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启明1644 > 第329章 入京

启明1644 第329章 入京

作者:梦笔生花花公子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25 08:56:30 来源:全本小说网

崇祯十九年恩科殿试之后,新科进士的授官任命,再次在京师朝堂之上,引发了一场不小的震动。

首先,便是那一甲第三名,探花瞿昌文的任命。

瞿昌文此人,在后世的历史记载中,几乎是查无此人,名不见经传。其家世背景,却也算得上是显赫——他的祖父,便是那位在南明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东林党中少有的实干派、最终为国殉节的民族英雄,瞿式耜!

瞿昌文虽然出身东林世家,但他自幼受其祖父教诲,所学所思,皆以“经世致用”、“忠君护国”为本,与那些只知空谈心性、结党营私的传统东林党人,有着本质的区别。他此次参加科举,在童试、乡试之中,表现也只能算是中上,并非顶尖。然则,在最终的殿试问对之中,他所提出的那番关于“实心行实政”的见解,以及对大明官僚体系积弊的深刻剖析,却深得崇祯皇帝的赏识!

也正因如此,崇祯皇帝力排众议,不仅亲笔将其点为“探花”,更直接授予了他一个看似品级不高、实则极其重要的职位——通政司正八品经历!此职,专掌内外奏疏之收发、勘验、以及部分机要文书的调度与用印!可以说是天子与朝臣之间沟通的重要枢纽之一!

皇帝此举,其政治用意,不言而喻!他就是要借此向天下人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朕用人,不看其出身派系,只看其才干与忠诚!只要是真心为国、忠君务实的有才之士,即便你出身东林,朕……亦可破格重用!他要借重瞿昌文这等“东林忠臣之后”的标杆,来激励和感召那些尚存几分忠义之心的复社、东林子弟,让他们放下成见,参与到朝廷的改革之中来!

----------

而此次丙戌科殿试之后,所有新科进士的任命格局,更是打破了数百年来的传统,充分体现了崇祯皇帝(朱铭)那“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用人思路。

一甲前三名,皆是破格空前:状元夏完淳,以十七岁之龄,直接入值文渊阁,充任“中书舍人”,参与机要,为天子近臣;榜眼黄渊耀,则被直接外放为“山东道监察御史”,手持钦差节杖,巡查地方,整肃吏治;探花瞿昌文,亦被安排在通政司这等中枢要害部门,留京任职。

而其余二甲、三甲的贡士们,也大多被迅速安排了实职。其中,一甲和二甲的贡士,基本都留在了京内六部、都察院、翰林院等核心衙门,担任主事、给事中、评事等中层官职;三甲及余者,则大多被派往了京畿周边的重要州府,出任知县、县丞、主簿等地方实官。

一个最为明显的特点便是:此次录取的近三百名文科进士,竟无一人被派往江南及其他偏远省份!皇帝的意图很明显,他要将这些他亲自选拔出来的“天子门生”,尽数留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留在京师及京畿这片他能绝对掌控的区域之内,作为他推行新政、重塑朝纲的“嫡系部队”!

至于那些武科中榜的武生们,则更无一人外放。他们将全部留在新设立的“顺天府皇家武学院”之中,接受为期至少一年以上的、系统的文化与军事理论进修。

崇祯皇帝几乎是完全绕开了吏部和兵部那些繁文缛节的选官、授职成规,直接通过内阁下达旨意,在短短数日之内,便将所有新科进士的任命,全部安排妥当!这等效率,这等乾纲独断,让整个朝堂再次为之哗然!但却……再也无一臣子,敢于出言劝谏或反对!皇权,在这一刻,已是空前集中!

----------

然而,就在崇祯皇帝为自己成功简拔了一批可堪大用的“新锐”而略感欣慰之时,一份来自户部尚书倪元璐的、关于京师官员人数的最新统计奏疏,却再次让他勃然大怒!

根据倪元璐连夜梳理户籍黄册、并会同吏部、兵部、宗人府等衙门核查之后得出的数据显示:

崇祯十年,在册的京官数量,约为九万六千余人。

而时至今日,崇祯十九年,在经历了数次清洗和裁汰之后,这个数字,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暴增至了惊人的十二万三千六百余人!

整个京师及周边地区,刨去军户和流民,常住的百姓人口,尚不足两百万!竟要供养着近十三万的官僚及其家眷!这个比例,早已严重失衡!其对国家财政造成的沉重负担,简直是触目惊心!

崇祯皇帝看着那份长长的、其中十之七八都是他闻所未闻的“无名之辈”的冗官名单,只觉得一股怒火直冲头顶!他猛地将那份名册狠狠摔在地上,对着底下那些同样被这个数字惊呆了的臣子们,怒吼道:“尸位素餐!皆是尸位素餐之徒!国朝养着你们这群蠹虫,所为何用?!!”

他当即便下达了更为酷烈的旨意:“传朕旨意!命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三法司,会同东厂、西厂,即刻起,对这份名单上的所有冗官,进行彻查!”

“再传旨内厂提督方正化!命其立刻清查内廷二十四衙门!所有多余之太监、宫女、内侍,一并给朕……裁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启明1644请大家收藏:()启明1644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朕要让你们所有人都知道!在我大明,在其位,便要谋其政!若有查出在其位而不谋其政、或是贪赃枉法、欺上瞒下者,轻则革职抄家!重则……枉法者,平其九族!!” 他整肃官僚体系的决心,已是无比坚决!

----------

为了将此次“裁官整冗”的行动,落到实处,也为了给后世留下“鉴戒”,崇祯皇帝更是下令,设立《丙戌裁官录》!

他要将此次所有被裁撤的人员,其过往的政、存在的问题、以及最终的处理结果,都一一详细地记录在册,昭示天下!

而负责编纂这部《丙戌裁官录》的,皆是皇帝陛下最为信任的核心重臣:户部兼工部尚书倪元璐、内阁大学士冯铨、新任左都御史兼掌三法司事务的李邦华、以及东厂王承恩、西厂曹化淳、锦衣卫李若链、内厂方正化这三厂一卫的最高首脑!

这份名单,几乎囊括了当今朝堂之上,所有手握实权的“帝党”核心!其编纂的《丙戌裁官录》,其系统性、其权威性、其所蕴含的政治能量,都将远超当年东林党人用来打压异己的《东林点将录》!其意图之深远,不言而喻!

----------

整个京师,再次被这突如其来的、旨在“裁官整冗”的政治风暴所笼罩!

三法司的官员,对于那些有背景、有靠山的“大老虎”,或许不敢深查。但厂卫的鹰犬们,却无所顾忌!他们奉了皇命,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饿狼,开始对京师内外的所有官僚体系,进行了一次自上而下、也自下而上的、内外互查式的、彻底的净化!

内厂提督方正化,在领了清查内廷冗员的旨意之后,心中既有几分期待,也存着几分疑问。他期待着能借此机会,彻底清除宫中那些阳奉阴违、拉帮结派的内侍,但也同样担忧,如此大规模地裁撤冗官,那些被裁撤之人,日后又该如何安置?若他们心生怨望,再生事端,又当如何?

而崇祯皇帝,在连续下达了数道雷霆万钧的旨意之后,也终于感到了几分身心俱疲。他那因连日操劳而尚未完全消散的余怒,以及对未来那场更大风暴的忧虑,都化作了深深的疲倦。

贴身太监李春,小心翼翼地为他奉上了一杯安神的参茶,轻声道:“陛下,夜深了,龙体要紧,还是……早些歇息吧。”

崇祯正准备点头,殿外,一名小太监却又捧着一份刚刚从宫外送进来的加急奏折,匆匆走了进来。

“陛下,” 那小太监跪倒在地,声音带着几分颤抖,“锦衣卫指挥使李若链大人,自京郊大营,呈上八百里加急密奏!言……言……那五位王爷,已……已尽数‘请’入京了!”

喜欢启明1644请大家收藏:()启明1644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