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轻风君不醉 > 第140章 唇枪舌战

轻风君不醉 第140章 唇枪舌战

作者:墨清依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29 19:19:00 来源:全本小说网

太子正欲抬步上前,可脚步刚动,三皇子赵锦旭却如一阵风般快步抢了先。太子心中不由一滞,暗暗腹诽:这老三,又来抢风头。面上却依旧维持着波澜不惊的神色,不动声色地将迈出的脚缓缓收回。

三皇子赵锦旭几步跨至御前,身着一袭绣着金线的华丽朝服,腰间玉佩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晃动,发出清脆声响。他先是恭恭敬敬地向皇帝行了个标准的大礼,俯身跪地,口中高呼:“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身之后,不疾不徐地开口说道:“父皇,听闻此番捷报,儿臣心中满是欢喜。二哥此次出征,果真不负父皇的信任,指挥若定,尽显将才风范。”

太子在一旁静静听着,心中不禁冷哼:说得好似你当真心中欢喜一样,果然老三最是口是心非。表面上,太子的目光平和地注视着前方,双手交叠在袖中,仿佛对三皇子的话深以为然。

三皇子继续说道:“儿臣常想,若不是父皇独具慧眼,高瞻远瞩,委以二哥重任,哪能有如今这般振奋人心的胜利之战啊!听那捷报所言,此次竟一举歼灭、俘虏匈奴与突厥士兵共计七万余人,当真是大振我朝国威。儿臣斗胆揣测,二皇兄立下如此赫赫战功,想必不日便会班师回朝了吧?”

三皇子说到此处,微微顿了顿,眼角的余光仿若不经意般瞥向太子,继而又启唇说道:“父皇,回首往昔这些年,儿臣同太子哥哥为了筹措军饷一事,真可谓是殚精竭虑、东奔西走。其间所历经的艰难困苦,实在难以一一详述,无数个日夜,儿臣与太子哥哥忧心忡忡,常常是彻夜难眠,只为能解军饷之急。而父皇您,多年如一日地以身作则,与朝中诸位大臣齐心协力,克勤克俭,将每一分银钱都毫无保留地投入到前方战事之中,此等高风亮节,儿臣等铭记于心,更是时刻不敢懈怠。如今,幸得苍天庇佑,一切终得尘埃落定,二哥不日便将凯旋而归,诸多繁务好歹能略微松快些许。儿臣思量着,父皇的寝殿也该重新修缮翻新一番了,也好让父皇住得舒心些。”

太子在一旁听着,他微微颔首,语调平稳地附和了一声:“三弟一番肺腑之言,本宫深以为然。” 那语气波澜不惊,让人听不出丝毫情绪的起伏。

敬国公冷眼瞧了瞧太子,心下暗自思忖:这三皇子,话里话外分明是不愿再在筹集银两之事上出力了,竟拿为皇上修缮寝殿当作由头,还打着孝心的幌子。眼瞅着二皇子此番立下赫赫战功,他又怎会甘心?可这太子,怎的如此迟钝,居然都听不出这弦外之音?还跟着附和,当真是糊涂!

敬国公轻轻捻着胡须,嘴角噙着一抹似有若无的笑意,看似恭敬地看向三皇子,慢悠悠地开口:“三殿下,您这想法倒新奇。大战方歇,各方瞩目,众人皆在思量如何重振军威、抚恤英烈。兵力要补,延续战斗力,保我朝长治久安;兵器库得满,此为未雨绸缪,以防万一。赏银、犒劳三军,是自古行军之惯例,将士们拼死挣来的荣耀,朝廷断不能薄待;而抚恤阵亡者,更是人伦大义,关乎民心所向。这一桩桩,哪一个不是关乎国运民生的大事?殿下却独独提及修缮寝殿,还打着孝心旗号,孝心自是没错,可这节骨眼儿上,莫不是想让旁人误以为殿下分不清轻重缓急?臣斗胆,望殿下三思,莫要因小失大。”

三皇子赵锦旭闻听此言,面庞之上瞬间划过一抹愠怒之色,仿若暗夜流星,稍纵即逝,须臾间,便又重新归为那副云淡风轻的悠然模样。

过了片刻,才不紧不慢应道:“敬国公所言,那自然是句句在理,孤身为皇子,又怎会不晓得安抚军心事关重大。只是当下,父皇龙体欠安,每念及此,孤仿若有钝刀在心头研磨,甚是揪心。父皇所居的寝殿,岁月侵蚀,多年未曾修缮,宫墙斑驳、窗棂破旧,每逢雨夜,偏殿之中雨水滴答坠落,声声都似砸在儿孤的心尖之上。父皇为国事殚精竭虑,一生操劳,如今每夜却不得安宁,为人子者,目睹这般情景,心中愧疚不已,便是居于皇子府,这心,亦是日夜难安呐。”

“修缮寝殿,其一,乃是为人子女孝道。父皇予我生命,育我成长,教我治国安邦之理,如今战事已毕,孤唯愿倾尽所能,让父皇能于舒适静谧之所安心休养。”

“其二,父皇乃我朝之擎天玉柱,身系江山社稷。万千子民的福祉皆悬于父皇一念之间。唯有父皇龙体安康,方能稳坐朝堂,以如炬慧眼明断诸事,保我朝江山永固。朝堂之上,诸多政务堆积如山,亟待父皇圣裁,恰似千帆竞渡,唯盼领航之舟,自当为父皇寻一清幽之地,使其能摒除纷扰,静心修养。”

“再者,父皇一生仁善,爱民如子,百姓们对父皇的爱戴,恰似繁星拱月,发自肺腑。百姓们无不诚心祈愿,盼父皇龙体安泰,能继续引领我朝,向着那光明璀璨、昌盛无极之胜况迈进。如此种种,修缮寝殿一事,这难道不与国运民生紧密相连、息息相关?又怎会无关紧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轻风君不醉请大家收藏:()轻风君不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言毕,他微微扬起下颌,目光悠悠然地望向敬国公,幽黑的眸底深处,悄然隐着几分若有若无的挑衅之意。

敬国公心中暗自哂笑,这三皇子果真巧舌如簧,拿孝道做幌子倒也使得得心应手。他脸上笑意不减,语气却带着几分不容置疑:“殿下孝心可嘉,臣等皆看在眼里。只是这其中轻重缓急,殿下还需细细思量。当下大战刚歇,前线虽暂时安稳,可隐忧尚存。将士们于沙场浴血奋战,归来若抚恤不及、赏银未发,寒的不只是他们的心,更会让外敌瞧出我朝已无银两支撑战事,再生觊觎之心。再者,阵亡将士的家眷还在眼巴巴盼着朝廷抚恤,那是他们日后生活的依仗。相较而言,修缮寝殿一事,或可稍稍缓行。待国事初定,再大兴土木为皇上修茸寝宫,亦不迟。殿下此刻若执意推进,怕是会引得朝堂内外非议,有损殿下清誉。”

太子在一旁听着二人言语交锋,这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问题所在,轻咳一声,刚要开口圆场,三皇子却抢先一步,冷笑一声道:“敬国公这话说得冠冕堂皇,倒显得孤自私自利,罔顾朝堂大局了?前线将士的功劳,孤从未忘却,抚恤赏银之事,孤也一直挂怀于心。可父皇的龙体,难道就不重要了?这二者之间,就非得争个非此即彼?至于修缮的银钱,孤并非毫无考量。如今户部账目繁杂,孤亦是在极力周旋,力求寻出个两全之法。既不耽误将士抚恤,又能尽快修缮父皇寝宫。倒是敬国公,一口一个缓行,又是给孤乱扣帽子,莫不是别有用心,想借着此事,拿捏孤一番,又或是,有什么别的盘算。”

敬国公神色一凛,目光如炬直视三皇子:“殿下这是何意?臣一片忠心,只为江山社稷,从无半分僭越之心。今日朝堂论事,本就是各抒己见,共商国事,臣不过是据实而言,望殿下莫要曲解。” 此刻,朝堂之上气氛剑拔弩张,众人皆屏气敛息。

皇上赵宵廷眉头微蹙,声音虽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朝堂之上,本应畅所欲言,以国事为重。敬国公,朕素知你忠心耿耿,为我朝社稷鞠躬尽瘁。锦旭,你亦当明白,臣子们各抒己见,皆是为了我朝的长治久安。无端猜忌,只会乱了朝堂的和气,坏了君臣一心的根基。修缮寝殿一事就此打住,莫要再提。”

说罢,赵宵廷的目光扫向众人,神色严肃:“众爱卿,今日之事不过朝堂寻常议事,切不可因此心生嫌隙。朕希望你们都能以大局为重,为我朝江山社稷、黎民百姓谋福祉。敬国公刚正不阿,直言国事,实乃忠臣之举;三皇子心性良善,至孝至纯,对朕亦是用心。无论是何言论,都应以和为贵,共同商讨治国良策。”

他顿了顿,目光从众人脸上一一掠过,继续道:“如今边境虽安,可民生之事仍有诸多待解之难题。赋税、水利、农桑,桩桩件件皆关乎百姓生计。众爱卿若有何良策,尽管道来。”

大殿之内仿若被静谧笼罩,万籁俱寂。赵宵廷目光轻移,看向太监冯敬中,眼神中悄然递过一抹暗示。冯总管心领神会,当即上前一步,扯着尖细的嗓子高呼:“退朝 ——” 那悠长的尾音在殿宇的梁柱间悠悠回荡,朝臣们闻声,纷纷躬身行礼,继而井然有序地缓缓退去。

喜欢轻风君不醉请大家收藏:()轻风君不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