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且隋 > 第93章 那时,我们五六七八岁

且隋 第93章 那时,我们五六七八岁

作者:玄武季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26 16:51:51 来源:全本小说网

也不知这小二哥是怎么记的,他连连点头。

见女主点菜完毕,又恭谦地问:

“请问贵客,可要上些好酒和歌姬?”

“酒是可以,只是这歌姬嘛……”

吉儿姑娘说着,转头看向阿布,连还没十岁的观音婢也拿着一双大眼睛看着他。

“我?我就不要了,我们那儿也不时兴这个。”

小伙子阿布契郎尽管很想看看这个时代的西洋景,但看看这两人的眼神,还是口是心非地说了!

还好,有的是机会,有的是机会,总不能你们两个小姑娘时时跟着我!

“子灿哥哥,你喝酒多,这个酒你自己来点吧!”

吉儿姑娘终于给阿布一次点单的机会。

说到酒,已经被德叔科普过的阿布可一点不怯场,他景行坊老宅地窖里,可放着数量惊人的牌子酒呢!

“好,我得先问问各位小姐姐,你们平时喜欢白酒、葡萄酒还是三勒浆?”

阿布装逼十足地问。

“三勒浆,你们这里可有三勒浆?”

阿布突然想到,现在可不是大唐,这三勒浆现在还是很稀罕的果子酒,如果不是和萨珊波斯有了交流,用了他们的酿造法子和原料,这玩意儿还不会出来呢!

“贵客,您真是见多识广,我们店昨日才从一个胡商手里接过来两坛,本是想试着买呢!原来您早就知道啊!”

“嘿嘿,我也是知道没几天呢!但我不告诉你我也是个雏,那多没面子!”

阿布心里嘀咕,也觉好笑。

“三勒浆,是什么酒?”

小丫头观音婢非常好奇,家里常备葡萄酒,自己可偷偷喝过,还好几次喝醉了惹出来不少笑话呢。

阿布看看吉儿的眼神,明白了这个酒公主也不知道。

看来,三勒浆在这大隋时期,还是非常非常小众的饮品,估计也就是刚开始出现,还处在市场探索阶段。

“真想不到啊,三勒浆那可是大唐时代的独角兽饮品啊!”

“这个市场,大有可为!”

“德叔啊德叔,你真有能穿越酒类历史迷雾的一双智慧之眼吗?”

“大部人不知道的时候,你已经都开始囤积了啊!”

“有趣!”

于是,阿布装逼的开始:

“三勒浆,类酒,法出波斯。造三勒浆,要用从波斯国万里迢迢用骆驼运来的三味药材——诃梨勒、毗梨勒、庵摩勒的果实酿造,其方子可是不传之秘呢!”

“哦,那好喝不?”

小丫头瞪着大眼睛巴巴地问:

“观音婢,你要把不字儿去掉!好喝,好喝得不要不要的!”

阿布又开始耍嘴皮子说调皮话来。

“什么不要不要的?”

吉儿姑娘对阿布嘴里的词越来越不懂了,这还是小时候那个木讷的子灿哥哥吗?

“呵呵,我的意思就是说,好喝得不想放下杯子,怕别人不让喝,就说不要不要!”

“噢,原来是这个意思,好好玩的说法。那好吧,给我们尝尝!”

吉儿姑娘一下子替众位姑娘做了主。

“那其他的酒呢?”

阿布连忙问。

“你熟悉,你就看着点一些,大家少喝一点是可以的。”

哟,这时候大隋朝的姑娘,还挺彪悍的呀!

白酒、葡萄酒通杀!

“小二哥?”

“贵客,请您吩咐!”

“白酒,就来一坛子剑南的烧春,葡萄酒,就来一坛乾和葡萄酒吧!三勒浆,来两坛!”

“另外,饭可以上了!我们边吃酒边用饭!”

“好嘞,贵客,您稍等!”

然后精神小二红光满面地走到楼梯口,大声朝下唱到:

“二楼贵客,剑南烧春、乾和葡萄酒,各一坛;三勒浆,两坛。凉菜……”

这家伙好记忆,那么长的点菜名单,酒水,竟然一字不差,这可是一遍过啊!

今日,可又遇到一个本世代的最强大脑!

牛!

可惜,全是炖、烤、煮,面条还是没有西红柿和辣椒!

寡淡!

但场面的气氛安逸娴雅的很!

安逸娴雅!

和古代女孩子们用饭,实在是一件既文雅又憋屈的事情。

想当初和温璇和李贤他们吃饭,即使也是深受贵族女子用餐的那一套教育,但至少民风会剽悍许多,吃饭上自然也就豪迈奔放一些。

但大隋的这些十几个姑娘,吃饭吃茶,就必须严守贵女款款之仪。

一碗米饭,狠不得一粒粒的吃,嘴巴还不能张开。

一根面条,不出声得想办法塞进嘴里,也不能露齿啊。

关键是,食不言!

桌子上的小姑娘们,筷子、汤匙、杯、碗,一点儿声音都没有!

整个楼层里,只有阿布唏哩呼噜、滋溜有声,特别怪异和另类。

只是,刚开始那个小青还皱皱眉头,可后来习惯了,便舒展面容,一边侍候吉儿,一边也自己默默吃饭。

阿布是不习惯这样子吃饭的,不论前世还是在东北

他的吃饭哲学,就是无论吃什么,讲求一个爽利和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且隋请大家收藏:()且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抢!快!爽!美!

这是他的独特用餐文化,也一直以来力主将此贯彻到自己的部队、族人中去。

还有多少事情等着我们去做?

加快脚步,加快嘴巴,加快节奏,给我追!

不必太过讲求这样那样的细枝末叶,太空费日月时光!

老爹大屋作,也许就是受不了儿子的这种土匪文化,过不惯那样子忙得连拉屎都要算计时间的快节奏。

于是,他老人家选择了仓皇远遁,去和自己的老婆团聚,过闲云野鹤般的自在生活去了!

好多人不习惯!

但,不习惯你就挨饿吧,你就落伍吧,你就孤立吧,你就准备被人无视吧,你就当一枚憋屈无助的咸鱼吧!

反正,鼓声一响,笛哨一吹,集合,开工,睡觉,起床……

没人等你,你只要愿意也可以自己慢慢悠悠,但那就剩下你一个孤家寡人了!

所以,自从阿布契郎回归,整个粟末部的生活节奏,逐渐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快时代!

在那里,似乎日月光阴都被压缩了!

人们感叹的,不再是岁月漫长,而是这狗日的日子怎么如白驹过隙?

大隋的女眷生活,无疑是舒畅自由独立的,特别是有了杨吉儿她奶奶——独孤皇后,典型的女权主义代表人物的存在。

独孤皇后,力推大隋朝廷上下实行一夫一妻制。

甚至有小道消息说,在她的暗中发力之下,独孤氏不仅改革后宫,像嫔妾、三妃等妃嫔等级一概不设,而且发动全国妇女运动,要求满朝文武都不许纳妾,否则便不能得到重用。

据说,吉儿他大伯勇,便是因为太博爱,才会失去机会,才叫她爹广捡漏成功。

所以,大隋的贵族之女,既独立又有风仪,既善妒又恪守传统。

好容易吃完饭,等用过漱口的香茶,这才开始进入愉快的闲聊时间。

阿布,总算长出一口大气。

自然而然的,这吉儿公主的话题,就绕到了忆往昔长安岁月稠了!

这时,一个叫小阮的姑娘,不知从哪里抱上来一个阮,就开始弹起来。

这情景,一下子让阿布想起了那个,特别像自己未婚妻的姑娘——阿史那卓雅。

这姑娘,现在是不是也在哪儿,弹着她那把横着的琵琶?

不待阿布使劲想法子,去怎么套出自己和吉尔姑娘、自己和长安之间的故事,吉儿姑娘自己就开始断断续续的讲了一些过去的片段。

阿布契郎,至少去过长安两次。

第一次,应该是阿布契郎六岁的时候,那时候杨吉儿很小很小,是跟屁虫。

第二次,应该是阿布契郎十岁的时候,那时候杨吉儿开始记事,是个缠人精。

第一次来,是阿妈王蔻带着他,在大兴城呆过一段时间。

第二次来,是由阿爸大屋作和阿妈带着他,来长安城朝见的时候。

杨家和粟末族、坚和尼古机、广和大屋作的关系,应该都非常非常不错。

至于能好到什么程度,就是现在的阿布感到吃惊并费思量的的地方。

两任皇帝,不管出自帝国政治层面的利益、还是出于私人交情,他们对粟末族的支持和偏爱是超额且显而易见。

赏赐,军队,武器,地盘,财物。

与大隋周边的各个大大小小的部落、族群、小国相比,这种超乎寻常的无私支持和偏爱,已经远远不能用羁縻、维稳、制衡等词来衡量和评价了。

小小的粟末族,对像天一样大的大隋来说,算得上什么呢?

可是……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或许是一个永远无法解开的谜题。

那时候,吉尔还住在晋王府邸,也就五岁年纪。

两人常常手挽着手,踏遍宅院花厅,晋王府山池、皇宫高楼、还有大兴城的大街小巷,还有许许多多的好玩的地方。

大兴善寺、元都观、九州池、陶光园,都留下了他们俩幼小的足迹和欢快的笑声。

还有,吉儿姑娘恍如昨日的回忆。

可惜,阿布脑海里一丝儿也没有这些记忆,仿佛这段记忆,被完全剪掉一般。

阿布契郎,为什么没有将这段记忆留给自己呢?

听吉儿姑娘的描述,吉尔的爷爷非常喜欢阿布契郎。

每次去大内的时候,老爷爷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逗着阿布说话。

阿布傻里傻气,但往往能将总皱着眉头的爷爷,哄得哈哈大笑。

这,一直让吉儿姑娘耿耿于怀。

因为,她妒忌。

爷爷,从来没有像对待阿布契郎——杨子灿那样,对待过自己。

自己,难道不正是爷爷的乖乖孙女儿吗?

她也渴望爷爷多多关注自己,逗自己开玩笑,高兴了还能把自己举高高!

那时候,是一段动荡的岁月。

吉尔,常常生活在一种莫名的惶恐之中。

往往没几天,好多常见的堂兄弟姐妹们,就再也不见,也没有任何人提起他们。

他们,就像是突然飞走了,消失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且隋请大家收藏:()且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那时候,爹爹妈妈的眉梢和眼眸之中,有很多复杂的东西。

有悲切、惶恐、激动、杀气、疯狂,甚至是没有一丝活气的冰凉。

这些东西,让吉儿姑娘既刻骨铭心又胆战心寒。

无数次的噩梦中,总是有这样的眼神、那些个身影……一一闪回。

那时候,吉儿会跟着她妈妈,来到阿布家住上一段时间。

那时候,吉儿姑娘会好久见不到父王一面。

听说,那时候父王在外作战。

一会儿在北边是和突厥人,一会儿在南边是和造反的人,一会儿在东边的边关巡视,一会儿在西边放马扬鞭。

反正,父王很忙。

即使见面了,他也是满脸的疲惫,来去匆匆。

但是,每次回来,父王总会请阿布契郎全家吃饭。

那时候,吉儿姑娘坐在爸爸身边,右边是阿布契郎,感觉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岁月若是一直如此静好,那该多好啊!

那时候,阿布契郎是吉尔唯一能够分享心事的玩伴。

吉儿有三个哥哥一个姐姐,也有很多家族里的堂兄弟姐妹。

可是,和他们玩耍,似乎彼此之间,总是有一堵无形的墙。

明明是很亲的人,但总是玩不到一块去,也无法互相说一些心里的话,即使是小孩子的幼稚童言。

阿布契郎,就不一样,虽然傻傻的、木讷的、只懂得咧嘴笑,但他很帅、很讨人喜爱。

黑白分明的眼睛很大,浓密卷翘的睫毛很长。

他很少说话,但每一次说出来的话,都能说中重点。

总之,拉着他的手,吉儿姑娘会得到少有的安宁、平静、愉悦、舒畅。

那时候,吉尔是个爱哭的小姑娘。

木讷的阿布契郎,也许真的非常渴望自己有好多的弟弟妹妹,所以他非常喜欢吉儿,也很会照顾这个小妹妹。

阿布契郎,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和吉儿呆在一起。

吉儿至今还记得,当他需要回归东北粟末地的时候,那种难舍、那种撕心裂肺的哭喊。

吉儿说,还记得长安城那个小巷里两边长满青苔的院墙,还记得有些院墙上密密麻麻、绿油油的爬山虎藤蔓。

吉儿说,她清晰地记得,那载着阿布的马车狭长的阴影。

那时候,吉儿感觉一切都显得那么无趣。

大兴城的夏季,也因此变得无比闷热,再没有一丝清凉。

热闹的街道,林立的店肆,薄暮的夕阳余晖,颜色鲜艳的红砖绿瓦,再也没有了活力和诗意。

阿布契郎走了,杨子灿走了,欢乐走了,爱护走了,他带走了杨吉儿的美好童年和少年,留下的只有脑海中的幕幕画卷。

关于阿布契郎的信息,也只能从父皇和母后的只言片语中,搜寻。

他长大了,他打仗了,他长高了,他似乎忘记远在中原,还有一个小姑娘叫杨吉儿。

那个小哥哥,那个大男孩,那个叫子灿的粟末少年,再也没有回来。

……

断断续续地,听着杨吉儿关于阿布契郎的过去记忆,阿布时时脑补着曾经这具躯壳主人的点点滴滴。

阿布契郎,已经不再是阿布契郎。

杨子灿,已经不再是曾经的杨子灿。

看着边回忆边笑容满面的杨吉儿,阿布无言以对。

姑娘,那个你记忆中的少年,已经死在了白山黑水之间,你知道吗?

悠悠洛阳道, 此会在何年?

喜欢且隋请大家收藏:()且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