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言情说爱 > 情感轨迹录 > 第844章 一个月后的周末

情感轨迹录 第844章 一个月后的周末

作者:家奴 分类:言情说爱 更新时间:2025-09-18 08:52:33 来源:全本小说网

每月八千赡养费背后的秘密

我从未想过,一纸诉状会像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不仅掀起惊涛骇浪,还拽出了深埋湖底数十年的秘密。

那天早晨,我刚到办公室坐下,手机就震动起来。屏幕上跳出一条本地新闻推送——“七旬老太状告亲儿,索要天价赡养费”。我漫不经心划过,直到瞥见配图中那张有些眼熟的脸。

是赵阿姨!我家对门那个总是笑眯眯送自制小菜给邻居的老太太。

“看什么呢这么入神?”同事小陈凑过来,“哟,这不就是那个要八千赡养费的老太太吗?现在老人也真敢要价。”

我下意识地为赵阿姨辩护:“她不是那种人,我认识她。”

“知人知面不知心啊田颖,”小陈耸耸肩,“听说她退休金七千多还不满足,非要逼儿子出八千请保姆,儿子不肯,她就一纸诉状把亲儿子告了。”

我盯着屏幕上赵阿姨那双略显慌乱的眼睛,总觉得这事不像表面那么简单。

下班回家,我在电梯里遇见了赵阿姨。她佝偻着背,手里拎着沉重的购物袋,指关节因用力而发白。

“阿姨,我帮您拿。”我接过袋子时触到她粗糙的手掌,心中一颤。

赵阿姨勉强笑了笑:“谢谢啊小田,人老了,不中用了。”

电梯镜面映出她满是皱纹的脸和那双总是湿润的眼睛。我想问诉讼的事,却不知如何开口。

第二天是周六,我被敲门声惊醒。开门一看,赵阿姨局促地站在门口。

“小田,能不能...帮我个忙?法院寄了封信,我看不太明白...”她声音越说越小,像是为这请求感到羞愧。

我连忙请她进来,给她倒了杯热茶。信封里是开庭通知,要求她下周出庭。

“阿姨,您真的...起诉了您儿子?”我终于问出口。

赵阿姨双手捧着茶杯,热气氤氲中,她的眼眶红了:“我没法子啊小田,我真的没法子了...”

她从衣兜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照片——上面是年轻时的她和一个小男孩,笑得灿烂。

“这是我儿子大军,”她摩挲着照片,“小时候可乖了,怎么现在就...”

话未说完,敲门声又起。这次是个四十多岁的男人,西装革履,面色不善。

“妈,你都干了什么好事?”他进门就质问,瞥见我后勉强压下火气,“田小姐,这是我们的家事。”

“大军!怎么这么说话?”赵阿姨站起身,“小田是帮我看看文件...”

“看文件?现在全公司都知道我被告了!每月八千?你怎么不去抢!”男人声音提高,“你每月七千多退休金不够花?非要让我也家无宁日?”

我尴尬地站起来:“你们聊,我先...”

赵阿姨却拉住我的衣角,眼中满是恳求。我心软了,重新坐下。

“李先生,或许可以心平气和地谈谈?”我尝试调解。

“谈什么?她就是要钱!还要雇保姆?有那闲钱不如捐了!”大军冷笑,“我建议她把空房间租出去,有什么不对?非要闹上法庭!”

赵阿姨嘴唇颤抖:“我不是要钱,我是要...”

“要什么?说啊!”大军逼问。

老人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颓然坐下,泪水无声滑落。

大军叹了口气,语气稍缓:“妈,我不是不养你,但你得讲道理。我也有家要养,小杰马上高考了,晓芳公司效益不好...八千块不是小数目。”

他从钱包掏出两千块放在桌上:“这个月先拿着,撤诉吧。”

门被重重关上后,赵阿姨怔怔地看着桌上的钞票,突然将它们扫落在地。

“他不是没钱...”她喃喃自语,“他是忘了...”

我捡起散落的钞票,发现她的手在微微发抖。

接下来的几天,我莫名牵挂起对门的老人。有时深夜还能听见她轻微的走动声和叹息。周四晚上,我做了红烧肉,特意盛了一碗给赵阿姨送去。

敲门许久才开。赵阿姨面色潮红,呼吸急促,屋里弥漫着药味。

“阿姨您不舒服?”我急忙扶她坐下,触到她滚烫的额头。

“没事...老毛病...”她指着桌上的药瓶,我赶紧帮她取药倒水。

喂她服药时,我瞥见茶几下层露出一角相册。赵阿姨注意到我的目光,轻轻抽出相册:“想看看吗?”

照片记录了一个孩子的成长——第一次走路、第一次上学、结婚照...最后几张是全家福,大军抱着个婴儿笑得开心。

“这是小杰,现在都这么高了。”赵阿姨比划着,眼中闪着骄傲,随即又黯淡下来,“三年没来看我了...”

她突然抓住我的手:“小田,我不是贪钱。我只是...害怕。”

“怕什么?”

“怕一个人死在这里没人知道...”她声音哽咽,“上次发烧晕倒,两天后才醒过来...要是就这么死了...”

我心头一紧,终于明白她为什么要雇保姆——不是需要照顾,而是需要有人知道她的存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情感轨迹录请大家收藏:()情感轨迹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开庭日到了,我请了假陪赵阿姨去法院。大军看到我时明显不悦,但没说什么。

调解室里,法官试图调和:“李先生,你母亲独居确有不便,能否适当增加赡养费?”

大军态度强硬:“法官,我母亲每月退休金七千多,完全够用。要雇保姆是浪费,我建议出租空房既能有收入又有人作伴,有什么错?”

赵阿姨嘴唇颤抖:“我不要租房子...我要...”

“要什么?你说啊!”大军失去耐心。

就在这时,一个年轻男子闯进调解室:“爸!奶奶!你们真闹到法院了?”

是大军的儿子小杰,赵阿姨的孙子。

“小杰你怎么来了?”大军皱眉。

“全校都在传我奶奶贪财告我爸,我能不来吗?”少年喘着气,转向赵阿姨,“奶奶,您需要钱怎么不跟我说?我做家教攒了三千多...”

赵阿姨抱住孙子泣不成声。

小杰红着眼眶对大军说:“爸,你忘了奶奶怎么对我们的吗?我小时候爸妈加班,都是奶奶照顾我。她说怕一个人住,你怎么就不明白?”

大军怔住了,表情复杂。

法官趁机劝解:“李先生,赡养老人不仅是钱的问题,还有陪伴关怀。你母亲可能更需要的是这个。”

正当气氛缓和时,一个穿旧棉袄的中年农民怯生生地推门进来:“请问...赵玉兰是在这里吗?”

所有人都愣住了。赵阿姨脸色骤变:“你...你怎么找到这里的?”

农民激动地说:“姐!终于找到你了!娘临终前一直念叨你...”

大军猛地站起来:“姐?什么姐?妈,这是怎么回事?”

赵阿姨浑身发抖,面如死灰。农民看着大军,恍然大悟:“你就是那个孩子吧?姐当年为了你差点和全家断绝关系...”

在众人震惊的目光中,一个被埋藏四十多年的秘密缓缓揭开。

原来,赵阿姨不是大军的生母。

1978年,25岁的赵玉兰在县城纺织厂工作,下班路上在桥洞下发现一个弃婴。未婚的她顶着流言蜚语收养了这个孩子——就是大军。为此她与反对的家人几乎断绝关系,甚至错过了婚姻...

农民是赵阿姨的弟弟,这些年一直在找姐姐。他们母亲上月去世,临终前原谅了女儿,只想再见一面。

“姐这些年受苦了,”弟弟抹着泪,“一个人把孩子拉扯大,还供他上大学...”

大军踉跄一步,扶住椅背,脸色苍白如纸:“不可能...为什么从来没告诉我...”

赵阿姨老泪纵横:“你爸...就是当年因为这事离开的。我怕...怕你知道了也会离开我...”

整个调解室鸦雀无声。大军缓缓跪倒在老人面前,肩膀剧烈颤抖。

最终,大军不仅同意支付每月八千元,还要接赵阿姨同住。但老人拒绝了:“妈习惯老房子了,你常来看看就行。”

回去的车上,大军一直握着赵阿姨的手。后视镜里,我看见他悄悄拭去眼角的泪。

晚上,赵阿姨来敲门,送来自制的小菜:“小田,谢谢你。要不是你...我可能没勇气...”

我抱住这个瘦弱的老人,感受她轻微的颤抖。她用一生守护一个秘密,一份不是亲生胜似亲生的母爱。

第二天上班,小陈又凑过来打听“八卦”。我笑了笑:“有时候我们看到的,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手机弹出新闻更新——“天价赡养费案反转,七旬老太原为养母,感人故事催人泪下”。

我关掉手机,望向窗外。阳光正好,就像人性深处那些隐秘而光辉的角落,总会在某个时刻,被温柔地照亮。

那天之后,我经常看见大军一家来看赵阿姨。有时是送吃的,有时就是坐坐。老人的笑声渐渐多了起来,眼里不再有那种让我心悸的惶恐。

一个月后的周末,我听见对门有动静,开门正看见大军在换赵阿姨家的灯泡。

“小田,”赵阿姨笑眯眯地招手,“大军买了好吃的西瓜,一起来吃?”

我欣然答应。切西瓜时,大军轻声对我说:“谢谢。”

我摇摇头:“该谢的是您母亲。”

阳台上,赵阿姨正给一盆新栽的月季浇水。夕阳给她镀上一层金边,那佝偻的背影依然瘦小,却不再孤单。

大军望着母亲的背影,轻声说:“我在她床头装了呼叫铃,直通我手机。”他顿了顿,“有些爱,明白得永远不会太迟。”

是的,爱永远不会太迟。就像那些深藏的秘密,最终都会化作理解与包容,在时光里温柔绽放。

喜欢情感轨迹录请大家收藏:()情感轨迹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