,江南和岭南也建起了分基地,药材供应再也不用愁了。”

青娘端起茶杯,目光落在墙上的产业图上,眼中满是感慨。从青州城隍庙旁那个不足十丈的小染坊,到如今掌控全国天然染布产业命脉的领军者,这一路的风雨与荣光,仿佛还在眼前。她想起初次试染失败时的挫败,想起被劣绅打压时的艰难,想起与伙伴们熬夜调试配方的坚守,每一步都走得踏实而坚定。

“还记得咱们刚到京城时,瑞锦祥处处刁难,不少百姓也对天然染布心存疑虑。”青娘放下茶杯,声音温和却有力,“如今不仅皇家独宠咱们的布料,寻常百姓嫁女娶亲也以拥有青娘染布为荣,连海外诸国都慕名采购,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咱们三人同心协力,更是天然染布‘健康利民’的理念打动了所有人。”

正说着,伙计引着两位客人走进来,是翰林院的李学士与内务府的李公公。李公公手持明黄色的圣旨,笑容满面地说:“青娘东家,沈掌柜,温大夫,皇上听闻你们一年来带动全国染布产业革新,惠及数万药农与工匠,特下旨嘉奖!”

三人连忙跪地接旨,圣旨上以工整的楷书写道:“青氏等倡天然染布之艺,利民生,兴产业,布德泽于四方,誉声播于海外。今封青氏为‘大乾染布业领军人’,赏黄金千两,锦缎百匹,准其在全国推广工艺学堂,官府一体协助。钦此!”

“臣(民)接旨,谢主隆恩!”三人叩首谢恩,起身时眼中都闪烁着激动的泪光。这不仅是个人的荣耀,更是朝廷对天然染布产业的认可,是对他们多年坚守的最高褒奖。

李学士上前道贺:“青娘东家,实至名归啊!如今大乾的染布行业,已从过去的化学染料为主,变成天然染料占主导,这都是你们的功劳。皇上还特意吩咐,让你们牵头编纂《大乾染布史》,将天然染布的工艺与理念载入史册,流传后世。”

沈行舟连忙应道:“多谢皇上与李学士信任,我们定当全力以赴,不负所托!”

几日后,由青娘牵头的“大乾染布行业峰会”在京城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染坊掌柜、药农代表、物流商户及工艺学堂的先生齐聚一堂,共商染布产业发展大计。

峰会之上,青娘站在高台,手持话筒,声音清晰地传遍全场:“今日召集各位,是想与大家共议如何让天然染布产业走得更远。我提议,第一,建立全国统一的天然染布品质标准,由各地官府与咱们的技术人员共同监督,不合格的产品绝不流入市场;第二,扩大工艺学堂规模,不仅教染布技艺,还教药材种植与经营管理,让更多人能靠手艺谋生;第三,联合海外客商,在南洋、西域设立工艺分点,将大乾的天然染布技艺传扬出去。”

她的提议话音刚落,全场便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瑞锦祥的王掌柜率先起身附和:“青娘东家说得好!咱们之前各自为战,难免乱象丛生,有了统一标准和规划,才能把产业做大做强。瑞锦祥愿意全力配合,拿出最好的工匠参与学堂教学!”

江南的周老匠也跟着起身:“我们江南的染坊愿意按标准生产,还能扩大药材种植,为全国提供原料!”

峰会持续了三日,最终确定了“品质为根、技艺为魂、利民为本”的行业准则,成立了大乾染布行业协会,青娘被众人一致推举为会长。会后,各地纷纷响应,工艺学堂在各州府陆续建立,原料基地不断扩大,连偏远的漠北与岭南,都出现了天然染布的身影。

转眼到了新春,青娘染布庄的京城分店内,挂满了百姓送来的牌匾,“诚信经营”“技艺超群”“利民商户”等字样,诉说着大家的认可。这日,三人带着年货,前往沂州的原料基地慰问药农,又到当地的工艺学堂查看教学情况。

学堂内,十几名学徒正跟着工匠学习染布,温景然亲自上前指导,纠正他们的浸泡时间;沈行舟与药农们亲切交谈,询问来年的种植计划;青娘则拿起学徒染好的布料,耐心指出不足,鼓励他们多尝试、多创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青娘的商业智慧请大家收藏:()青娘的商业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傍晚,三人坐在学堂的院子里,望着满天繁星。沈行舟感慨道:“现在咱们的产业不仅能赚钱,还能带动这么多人谋生,比我当初开茶庄时的志向大多了。明年我打算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物流线,把布料卖到更远的波斯、大秦去。”

温景然笑着说:“那我就研发更适合长途运输的染料和固色工艺,再看看波斯、大秦的植物能不能用来染出新颜色,让咱们的产品更受海外欢迎。”

青娘望着远处灯火通明的村庄,那里是药农们的家,如今家家户户都靠着种植染料药材过上了好日子。她轻声说:“我只想把工艺学堂办好,把天然染布的理念传下去,让以后的人都知道,染布不仅能做衣物,还能利国利民。”

春去秋来,几年后,青娘染布庄的分店开到了海外,天然染布的技艺传遍了周边诸国,《大乾染布史》也编纂完成,其中用大篇幅记载了青娘、沈行舟与温景然的事迹,称他们“以一坊之力,革新一业,惠泽万民,为大乾染布业立千年之基”。

在青州城隍庙旁的老染坊旧址,后来建起了一座“天然染布纪念馆”,里面陈列着他们当年用过的染缸、布料样本、工艺手册,还有那两块御赐的牌匾。往来的百姓与商人都会前来参观,聆听他们三人携手创业、领军行业的故事。

青娘没有成为富可敌国的商人,却以“大乾染布业领军人”的身份,被载入史册。她的成功,从来不是靠投机取巧,而是靠对品质的坚守、对技艺的创新、对伙伴的信任,以及“匠心利民”的初心。这份商业智慧与人文情怀,如同天然染布的色泽,历经岁月沉淀,愈发鲜亮动人,成为后世创业者敬仰的典范。

喜欢青娘的商业智慧请大家收藏:()青娘的商业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