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青娘的商业智慧 > 第65章 霜降收荞藏暖意,染坊初议启新程

霜降这天的风,带着一股子钻心的凉。青娘裹紧了身上的粗布夹袄,踩着田埂往后山的荞麦坡走,鞋尖沾着的白霜被体温烘化,在布面上晕出浅淡的湿痕。坡上的荞麦早已熟透,褐红色的秸秆托着饱满的籽实,风一吹就发出“沙沙”的声响,像在跟她道早安。

“青娘,等等我!”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青娘回头,见陈三柱推着独轮车快步走来,车上放着两个竹编的大簸箕和一把镰刀,“我娘说今天霜降,荞麦得趁晴收,不然夜里下霜,籽实容易掉地里。”

青娘停下脚步,看着他额角的薄汗,从怀里掏出块帕子递过去:“你怎么跑这么急?慢些走,又不赶时间。”

陈三柱接过帕子,胡乱擦了擦脸,嘿嘿一笑:“这不是怕你一个人忙活不过来嘛。你看这荞麦长得多好,穗子比去年我在邻村见的还饱满,今年肯定能收不少。”

两人说着,已经走到坡顶。青娘蹲下身,握住一株荞麦秆,用镰刀轻轻一割,秸秆便应声而断。她把割下的荞麦捆成小束,摆放在坡上晾晒——娘以前教过她,刚割的荞麦带着潮气,得先晒半天,等籽实干爽了再脱粒,这样磨出的荞麦粉才不会结块。

陈三柱也跟着忙活起来,他力气大,割荞麦的速度比青娘快不少,不一会儿就割出了一片空地。阳光渐渐升高,白霜慢慢消散,空气中弥漫着荞麦的清香,混着泥土的腥气,格外让人安心。

“青娘,你说这荞麦粉磨出来,除了做饼,还能做些别的吗?”陈三柱一边捆荞麦,一边问道,“我上次去县城,见杂货铺有卖荞麦面做的饸饹,听说煮着吃很筋道,要不咱们也试试?”

青娘眼睛一亮:“好啊!等把荞麦收完,咱们磨些粉,做饸饹给王阿婆和村民们尝尝。对了,还能留些粉跟刘老板换些黄豆,他上次说黄豆快没了,正好跟他换些新的。”

两人说说笑笑,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坡上的荞麦已经割了大半,晒好的荞麦束堆成了小山。青娘从布包里拿出早上蒸的荞麦馒头和腌咸菜,递给陈三柱:“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下午再接着干。”

陈三柱接过馒头,咬了一大口,含糊地说:“你做的馒头就是好吃,比我娘做的还香。对了,昨天我去镇上送货,见布庄的周老板了,他说最近城里的妇人都在打听你的黄布,问你能不能每月多送些,他还想把你的布卖到邻县去呢。”

青娘手里的动作顿了顿,心里有些犯嘀咕:“每月多送些倒没问题,可要是卖到邻县,运输就是个麻烦事。咱们现在就靠独轮车运布,邻县离咱们这儿有五十多里地,一来一回得两天,太耽误时间了。”

陈三柱点点头,咽下嘴里的馒头:“我也是这么跟周老板说的。他说要是你愿意,他可以帮你找个固定的车马行,每月定期运布,运费他出一半,还说要是你能开个染坊,招些人帮忙,以后就能染更多的布,不仅能卖到邻县,还能卖到府城去。”

“开染坊?”青娘心里一动。她以前也想过开染坊,可开染坊需要场地、工具,还需要雇人,要花不少银子,她之前赚的银子大多用来给村民换粮、修马路了,手里剩下的并不多。

陈三柱看出了她的犹豫,接着说:“周老板说,要是你资金不够,他可以先帮你垫一部分,等你赚了钱再还他。他还说,你现在有知府府的订单,又有这么多村民支持你,开染坊肯定能成。”

青娘低头看着手里的荞麦馒头,心里反复盘算着。开染坊确实是个好主意,不仅能扩大生意,还能让村里的妇人有活干,多些收入。可她也担心,要是染坊开起来,管理不好,或者生意不好,不仅自己会亏本,还会连累周老板和村民们。

“我再想想吧,”青娘轻声说,“开染坊不是小事,得跟村民们商量商量,看看他们愿不愿意来帮忙,还要找个合适的场地,不能太着急。”

陈三柱点点头:“好,你慢慢想,我不催你。不管你做什么决定,我都支持你。”

吃过午饭,两人又接着割荞麦。下午的阳光比早上暖和些,晒在身上暖洋洋的。青娘一边干活,一边想起村里的情况。村里有不少妇人,因为家里穷,只能靠给人缝补衣服过日子,赚不了多少银子。要是染坊开起来,雇她们来帮忙,每人每天给些银子或者粮食,她们肯定愿意来,这样不仅能解决染坊的人手问题,还能帮她们改善生活,真是一举两得。

想到这里,青娘心里的犹豫渐渐消散了。她抬头看向陈三柱,笑着说:“陈大哥,我想好了,咱们开染坊!等把荞麦收完,我就跟村民们商量,找个合适的场地,再跟周老板说说,看看他能不能帮咱们找车马行。”

陈三柱一听,高兴得差点把手里的镰刀扔了:“太好了!我就知道你会同意的!场地的事你不用愁,村里东头有个废弃的院子,以前是个油坊,后来油坊倒闭了,院子就一直空着。那院子又大又宽敞,还靠近河边,取水方便,用来当染坊正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青娘的商业智慧请大家收藏:()青娘的商业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青娘眼睛一亮:“真的吗?那太好了!咱们明天就去看看那个院子,要是合适,就跟赵村长说说,把院子租下来。”

两人越说越高兴,干活的劲头也更足了。傍晚时分,坡上的荞麦终于全部割完,晒好的荞麦束装满了两个大簸箕。陈三柱推着独轮车,青娘跟在旁边,两人满载而归。

回到村里,路过王阿婆家门口时,青娘停下脚步。王阿婆正坐在院子里缝补衣服,见他们回来了,连忙起身:“青娘,三柱,你们回来了!今天收荞麦累坏了吧?快进来歇歇,我给你们煮了些红薯汤。”

两人走进院子,王阿婆端来两碗红薯汤,热气腾腾的,喝一口,又甜又暖。青娘把开染坊的事跟王阿婆说了,王阿婆高兴得合不拢嘴:“好啊!开染坊是好事,不仅你能多赚些钱,还能让村里的妇人有活干。你要是需要帮忙,阿婆虽然年纪大了,缝补衣服不行,但洗布、晾布还是能行的。”

青娘笑着说:“阿婆,您要是愿意来,我当然欢迎。不过您年纪大了,可不能累着,每天来帮我看看布的颜色就行,不用干重活。”

王阿婆点点头,又叮嘱道:“开染坊要花不少银子,你可得仔细盘算着,别太着急。赵村长那个人,你也知道,要是租院子,他肯定会趁机要高价,你可得跟他好好讲讲,别让他坑了。”

青娘点点头,谢过王阿婆的提醒。两人喝完红薯汤,又聊了一会儿,才各自回家。

第二天一早,青娘和陈三柱就去了村里东头的废弃油坊。院子很大,有一个宽敞的正房和两个偏房,正房里还留着以前榨油用的工具,虽然有些破旧,但打扫干净还能用。院子后面有一口井,井水清澈,用来染布正好。院子旁边就是小河,取水、洗布都很方便。

“这个院子真是太合适了!”青娘高兴地说,“咱们把这里打扫干净,正房用来染布,偏房用来放染料和布,院子里搭些竹竿用来晾布,正好够用。”

陈三柱点点头:“是啊,这个院子比我想象的还好。咱们现在就去找赵村长,跟他说租院子的事。”

两人来到赵村长家,赵村长正在院子里抽烟杆,见他们来了,脸色不太好看:“你们来干什么?是为了租东头的废弃油坊吧?”

青娘点点头,平静地说:“赵村长,我们想租那个院子开染坊,您看租金多少合适?我们按年付,绝不拖欠。”

赵村长把烟杆往鞋底上磕了磕,慢悠悠地说:“那个院子虽然废弃了,但地段好,又靠近河边,租金可不能少。我看这样吧,每年五两银子,要是你们同意,就签个契约,要是不同意,就另找地方。”

青娘心里一沉,五两银子一年,实在太贵了——她之前给周老板染五十匹黄布,也才赚了五十两银子,要是租金每年五两,以后染坊的利润就要少很多。她深吸一口气,对赵村长说:“赵村长,那个院子已经废弃很多年了,院墙都有些塌了,我们租下来还要花钱修院墙、修屋顶,五两银子实在太多了。您能不能少些?每年三两银子,我们还会把院子修好看,以后村里要是有什么事,我们也愿意帮忙。”

赵村长皱了皱眉头,心里盘算着——那个院子确实废弃很多年了,要是没人租,也赚不到银子,而且青娘现在受村民欢迎,还接到了知府府的订单,要是把她惹恼了,村民们肯定会有意见。他想了想,说:“好吧,看在村民的面子上,就每年三两银子。不过你们得保证,修院子的钱你们自己出,而且染坊开起来后,优先雇村里的人,不能只雇外村人。”

青娘点点头:“您放心,我们肯定优先雇村里的人,修院子的钱也我们自己出。咱们现在就签契约吧。”

赵村长见她爽快,也不再多刁难,进屋拿出纸笔,写了契约。青娘和陈三柱签了字,按了手印,付了一年的租金,拿着契约,心里踏实多了。

接下来的几天,青娘和陈三柱开始忙着收拾院子。村民们听说他们要开染坊,都主动来帮忙——有的帮忙修院墙,有的帮忙修屋顶,有的帮忙打扫院子,有的帮忙搭竹竿。大家分工合作,热闹极了。

王阿婆也每天来帮忙,她虽然年纪大了,不能干重活,但她会缝补,帮着把院子里破旧的桌椅缝补好,还帮着给大家烧开水、送茶水。

经过几天的忙碌,院子终于收拾好了。院墙修好了,屋顶也补好了,正房里放了几口大染缸和煮染料的大锅,偏房里放着染料和布,院子里搭了十几根竹竿用来晾布,整个染坊看起来整齐又干净。

这天晚上,青娘和陈三柱在染坊里摆了几桌酒席,邀请村民们来吃饭,庆祝染坊收拾好。村民们都很高兴,带着家里的菜和酒,来到染坊里。院子里点起了灯笼,照亮了每个人的笑脸。

青娘站起身,端起酒杯,对村民们说:“各位乡亲,感谢大家这些天来帮忙收拾染坊。染坊开起来后,我会优先雇村里的人,每人每天给五十文钱,或者给五斤糙米,大家可以自己选。以后染坊赚了钱,我还会给村里修学堂,让村里的孩子都能读书识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青娘的商业智慧请大家收藏:()青娘的商业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村民们一听,都高兴得欢呼起来。村东的李大嫂激动地说:“青娘,真是太谢谢你了!我以前只能靠缝补衣服过日子,赚不了多少银子,现在能去染坊干活,就能多赚些钱给孩子买吃的了。”

其他村民也纷纷表示感谢,大家举杯畅饮,说说笑笑,院子里热闹极了。

陈三柱看着青娘被村民们围着,脸上满是笑容,心里也暖暖的。他知道,青娘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她的努力和真诚,也离不开村民们的支持。他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好好帮青娘,让染坊越开越好,让更多的人过上好日子。

酒席散后,村民们陆续回家了。青娘和陈三柱收拾着桌子,院子里只剩下灯笼的光,温柔地洒在地上。

“陈大哥,谢谢你,要是没有你,我肯定开不了染坊。”青娘轻声说,眼里满是感激。

陈三柱看着她,眼神里满是温柔:“青娘,跟我还客气什么?我愿意帮你,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后。染坊开起来后,咱们还要好好经营,争取把布卖到更多的地方,让更多的人知道你的手艺。”

青娘点点头,心里充满了希望。她知道,染坊的开起,只是她商业之路的第一步,以后还有很多困难等着她,但她相信,只要有陈三柱的帮助,有村民们的支持,有自己手里的手艺,她一定能克服困难,把染坊开得越来越好,让更多的人过上好日子。

第二天一早,染坊正式开始招人。村民们都很积极,不一会儿就来了二十多个人,大多是村里的妇人。青娘跟她们说了染坊的规矩和工钱,大家都很满意,纷纷表示愿意留下来干活。

青娘把大家分成几组,一组负责采染料,一组负责洗布,一组负责染布,一组负责晾布。她还特意教大家怎么辨认染料,怎么煮染料,怎么染布,大家学得很认真,很快就掌握了基本的技巧。

陈三柱则负责买染料和工具,他每天都去县城买染料,还跟周老板商量好了,以后每月多给周老板送三十匹青布和二十匹黄布,周老板也答应把布卖到邻县去,还帮他们找了固定的车马行,运费周老板出一半。

染坊的生意渐渐步入正轨,每天都能染出很多布,有青布、黄布,还有些新染的粉色布——那是青娘用蔷薇果染的,颜色鲜亮,很受城里妇人的喜欢。

这天下午,青娘正在染坊里检查布的颜色,周老板忽然来了。他看着染坊里忙碌的景象,又看了看院子里晾着的布,高兴地说:“青娘,你这染坊开得真好!比我想象的还好。我这次来,是想跟你说,邻县的布庄老板听说你的布好,想跟你合作,每月要五十匹布,价钱跟我给的一样,你看行吗?”

青娘心里一喜,连忙说:“太好了!我们当然愿意合作。您放心,我们肯定能按时交货,保证布的质量。”

周老板点点头:“好!我就知道你会同意。我已经跟邻县的布庄老板说好了,下个月开始送货,你们要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跟我说。”

青娘谢过周老板,送他离开。看着周老板的背影,青娘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她知道,自己的手艺不仅得到了县城和知府府的认可,还得到了邻县的认可,以后染坊的生意会越来越好,她的商业之路也会越来越宽。

傍晚时分,陈三柱从县城回来了,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刘老板听说染坊开起来了,愿意跟他们长期合作,用黄豆、糙米换他们的布,还愿意给他们便宜些的价钱。

青娘高兴得跳了起来:“太好了!这样我们就不用愁粮食和黄豆了,还能给染坊的工人发更多的工钱。”

陈三柱看着她高兴的样子,也笑了:“是啊,以后咱们的染坊会越来越好的。等冬天来了,咱们再染些深色的布,比如黑色、蓝色,肯定会更受欢迎。”

青娘点点头,心里充满了期待。她知道,冬天很快就要来了,但她一点都不害怕——因为她有染坊,有陈三柱,有村民们,还有自己手里的手艺,这些都是她温暖的依靠,也是她未来的希望。她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她一定能在这片土地上,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成为一个让娘骄傲的人。

喜欢青娘的商业智慧请大家收藏:()青娘的商业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