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且隋 > 第325章 国之横梁

且隋 第325章 国之横梁

作者:玄武季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26 16:51:51 来源:全本小说网

阿布回到京师,听到这个消息,当着众人的面长叹曰:天妒英才啊!

广皇帝闻之,叹曰:汝之大才,贵不我用!

李渊闻之,叹曰:非我之道,道之道者!

李二闻之,叹曰:生不逢时,死此乱离。惜哉!

……

河东城东曹掾李建成,刚刚高兴地送走前来拜访自己的杨子灿。

这才不过十日,就听说当世大才王通和学馆浴火俱焚的消息,惊疑不定,夜不能眠!

他请来李渊留给自己的参谋——河东郡户曹参军任瑰,问询此事。

任瑰也是惋惜不已,并无他想。

只是在李建成心中,总是不自觉间将王通和杨子灿的身影,联系在一起。

至于为什么,他也说不上原因。

王通,可是李建成需要刻意交好的人物之一,对自己家意义重大。

但现在,迟乎?悔乎?惜乎?

这天,正当他在书房里愁绪漫天、长吁短叹的时候,门外突然传来一声黄莺般的叫声。

“大哥,我回来了!”

“三妹?”

李建成一听,精神一振,大喜。

连忙离开书桌,几步走到书房门口,撩起厚厚的门帘。

空缺处,一个窈窕的身影闪身而入,几乎就钻进李继承的怀中。

“大哥,想我不?”

李建成低头看去,怀中正搂着自己脖子、像猴子一样攀援在自己身上的,不正是久未谋面、越长越漂亮的胞妹李平儿?

“啊呀,平儿,你都这么大了,还这么顽皮?”

“不害羞么?”

李建成见自己亲妹妹还是像小时候那样豪迈无忌,不由伸出指头去刮妹妹的琼鼻。

李平儿见此,呲溜一下就滑落大哥的怀抱,笑着跑开。

一屁股坐在大哥书桌后的椅子上,脚搭书桌,一通乱翻。

“平儿,别弄乱了,那些找起来可太麻烦……”

“呵呵,大哥,你这都是瞎忙啊!”

“看看,好不容易逮住个人才,却被人捷足先登!”

李平儿笑着说道。

“什么?”

李建成大吃一惊。

“河汾门下,白牛溪馆!”

李平儿绝美的脸上,全是一副幸灾乐祸的表情。

“你怎么知道?”

李建成动容道。

“我就是知道啊!”

“不过到底是谁劫走的,下面的人还没消息传来,不过应该快了吧!”

李平儿平静地说道,显然是成竹在胸。

“大哥,你且不要着急,等我们顺藤摸瓜,他们一个也逃不出我们的手掌心!”

说着,还把一只好看的玉手,轻轻地合拢握在一起,还不忘摇一摇。

仿佛,那手掌中的东西,要被拿捏得死死地,动弹不得。

李建成长出一口大气。

看着面前这个刚满十六岁的小姑娘,内心既是欣慰,又是感动,

妹子既然这么说了,李建成是相信的、放心的。

李平儿,李渊的三女儿,唯一的嫡女。

其母窦氏,长兄李建成,次兄李二郎,三哥李玄霸(去岁不幸亡故),下面是弟弟李元吉。

天资聪颖过人,才学识胆出众。

因为这孩子太过貌美聪明,父母担心其不祥不寿。

因此自六岁起,便断断续续将其交给一世外高人处学习教育,积福养德,修身明性。

不想这孩子古灵精怪,性格也异于寻常女子,利用其师门之便,游历天下,遍交天下奇人猛士,最喜英雄豪杰。

虽是女儿身,更胜似男儿志气,江湖行走皆男装,自称“李公子”。

自从前年母亲窦氏因病过世,这嫡亲的姑娘,就跟随母亲的灵柩回到老家鄠县的李氏庄园守孝。

其后,李渊北上赴任,李建成就职河东郡,李二郎进入大兴卫府宿卫,李玄霸替父挡箭身死异香,李元吉跟随老父亲远去太原。

一家人,聚少离多,四处奔波。

李渊,早就已经给自己的这几个嫡出儿女,有了详细明确的安排,各执其事,互不干涉……

李平儿,最是和大哥亲近。

一方面,是李建成为人忠厚善良,博学热情,交游广泛。

另一方面,则是李渊不在家的时候多,家中的弟弟妹妹们,基本上都是李建成一手带着长大的。

长兄如父嘛!

再说了,作为唯一的嫡亲妹妹,李建成可是对这个妹妹宠爱的很。

作为长子,自掌管家业以来,那是恨不得将这全天下最好的东西,都留给自己的这个亲妹妹,一点儿也不能忍受她受半点委屈。

家中的府库,基本上对这姑娘是全开放的。

不过这李平儿,也真的争气!

不仅人长得祸国殃民,而且才思能力也是出类拔萃。

这让几个哥哥弟弟,汗颜无比。

听说,小小年纪,都已经是他们那个神秘的门派中,说一不二的首脑人物!

而那个派,可不是小门小派,听爹爹说都已经是传承近千年有余的累世大派。

只是人家不愿入世,所以世人多不睹其真颜罢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且隋请大家收藏:()且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平儿,你这个时候回来,莫不是知道了爹爹的意思?”

李建成突然想起一件事,于是笑着对妹妹说道。

“什么爹爹的意思?”

李平儿抬起一双美目,好奇的问道。

“你不知道啊?”

“好事,大大的好事,不仅是好事,还是我们家平儿的大喜事呢?”

李建成越发高兴地说道。

李平儿更不明白了。

自从最疼爱自己的阿妈因病突然去世,她认为这人世间,就没有什么值得她高兴的大喜事了。

“我的大喜事?”

她的眼睛滴溜溜乱转,可是一直都没想起来是啥事,对自己可谓大喜。

“傻妹妹,你的终身大事啊!”

“终身大事?啊!说什么……”

李平儿一听,“腾”的一下从椅子上弹了起来。

瓶尔、钵儿、锅儿、碗儿、鼓儿、锣儿……

各种声音,叮咣乱响。

一时间,都拥挤在她的脑海中草泥马奔……

离开河东郡的骁果卫大军,终于在十日后到达洛阳附近。

在距离东都还有六十里的时候,班师回朝的骁果卫大军,才开始罗列仪仗,吹吹打打起来。

而众将士,连带着大将军杨子灿,也扯开喉咙,唱起了大隋凯旋之歌。

……

按照国礼规制,出征大军得胜班师,则要行凯旋之礼。

何谓凯旋之礼?

就是军队乐营吹鼓手,?路吹打,高奏凯乐。

获胜建功的众将士,得齐声高唱凯旋之歌。

只听得骁果卫的将士们,声音嘶哑,却多豪迈齐整:

……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岂台小子智,先圣之所营。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讵敢惮焦思,高枕于上京。

北河见武节,千里卷戎旌。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撞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千乘万旗动,饮马长城窟。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

缘岩驿马上,乘空烽火发。借问长城侯,单于入朝谒。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释兵仍振旅,要荒事万举。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

……

凯旋之歌,广皇帝作词作曲,原名为《饮马长城窟行》。

后为军队凯歌之用,取名《国之横梁》。

《国之横梁》,就是巍巍长城、国之横梁的意思。

这首凯歌,也是大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弘扬国威武魂之名篇,气魄强大,颇有魏武之风。

既然是军歌,凯歌,自然得一遍遍唱,唱到自己服为止。

骁果卫大军大汗淋漓、撕心裂肺地唱到近郊,便见皇帝的仪仗在那里高高竖立。

古代,距离国度五十里之地为郊。

按照礼制,凯旋之师的迎接,各有不同规则。

若是天子亲征之师凯旋,众大臣皆要礼服出城郊迎!

若是皇命大将出征之师凯旋,天子需要着礼服,重者亲迎,次者派使节出城相迎,以示隆重慰劳之意。

杨侑在前,其后,是皇太孙仪仗。

在后,阿布在前,其他将领一一跨马尾随,后面是北路大军仪仗。

接着,便是铠甲分明、杀气冲天的百战精兵功勋队列。

后面,则是垂头丧气、但衣衫整洁的突厥贵族、将领、士兵俘虏。

再后面,又是功勋队列;接着是俘获甲胄、武器、旗帜、豪华毡车、黄金狼头纛……;突厥牧人、奴隶;整车整车的垒起来的突厥头颅、串起来的耳朵……

前来欢迎的京师百姓,不计其数。

他们在皇帝仪仗之后,大道两边,一直延伸到远方隐约的洛阳城城郭……

恐怕今日的洛阳城,全城空巷!

在老远的地方,阿布扶着杨侑下马,带领众位将军,一步步走进皇帝的仪仗。

那儿,只见广皇帝和萧皇后盛装出席。

所有数得上的文武大臣,也都是带着命妇,一一班列于仪仗之后。

阿布快速扫视一眼,却见自家媳妇温璇,怀中抱着儿子正心儿,也在仪仗之下不远的西方,正惊喜地朝自己这边张望。

她们母子身边,却是满脸春风的杨吉儿,也正双手扶着温璇,看着自己。

嗯,都安!

阿布心里踏实!

于是跟着杨侑,亦步亦趋。

等到轮到他,便仍然穿着满身盔甲,摘掉兜鍪,哗啦啦一整乱响,然后跪倒在御驾面前,低头启禀:

“臣杨子灿,贺喜陛下。”

“自授命扫荡突厥都拔以来,幸不辱使命,得大胜于大青山。”

“今领命班师而归,交归皇命制诰印符!请上核验收讫!”

“准!”

头顶上传来广皇帝温和低沉的声音。

虽然还显中气不足,但已比当初在雁门郡相见的时候,好了许多。

大概,随着与突厥人战事大胜消息传来,骄傲至极的广皇帝自然心情就好了。

心病渐解,外病渐除。

阿布托起的手上一轻。

置宝托盘,被内史令裴蕴端走。

那里面,是北路截击大军的虎符、诏书、印信,以及奏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且隋请大家收藏:()且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交完调兵印符文书,大队伍需要紧接着赶到太庙、太社那里,向天地、祖先等一一先行告奠。

告祭,就是预告,就是有主祭者读祭告辞,敬告天地、祖先,大隋将要举行的一系列王师凯旋的祭祀仪式。

主祭者,当然是身形消瘦的广皇帝,陪祭者,有五贵重臣,还有一左一右扶着广皇帝的杨侑和杨子灿。

告祭完毕,要并行献捷、献俘之礼!

献捷,就是向天地、祖先,祈告大军胜利的消息,特别感谢他们的庇佑。

献俘,就是向天地、祖先、王上,献上并展示本次战胜后获得的各种战利品。

献捷和献俘之礼,有累京观、“献馘于王”、现俘虏之得的环节。

京,谓高丘也。

观,阙型也。

京观者,杀贼,战捷,陈尸头颅,必筑京观。

馘,敌军之左耳。

古军礼中,以左耳来计算战士杀死敌军的数量,主上据此论功行赏。

这个环节虽然血腥恐怖,但大隋君臣民众,甚是热情高涨。

俘虏之得,就是战胜后获得的标志性人财物。

将军、贵族;帅旗、车骑、印绶;铠甲、武器;军士、附民……

主要是表现战胜后的累累果实,也对战败擒获者是一种羞辱和震慑。

看着整整齐齐排好队,准备参加献俘仪式的突厥贵族、将军、士兵、牧人,端门之上下的人们很开心。

广皇帝的脸上,终于展露出这些年少有的灿烂笑容。

突厥人,曾几何时,留给众人无数噩梦!

就是这些城楼门下的敌国贼子,害得大隋君臣在雁门城里痛哭流涕。

那个一日数惊、数日皆惊、惶惶不可终日的刻骨记忆,让他们在之后的无数夜晚难眠!

现在,真是太好了!

剧本彻底翻转,突厥人成了脚下囚徒!

唯一可惜的是,都拔逃了!

杨子灿带给大隋君臣的这场惊天大胜,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一切,来得既突然,又意义重大。

这场及时雨般的大胜,让连翻被国内和国外的不顺,折磨得有点神经的广皇帝,焕发生机!

他那岌岌可危的帝王威信,又奇迹般的回到了他的冠冕之上。

皇权之威,需要文臣的政绩、武将的战绩,去堆砌!

皇权之信,需要文臣的执着、武将的忘死,去浇灌!

皇权之上,便是国之威、国之信、国之望。

威者,四海服;信者,万民从。

国之有望,万国来朝。

文皇帝的时代,一切似乎如此。

但广皇帝的时代呢?

似乎自从开始征讨高句丽,就诸事不顺!

战不顺,造反潮,突厥侵,身体差……

大隋身上的光环,广皇帝头上的光环,都在渐渐变淡。

广皇帝及其领导下的大隋,就像干涸的大地需要充足的雨水来滋补一样,太需要一次震天动地的巨大胜利来抚慰!

是的,帝国需要大胜利!

喜欢且隋请大家收藏:()且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