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轻风君不醉 > 第103章 筹集军响

轻风君不醉 第103章 筹集军响

作者:墨清依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29 19:19:00 来源:全本小说网

近来,京都之内风云诡谲,暗流涌动。三皇子与太子之争,渐入白热化,二者皆倾尽全力,欲率先筹得五十万两白银。其背后,敬国公与秦太师亦是殚精竭虑,为所辅之人谋算布局,费尽心思。

初始,双方遣人穿梭于高门府邸,挨家募款。然诸多权贵虽富甲一方,却不乏吝啬之徒,一番奔走,所得不过寥寥无几。无奈之下,只得将目光移向富贾之家,妄图从那些富埒陶白的商户处觅得巨款。

三皇子捷足先登,不知使何手段,求得圣上亲赐墨宝三幅。那御笔所书,笔锋苍劲,力透纸背,字字皆为殊荣。他便携此稀珍,直入京城巨擘李家、杨家、周家之门。此三家于商界堪称执牛耳者,闻三皇子来意,又见御赐墨宝,李家率先倾心,择 “仁厚载商” 四字,意以仁德为本,承载商途昌盛;杨家不甘示弱,选 “义商报国”,尽显忠君爱国、辅国兴商之壮志;周家斟酌良久,敲定 “忠君懋业”,既表赤诚忠心,又祈商业繁昌。一幅墨宝作价二十万两,均摊一字,便是五万两天价。三家出手豪阔,共捐六十万两纹银,加之先前高门所募散银,三皇子此番竟一举募得七十万两之数,一时间于皇上御前备受赞誉,风光无限。

太子闻此讯息,心中五味杂陈,满是酸涩愤懑。眼见三皇子风头无两,自己却一无所成,自是怏怏不乐,苦思冥想却无良策。无奈,只得频频使人催促敬国公,言辞间焦急不耐尽显,责令其速谋应对之计。

敬国公这几日亦急得唇焦口燥,心火上涌。恰逢薛安之在二皇子远赴云中后,每十余日便归国公府探视一回。这日,薛安之踏入府门,见父亲愁眉紧锁,长吁短叹,问明事由后,柳眉轻挑,说道:“女儿有筹银之法,唯看父亲择取哪种。”

敬国公闻言,双眸骤亮,急切望向薛安之,开口道:“我儿目下局势危急如火,你有何主意但说无妨,为父悉心聆听。”

薛安之美目盈盈流转,略作沉吟,继而轻声说道:“父亲,当下三皇子既已从那巨贾豪商处募得重金,高门大户亦多为其所用,我等若依旧循此前旧径行事,恐难有所斩获。依女儿浅见,不若将目光投向那新近崛起之商会。此类商会虽说根基尚浅,然个个皆怀壮志,渴盼能于京城这繁华之地稳稳立足。若咱们许以日后护佑之诺,再抬出太子殿下威名,想来必能引得他们纷纷解囊,踊跃相投。

再者,女儿思量,可举办一场诗词大会。四方文人雅士、莘莘学子皆可参与,入场券作价一两银子。而这大会最诱人之处,便是皇上将亲临现场,当场授予魁首官位,此正乃不拘一格降人才之举。只是这一节,还需父亲进宫与皇上悉心商议。如此一来,那些文人墨客哪个不想凭此良机一展身手,博得皇上青睐?第二名赏纹银五千两,第三名赏纹银两千两,至于这诗词大会何处举办、席位如何排布,其间大有门道。若皇上届时果真亲临,那场面必是恢宏壮阔,蔚为大观。

还有一策,父亲手中攥着诸多官员把柄,大可径直以此相胁,令其出资换得前程安稳。只是这法子过于阴鸷狠辣,易结仇怨,且不留转圜余地,女儿以为,不到万不得已,不宜轻易动用。”

敬国公闻罢,捻须大笑,赞道:“我儿聪慧过人,若为男儿身,定不逊色于你那两位兄长!且容为父思量,如何将这诗词大会办得声势赫赫。彼时入场之达官显贵、富商巨贾必不在少数,这席位嘛,便依前后之序待价而沽,低者百两,高者万两一位,如此一场诗会下来,少则五六十万两入账,多则逾百万之数,妙哉,妙哉,果真是绝妙好计!”

得了这般主意,敬国公心焦难捺,不及整饬衣冠,便匆匆进宫,与太子闭门密商。二人商议良久,又招来一众幕僚,你一言我一语,细细斟酌筹谋。末了,由太子亲书一份奏折,工工整整呈于皇上御案之前。

皇上展阅太子所呈奏折,龙颜大悦,眸中异彩连连,心下暗忖:“未曾想太子竟有这般玲珑心思,此计着实精妙。” 然略一沉吟,又微微皱眉,暗自斟酌:让朕亲赴诗词大会,此事却有些为难。朕之仪仗出行,浩浩荡荡,耗费人力物力不说,这一路安全事宜,更是容不得半分差池,稍有不慎,便可能危及龙体。思及此处,皇上提起朱笔,批复同意诗词大会魁首可得亲授官职。

即便如此,敬国公得知皇上批复,亦是难掩兴奋之色。这诗词大会名头为太子所立,届时网罗而来的各方才子,尽可为太子日后所用,虽筹备起来繁琐些,可一旦事成,收获必是不菲。故而,敬国公抖擞精神,亲力亲为,即刻差遣礼部官员,快马加鞭发出通告:“今特昭告天下,值此今年六月芒种之日,将于京城盛儒书院举办诗词大会,四方文人雅士、莘莘学子,若有真才实学,皆可踊跃前来一展风采,共赴这场文坛盛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轻风君不醉请大家收藏:()轻风君不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那通告一出,仿若巨石入水,激起千层浪。各地才子闻风而动,或收拾行囊,踏上奔赴京城之路;或闭门谢客,日夜苦吟,欲在大会之上一鸣惊人。一时间,京城内外,都因这场即将到来的诗词大会,弥漫着一股浓厚的文雅之气,人人皆盼芒种之日早日来临,见证这场盛会。

而太子与敬国公这边,更是不敢有丝毫懈怠,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大会诸事。从书院的布置装点,到评委的遴选安排;从入场秩序的维护,到奖品官位的落实,无一不细细斟酌,力求尽善尽美,确保这场诗词大会能顺利举行,不负众人期待。

太子与敬国公筹备正酣,为求公允,所邀评委皆是文坛宿儒、学界泰斗,入场券售卖也颇为火爆,达官显贵们为博文雅之名,纷纷解囊,银票如雪片般飞入太子府中。

盛儒书院内,张灯结彩,红毯铺地,四处悬挂着文人墨宝,为大会添足了氛围。

芒种当日,天公作美,晴空万里。诗词大会尚未开场,盛儒书院外已是人头攒动,各地才子身着长衫,手持诗卷,满怀期待。

辰时三刻,旭日初升,洒下万道金芒,恰如为这场诗词盛会披上一袭华裳。此时,激昂鼓乐轰然奏响,仿若春雷滚滚,震动四方,诗词大会在万众热切瞩目中,缓缓拉开了那华丽大幕。只见礼部官员身着庄重朝服,身姿挺拔,仪态万千,稳步登台,清了清嗓子,声如洪钟般宣读大会规则。台下一众才子,皆是各州府遴选而出的精英,个顶个的意气风发,眼神中透着坚毅与自信,早已摩拳擦掌,迫不及待,只等登台一展非凡诗才。

此番诗词盛宴,赛制分明,共设三项精彩角逐。其一为即兴赋诗,最是考验才子们的临场应变与才情诗意;其二乃依调填词,需细细研磨韵律,方能填出好词;其三则是撰文赋篇,以此尽显满腹学识底蕴。值得一提的是,所有题目皆由圣上御笔亲题,圣意高悬,众人知晓后自是心怀敬畏,不敢有半分懈怠。

率先登场的几位学子,果真是各州府的翘楚之才。他们稳步上台,神色从容淡定,气定神闲间,出口便是锦绣文章,佳句妙语仿若天成,瞬间点燃全场气氛,引得台下观者如汹涌浪潮,喝彩声此起彼伏,经久不息,仿若要冲破这会场云霄。

随着赛事逐步推进,竞争愈发白热化,恰似千帆在惊涛骇浪中竞渡,百舸于激流漩涡里争流。就在众人你追我赶之时,一位寒门学子仿若暗夜流星,横空出世。其诗作针砭时弊,字字如刀,言辞犀利深刻,文采更是斐然出众,恰似惊鸿翩跹照影,刹那间惊艳全场。一时间,众人目光仿若被磁石吸引,齐聚于他身上,惊叹之声不绝于口。

于这盛会繁华背后,各方势力却也暗藏心思,各有盘算。达官显贵们,目光如炬,在这群寒门才俊之中逡巡,一心想觅得可为宗族子嗣传道授业的良师,或是寻得可佐政务的幕僚干才;更有那欲为家中娇女择婿者,盼着将这般才情引入家门,成就一段佳话。商贾之家呢,算盘珠子拨得噼里啪啦响,家中若无治学良材,便瞅准了这些寒门学子,慷慨资助他们赴科赶考,满心期许日后他们高中榜首,自家生意便能得庇佑,从此财源广进,日进斗金。

再瞧那盛儒学院,今日真真是座无虚席。前排评审席上,诸位前辈、高官端坐,神情肃穆庄重,执掌着评判优劣的大权,一言九鼎。

往后望去,层层席台井然有序,错落而有致,观者层层环绕,仿若繁星捧月。观众席呈梯形精巧搭建,层层拔高,人数层层递增,愈往后愈是人头攒动。

前排那仅有的十二尊位,售价高达八千两白银,堪称天价,却早早被抢购一空,众人皆以能得此近距离观赛席位为荣;次排三十六席,六千两之价,亦是备受追捧,炙手可热;第三排七十二座,售价三千纵使价格稍低,却也须臾间所剩无几;第四排一百零八座,两千两之价,引得众人竞相争抢;第五排二百二十席,八百两之数,刚一放出,片刻间便满座。至于后方教学楼处,虽说距赛场中心远了些许,可视野倒是颇为清晰,看得真切,仅收百两一人,如此亲民之价,自是吸引得人头攒动,观者如云,热闹非凡。

而台下诸多学子,心中亦是各怀憧憬。他们既盼能在这盛会之上,以诗会友,与志同道合者共赏诗词精妙,切磋琢磨,砥砺才情;又暗自期许,盼着席间有那独具慧眼的贵人,能赏识自己的满腹才学,倘若有幸得贵人提携一把,往后的仕途之路便能顺遂许多,少走些坎坷崎岖,省去那诸多奋斗的年月。

喜欢轻风君不醉请大家收藏:()轻风君不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