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轻风君不醉 > 第249章 釉里藏骨血

轻风君不醉 第249章 釉里藏骨血

作者:墨清依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29 19:19:00 来源:全本小说网

上元夜,市井喧阗,爆竹声与欢歌笑语漫溢街巷。然林府深墙之内,却似被隔绝于这热闹之外,一派寂然。

自王瑜香消玉殒,林家三爷愈发寡言,眉梢眼底皆凝着化不开的阴霾,叫人望而生寒。

林允泽独坐书房,对着玉清宫舆图怔忡出神。忽听得檐下铜铃轻晃,细碎脚步声由远及近。抬眸望去,只见太子赵锦曦身着常服,只携一名贴身内侍,正沿着抄手游廊款步而来。

允泽慌忙起身整冠,疾步上前推开雕花木门,单膝跪地行礼:“殿下千金之躯,怎可轻入臣住宅?万一有失,臣万死难辞其咎。”

赵锦曦修长指尖抚过廊柱上凝结的冰棱,寒意透骨。他垂眸凝视阶前残雪,缓声道:“昨夜本宫细查工部账册,玉清宫营建已耗银百万有余。”

言罢屈指叩击青石栏杆,声音冷硬如铁,“南方旱情未缓,高丽又蠢蠢欲动,国库日渐空虚。老三这些年私通匪类,中饱私囊,也是时候让他吐些出来了。”

允泽沉吟片刻,拱手回道:“裴尚书曾谏言圣上,无奈圣上醉心求道。星辉道长更称,待玉清宫落成,便可设坛祈福,为圣上炼制长生丹药,保我朝千秋万代。”

赵锦曦冷笑一声,眼中满是不屑:“若真有长生之术,道观中人又何必苦修?吞服几粒丹药便能长生不老,这等荒诞之言,竟也有人深信不疑!”

赵锦曦眼底一片冰冷:“那玉清宫何时竣工?”

允泽垂袖敛衽,说道:“工部匠人已在琉璃厂架起十二连窑,原说年前能竣工...... 半窑天青色釉料付之一炬。若要补制,需重炼矿料、再调釉方,恐要费些时日。不过正殿已峻工,星辉道人已然入住,只后殿尚未完工。”

赵锦曦斜倚朱漆廊柱,一袭白色狐裘垂缨轻扫过阶下冰棱。他屈指轻叩廊柱上的缠枝纹,那冰棱便似碎玉般簌簌而落。

“天青色?” 他忽而低笑,呵出的白气凝在廊下铜鹤灯上,“本宫倒听闻,这‘天青’二字早成了工部营缮司郎中的聚宝盆。三日前卯时三刻,吕凹湖的雾霭尚未散尽,周家的船只便载着二十箱‘残次品’,往高丽使团的船里搬运。”

允泽闻得此言,腰间玉佩不慎撞在桌角,发出一声清响。他疾走两步掩上雕花木门,门轴转动间带起一阵风,将炭盆里的松灰卷上案头。

赵锦曦继续说道:“那些‘残次品’箱角的火漆印,本宫着人细细刮开看过 —— 底下盖着的,分明是‘天青三号窑’的官窑落款。”

允泽望向窗棂上的冰花,忽觉后颈阵阵发寒。他喉间动了动,欲言营缮司郎中前日曾递来窑务清册,却见赵锦曦袖中滑出半片琉璃残片,正是天青色,断口处还凝着未褪的焦痕。

允泽的目光紧紧盯在那片天青残片上,断口焦痕宛如一道未愈的旧伤,恰与他三日前收到的密信封口火漆印别无二致 —— 那信笺上的 “窑务顺遂” 四字,此刻忽然化作营缮司郎中递来的蜜柑香气,在喉间泛起阵阵苦涩。

“太子殿下明察秋毫。下官着实一无所知。是下官之失。” 说罢,允泽突然忆起,去年中元节琉璃盏里摇曳的烛火 —— 那时他刚升任工部侍郎不久,营缮司郎中曾在盏底藏了张银票。

赵锦曦忽而将残片拍在《琉璃作工料清册》上,断口刺破纸面,露出底下夹着的半张货单。“这是本宫今早截获的通关文牒。” 他屈指轻敲货单上的朱红官印,“周家商号的货船为何能行走‘官窑特运’水道?”

允泽只觉太阳穴突突直跳。他想起营缮司郎中李邦彦曾言,周家私窑的窑火比官窑旺三分,原以为是句戏言。却不曾想...

“殿下明鉴!下官委实不知李邦彦竟敢私通商户...... 但那二十箱‘残次品’,下官猜想......” 他抬头望着赵锦曦眼中的寒芒,忽然灵光一闪,“或许与去年冬至的窑火有关?若釉料当真尽毁,又何来‘残次品’流入民间?”

赵锦曦闻言忽而轻笑,“你以为那场火是天灾?昨夜本宫令人掘开三号窑废墟,底下埋着的并非釉料 ——” 他忽然凑近允泽耳边,声音冷若冰霜,“是六具烧得焦黑的窑工骸骨。”

允泽闻言,只觉如遭雷击,双腿一软,险些跌倒。他脸色惨白,颤声问道:“这...... 这究竟是为何?”

赵锦曦目光如刀,扫过案头的清册与货单,沉声道:“看来这琉璃窑里,藏着的不仅仅是贪墨之罪。那六具骸骨,怕是知晓了不该知晓的秘密,才遭此毒手。”

允泽定了定神,忽而忆起一事,忙禀道:“殿下,下官去岁曾于城西破庙,见李邦彦与一神秘女子私会。那女子身着素白衣衫,面覆轻纱,容貌难辨,发间斜插一支白玉芭蕉簪。彼时下官只道是李邦彦亲眷,未曾多疑。”

赵锦曦闻得此言,眸光骤然冷凝:“白玉芭蕉簪?”

“李邦彦身后势力,想来脱不得老三与太师府的干系。至于那白玉芭蕉簪…… 本宫倒曾见一人佩戴 —— 正是三皇子妃秦正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轻风君不醉请大家收藏:()轻风君不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赵锦曦指尖轻叩案几,冷笑一声:“这老三的手,倒是伸得忒长了些……”

允泽神色冷峻,面容坚毅道:“下官愿查明三号窑真相。”

正说话间,长顺脚步匆匆来禀:“殿下,星辉道人遣人递了帖子,言明明日午时于玉清宫开坛讲道,特请诸位皇子观礼。” 太子挑眉,“三皇子禁足府中,四皇子远在邕州封地,五皇子年仅九岁、六皇子不过两岁,这 ‘皇子们’ 三字,分明是冲本宫来的?”

“备马。” 太子拂袖转身,玄色大氅扫过满地碎冰,“本宫倒要瞧瞧,那老道的坛上,摆的究竟是道德经,还是... 杀人刀。”

允泽望着他的背影,忽觉后颈发寒。

第二日早朝,赵锦曦坐在太子宝座上,声若洪钟震彻金銮:“昔年三弟于云中之战筹饷有功,深谙军需调度之道。今南方旱魃为祸,赤地千里未止;高丽小丑觊觎边境,兵戈之意昭然!然国库空虚,难敷赈济之需、备御敌之资 ——”

话音未落,他眯起眼,鎏金冠上的东珠随偏头动作晃出冷光,鹰隼般的目光扫过阶下鹄立的群臣。道:“三弟虽暂禁府中,然忠勇之心未改。着三皇子赵锦旭再担重责,十日内募齐百万善款以纾国难。户部侍郎林景泽,退朝后携空白账册随本宫前往三皇子府,今日便要 ' 验收 ' 赈银!”

顺天府尹宋震宇趋前半步,宽袖拂过青砖,玉笏叩首声惊起梁间栖雀:“殿下容禀。纵是陶朱在世、猗顿重生,十日之内聚百万白银亦非易事。三皇子只怕也无能为力啊。”

话音微顿,眸中冷光掠过殿角阴影里垂落的冰绡帘幕,道:“且说三殿下正被皇上禁足,此时若前去验收赈银,怕是多有不妥。还望殿下念及手足之情,宽限时日,或允其协同户部办理,如此才不致误了赈灾及边关大事。”

赵锦曦忽而低笑出声,那抹笑意却未达眼底,道:“陶朱?三弟若有这般聚财之能,当年云中之战又何须向商户筹集粮饷?”

他屈指叩响案上空白账册,宣纸翻动之声如秋刀裁冰般清冽。“匪患横行肆虐,三弟竟然与匪首勾结,致使百姓平白遭受烧杀抢掠之苦。幸得清夷郡君相助,朝廷才得以平叛剿匪四百余人,可余下数万名土匪,仍在四处流窜。本宫许他十日之期,已是念及手足之情 —— 宋大人还觉得本宫没有顾念手足之情吗?”

秦审言眸光微凛,撩袍出列长揖,朗声道:“太子殿下慎言!三皇子禁足之由,乃属麾下侍卫私通匪首,殿下口中 ' 勾结匪类 ' 之说,实为混淆主从、误断是非。三皇子素日忠勤王事,岂容以奴仆过失污其清名?望殿下明察秋毫,勿因手足嫌隙令忠臣寒心、朝堂蒙尘。”

赵锦曦指尖骤然扣紧账册边缘,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抬眼时眸中似有冰棱碎光掷向阶下:“秦大人倒是护得好外甥 ——” 案上铜鹤香炉飘来沉水香,却压不住他话音里的森冷。

“那侍卫……” 尾音拖得极慢,如刀刃在鞘口轻轻一蹭,“本宫着人提审,他已招认每三月往匪寨送一次军防图。朝廷派人前去剿匪,他亦会提前送去消息。秦大人若觉得此等‘牵连’可轻描淡写,不妨同本宫去诏狱看看那叠按了手印的供状。”

赵锦曦轻抬袖摆,指尖掠过鎏金护甲,唇角微扬道:“不过本宫念及三弟素日勤勉...... 便准秦大人同去为三弟分忧。那百万两白银,于寻常人家是泼天巨财,然在太师府与三皇子府眼中,应是算不得什么。若过了时限仍未缴纳,就别怪本宫用这‘误导朝臣’的罪名,送三弟去宗人府抄经了。”

王璬抚着颌下三缕长髯,朗声说道:“太子殿下仁厚宽和,肯为三皇子留转圜余地,实乃皇室之幸。” 言至此处,他目光似有若无扫过秦审言,“秦大人忧心则乱,却忘了吏部考功司早有明律 —— 主官失察,亦当连坐。三皇子府侍卫通匪之事,纵非殿下亲为,其治下不严之责亦难辞咎。”

殿中铜漏滴答声忽然清晰可闻。王璬从袖中取出一卷明黄文书,展开时宣纸上朱砂批红灼然刺目:“这是昨日皇上御批的考成法修订案,着令各府衙三月内盘查属官私产。巧了,昨夜吏部接到密报,三皇子府长史名下竟有七处庄子、十三间铺面,皆在匪患最烈之地宝兴县。大人说这些产业,是靠俸禄置下的?”

秦审言额角青筋微跳,正欲开口,却见王璬已转向赵锦曦深揖及地:“太子监国以来,整饬吏治、严惩贪墨,此番彻查赈银亏空,正是为彰显律法公允。若因私情轻纵,日后如何叫边疆将士信服、叫受灾百姓心服?老臣恳请殿下,莫因手足之情误了社稷大义。”

赵锦曦望着王璬手中明黄卷轴,忽而轻笑出声:“到底是吏部尚书,算盘算得比户部还精。既然王大人说律法当公允,那便着你与刑部、大理寺一同会审 —— 十日内若赈银缴不上,本宫便陪三弟去宗人府,看他抄经时可还能算出这些庄子铺面的进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轻风君不醉请大家收藏:()轻风君不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秦审言脊背骤然绷紧,玄色官服下的中衣已被冷汗浸透。却在抬眸时强压下眼底翻涌的惊怒,声线虽微颤却未落半分下风:“王大人手持御批考成法,又挟吏部密报,当真是刀刀见血。”

他忽而向前半步,靴跟磕在金砖上发出脆响,“然考成法首重‘实迹’,三皇子府长史私产纵有可疑,亦需查证其银钱来路是否与殿下相关。若仅凭属地相近便牵强附会,岂非开‘莫须有’罗织罪名之恶例?”

话音未落,王璬已捻须轻嗤:“秦大人倒是机敏,可惜 ——” 他抬手示意身后小吏捧上漆盘,盘中码着七封火漆密信,“昨夜吏部查获的这些信件,皆系三皇子府幕僚与宝兴县匪首所书,字里行间虽未直书殿下之名,却屡屡提及‘贵人照拂’‘粮道畅通’。秦大人说说,这‘贵人’该当是谁?”

秦审言瞳孔骤缩,怒气上涌:“太子殿下要彻查,下官自当配合!但王大人若想借题发挥,将三皇子治下过失夸大为谋逆之罪,本官断难从命。不若一同去皇上跟前分辨分辨。”

殿中气氛瞬时冷凝如冰。赵锦曦冷笑一声:“父皇龙体违和,每日与星辉道长谈经论道、修长生之法,若众臣皆日日求见搅扰,那本宫监国之责又何须再担?秦大人不妨先往三弟府上,助他筹措赈灾银两吧。若十日内筹措不齐,五品以上官员每人捐三月俸禄赈灾,退朝!”

秦审言面色沉肃立在原处,云麾将军闵右成低声劝道:“大人切莫焦躁,此事尚未定谳,终有转圜余地,还望大人沉心静气。”

顺天府尹宋震宇亦缓声开口:“皇上天威难测,太子行事越得章法,这功劳...... 却未必是桩好事啊。”

秦审言深吸一口气,强压下眼底翻涌的怒意,转身与闵右成、宋震宇二人一同往殿外行去。廊下青砖映着天光,他望着檐角垂下的冰棱子碎成细屑,忽闻身后传来玉佩轻响 —— 却是某位御史正趋步追赶太子的贴身内侍。

自二皇子立为太子以来,朝堂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潮汹涌。半数朝臣虽循规蹈矩,然三皇子党、四皇子党余势未消,仍有蝼蚁般的人物妄图挣扎求生。这些人为着荣华富贵,早与太师府勾连颇深,如今却想临阵倒戈投靠东宫,当真是痴人说梦。

太子素日最恨首鼠两端之徒。这些人若把从前与太师府的勾当当作投名状,只怕太子会拿他们的人头,当作震慑旧党的开刀祭旗之物。

喜欢轻风君不醉请大家收藏:()轻风君不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