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启明1644 > 第319章 士子百态

启明1644 第319章 士子百态

作者:梦笔生花花公子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25 08:56:30 来源:全本小说网

崇祯十九年,三月初九,清晨。

天色尚带着几分未散尽的鱼肚白,京师顺天贡院之外,早已是人头攒动,黑压压的一片,尽是来自全国各地、汇聚于此应考的举人和监生。倒春寒的料峭晨风,吹在这些大多只穿着单薄儒衫的士子们身上,让他们不由得瑟瑟发抖,但每个人眼中,却都燃烧着对功名利禄的炙热渴望。

这便是大明朝三年一度的春闱会试!是天下所有读书人鲤鱼跃龙门、一朝成名天下知的唯一机会!

京师的这个清晨,因这些蜂拥而至的士子,显得格外不同。贡院周边的客栈、酒楼、茶肆、乃至售卖笔墨纸砚的小摊,早已是生意兴隆,人声鼎沸。朝廷也针对此次会试,进行了一些政策上的调整:比如,在南城统一规划设立了由官方资助的各省会馆,为家境贫寒的士子提供相对廉价的食宿;又比如,为防范火灾,此次会试,将效仿前明某些时期的做法,实行“分场制”,即每考一场之后,考生可出贡院休整两日,再进行下一场考试。

----------

在贡院门前那黑压压的人群之中,有两名年轻士子,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为首一人,年约十七八岁,剑眉星目,神采飞扬,正是江南松江府的少年才子夏完淳。他虽然年纪轻轻,却早已名满江南,此次赴京应考,亦是抱着必中之心。他身旁,则是前几日在茶馆中与他结识、自称忠臣之后的瞿昌文。

此刻,夏完淳看着周围那些或紧张背诵、或三五成群议论纷纷、或面带焦虑、不断搓着双手的同考士子们,脸上带着谦和的微笑。他虽然对自己的才学颇有自信,却也深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对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竞争者,并未有丝毫的轻慢之心。

瞿昌文则显得有些不同。他嘴角微撇,看着那些还在“临时抱佛脚”、试图在最后关头多记几个典故的士子,眼中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讥讽和傲慢。他低声对夏完淳说道:“完淳兄,你看那些人,平日里不用功,如今却指望这片刻之功,便能金榜题名?简直是……痴人说梦!”

夏完淳闻言,只是淡淡一笑,规劝道:“瞿兄,各人境遇不同,用功程度亦有别。我等只需尽力而为,至于结果如何,便看天意了。” 他二人这简短的对话,也显露出了彼此性格上的差异。

人群之中,还不时传来一些关于“某某权贵子弟早已打点好关节”、“某某官员私下泄露考题”之类的传言,引得不少士子心中愤愤不平,却又无可奈何。

----------

辰时正,贡院那厚重的朱漆大门,在“咿呀”的声响中,缓缓打开。

司礼监秉笔太监李凤翔,身着一袭庄重的蟒袍,在数十名小太监和贡院官员的簇拥下,出现在了门口。他便是此次会试誊录所的主官,负责整个开考入场的组织与监管。

“开门——!!” 李凤翔的声音虽然尖细,却也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威严,“诸位士子,按各省籍贯,依次排队,有序入内!不得喧哗!不得拥挤!”

随着他一声令下,早已等候在两侧的太监和贡院官员们,立刻开始对每一名准备入场的士子,进行极其严格的搜身检查!他们仔细地翻看士子们的衣袍、发髻、鞋履、乃至随身携带的笔墨纸砚,严防任何人携带“夹带”入场!

士子们也早已习惯了这套流程,纷纷将随身携带的温习书籍交予在场外等候的家仆或同乡,然后老老实实地排起长队,接受检查,再依序进入那如同迷宫般的考棚区域。

----------

就在贡院大门之外不远处,有一棵枝繁叶茂、历经数百载风霜的古槐树。此树,被京城的读书人视作文运昌隆之地,称为“文昌槐”。据说,当年曾有大儒在此树下苦读,后高中状元,名扬天下。因此,每逢科举大考之日,便会有无数士子,在入场之前,特意前来此树下焚香叩拜,祈求文昌帝君庇佑,能够金榜题名。

此刻,那文昌槐下,早已是香烟袅缭,跪拜祈福的士子络绎不绝。他们口中念念有词,神情虔诚,将自己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这棵充满了传奇色彩的古槐和那虚无缥缈的“文运”之上。传说,此槐树在夜间,若有文曲星下凡,其枝叶便会散发出淡淡的文光,直射斗牛之间,与天上的文运星宿遥相呼应。

而贡院周边的那些胡同巷陌,也同样充满了与科举相关的文化与传说。

如那“笔管胡同”,便是因早年间聚集了大量售卖湖笔、徽墨、宣纸、端砚等文房四宝的店铺而得名。

又如那“驴蹄子胡同”,则是因为当年许多家境贫寒的南方士子,无力雇佣马车,只能骑着毛驴,长途跋涉,赶赴京城应考,他们所骑的毛驴,其蹄印踏遍了这条胡同,故而得名。

更有那“鲤鱼胡同”,其背后,则流传着一个更为励志的传说:相传,曾有一位出身寒门的学子,租住在此胡同的一间破旧小屋之内,苦读备考。某夜,大雨滂沱,他挑灯夜读,忽见窗外一道金光闪过,竟是一条巨大的金色鲤鱼,在雨中逆流而上,奋力跳跃,最终……跃过了他家那低矮的院墙,仿佛……跃过了龙门一般!那学子见此异象,大受鼓舞,最终在那一年的科举之中,竟真的高中状元,名震京华!后来,人们便将此胡同改名为“鲤鱼胡同”,以祈求好运,也象征着寒门士子“鲤鱼跃龙门”的美好期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启明1644请大家收藏:()启明1644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些充满了市井气息和文学色彩的胡同文化与传说,无不展示了社会各阶层,对科举考试的那份近乎狂热的执着,以及民间对“文运天定”、“一朝成名”的美好想象。

----------

待所有考生都进入贡院,领取了考牌,找到了自己对应的号舍之后,已是巳时过半。

礼部尚书李文选,陪同着此次会试的四位主考官——户部尚书倪元璐、内阁大学士方逢年、内阁大学士冯铨、以及前朝阁老张瑞图,一同登上了位于贡院中央的“明远楼”。

张瑞图作为此次会试的“总裁”,上前一步,对着底下那数千名正襟危坐、神情紧张的应考士子,朗声训话:

“诸位学子!今日乃国家大比之日!尔等皆是饱读圣贤之书、身负报国之志的栋梁之材!此次会试,规程依旧:闻鼓而入,点香计时,日落交卷!老夫只有一言相告:务必……诚信为本!莫存侥幸之心!舞弊夹带,一旦查出,不仅尔等十年寒窗苦读将付诸东流,功名尽黜,永不叙用!更要身陷囹圄,误己误国!届时,悔之晚矣!望诸位……好自为之!”

他顿了顿,深吸一口气,用一种更加庄重而洪亮的声音,宣布道:“吉时已到!大明崇祯十九年春闱会试,正式——开考!!”

随着他一声令下,早已等候在各处号舍之外的誊录所太监和贡院差役们,立刻将所有号舍的门,从外面一一上锁!以防止考生之间,互通答案,传递纸条。

----------

夏完淳坐在自己那间狭小而简陋的号舍之内,心中也是百感交集。

这号舍,不过是一间用木板临时隔开的、不足一丈见方的小小空间。里面除了一块可以充当书桌和床板的木板之外,便只有一个用来取暖的小炭盆,以及一支孤零零的蜡烛。接下来的三天两夜,所有考生的吃、喝、拉、撒、睡,都将在这狭小的空间之内解决。其艰苦程度,可想而知。

他想起了以往那些关于会试的传闻:考生们往往需要在这暗无天日的号舍之中,连续被锁上十天半月!不仅要忍受酷暑严寒、蚊虫叮咬,更要时刻提防着可能发生的火灾和……因过度紧张或绝望而引发的各种意外。许多士子,甚至还未等到放榜,便已积劳成疾,或是……直接病死、逼疯在号舍之中!

幸好,当今这位皇帝陛下,在听取了内阁和礼部的建议之后,对此次会试的考期进行了改革。将原本连续进行的九日三场考试,改为了分开进行。每考完一场,考生便可暂时离开贡院,休整两日,再进行下一场考试。这虽然依旧艰苦,但比起以往那种“一次锁死”的旧制,无疑要……人道了许多,也大大降低了发生火灾等安全隐患的可能。

夏完淳看着眼前那份刚刚发下来的、墨迹未干的考题,深吸一口气,拿起狼毫,蘸饱了墨汁……他知道,一场决定他未来命运的、也可能改变大明王朝未来走向的“无声之战”,已然……开始了。

喜欢启明1644请大家收藏:()启明1644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