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启明1644 > 第303章 天灾人祸

启明1644 第303章 天灾人祸

作者:梦笔生花花公子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25 08:56:30 来源:全本小说网

崇祯十九年(公元1646年)正月初二十一日,那场突如其来的、几乎将半个京师化为废墟的巨大爆炸,不仅在百姓心中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恐慌,更在朝堂之上,掀起了新一轮的政治风暴!

崇祯皇帝在经历了最初的惊魂一刻之后,迅速从个人的恐惧中恢复过来。他深知,在这等天灾**面前,作为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他必须在第一时间,展现出果决的应对和不容置疑的权威!

他立刻颁下多道紧急圣旨:

“着工部尚书冯铨、都察院左右都御史、以及各巡视科道官员,即刻组织所有可用之人手,赶赴灾变现场,全力救火,清理废墟,搜救伤员,安抚流民!不得有误!”

“着新建伯王先通,即刻统领城防军及五城兵马司,对京师内外,实行全面戒严!所有集市、店铺,暂停交易一日!严禁任何人趁乱打劫、纵火滋事!若有违者,无论身份,格杀勿论!”

“着户部尚书倪元璐,立刻从内帑之中,拨银十万两!专用于抚恤此次灾变中死伤之军民百姓、以及修缮重建被毁之官署民宅!所有款项之使用,皆由东厂、锦衣卫联合监督!若有任何官员,胆敢在此国难当头之际,贪墨舞弊,克扣挪用者,朕……必诛其九族!!”

皇帝的谕旨,以最快的速度传达到了各个衙门。在“赈灾优先、救民为本”的严令之下,各级官员虽然也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感到心有余悸,却也不敢有丝毫怠慢,纷纷行动起来。一时间,整个京师,虽然依旧充满了恐慌和混乱,但在朝廷强有力的干预之下,救援和赈济工作,倒也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效率,迅速展开。一些在灾变中无家可归、或是受伤的百姓,也很快便得到了初步的救济和安置。京城的秩序,开始在废墟之中,艰难地恢复。

----------

当日下午,吏部尚书王绍微、户部尚书倪元璐、工部尚书冯铨,在经过初步的勘察和统计之后,联袂入宫,向崇祯皇帝详细禀报了此次灾变的损失情况。

冯铨首先出班奏道:“启禀陛下,据初步统计,此次灾变,共致京师内外房屋倒塌四千六百五十二间,军民百姓死难三百零六人。其中……其中新建之税务总司、盐务司两处衙署,因正处爆炸核心,几乎被夷为平地!署中官吏……除少数几人因公外出幸免于难外,其余……皆不幸殉国!包括……包括陛下前不久刚刚委以重任、负责筹建皇家银行的户部员外郎庞中谦庞大人及其全家老小,亦……亦在此次灾变中,不幸罹难!”

说到此处,冯铨的脸上露出了恰到好处的悲痛与愤慨:“陛下!臣等在勘察现场之时,发现诸多疑点!此次灾变,绝非寻常‘天灾’或‘走水’所能解释!臣斗胆揣测,此定是……定是那些潜伏京师之鞑清奸细,勾结我朝中某些心怀不满、意图阻挠陛下新政之逆臣党羽,蓄意制造此等惨案!其目的,便是要动摇国本,破坏陛下推行之改革大计!!” 冯铨这番话,巧妙地将灾变的责任,引向了所谓的“鞑清奸细”和“南京逆臣”,成功地转移了视线,也为皇帝接下来的“行动”,提供了完美的借口。

崇祯皇帝听着冯铨这番“分析”,心中冷笑,却也默许了他这种“借刀杀人”的伎俩。他知道,冯铨这条老狐狸,最是懂得揣摩圣意。利用他这等“小人”,去对付那些自诩“清流”的伪君子,倒也不失为一着妙棋。

吏部尚书王绍微也随即补充汇报了此次灾变中遇难官员的具体数据。崇祯听完,只是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随即下令:“着礼部与吏部会商,凡在此次灾变中殉国之官员,无论品级,皆从优抚恤!其家属子女,由朝廷妥善安置!务必……拟定详尽章程,不得有误!”

----------

在听取了各方汇报之后,崇祯皇帝的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杀机!他知道,无论这场爆炸的真正元凶是谁,他都必须借此机会,将那些潜在的、敢于挑战他权威、阻挠他改革的政敌,彻底清除!

他猛地站起身,对着底下那些噤若寒蝉的臣子们,厉声说道:“此事,绝非天灾!朕看,分明是那些在南京被肃清的东林党、复社的余孽,心有不甘,潜入京师,勾结城内不法之徒,蓄意制造此等惨案!其目的,便是要动摇朕推行新政之决心!便是要……颠覆我大明江山!”

“传朕旨意!” 他的声音如同腊月的寒风,刮过每一个人的心头!

“此案,干系重大!绝非寻常刑案可比!不必再交刑部、大理寺会审!全权交由东厂提督王承恩,会同锦衣卫、西厂,一体严查!务必给朕……深挖彻查!将所有参与此案、以及在背后煽风点火、妖言惑众之徒,无论其牵涉何人,无论其官居何位,一并给朕……连根拔起!!”

“另!” 他又补充道,“自今日起!凡有敢于在京师内外,散布所谓‘天谴’之说,妖言惑众,扰乱军心民意者,一经查实,立斩!不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启明1644请大家收藏:()启明1644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东厂、锦衣卫、五城兵马司,立刻行动!将京师内外所有可疑之书社、会馆、以及那些平日里喜欢聚众滋事、非议朝政之场所,尽数给朕查封!严查其背后之金主与往来人员!若有发现与此次逆案有关联者,格杀勿论!!”

最后,他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对着满朝文武宣告:“朕告诉你们!任何阴谋!任何灾祸!都休想阻止朕推行新政、重整大明江山之决心!朕的改革,绝不会因为死了几个人、塌了几间房,便半途而废!谁敢在这个时候,再与朕作对,再阻挠朕之大计,那便是……与国为敌!与民为敌!朕的刀……尚利!!”

----------

就在京师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天倾之灾”和皇帝的雷霆震怒而再次陷入一片风声鹤唳之时,一个足以冲淡所有阴霾和恐惧的、天大的好消息,却如同雪中送炭般,从山西前线,八百里加急送抵了京师!

兵部尚书朱大典,手捧着五省总督陈奇瑜的捷报,几乎是连滚带爬地冲入了东暖阁,脸上充满了难以抑制的激动与狂喜!

“陛下!陛下!大捷!大捷啊!!” 朱大典的声音都在颤抖,甚至……带着几分哭腔,“五省总督陈奇瑜大人……刚刚呈上八百里加急奏报!自固关大破李闯主力之后,我朝大军……连战连捷!已……已于日前,成功光复山西太原府!并已收复宁武关、岢岚州、代州等晋北、晋中十余处州府县城!李闯主力……已向西狼狈溃逃!山西全境光复,指日可待啊!!”

“什么?!太原光复了?!” 此言一出,不仅是崇祯皇帝,就连在场的其他几位内阁辅臣,也都是又惊又喜!

朱大典更是激动得老泪纵横,跪伏在地,泣不成声道:“陛下!此乃天佑大明!是我朝中兴之吉兆啊!有陛下如此圣明神武,有陈督师等忠臣良将浴血奋战,何愁流寇不灭?!何愁建奴不除?!恳请陛下……务必彻查此次京师灾变之幕后黑手!严惩不贷!以安天下臣民之心!以慰九泉之下列祖列宗之灵啊!!”

魏藻德、蒋德璟、冯铨等六部尚书及在京重臣,在听闻这石破天惊的“山西大捷”之后,也无不精神大振,纷纷出班附议!一时间,整个东暖阁,群情激昂,士气高涨!仿佛那场刚刚发生的、几乎将京师化为废墟的灾难,所带来的阴霾和恐惧,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巨大的军事胜利,冲淡了不少!

----------

然而,就在北国京师因为这场“天倾之灾”而陷入混乱、又因为“山西大捷”而重燃希望之际,千里之外的南都金陵,却依旧是一片纸醉金迷、歌舞升平的景象。似乎北方的烽火与灾难,都与这座偏安一隅的“留都”,毫无关系。

这一日,正是江南士林领袖、东林党大佬、前礼部尚书钱谦益的六十大寿。其位于秦淮河畔的府邸“绛云楼”,张灯结彩,宾客盈门。江南各地的文官名士、富商巨贾、以及那些自诩“清流”的复社骨干们,云集于此,或吟诗作赋,或品茗清谈,或狎妓听曲,热闹非凡,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

酒过三巡,正当众人兴致高昂,准备为钱牧翁献上寿礼和贺词之时——

“砰!!”

绛云楼那雕花木门,竟被人从外面一脚踹开!

数十名身着黑色劲装、腰悬绣春刀、眼神冰冷、杀气腾腾的东厂番役,在刚刚抵达南京不久、负责清剿复社余孽的东厂提督李有成的带领下,如同凶神恶煞般,闯入了这歌舞升平的宴会大厅!

李有成手持钢刀,目光如同毒蛇般,在那些惊慌失措、面面相觑的“江南名士”们脸上一一扫过,最终……落在了正端坐于主位之上、同样是脸色大变的钱谦益身上!

“钱牧翁!” 李有成的声音尖锐而刺耳,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别来无恙啊?咱家……奉了我们家万岁爷的旨意,特来……请您老,还有在座的几位平日里喜欢‘高谈阔论’、‘指点江山’的‘清流贤达’们,去我东厂南京分署,喝杯茶,聊聊天!”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了残忍的笑容:“京师那边,关于宁完我逆案和税务总司衙署被炸之事,有些线索……似乎……指向了南边。陛下说了,此事……与你们这些平日里喜欢‘仗义执言’的东林党、复社的君子们,恐怕……脱不了干系啊!你们的……破事,发了!!”

说罢,他猛地一挥手!“来人!将钱谦益,以及名单上所有逆党,全部拿下!若有反抗,格杀勿论!!”

一时间,绛云楼内,丝竹之声顿歇,取而代之的,是惊恐的尖叫、桌椅翻倒的巨响、以及……东厂番役那无情的锁链声!

喜欢启明1644请大家收藏:()启明1644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