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青娘的商业智慧 > 第31章 茶路新程

青娘的商业智慧 第31章 茶路新程

作者:喜欢香莓的A梦圆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0-29 19:12:32 来源:全本小说网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越过茶肆的屋檐,青娘已经在后院摆好了一张长桌。桌上没有茶,只有厚厚一摞文件和一张新的"年度路线图"。她把路线图展开,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了四条主线:标准升级、产能优化、市场拓展、人才培养。

"各位,"青娘看着围拢过来的沈行舟、陆砚、阿福,"稳定月单只是起点。从今天起,我们把'偶然的好'变成'必然的好'。"

她顿了顿,补充道:"我们要做的,是把这条路铺得更宽、更平,让更多人走上来。"

标准升级:从"看得见"到"说得清"

"第一步,我们把标准从'看得见'升级到'说得清'。"青娘把一张"质量标准2.0"贴在墙上。新版本不仅保留了一芽两叶、分级、验收等基础条款,还新增了三项关键指标:

1. 水分活度:控制在0.65以下,确保耐储性;

2. 灰分含量:不超过6%,确保纯净度;

3. 感官剖面:建立"香气—滋味—回甘—耐泡度"四项评分卡,每一项都有可重复的描述语。

"这些指标不是为了刁难谁,"青娘解释,"而是为了让我们的标准可度量、可复现。"

她又拿出一个小巧的仪器:"这是水分活度仪。我们每周抽检一次,数据记录进'质量档案'。"

沈行舟皱眉:"这会不会增加大家的负担?"

"不会。"青娘摇头,"我们把流程并行起来。验收的同时完成检测,不增加额外时间。"

产能优化:从"够用"到"好用"

"第二步,产能优化。"青娘展开一张"产能优化图",上面标注了四个改进方向:

1. 鲜叶周转:在各坡增设"临时周转点",缩短鲜叶从采下到萎凋的时间;

2. 设备升级:引入两台热风烘干箱,替代部分传统炭火,提高稳定性;

3. 能源管理:建立"炭火—热风"双能源切换机制,根据天气和产量灵活调整;

4. 人机协作:明确每个人的作业节拍,减少等待时间。

"我们不是追求更多的量,"青娘强调,"而是追求更稳的质。"

陆砚点头:"这样即使产量上去,品质也不会掉下来。"

市场拓展:从"卖茶"到"卖标准"

"第三步,市场拓展。"青娘把一张"市场拓展三城图"贴在墙上,标注了三个目标城市:临江、青州、云州。

"我们在每个城市做三件事,"青娘说,"一场标准发布会、一场闭门品鉴会、一次茶农面对面。"

她解释:"标准发布会,告诉大家我们的标准是什么;闭门品鉴会,邀请当地茶行和名士深度体验;茶农面对面,让城里的人知道茶是怎么从树上走到杯里的。"

沈行舟眼睛一亮:"这是把山里的故事带到城里。"

"对。"青娘微笑,"故事是为了让标准更有温度。"

人才培养:从"会做"到"会教"

"第四步,人才培养。"青娘拿出一本"导师计划"手册,里面写着:

- 导师制:每个组推选一名"导师",负责新人的一对一带教;

- 轮岗制:验收、加工、交付、售后四个岗位每月轮岗一次,培养多面手;

- 认证制:通过理论 实操考核的,颁发"合作社认证员"证书,持证上岗。

"我们不仅要会做,还要会教。"青娘说,"标准的生命力在于传承。"

阿福兴奋地举手:"我能当导师吗?"

"当然可以。"青娘点头,"你最清楚扫码和回单的细节,这就是你的优势。"

第一天的行动:把"图"变成"事"

青娘把任务拆解到天,并指定了负责人:

- 上午:

- 标准升级:沈行舟负责校准水分活度仪,建立检测流程;

- 产能优化:陆砚联系工匠,改造烘干房的通风系统;

- 市场拓展:青娘起草"标准发布会"PPT框架;

- 人才培养:阿福整理"导师计划"的带教清单。

- 下午:

- 全员参与:在各坡设立"临时周转点",统一配备温度计、湿度计、周转篮。

"记住,"青娘强调,"今天的每一件小事,都是明天的大事的一部分。"

意外的考验:风来了

中午时分,天边突然涌起乌云。山风骤起,吹得茶树叶沙沙作响。

"要下雨了。"沈行舟抬头望天。

青娘当机立断:"启动'雨季应急预案'。各坡临时周转点立即加盖雨布,鲜叶离地架起,优先处理已采下的鲜叶。"

她又对陆砚说:"你去通知山脚直采点,准备接收紧急转运的鲜叶。"

"好。"陆砚应声而去。

阿福一边跑一边喊:"我去拿温度计和湿度计!"

风越刮越大,雨点开始落下。青娘和沈行舟冒着雨,把刚采下的鲜叶一箱箱搬进周转点,盖上雨布,架离地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青娘的商业智慧请大家收藏:()青娘的商业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温度25℃,湿度78%。"阿福一边读书一边记录。

"再开两台风扇,加强通风。"青娘说。

雨后的复盘:把"问题"变成"流程"

雨停在午后。青娘把大家召集到后院,做了一个15分钟的快速复盘。

"今天我们做得好的三件事:"青娘说,

1. 响应快:预案启动及时,没有造成鲜叶闷坏;

2. 数据化:现场记录了温度、湿度,为后续优化提供依据;

3. 协作顺:各岗位配合顺畅,没有出现推诿。

"需要改进的两件事:"她继续,

1. 周转点标识:需要增加明显的指引标识,避免紧急时找不到位置;

2. 设备备份:风扇和雨布数量不足,需要补充。

"改进措施:"青娘当场拍板,

1. 明天前完成所有周转点的标识张贴;

2. 立即采购一批风扇和加厚雨布,分配到各点;

3. 把"雨季应急清单"贴在每个周转点的显眼位置。

标准发布会的第一页:讲什么,怎么讲

傍晚,青娘在灯下修改"标准发布会"的PPT。她把第一页标题定为:"一杯干净的茶,背后是一套清晰的标准。"

内容结构如下:

1. 为什么:从梅雨断供到直采,我们为什么要做标准;

2. 是什么:一芽两叶、分级、验收、交付、售后的全链路标准;

3. 怎么做:SOP、抽检、封样、第三方检测的具体方法;

4. 有什么:稳定月单、客户权益、返利机制的实际案例;

5. 一起干:邀请合作伙伴加入,共建标准生态。

"我们不是在卖茶,"青娘在备注里写道,"我们是在卖一套可复制的方法。"

导师计划的第一课:把"经验"变成"工具"

阿福拿着"导师计划"的带教清单,认真地向新加入的两个年轻人讲解扫码、回单、异常处理的流程。

"记住,"阿福一本正经,"每一张回单都要拍照留档,每一个异常都要当天闭环。"

青娘站在一旁,微笑着看着。她知道,当经验变成工具,当工具变成习惯,这条路就真正走通了。

十一

夜深的对话:路在脚下,心在远方

夜深了,茶肆里安静下来。青娘和沈行舟并肩坐在后院的小凳上,望着远处的群山。

"青娘,"沈行舟轻声说,"有时候我会想,我们是不是走得太快了?"

"快吗?"青娘反问,"我们只是把该做的事提前做了。"

她顿了顿,又道:"路在脚下,心在远方。只要方向对,慢一点也没关系。"

沈行舟点头:"有你在,方向就不会错。"

青娘笑了笑:"有我们在,方向就不会错。"

十二

次日的清单:把"计划"变成"行动"

第二天一早,青娘把"次日行动清单"贴在墙上:

- 标准升级:完成水分活度仪的校准,发布"检测SOP v1.0";

- 产能优化:烘干房通风改造完工,进行一次试运行;

- 市场拓展:确定临江、青州、云州三地的发布会时间与场地;

- 人才培养:完成导师与学员的双向选择,发布"带教日历";

- 雨季应急:补充风扇和雨布,完成周转点标识张贴。

"各位,"青娘看着大家,"今天的每一个勾,都是明天的里程碑。"

"出发!"沈行舟、陆砚、阿福齐声应道。

阳光洒在茶肆的木牌上,也洒在每个人的脸上。青娘站在门口,望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心中充满了坚定与希望。她知道,新的征程已经开始,而这条路,会越走越宽。

喜欢青娘的商业智慧请大家收藏:()青娘的商业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