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且隋 > 第276章 世道纵横

且隋 第276章 世道纵横

作者:玄武季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26 16:51:51 来源:全本小说网

阿布并不想将自己的部队无限扩大。

总是想着,如何打磨出出之能战、战之必胜的一支精兵。

作为阿布的铁杆粉丝,也是最看重的未来之星,阿布将这个重担交给了苏有方和裴行俨。

这两人虽然年轻,但受过非常良好的教育。

并且,阿布通过历史的透镜已经知道,他们都是这个时代不可多得的将星!

最难得的,是他们不仅拥有军事天赋和才华,而且其忠诚度都是杠杠的。

此外,寄予厚望的,还有守孝的麦梦才、正在从头开始的程知节、以及刚刚进入粟末地就被迷住的长孙无忌……

当然,还有粟末地的自家子弟,如胡图鲁、安土契克、阿库度琦、阿古达哥等。

至于当年文帝时期的流亡军士中,还有周孝安、何黄虎、王萧安、张必成、李成阳等。

文职系统,就不用再一一数说了。

阿布有这样的设想,那之前对于所有骨干人员的调派、组成、制衡,需要耗费他大量的精力。

军队,是一个无数特殊能力人员的大集合。

当大量的武力、体力、性格强悍的人员,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对他们的管理和教育,就不能再像管理普通老百姓那样去处理了。

钢的纪律,水的关怀,情的网络,金的理想!

因此,粟末地的军人,提倡的是综合素质。

这,才是粟末地强军的关键。

当第一期学员军官,接受完军校最为严格的学习、训练、培养,阿布总算可以长出一口气了!

以后,源源不断接受过正规培训的军官,自己的部队将进入另一个阶段。

标准化,正规化,职业化。

只要军队的基层建设做的扎实,就不担心部队会变质、变坏、垮掉。

即使残酷的战争,将部队减员得厉害,但只要骨干力量幸存下来一些,这支部队就有重建的希望!

大业十年春,有近三百五十五名经受过两年学校系统学习的军官,进入到重影、搜影、灰影的最小基层单位。

大部分都担任了小队长,有的担任了中队长的副官,有几个直接进入到大队参谋部门。

程知节本来要被派到第一军第一大队任参谋,但是他提出申请,最后经过阿布特批,最后成为了第一军第一大队第一小队队长,领六十人,分六个小分队,管六个小队长。

像他这样,分派时提出申请,直接到一线带兵的指挥学员兵,竟然有三十多人。

对比来看,其实粟末地发展最快的属于水军,严格的说,应该是远洋军和内河军。

天津第一远洋海军,变更为第一内河军,少将师长为刘子威。

刘子威在这个时代不出名。

他是原来粟末地商船队的一个大头目,对大隋内陆的河流航道、水文特别熟悉,具有常年的行船经验。

他有一个儿子,后来会相当出名。

刘仁轨!

就是那个在白江口,将倭奴国水陆大军,打得吐血星散的一代名将。

不过,现在这孩子才十二岁,正在粟末地的中学里读书学习。

原本的历史上,他这时候正跟着父亲,在大隋的动乱中,颠沛流离,过着凄惨的生活。

冲绳第二远洋海军,变更为第一远洋军,少将师长还是阿科泰弟。

不过,旗下已经分裂出两支远洋支队。

一支常驻冲绳;一支已经游弋在崖州岛得广阔蓝海。

周孝安担任水军总司令,统管远洋军和内河军。

长史,是来自霫族的都伦西库,这是大屋作的特意安排。

这老头提出的条件是,必须带着自己的几个老婆随军,去体验体验大海的波浪壮阔!

大业十年,粟末地新输入的人口,有近六百九十多万。

有一半,留在了辽东大地。

其余的人口,被悄不声息地分散到各郡,特别是契郡、夷州岛和崖州岛三地。

虽然广皇帝的旨意是人口有上下限,但是在搜影和当地官府的勾结之下,输出的人口,要远比公布的数字要多得多。

多出来的人口,全部被以匪患灭亡的名义,注销了户口。

可实际上,这些人全被以极低的价格,一船一船地悄悄送出了天津港。

至于去向,成谜!

那些俘虏的被挟裹的普通老百姓,额头上早就被打上了乱匪二字。

要么被砍头,要么乖乖地被运走,根本不需要任何登记。

其实,当他们坐上高大的海船,便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善意。

吃食、衣服,甚至还有医生,以及强制性地在散发着浓郁药味的热水中,被反复冲洗和浸泡。

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脑袋上的头发全被剃了个精光,还有腋毛和……

管事的说得很明白,要想活命、要想不被瘟疫吃掉性命,就乖乖听话。

否则,一旦有病,全部丢入海洋喂大鱼。

简单就是一句话,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人!

还好,这时候《孝经·开宗明义章》中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还没有后世那么有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且隋请大家收藏:()且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时代的普通老百姓,受教育的程度,整体较低!

这,也侧面帮了阿布的大忙!

所以,上船的被倒卖的俘虏们,很配合!

关于在大业九年和十年,大隋损失百姓的具体数字,一直是个谜!

反正这时候的秩序,真的有点乱。

没有叛乱的郡县,还是按照当年大索貌阅整理的户册,收着租庸调。

而那些匪患肆虐的郡州,则是有一搭没一搭的糊弄着上面的差事。

如果收不上来或者不能足够,就托之以匪患和灾荒。

所以,匪患成了好多庸官、懒官、坏官的最好借口!

朝廷也没办法,实在是这两年匪患和灾荒,也太多,也太频繁!

许多官员都没搞明白,大隋这突然间,不知道怎么回事,就乱起来了!

天灾频繁,**更多!

是啊,大隋生病了!

现在,就连皇帝也病了!

大隋这个机器开始缓缓地降低速度,慢了下来!

谁都不知道,这慢下来的大隋,到底意味着是什么!

但总有一些人,非常怀念高速时代的大隋,以及挥斥方遒、纵横南北的广皇帝!

比如,关陇势力的人,那些造反和蓄意造反的人,以及隐藏的很深的……!

唐国公李渊,现在很急躁!

蒲山公李密,现在很彷徨!

他们身后的关陇势力的头目们,也很慌乱!

三大造反势力的头头们,也很头大!

……

为什么?

因为他们都发现,当广皇帝按下暂停键,大隋的所有形势,开始超出了他们的设想!

是的,追根溯源,李渊、李密、王薄、翟让、张金称、杜伏威、杜伏威……等等,他们的背后,是日薄西山但仍做垂死争斗的关陇势力在支撑。

为了抵抗文帝和广皇帝持续不断的打压,关陇势力早在隋朝初立的时候,就开始谋划对抗来自皇权的集权威胁。

但是,握有大义和军权的皇室,还是轻易就在这场势力角逐中占得上风。

而关陇势力,伴随着曾经的领头人物的次第凋零,他们在朝中越来越没有了话语权。

于是,他们改变策略。

由温和的对抗,转向了更加隐蔽却又猛烈的方式。

一方面,动用朝臣中残存的力量,努力游说权臣如杨素、宇文述等,到处兴兵;并揣度和迎合上意,大规模征发劳役修建超级大工程。

另一方面,开始派出自己的嫡系子弟,在全国到处寻找仇视大隋、遭受不平之事、灾荒落难之人,然后伺机聚众落草,再公然与大隋当朝叫板。

但是,他们是真正的操盘手么?

将历史的片段,拉长!

再看看这些手段,是不是很熟悉?

对,就像当年统一华夏后的大秦帝国,所展现的局势一模一样。

好大喜功、惊才绝艳的君王,阿谀奉迎、聪明绝顶的臣子,还有行走江湖中到处串联的策士。

纵横家!

以天下为棋局的学说门派!

这纵横家,就是将这个世界当做玩物的古老势力!

而他们推在前面的人物,则成了每朝每代明面上的开国之臣和贵族!

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

纵横家,很难说是谁创立的。

但集大成者,无疑却是战国时期的鬼谷子。

他集合道家、兵家、阴阳家、法家、名家等派精华,终于形成自己独立的学说,成为九流十家之一。

纵横家,原本就是指一个独特的谋士群体,是大中国几千年中最早也最特殊的外交政治家。

他们的特点,可以用一些词汇来形容。

朝秦暮楚,事无定主,反复无常。

设谋划策,多从个体主观的政治要求出发,不计苍生。

风云人物,每代迭出。

最早的,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公孙衍、尉缭;

后来的张良、蒯通、郦食其等。

只是,前者以传统的中原为棋盘,后者以整个世界为棋局。

但不管怎样来说,当大国和强权模式到来后,纵横家的生存空间被压缩,生活模式被改变。

于是,他们顺应时代潮流,摇身一变,成为了各国的说客、使节、谋士。

汉时的苏武、张骞、班超等人。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魏国张政、蜀国邓芝,吴国赵咨、十六国的张淳、阎负、梁殊、张宾,等等。

但是,他们都没能像前辈一样,翻起多大的浪花!

统一,是大中华前进的方向,是不可更改的先进历史潮流!

纵横家们开始清醒地认识到,世界变了,自己的学说也得继续变!

若要继续实现“操控政局、将朝廷当做手中玩物”这一伟大理想,以后都得靠实权和实力说话。

于是,纵横家开始由明转暗,核心大家们开始退到政治的后台,然后以实力强大的累世大族形式出现。

他们的策略,就是看准天下形势,用明暗两种手段,直接和间接地进行权力投机和操弄。

一直以来,他们最喜欢和宣扬的,是多国纷争,是在乱世中彰显个人魅力和主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且隋请大家收藏:()且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所以,一统天下的局面,从来都是他们学术和理想的死敌!

不断打破,不断重建。

在群雄并立之中,合纵连横。

然后,他们就可以欢快地摘取他们的学术成果和政治威望。

青史留名!

从汉开始,纵横家们通过精心经营和努力,逐渐在社会上形成和推出了五大势力家族。

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太原王氏,荥阳郑氏,兰陵萧氏。

他们,也是在阿布前世历史上,贯穿整个华夏几千年历史的最古老大家族。

自从产生开始,影响了历史上存在过的无数朝代,甚至是历史走向。

魏晋南北朝时期,以这五大家族为核心,结合朝代的兴衰演变,逐渐形成了所谓的五姓七望!

也就是着名的门阀集团、士族阶层、武人势力!

纵横家们的事业,迎来了一个时代的小**!

但是,这个小**又被他们亲手造出来的怪物——大隋,给打断了!

伴随着隋朝这个大统一时代的到来,纵横家们赖以自豪的五大家族——五姓七望,又面临一个艰险的时局。

关陇集团,是纵横家们掌握的五大家族——五姓七望中,在魏晋南北朝至隋时期,推到前台最有名、最有力的一股势力。

他们,以关中陇山为根据地。

在乱世之中,彼此形成了盘根错节的复杂关系,并先后联手推出了三个王朝。

西魏,北周,隋!

隋,一统天下,将政治版图扩大到空前的范围。

纵横家们最喜欢的小国均衡而纷乱的局面,消失了!

八柱国十二大将军的关陇势力集团,创造了大一统的大隋,也为自己埋下了必然衰落的祸根。

这也是纵横家们——传统五大古老家族的千年宿命!

宇文家、王家、李家、杨家等,都被推到国家柱石的位置上。

但他们的存在,天然对另一个当董事长的杨家所忌惮!

剪除,削弱,成为了文皇帝和广皇对他们的必然之选!

文帝的手段,非常高超。

他和风细雨、润物无声,所有的弱化行动,并未引起剧烈的反弹。

但是,广皇帝时期,他采取的是和他老子爹完全不一样的削弱、打击方式。

暴力,激进,高效。

大力推进和规范科举制,以期严重削弱以关陇集团为代表的的五姓七望举荐朝廷要员的特权。

和高句丽、吐谷浑、南越、突厥、琉求等连番开战,借以消耗这些势力所掌握的军事力量和军事人才。

修造大运河,强化南北沟通能力,削弱关陇集团的经济地位,加强对齐鲁势力、南方势力的控制。

迁都洛阳,甚至再次迁都南方,远离关陇集团的核心,掌控南方集团核心,威慑齐鲁集团。

杨玄感叛乱追究的扩大化,一大批各势力的代表性人物,或明或暗的,被牵连出来,问罪处理。

……

这一切,如疾风骤雨,很快将各种势力,特别是关陇集团的表面力量,打击得差不多了。

广皇帝的举动,自然招来了五大家族为首的大多数世家的反对,特别是关陇集团内部。

因为,他们发现,在这样下去,灭亡将是他们最终的结局!

他们得反抗,背后的纵横家——五大家族也开始行动!

喜欢且隋请大家收藏:()且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