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且隋 > 第2章 支票

且隋 第2章 支票

作者:玄武季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26 16:51:51 来源:全本小说网

然而,钱财这个东西,远比诺言要实在!

当上申国公的李浑,不仅声音大了,记性也变得有点差。

永久性远期支票,神奇地变成了为期两年。

第三年的时候,等兴冲冲的大舅哥宇文述上门要求再次兑现远期支票,迎来的是妹夫那些虎狼卫士一阵老拳。

宇文述,竟然被轰出了大门!

梁子,就这样结下了!

宇文述,再也没踏进过妹子家的大门!

而作为妹夫的李浑,也从来不把这个曾经的恩人大舅哥当回事,形同陌路!

转眼之间,十多年过去了。

这姑爷和大舅哥的身份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申国公李浑,在大业初转右骁卫将军,后有诏追改穆封为郕国公又袭之,累加光禄大夫,再迁右骁卫大将军。

而宇文述在前太子杨勇倒台后,又火速搭上了广皇帝高速列车,后封许国公,迁左卫大将军,最后成为了广皇帝身边的一等红人。

宇文述这人,什么都好,唯独是在钱财这一关上过不去。

凡是和钱财相关的事情,绝对是珍若生命!

那张十多年前的远期支票,已经深深地刻在他的心头账本上。

被安伽陀成功种草的宇文述,在听到那两句“当有李氏,应为天子”和“尽诛海内凡姓李者”两句话后,立马就精神了!

“苍天啊,大地啊,这一天终于被俺老宇文给等着了!”

左卫大将军、许国公在脑海里,给天神土帝连磕了好几个响头。

安伽陀的谶语发出来不久,一首名叫《杨花落》的两句童谣,开始先是在洛阳城传开。

“杨花落,李花开;桃李子,有天下。”

很快,这首童谣便以惊人地速度,传唱在大隋境内的大街小巷。

霸榜单曲!

这首明显有反意的童谣,肯定会被白鹭寺内候官注意到。

他们不敢怠慢,迅速上报白鹭寺的头头裴矩。

裴矩一面着难辛等人急查,一面将初步整理的奏疏,递到了广皇帝的床头。

精神有些焦躁的广皇帝一看报告,联想到那位刚刚离开的心腹安伽陀所说之语,立马就不淡定了。

他下令彻查,定要抓住这编造童谣的始作俑者。

同时,那颗被安伽陀种下的毒草,也开始“嗖嗖嗖”地在皇帝心中疯狂生长。

形影不离的宇文述,一看时机难得,立马精神抖擞地上了一本。

“陛下,臣有进言。”

“讲!”

“安伽陀的话,是可靠而有具体证据的呀!”

“哦,快讲!”

本来因为狂症、银屑病、糖尿病而折磨得有些烦躁的广皇帝,兴趣大增。

“臣与李浑金才虽然是姻亲,但不能因私废公、知情不报。”

“陛下呀,臣听闻这李金才最近情趣大异与往常。近一年来,常常多次和李敏、善衡等人,日夜相聚说悄悄话,或有时候通宵达旦、不眠不休!”

“嗯?”

广皇帝的面色,立马沉了下来,耳朵也像马儿一样突然支棱着竖起。

“李浑,也算是国之重臣,家代隆盛,累受皇恩,况且他手握禁兵,应该清楚不宜私下串联,密谋什么不法之事吧?”

“况且,如此作为,也不符合臣礼!”

“臣愿陛下察之。”

老态但不龙钟宇文述,抖着一头白发诚惶诚恐地躬身,行了一个大大的拜礼。

那样子,就像身负万钧重压,为国为民操碎了心一般。

广皇帝半天没说话。

但很明显,偏殿中的空气在迅速变得冰凉。

“着弘大、伯通、文升、善果、文都等,联署彻查!”

广皇帝压住心中的气血,点了裴矩、宇文述、刑部尚书卫玄、大理寺卿郑善果、左丞元文都等,联合查办这个事情。

事实证明,有最大权臣宇文述参与的案子,就不怕办不成铁案。

看看他是如何报那张远期支票拒兑之仇的!

首先,宇文述派自己的亲信武贲郎将裴仁基,上表告李浑谋反。

广皇帝当即派出宿卫一千多人,交于宇文述,包围抄袭李浑等人的家。

拘押,抄家,呈供……那叫一个速度!

人,是一个不留地给抓起来了。

钱财物,当然也少不了会多少流入参与此次行动的某些人口袋!

李浑、李敏两家,还没反应过来咋回事,就全部下狱。

不过,这谋反大罪的定案工作,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顺利。

联合调查组一连干了好几个通宵,可就是死活找不到这李家谋反的丝毫证据。

没了脾气的他们,只好将调查审问结果如实上奏广皇帝。

这时候已经被架在火上烤的广皇帝,怎么肯就这样无果罢休?

一个位高权重的大臣,不能无缘无故的抓,也不能轻轻易易的放。

那可是关陇大贵之一!

皇帝立刻下令,以宇文述为首,再次突审,穷究其罪。

这时候,满脑袋里都充满远期支票被骗仇恨的宇文述,再使出致命一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且隋请大家收藏:()且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广皇帝的外甥女宇文娥英,上交了一封秘信。

宇文娥英是谁?

她,是广皇帝姐姐周太后杨丽华的女儿的女儿,前朝公主的公主。

她,也是接替杨玄感驻守黎阳仓的摄左屯卫将军、左光禄大夫李敏的老婆!

她上交的这封信,是堂叔李浑写给李敏的信。

她私下偶尔截获,现在深明大义地上交揭发。

石破惊天!

“汝应图谶,当为天子。今主上好兵,劳扰百姓,此亦天亡隋时也,正当共汝取之。”

“上渡水攻辽,吾与汝必为将,每军二万,合五万。另遣子侄,内外诸亲,一并从军。”

“凡李姓子,为帅分领兵马于诸军,待时相应。”

“吾与汝阵前袭击,夺取御营,子弟响应,袭杀军将,一日而下,天下可定!”

高,实在是高!

这封信是真的吗?

真的,才怪!

当然是假的!

原来,宇文述私下来到狱中,提出宇文娥英,对她说:

“公主,实话告诉你吧,皇上已经拿到确凿证据,李敏、李浑、善衡等,其姓与谣谶相符,而且日日密谋造反,这是诛灭九族的大罪!“

“您是皇上的亲外甥,是金枝玉叶,为什么一定要拴在一截枯枝上等死呢?您应当自重身份,自我保全啊!”

……

宇文述循循善诱,拿着生死和富贵来引导这个可怜的傻女人。

“我,我,我实在,实在是不知,不知究竟该如何做才能脱离死罪。”

“还请,还请大将军,指点成全。”

宇文述哈哈一笑,大度地说道:

“公主莫慌!”

“我,就是老天爷派来解救您的那个人。”

“若如您按我的话照做,定当保您不会遭受但哪怕一丝儿的株连。”

惊慌无措的宇文娥英,连连点头。

于是,宇文述在旁口授,宇文娥英手书了一份表奏。

里面,夹着一份宇文述早就炮制好的书信。

宇文娥英亲自封口,并在封口处注明“密表”二字。

那意思就是说,这是臣子进呈、并由皇帝亲启的秘密玩意儿!

成了!

李浑、李敏谋反的人证、物证齐备。

当然,还少不了李浑的亲侄李善衡!

李善衡,也不是善茬,他可是李浑的铁杆。

当年正是他,受亲叔叔李浑指使,出手干掉了李浑承爵路上的拦路虎——李穆的嫡长孙李筠。

之所以算铁杆,不仅仅是李善衡是李浑的幸运星,而且李浑还出手用替死鬼帮李善衡洗脱了杀人之罪,且一直跟着李浑飞黄腾达!

呵呵!

真是妙哉、巧哉、善哉、绝哉、狂哉!

李浑、李敏、李善衡等,李氏家族共三十二口人被腰斩。

余下男女老少上千人口,全部流放到岭南一带,为奴、为役、为伎。

大隋历史上,由声名显赫、功勋卓着的李穆光大的这一家族,轰然跌落神坛,没入尘埃。

可谁能料想,这事儿的根源,就是一张轻飘飘的远期支票!

导火索,是安伽陀的谶语和横行小街小巷的童谣!

但从广皇帝的角度来说,这何尝又不是一次借力打力、消除关陇势力的完美政治打击行动?!

李穆家族,倒下去了。

宇文述,报了仇了。

宇文娥英,赐鸩而终。

但是,漂浮在大隋大街小巷中的谣谶幽灵,就这样消失了吗?

已经种在广皇帝、五贵们、有心人们心中的那颗毒草,已经枯萎殆尽了吗?

不!

事实证明,任何时代,都不缺乏种草达人,更不缺乏提供心灵沃土的草民、草农、草场。

那么,这世界上谁是拔草的人、割草的人?

他?

她?

还是他们?

现在,这十二年刚刚进入仲春,毒草又开始疯涨。

这一次的霸榜歌谣,字儿变多了,意思变得更隐晦。

但,更险恶!

字儿多,就可被人牵强附会、延伸联想的机会变多!

这首叫《桃李子》的童谣,整首歌词是这么说的:

“法律存,道德在,白旗天子出东海。

桃李子,莫浪语。黄鹄绕山飞,宛转花园里。

桃花园,宛转属旌幡。

桃李子,鸿鹄绕阳山,宛转花林里。莫浪语,谁道许。

桃李子,洪水绕杨山。

江南杨柳树,江北李花荣。杨柳飞绵何处去,李花结果自然成。”

当白鹭寺调查的奏表呈到广皇帝面前时,广皇帝瞬间就将眼睛眯了起来。

偷偷观察的阿布,甚至能看到他合上眼皮之前,那道突然爆出的寒芒!

杀意!

阿布不了解当初绞杀李穆家族时,广皇帝在下定决心之前,是不是暴露出这道凌冽的杀意。

但想来,这道寒芒,广皇帝肯定有,且并不想让任何人看见!

扫到那束骇人光芒的瞬间,阿布就自然地低下了头,变得一动不动。

可是其他的人,裴矩、宇文述、虞世基、裴蕴、萧瑀、封德彝等人,还傻傻地瞅着皇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且隋请大家收藏:()且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咋办?

“众位爱卿,你们是何对策?”

广皇帝眯了好一会儿眼睛,然后缓缓地睁开,目光如常,看着下面的这五六七个近臣。

偏殿里,鸦雀无声。

关于老早以前的一段传说,已经开始在每一个人的心头疯狂萦绕。

那,还是大兴城未建的时候。

刚刚立国的大隋君臣,全都挤在狭小逼仄、陈旧干旱的汉长安城里办公。

长安,这座自汉朝建立以来,已经经历近八百年的旧都城,早已不堪重负。

首先,是皇城中的宫宇建造,朽蠹破败,每一年都要付出巨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去修修补补。

其次,伴随着大隋的人口剧增,长安城中拥挤不堪,许多大臣都无法在城中求得一宅,只好拥挤在馆舍中栖身。

第三,由于当初建都选址的问题,地下供水咸卤,难以饮用;而因地势低洼,造成排水困难,污水横流,臭气熏天;因污染而造成的瘟疫,更是时有发生。

第四,汉长安城北面近临渭水,而渭水道南北时动,时时威胁着都城的安全。

因此,文皇帝心中早就有另寻他地建都的念头。

伴随着大隋国势日隆,文皇帝这个执念就变得越来越强烈。

常言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更何况是有执念的文皇帝。

终于,有一个晚上,文皇帝在他的龙床上做了个恐怖的梦,简称噩梦!

他连夜找来术士庾季才,以及“四贵”苏威、高颎、杨雄、虞庆则,描述了自己的噩梦。

却说梦中,文皇帝正在长安旧城中行走,忽然天降暴雨,都城四围洪涛汹天,挤压得城墙都“噼噼啪啪”直响,眼看城破不保……他大叫一声,原来是惊魂一梦,汗出如浆。

他先问方士庾季才,看这个梦是吉是凶?

当然是凶了!

大凶!

当迁都!

“四贵”大臣,倒是各有意见。

有坚持旧都进行改造的,如高颎、杨雄、虞庆则;也有支持方士庾季才解梦后的破术观点的,如苏威。

于是,这事儿就自然而然的闹到朝堂上进行公论,结果意见更加混乱。

受文皇帝控制的太史、苏威等,力挺迁都,说什么旧宫冤魂重积,多有鬼妖,必须迁都。

而不太受文皇帝控制的贵族门阀、朝中重臣们,则坚持汉长城乃千年古都,富含汉家气脉,不可妄动。

哈哈呼!

就在大伙儿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有人冒了出来!

朝廷重大势力代表——关陇大户、丹书铁券的太师、申国公李穆,挺身而出,力主迁都。

他上了一表,引经据典,历数各朝迁都的史实,并长篇大论的论证为什么必须迁都。

概括起来就是:迁都是天道所归,人民所望;吾太师代表天下臣民上表请愿,合天道,迁新都!

文皇帝大悦,说:

“太师,乃万民之仰望也,此请必需应。迁都,善之善者也!”

于是,后来就有了宇文恺的奇迹——大兴城。

这座城,也是大中华最早的“中华速度”和“基建狂魔”之基因所在!

仅用一年,就将新都大兴修建完成!

这座都城,一举成为了当时乃至后世很久的时间段里,全世界最大、最壮丽的都城!

直到另一座更加震惊世界的伟大都城——东都洛阳城建成之后,中华帝国——大隋,也正式进入世界各国国史。

他们这样记录大隋,中央之国!

他们这样记录洛阳,世界中心!

喜欢且隋请大家收藏:()且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