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且隋 > 第271章 净土寺的小沙弥

且隋 第271章 净土寺的小沙弥

作者:玄武季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26 16:51:51 来源:全本小说网

阿布将孩子们交给自家的女人,上前施礼。

慧贤法师和营州梵幢寺的大知客僧慧明法师,是同门师兄弟。

阿布曾经替他们转接过禅信佛书。

所以,彼此当然是认识的。

“慧贤法师,别来无恙?”

阿布双手合十,向慧贤法师问好。

“阿弥陀佛!感恩佛祖,甚好。杨施主,多日不见,这是发福了?”

慧贤法师也合手答道。

阿布的确最近有点发福。

自从母亲妻儿来齐之后,心情舒畅,这吃得也就多了,加上公事繁忙锻炼的也就少了。

这脸和肚子,就变得有些圆润。

“托佛祖的保佑,我最近的确是心宽体胖了,哈哈!”

“杨施主,众位善信,请!”

慧贤邀请众人入内。

边走,边向阿布说道:

“寺主正在禅房接待郑大人,请杨施主理完佛事,去方丈一叙。”

“哦,郑大人?”

“是大理寺卿郑善果大人!”

“哦,好,都是老熟人,那请法师先带我们拜佛。另外,家母和众亲眷还要添些香火。”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杨施主请!”

阿布一家,便被带到大殿进行参佛礼拜之事。

拜完佛,烧完香,以王蔻为代表的的女眷,也将大把的财物钱币供上。

阿布家的香火钱,其数量之巨,让那位副寺主心中倍感吃惊。

等明白来人是谁之后,心中释然。

果然是大隋有名的“生财童子”啊!

净土寺,寺庙不大,但历史很久,其中的佛宝和典藏非常丰富。

因为阿布要去见寺主释本法师和郑善果,于是便听了阿妈王蔻的意见,请副寺主安排她们去上客堂休息一会,然后再去多宝阁和藏经阁,观赏佛宝、翻研藏经。

至于佩瑗儿和可立儿,则由娥渡丽带着,在一众护卫保护之下,到寺庙各处去玩耍。

慧贤法师带着阿布,来到位于净土寺一处偏僻雅静所在。

那儿,便是寺主释本**师的方丈室。

“**师,阿弥陀佛!”

“郑伯伯,小侄见礼!”

阿布对方丈室门口相迎的两位老人施礼问候。

释本法师笑脸相迎,道了一声法号。

而郑善果,则一把拉住阿布的手,如沐春风。

“贤侄,快进来,里面说话。”

三个人进入到方丈室,都在蒲团上坐下,一个眉清目秀的小沙弥献上茶。

“师傅,两位施主,请用茶!”

小沙弥跪下身,将茶盘放在榻席上,一一递给众人一杯茶。

然后起身后退几步,坐在门口侍候。

阿布见这小沙弥生得好。

唇红齿白,目带微笑,满脸谦和,颇具灵气和法相,不由赞道:

“净土寺佛法昌盛,人杰地灵,这小法师也法相端严,真是后继有人啊!”

“阿弥陀佛。杨大人过奖,本寺还算勤修佛理,昌达释门。不过,这小沙弥才十三岁,还没有度僧呢!”

“哦?这却是为何?”

阿布见那小沙弥剃发染衣,与其僧人并无不同,于是心中诧异。

这脸上,自然就表露出来。

“贤侄,你读书甚多,但估计对佛门的剃度之道并不清晰。今天,正好让释本大师为你讲解一番!”

郑善果笑眯眯地说道。

老郑之所以这么亲切,也是有缘故的。

他家老儿子郑俨,不是随那杨玄感造反了么?

不过这小子机灵,看事向不对,就在弘农城之战前,约上几个好友跑了。

但这跑了,罪名却是有的。

虽然不死,但丢职、入罪、流放是少不了的。

郑善果虽然是有名的清廉刚直之人,官声也好,但对于舔犊之情也是很难隔绝。

他不好意思求人。

却是老郑的好友高士廉,私下里找到阿布,让他从中转圜解脱。

阿布对郑善果的官风和为人,是高度认可的。

于是,马上找到杨侑和难辛,炮制出一套关于官方派出卧底的情节上报给广皇帝。

这么操作下来,郑俨不仅没事,还升了官,年前被派往辽东新城担任县令去了。

老郑知道杨子灿在其中的作用,因此非常感激。

知道这一家子,最不喜欢别人送什么大礼,人家也不缺,所以只好将这份恩情记在心中。

这不,今天见了,自然是热情有加。

“来,两位施主,请用茶。”

释本法师听了,端起茶杯请二人品。

接着,听见他说道。

“阿弥陀佛。”

“沙弥者,梵语也。汉家意思乃勤策男。”

“一义为当勤受比丘的策励;二义为息慈,即息恶行慈。求寂、息慈、勤策,止恶行慈,觅求圆寂者也。”

“寺中沙弥,已受十戒,未受具足戒,年七岁以上而未满二十岁时男也!”

“若过七十,则不得受具足戒,只能受沙弥戒,做沙弥,不能正为比丘。”

释本法师知道阿布对佛经研究不深,所以说得颇为通俗易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且隋请大家收藏:()且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阿布安静听着,连连点头。

这时,见释本收住话题,郑善果担心阿布还是不明白,于是补充道:

“《摩诃僧只律》、《四分律行事钞》中,以年龄分沙弥(尼)为三。”

“一为驱乌沙弥(尼),年七至十三,具守护谷麦,驱谷场乌鸟之力。二为应法沙弥(尼),年十四至十九,可堪役,与法相应,五年中受师调练可入比丘(尼)位。”

“三为名字沙弥(尼),年过二十,未受具足戒,仍为沙弥(尼)者。”

他喝了一口温茶,接着说道:

“不论何种沙弥(尼),必受持十戒,方能正称沙弥(尼)。”

“噢,原来如此呀!”

阿布直起身来,深施一礼,道:

“多谢**师、郑伯伯,为小子解惑,长见识了!”

这时,门口候着的小沙弥,又缓步上来,跪下身来为三人倒茶。

“小兄弟,哦,不对,小沙弥,你叫什么名字?”

阿布不由好奇地对这个十多岁的小和尚问道。

如果在粟末地,像这么大的孩子,正是在学校接受严格教育的时候。

但在大隋,似乎好多人现在越来越多地进入寺庙,成为一名不用理会俗事烦愁的出家人。

不用担心兵役,不用担心赋税,不用担心因灾荒遭受的饥饿和流离。

小沙弥看释本法师点头许可。

于是,正好身形,双手合十,低垂双目,说道:

“贫僧俗名,陈祎,今年十三,家在洛州缑氏县,祖籍颍川。父母去世的早,随二哥陈素在此敬佛五年。”

哦,原来已经算是有年月的和尚了,看不出来啊!

不过,阿布隐隐感觉有什么东西自己忽略了。

但仔细一想,却记不起到底是何事情。

“阿弥陀佛!不容易啊,请勤学佛法,争取早日成为正式僧人!”

阿布温和地说道。

“嗯,好好努力,等你到了十八岁,定当达成所愿,成功度僧!”

郑善果也在一旁点头说道。

“阿弥陀佛,多谢施主指点!”

小沙弥合手道谢,起身而退。

但阿布分明看到,这小孩似有未尽之语。

什么话呢?这孩子!

阿布作为访客,自然是没有特殊目的。

于是便坐在一旁,陪着二人谈话聊天。

等他们谈到正题,阿布这才知道,郑善果此次来净土寺,是带着皇命而来。

原来,广皇帝可能感觉杀孽日重、乱匪横行,所以再次下诏,在距离自己陵墓不远的净土寺度僧。

不得不说,广皇帝既是一个文武双全、才华横溢的皇帝,也是一个深通佛法、笃信佛教的信徒。

从他幼时、到得封晋王、再到登基为皇,他为佛教在大隋的昌兴做出了异常巨大的贡献。

日常之中,广不仅与很多佛门高僧多有交往,而且还广修寺院,组织高僧从事佛学研究和佛经翻译。

当世最着名的僧人,如智脱、道庄、知矩、慧感、慧赜、辨义、明舜等,都与他关系莫逆、多有交集。

他本人,还经常参加各种佛教法会活动。

像度人出家、修治佛像、修补经典、缮写经文,等等。

隋朝对僧人的管理,也是非常严格。

出家者,需获得国家授予的戒牒,严禁私自度僧。

但凡有犯之者,即敕令还俗;寺庙纵容者,还将入罪。

广皇帝在度僧问题上,是一个比较开明的皇帝。

这过去十多年,已经颁发过上万戒牒。

但不管如何,每一个要度僧者,需要经过严格的政审和考试。

度僧之度,有渡之义涵,乃梵语tarayati之译语。取“渡生死苦海,令证涅盘”之意。

后人称出家剃发之仪,为剃度,即取其“出家可度生死海之彼岸”之义。

而国家认可的僧人,除了十戒,还得获得严格考试后的证书——戒牒。

所谓十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着花鬘好香涂身、不歌舞唱伎亦不往观听、不坐卧高广大床、不非时食、不捉持金银宝物。

此外,出家为僧的政审,也是相当严苛。

《四分律》卷三十二载立:

“凡未满十二岁、未得父母允许者不许出家。”

《摩诃僧只律》卷二十三、卷二十四又载:

“凡坏比丘尼净行、贼盗住、越济人、五逆、六种不男、太小、太老;”

“凡截手、截脚、截鼻、盲、聋、哑、躄、鞭瘢、印瘢、拔筋、克筋、曲脊;”

“凡王臣、负债、病、外道、儿、奴、身不具、陋色等者。”

“皆不得出家!”

所以,别以为在古代出家当和尚,是一件如意轻便的事情!

郑善果来净土寺,就是代表官方,主持度僧考试。

这一次,共选拔年满十八岁的二十七名沙弥出家为僧。

聊到这儿,阿布偶尔一回头,便看见坐在门口的小沙弥眼光一闪,满是希冀。

可随机,又慢慢垂下了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且隋请大家收藏:()且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呵呵,看来这小家伙有想法啊!

聊完天,看天色不早,释本法师便请二位高官去斋房吃斋。

阿布因为母亲妻儿都在另一边等着,便说明缘由,准备陪家人用斋饭。

相约等晚上,一起在寺中禅房聆听大师和老郑的教诲。

两位老人莞尔一笑,便放他离开。

释本大师命小沙弥陈祎,带阿布前往母亲她们所在的上客堂汇合,一同吃斋。

净土寺距离洛阳有点远,像杨子灿这样带着家眷的高官贵人,当然不能着急忙慌地赶回去。

这是需要在净土寺里,留宿一晚的。

小沙弥低着头,合着手,在前面领路。

阿布看着这个瘦小、孤单的身影,不由心中慈念大发。

“小和尚,走慢点!”

“阿弥陀佛,施主是累了呀,这寺庙中的台阶是多些!”

小沙弥微微回转身,低眉合手说道。

“小和尚,你和你哥哥来净土寺中,可是家里日子过不下去了?”

“阿弥陀佛,回施主的话,非也!”

“贫僧虽然家道中落,但祖上也是处于官宦之列。”

“离家之前,日子还过得去,家里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

“哦,你还是官宦之后?敢问祖上是?”

“高祖陈湛,任北魏清河太守。曾祖陈钦,任北魏上党太守,封征东将军、南阳郡开国公。”

“祖父陈康,学业优秀,任国子博士、国子司业以及礼部侍郎。”

“父亲陈慧,任江陵、陈留县令。不过,父母在早年,都已经生病过世了。”

什么什么?

不对!

陈慧?陈留县令?

一道闪电,划过阿布的脑海!

天啦,玄奘!

面前之人,竟然是还没度僧的陈玄奘!

那个阿布前世鼎鼎大名的唐僧,三藏法师,汉传佛教历史上最伟大的译师!

佛教法相宗创始人,唯识宗的创始者之一!

高僧,佛教学者、旅行家,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呵呵啊呵呵,真是有眼不识泰山!

不知道自己的妻子儿女们,等弄明白自己给她们胡编乱造的《大话西游记》的主人公,就是眼前这个瘦瘦弱弱、还没张开的小沙弥,该如何之想?

“阿弥陀佛,施主,您怎么了?”

耳边传来小沙弥陈祎关切的话语。

阿布立马清醒过来。

显然,自己刚才不经意间流露的震惊之色,已经全部落入小和尚的眼中。

“没事了,我是突然想起,我的祖上也曾经是先朝的小官,天可怜见,佛祖保佑,在下父母健在,真是幸事!”

“阿弥陀佛。”

“子欲养,亲还在,正是世间大幸。祝贺施主得圆满。”

嗨,这小沙弥真会说话!

喜欢且隋请大家收藏:()且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