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振华和宋晚樱自然不捨得这么快就把沈珞珈嫁人,可是沈珞珈又不肯回家,天天都赖在李家。
这样外人肯定会说閒话,为了沈珞珈的名声,所以决定,直接结婚。
只要结了婚,就没人会说什么。
姜振华和宋晚樱也商量过,就不要求什么彩礼,到时候他们会给陪嫁一台洗衣机。
洗衣机在这会儿可是紧俏商品,要托关係才能搞到。
商时英一听,自然不愿意:“我家五个儿子,我可不偏不向,该给彩礼就要给,没多也有少。这是对姑娘的尊重。结婚后,斯珉单位也会分房,如果不愿意,住在家里也行。”
边素溪也表示就应该给彩礼,客客气气的商量好后,又开始商量结婚的日子。
姜振华的意思是越快越好:“珞珈在你们家住的时间长,还是儘快结婚,免得外面人说长道短。”
商时英自然没意见,最后拿著日历翻来翻去,觉得十一月八號这个日子很不错。
最后几个大人完全没问李斯珉的意见,把日子定在了十一月八號。
李斯珉回来知道后,也没意见,他能理解姜振华的急切,如果他有个女儿,这样没名没分的住在男方家里,他肯定也是不愿意的。
至於婚后住在哪里,倒是看沈珞珈,她大概是很喜欢大院的,毕竟还有人陪她玩。
姜知知看著商时英和宋晚樱他们坐在一起开始商量,要请谁,还有准备新被褥,新衣服的事。
而沈珞珈跟没事人一样,和小周几商商凑在一起玩,她现在可是两个小孩子的主心骨,玩什么都是她说了算。
李斯珉就坐在旁边笑看著,还时不时给三人擦汗。
姜知知坐在一旁笑著:“没想到,这么快就要结婚了。”
李斯珉笑了下:“其实我想过的,当我认准是珞珈时,我就想过,要结婚,以及结婚后的生活。”
“很多人都以为,我娶珞珈,是脑子想不清楚,在做善事。可其实啊,我娶珞珈是另一种高攀。你发现没有,珞珈有时候看事情很一针见血,是我们正常人没有的智慧,还有我们嚮往的洒脱。”
姜知知突然就想到,下午那会儿,沈珞珈篤定的说宋曼喜欢李斯珉。
点点头:“她確实是个很聪明的姑娘。”
李斯珉温润笑著:“所以啊,別人说她傻,是因为她不去计较很多事,喜欢自己喜欢的。如果她能这样,一辈子快乐,也很好。”
不会有成年人的烦恼,其实挺好的。
沈珞珈突然转身,抓著一把东西塞给李斯珉:“送给你的。”
李斯珉笑著摊开掌心,看著手上的一颗颗星星,是用纸叠成的。
沈珞珈笑著:“我吃了,这个星星给你。”
李斯珉温柔的摸了摸她的头:“很好看,星星很好,像珞珈一样好看。”
商商和小周几还在吭哧吭哧的笨拙叠星星,两个人的小手都有些笨,好像是新长出来的一样,全身都在用劲儿,就是手指不会动。
姜知知这才发现,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把一盘水果端了过来,里面的全被他们吃完,纸都叠成了星星。
小周几两边腮帮子都鼓鼓的,里面还塞著果。
“我的宝贝啊,你们是吃了多少?”她明明一直看著,都没注意三个人的小动作。
小周几弯眼笑著,小嘴一张,里面的不小心掉出来,又动作很快的抓起来,塞进嘴里。
等晚上离开时,姜知知又给沈珞珈把了一次脉,发现她的症状更轻了,就很难解释。
接下来一段时间,商时英他们在准备两个孩子的婚礼,请帖是李斯珉晚上下班回来,亲自写的,他的毛笔字很好看。
他写请帖,沈珞珈就在旁边看著,还跟著学了不少字。
李斯珉教的很耐心,沈珞珈別的不灵光,学写字却很快,也能记住。
虽然写完像个小猫一样,脸上都搞上去不少墨水。
李斯珉笑著,去拿了湿毛巾过来,给她擦著脸蛋:“这些字,明天早上起来,我考你,你能不能记住?”
沈珞珈很自信的点头:“能记住。”
李斯珉笑了:“好,要是记不住,就罚你在家多写几遍。”
沈珞珈眨了眨明亮的眼睛:“要是记住了呢?”
“记住,你想要什么奖励?”
李斯珉笑著擦著她脸上的墨汁,总感觉她想要的礼物,也不过就是想要出去玩,或者去吃什么东西。
沈珞珈眼神清澈明亮,看著李斯珉的表情却格外专註:“要亲亲,亲嘴巴哦。”
她心里有点儿遗憾,从上次之后,李斯珉都没有抱过她,也没有亲亲她。
李斯珉愣了下,笑著点了点她的额头:“好,那你要认真写字。”
沈珞珈满意了,关於写字,她本来就很喜欢,她学会了,还能教给商商和小周几,她问了,商商和小周几一个字都不认识呢。
……
第二天,李斯珉上班去的路上,在大门口遇见宋曼。
宋曼抱著孩子站在门口,看见李斯珉准备上来接他的车,忍不住喊了一声:“斯珉?”
李斯珉停下脚步转身:“宋曼姐,有事吗?”
宋曼迟疑了下:“斯珉,甜甜发烧了,能不能搭你的车去医院?顺路的。”
李斯没做思考的拒绝:“我去值班室给你打电话叫个车,我这是研究院的车,为了我的人身安全,是不允许拉外人的。”
说完,没等宋曼反对,去门口岗亭给后勤打了个电话,让安排车送宋曼去医院。
宋曼脸上有些掛不住,她也不清楚李斯珉这样说是託词还是真的有这样的规定。
等李斯珉从岗亭出来,满是尷尬的看著他:“斯珉,我刚才没想那么多,甜甜发烧我有些著急。”
李斯珉垂眸看了眼宋曼怀里,小脸都红彤彤的孩子,开口声音没什么起伏:“怎么不去院里的医院,还有你可以去找知知的,你知道知知现在很厉害。”
“小孩子发烧,根本不用去医院,她只要针灸几下就能好。”
“你何必这样,折腾一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