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且隋 > 第279章 目标,正北

且隋 第279章 目标,正北

作者:玄武季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26 16:51:51 来源:全本小说网

随着朝廷剿匪布局和策略的实施,最大的三股乱匪首领,大感不妙。

不同以往的猛攻猛打,朝廷这次采用围而不打、坚壁清野、扫除外围、逐步推进的方略。

这让习惯于流动作战、游击作战的叛匪,一下子失去了机动优势和开会腾挪的空间。

与此同时,剿匪将军派出当地的乡老、猎人等,进入叛匪的营地,散发朝廷剿抚政策,以及家中父老的书信。

劝降,策反,招安,脱离!

只要不是十恶不赦之人,朝廷都可以免除死罪,甚至无罪。

愿意就地归农者,田地、牲口依旧;不愿或不敢留居本地者,可以迁往边郡,特别是现在被朝廷刻意美化成“幸福之角”的东北大地。

官军和叛匪,就这样不知不觉之间,形成了一种诡异的僵持。

可这样僵持的时间越久,越会对乱匪的补给、粮草、士气造成严峻的考验。

已经有不少被挟裹进来的百姓,纷纷脱逃,进入到包围圈各处的招抚大营。

大部分人,都被用大马车直接运往“幸福之角”!

美名其曰,实边!

主要由兵部右侍郎阿布炮制的这一招,对叛军来说,实可谓毒!

对大隋来说,也算是少见的福音。

但这对隐居其后的操盘手们,纵横家、五大家族、关陇势力、山东势力、江南势力,或者再加上生病了的广皇帝,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冲击和感受呢?

惊怒交加!

或者,五味杂陈!

就在大隋国内忙着剿匪的时候,东突厥有点不稳了。

为啥,因为都拔可汗,已经被大隋肆意的拨撩,搞得受不住了!

长子咄吉世利娶了大隋公主,得封南面可汗,这直接威胁到他自己的汗位。

如果封地产生,也将他真正直接控制的领地,再次缩小!

每一个小可汗,就是一个独立王国啊!

现在,铁勒大草原上马匪肆虐,好多附族属国纷纷脱离并独立。

内忧外患,实在是把他快逼疯了!

不能再这样忍受下去了!

他先得处理逼到眼前的威胁。

于是,他调集大军,开始向突厥与大隋接壤的阴山和大斤山以南、太行山以西一带逼近。

这事儿,兵部在收到边郡王仁恭等郡守的急报后,立刻向广皇帝汇报了此事。

中朝之后,兵部尚书杨义臣、右侍郎杨子灿再次进宫面圣,接受广皇帝在御书房的问对。

杨义臣,本姓尉迟,鲜卑族,是隋朝名将、北周仪同大将军尉迟崇之子。

为人谨慎忠厚,长于长于征战,深得隋文帝宠爱,赐姓杨氏,袭封泰兴县公,拜陕州刺史。

后大破突厥,被封为朔州刺史。

后历任相州刺史、宗正卿、太仆卿。

随广皇帝大军,西灭亡吐谷浑,东征高句丽,屡立战功。

今年,受命剿灭张金称、高士达、格谦等,入为光禄大夫、兵部尚书。

“平身吧,坐!”

斜依在胡床上广皇帝,满脸颓废,醉醺醺地对施完礼的二人说道。

“恳请陛下,为江山社稷,恩顾龙体!”

一看老大的样子,杨义臣满脸的担忧,一下子就拜伏倒地。

阿布反应也快。

几乎是同杨义臣一起,跪伏在地上。

“妈妈咪呀!行了大礼不算,这回又得跟着老尉迟跪一次!”

心里腹诽,但阿布在表面上,却是诚惶诚恐,嘴上也喊道:

“陛下,社稷为重,请远烟酒!”

“哈哈哈……”

广皇帝放出一阵自嘲般的笑声。

“朕,只是想……好啦,起来吧!朕自有轻重!”

话语中,满是萧索。

两人只好起来,全都用担忧的目光,看着这位往日意气风发、神采飞扬的帝国主宰者。

“说说,都拔最近又不老实哦,两位爱卿,可有妙策?”

以往,广皇帝根本不会这样,他总是乾纲独断,直接下达指令。

杨义臣回头看看杨子灿,却见杨子灿正呆呆地望着自己,只好说道:

“陛下,臣以为,都拔只是表达不满而已,并非敢真对我边境动手,且王仁恭、李靖等为一时猛将,都拔并不能从中讨得便宜。”

“嗯,子灿,你说说!”

广皇帝抬眼望向阿布。

“陛下,如今都拔内有马匪作乱之患,外有附属之国族纷纷脱离之事,其兵力分散,尽管在我边境陈兵五万之众,但其后继乏力。”

“只是,现在我诸边郡军力奇缺,是为危患之一!”

广皇帝听了,连连点头,问:

“以何对之?”

阿布不好多说,看向杨义臣。

杨义臣道:

“目前,马邑王仁恭处兵力约为五千,太原郡兵五千,至少需向边境派出六万才可。”

“可派谁?调何处兵马?”

广皇帝问道。

是啊,现在大隋大量的兵力,大部集中在剿匪前线,还有一部分镇守在高句丽。

突厥边境的兵力,的确捉襟见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且隋请大家收藏:()且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杨义臣想了想,又与阿布交换了一下眼神,说道:

“现在,东都可调休整的吐万绪、鱼俱罗军三万,入楼烦郡;另。可调辽东陈棱,率辽东边郡三万进入马邑。”

“至于统军之帅,可命一二老臣智将坐镇,至于人选?”

杨义臣沉吟片刻,道:

“王仁恭可总突厥边事,唐国公李渊总内政匪患之事!”

“唐国公?嗯,我想想。”

广皇帝将头往后一仰,枕在胡床扶手上,微闭着眼思索了一会。

“唐国公在弘化郡很忙,但却不知道都忙什么呢?连来见我一面的时间也没有,说是有病?!”

“不知道他的病,现在好了没有?”

“估计,好点了吧!”

广皇帝的话,像是自问,又在自答。

阿布和王仁恭一时之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是啊,是该让他动一动的时候了。诏!”

一听这话,纳言虞世基闪出身形,开始拟招。

“我就说说我的意思,具体的言辞你们斟酌着办。”

“弘化郡和关右的事务繁重,唐国公很辛苦,各处的军将也辛苦了。”

“将他们都调一调,升一升,我看现在剿匪的事情很重要,就让陇右的军将们都去那儿散散心,而剿匪疲困的将领,可以调到陇右忙碌一番。”

“令,唐国公,火速赶往太原,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与王仁恭共同节制兵事,一内一外,应对突厥之衅,匪患之祸。”

……

众人一一听罢,很快就琢磨出皇帝的意思。

说完突厥的事情,皇帝又问了问全国剿匪的近况。

可没聊多久,他就哈欠连天,挥手让众人散去。

阿布也想随众人离开,可没走多远,就被一名熟悉的内侍将他和杨侑叫走。

在观文殿的一处书堂之中,阿布又再次见到了广皇帝。

可这时候的广,一改先前的颓废之气,端坐在房中的榻上。

只是,精神却还是显得不足。

“这皇帝,到底玩的是什么花样?”

阿布心中诧异,但也恭恭敬敬地施礼,按照往常一样围坐在他下首周围的软墩子上。

“刚才人多,不好说。朕要提醒你们两个小子,以后要对唐国公,多加留神!”

阿布和杨侑,俱是一惊。

阿布是间谍的反应,杨侑是自然的反应。

看着二人诧异的样子,广皇帝叹了口气,说道:

“李叔德身为勋贵,看似忠厚,实则心机深重,他手下颇有一些不安分的,难免会生出多余的想法。”

“所以,对他既要重用,又要多加防备。”

“特别是子灿这儿,现在弘大和杀虎去了突厥送亲,难辛去了剿匪前线,无面又去了新罗、百济。”

“白鹭寺的事情,要多上上心!特别是太原、马邑、楼烦一线!”

“这次去了那么多人马,可不要被吃肉喝酒,耽误了大事!”

“诺!”

阿布心中大骇。

知道皇帝这时对李渊已经生出了深深的猜疑之心。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用呢?”

阿布心中嘀咕,但动作一点不慢,跪伏在地受命。

广皇帝见阿布一点就通,显然立时就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不由在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只是,当看到才十一岁的皇太孙,以及他眼中的迷惑之情,不由得心中颇为感叹。

“还是太小了啊!”

“不知道自己还能扶着他走多久!”

这样想着,就不由想起自己已经过世的最得意的大儿子——杨侑他爹。

“如果他活着,我就该好好享受晚年了!”

广皇帝心中发着感慨,嘴上却说道:

“先前你和侑儿处置杨贼之乱的对策,很好。”

“这一次,在兵部推动的剿匪之策,效果奇佳。虽然是慢些,但也让局势大为平缓,让兵马战力得到了及时复原!”

“你很有谋划的天赋,也要再接再厉!”

“不过,这些还不够,要多出去带兵,才能有前线作战之经验。否则,会有纸上谈兵之祸!”

“找机会,出去带带兵,打打仗,也是好的!”

“臣记下了!”

阿布说完,又是跪坐拜伏行礼。

“以后,侑儿,你,还有好多年纪轻的臣工,要将咱们这大隋大好河山,延续千年!”

……

广皇帝对着面前的两个一大一小年轻人,不紧不慢地说了一大堆的话。

既像是谆谆教诲,又像是对以后事情的期望和安排。

过一日,诏书下。

原镇守弘化郡兼知关右诸军事的唐国公李渊,调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

调右骁卫大将军来护儿,西进弘化郡,顶替李渊离职造成的空缺。

原李渊在关右关系密切的军将,被纷纷调离,只身前往剿匪三地一线,参加对抗乱匪的征战。

李渊好不容易在陇右一带,结交聚拢的天下豪杰,被朝廷以各种名义征召调走,自此星散。

心中惶恐的李渊,知道广皇帝已经觉察到什么,所以心中惶惶然,只带着一大家子,就星夜前往太原就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且隋请大家收藏:()且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可怜新婚一年,刚刚怀孕不久的观音婢,在途中不堪舟车劳顿,流产了。

李二郎的心情,非常糟糕。

一边心疼自己的爱妻,另一边无比惋惜自己夭折的孩子。

“贼老天,就不能有点风么?热死人!”

他骑着马,紧跟在马车的后面,对着毒辣的太阳不由破口大骂。

帽子被摘掉了,衣衫也敞开了,露出结实的胸肌。

李二郎的个子窜得很快,短短一年,就长成一个结实高壮的青年大汉。

他这是居于队伍的中间,负责保护一家老小妇孺的安全。

他身后,分别是弟弟元吉和玄霸。

哥哥建成,则率领着家族卫队,在前面探路。

李家的卫队,足足有三百多人,全是劲装打扮。

而离开洛阳的时候,朝廷给他的随行人马,只有三千人。

原本,李渊在陇右,可是通过各种方式,结交和招揽了一大批能人异士。

其中不乏因为杨玄感叛乱后的流亡者、逃避东征上前线的勋贵子弟。

比如,像长孙晟的族弟——右勋卫长孙顺德、右勋侍刘弘基、左亲卫窦琮、太子千牛备身柴绍等人。

可惜,这些人,全被广皇帝的一纸调令,在免罪之后,派往河南、山东、江南之地剿匪去了。

前前后后,总共有三百多门客、一百多军将,被上门的内候官和传旨大臣带走。

李渊异常惊恐,方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全都是在皇帝的视野之内。

于是,乖乖地接受诏令,带着家眷、家将,在经过洛阳时到兵部领取了印符,就匆匆忙忙上任。

这一次,广皇帝连见他一面的兴趣也没有。只有自家老婆进宫,和萧皇后见了一面。

剪除羽翼,轻装上任,就是现在李家父子的情形。

李渊几乎在洛阳没有任何停留,办完公事交接手续,便携家带口,领着三千多军队,疾速离开了东都。

可这一路,也不是很太平啊!

当一行人行到黄河龙门的时候,前面烟尘不断,再也走不下去了。

李渊从马车上跳下来,便见大儿子建成拍马赶到。

“爹爹,前面有大股乱匪,挡住去路,自言乃龙门鲤鱼毋端儿!”

“毋端儿?”

李渊从怀中取过兵部和内候官交于的匪情简报卷轴,打开一看,不由连连点头。

“挺好,本抚慰大使正要找这帮贼人,不想他们竟然自己送上门来!”

“众将领,随我上阵杀敌!”

三千人,虽然看着数字不多,却是自阿布上台之后,亲自挑选出的武卫精兵。

个顶个,都是以一当十的猛士。

这是阿布送给李渊这个叔叔的一份厚礼!

人情啦!

“将军威武!”

三千将士豪气干云,信心十足。

“老二,看好家人、粮草!”

看自己十七岁的二儿子跃跃欲试,李渊忙喝令李二,给他分派了最重要的任务。

显然,李渊对李二郎的细心和勇武,非常放心,所以将看护家人和后路的重担,交给了这个儿子。

“玄霸、元吉,要听你二哥的指挥,如果贼势凶猛,不可力扛,保护家人性命要紧!”

“诺!”

两个小家伙一个十五岁,一个才十岁,但已经全身披挂,骑在马上显得威风凛凛。

尽管都想上阵杀敌,但见老爹发话了,兄弟三个人只好安心地留在阵后,看着父亲李渊、哥哥建成带领三千甲骑,向前方烟尘处驰去。

喜欢且隋请大家收藏:()且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