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且隋 > 第261章 无灭无往来

且隋 第261章 无灭无往来

作者:玄武季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26 16:51:51 来源:全本小说网

火烧得很旺,照亮了半边天。

首先惊动的,自然是六率的人,然后宿卫宫中的人,再然后是城防、京兆府的人……

虽然宫禁刻严,但能进入东宫的人,还是很杂、很多。

一股最适合进入宫内救人的武士,在左右侍卫率的有意配合下,进入到东宫杨侑的寝殿。

然后,在和某些宫人对过眼神之后,在浓烟、火光之中,他们将遮罩着垂帷的床榻和里面的“杨侑”,也抬了出去……

东宫的大火,烧了整整一夜一天。

这时的宫殿,全是木制。

尽管有着当时世界上最为严密的防火措施和科技,但是一旦主梁和屋脊也烧起来之后,就是使用阿布前世最先进的机械水炮,也无济于事!

“恭请代王殿下安!”

“恭请代王殿下安!”

……

好一帮忧国忧民的忠臣,红着熬夜造成的眼睛,跪伏在“杨侑”的寝床周围。

这是天下奇宝啊!

“说……吧,你……们,要……什么?”

还是那个语调,还是那个口吻。

自然是十岁的“杨侑”,已经明白发生了什么。

看看,都把孩子吓成什么样子了,连垂帷都抖动得那么厉害!

“殿下,如今盗贼四起,京城空虚,需立刻调潼关守将贺娄皎等,回防大兴城!”

为首的斛斯政抬起头,恭恭敬敬地说道。

但语气里,是难掩的兴奋。

“那,那……潼……潼关,关怎么办?”

“殿下啊,潼关只是一道关,可大兴城乃天下之都啊!”

“孰轻孰重,想必殿下心中自有衡量!”

这是赵元淑的声音。

“是啊,代王殿下,不能因小失大啊……”

“臣附议……”

“潼关也是挡不住叛军的,他们还可绕道武关,攻取关中啊……”

“是啊,臣附议……”

……

一堆大臣,纷纷痛陈调关口大军保卫京城的好处。

他们的意思,似乎竭力在证明一个事实,如果不调这些守关将士入京,那这大隋的天,就会塌在小杨侑的手中!

“那……那我……我该……怎么办?”

果然还是个孩子,一遇到这种逼宫大戏,就会乱了阵脚,开始手足无措起来。

“斛斯侍郎,你……你说吧!”

“杨侑”似乎还是很相信斛斯政,点明让他代表跪着的大臣,说出具体的举措。

“殿下,其实很简单,就是您发诏,让贺娄皎弃守潼关、让陈子善弃守武关……”

斛斯政似乎早就想好了策略,一股脑地说了出来。

“善!臣附议!”

“斛斯侍郎言之有理,臣附议!”

……

“这,这,这不好……吧!”

“弃守一两个还可以,本王尚可做得主,这……这么多,孤没有……,这得皇爷爷做主!”

“杨侑”非常迟疑。

最后终于将权限不够、需要广皇帝下旨的托词说了出来。

“殿下!……”

赵元淑有点不满,似乎还想多说一番,却被斛斯政的一个眼神挡住。

“殿下说的是!”

“想来,叛军虽猛,但如果有贺娄皎的二十万守关大军回援,我大兴城定可固若金汤,再也不怕叛匪来袭!”

“恳请殿下,立即发诏,将贺娄将军所部急调驰援,不可怠慢啊!”

斛斯政退而求其次,终于亮明了最后的目的。

“这个,这个,我要想一想,问问太傅,哦,他已经带兵去了东都。那我也可以问问少师……”

“杨侑”有点支吾,想是并不想立即决定这事。

“哼!问什么狗屁少师!”

“我看,直接将这小糊涂拉出来打上一顿,自然就老实了!”

一个年纪较轻的武将,忽然烦躁地站起身来,喝道。

显然,这家伙不想再装贤臣良将了。

此话一出,锦帐里的“杨侑”被吓得哇地一声哭了起来。

“斛斯大人,杨大哥那边十万火急,我们得争分夺秒,尽快搞定这里和潼关的事!”

“像你这么婆婆妈妈,东征的大军就回返了啊!”

“到时候……”

斛斯政等人,见再也装不下去了,都纷纷从地上站了起来。

还不忘,拍拍衣袍上看不见的灰尘。

“杨侑,念你以往还算乖巧有礼,我等也就不难为与你。”

“明说了吧,这里左右都是我们楚国公的人!”

“你好好配合我们,你自当不受委屈,否则,那就别怪咱们不讲君臣之义!”

斛斯政彻底撕下伪装,言语之间全是**裸的威胁和狂妄。

“你,只要帮我们做两件事就好,可保无虞。”

也不等哭啼的“杨侑”答复,焦急的斛斯政就开始布置作业。

“其一,即刻拟旨,用双龙符,我兵部发牌符,调贺娄皎弃守潼关。”

“其二,调整大兴城城防将官、东宫率官,重新设置监国僚属府。”

说完,斛斯政便走进大床,想要撩起床帏让“杨侑”明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且隋请大家收藏:()且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呼——”

床帏的缝隙一抖,从中飞出一个金灿灿的物事。

“叮当!”

那窄窄长长的东西,在地上弹了几下,便一动不动。

斛斯政一呆,定睛一看,不由大喜。

于是趋步上前,一把将其抓在手中,喜笑颜开。

双龙戏珠的图案,正是太子监国期间使用的印符——双龙符。

得了!

目的达到了,想不到“杨侑”这么配合!

不用动粗。

“好好伺候殿下!”

斛斯政,现在俨然一副大权在握的架势,朝后边的内官喝道。

那些刚开始就对过眼神的内官们,低头允诺。

斛斯政带着众人,步出这个后殿,来到前殿。

这儿,原来是东宫北面的配殿。

东宫很大,只是烧了主殿和一些小配殿,还有好多屋宇楼阁好好的。

在这里,临时形成了围绕“杨侑”的新小朝廷。

而斛斯政,则成了新小朝廷的“内阁”首辅!

很快,一份份印着双龙符的诏令从东宫发出!

新小朝廷的使者们,带着这些新鲜出炉的命令,奔赴各个目的地。

奇异的是,这些诏令在一些有心人的拨弄之下,竟然没引起尚书省、门下省、内史省、秘书省、殿内省和长秋监的阻挠和怀疑。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广皇帝每次出行,带齐所有主官大臣的恶果,由此可见。

急调贺娄皎的诏令,在兵部的加急之下,实在是以前所未有的闪电速度送往潼关前线。

可笑的是,在斛斯政等人左右“杨侑“之后,大兴城的治安和人心,似乎开始变得越来越好起来!

非议朝政的,消失了!

接下来的某一日深夜,刚刚遭受走水的东宫,竟然又失了一次火。

这火看着不大,却死了好多人。

据说,原本摇摇欲坠的东宫大殿竟然倒塌了,伤及了东宫的好几处配殿。

特别是,那个小朝廷聚会议政的偏殿。

按照东宫发出来的报告,有九成九最近非常活跃的官员全被埋在里面了。

当时,他们全部忠诚地扑进着火坍塌的偏殿,去抢救后殿休息的代王杨侑。

万幸的事,是左卫左武侍率杨子灿,冒死从偏殿后面,用斧头砍开冒火的门窗,只身背出晕过去的代王殿下。

他们的头发和衣服,都烤焦了。

万分遗憾,其他人,则一个没有被救出,包括那些侍候殿下的内官宫人。

除了,斛斯政。

斛斯政,本来今晚也需要彻夜主持小圈子会议。

可是他的老母亲突然病了。

并且是病得不轻,所以就知会大家,今夜休假在家守护服侍老母亲。

斛斯政是个有名的孝子。

大家都不以为意,还交口称赞斛斯侍郎纯孝,乃当今的时代楷模、至孝垂范。

然而,伴随着东宫再次走水、发生重大伤亡的消息发布,斛斯府也出事了。

第二天早上传来消息,斛斯政老母重疾过世,斛斯政悲伤过度,疯癫走失,不知所踪!

大兴城的朝夜上下,被这一连串的消息,整得晕晕乎乎!

大兴城内很忙!

在宵禁之后的深夜,有靠近街巷的住户,总能听见街道上嘁哩喀嚓的过兵响动。

可是第二天一早出门一看,人们有什么也没发现。

大街上的青砖和石板大道,早被扫街的衙役里夫们,扫得像狗舔一样。

不过,也有细心的一些市民,还是发现了一些异常。

一些往常门庭若市的豪门大宅,冷清了不少。

当初不可一世的门子、家丁们,都不见出来。

偶尔出来个人,全是不太认识的后院杂役,或老婆子。

有人传说,最近城中好几个皇家大寺庙,里面远远能听见一些嘈杂哭啼之声。

可过了一两天,那儿变得异常安静。

倒是进出送粮食、柴火、粪便的大车,比往常多出不少。

城中好事的人们,或多或少收到了来自某个组织的严厉警告。

不服的人,竟然就莫名其妙地不见了。

地痞、流氓、混混、乞丐、小偷、人牙子、包打听等,噤若寒蝉,不敢稍动!

他们的头,好多已经被神秘人带走了。

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非常年月,当鹌鹑最最最好!

太子六率,也是动静不小。

有一个率的八百余人,从上到下,被派往了城外拉练,然后就再也没能回来。

至于宫中宿卫、城防、京兆府衙役中,也有不少人突然生病在家,一直没能见其上班。

有好友前去拜访,便见其家门口划着白线,挂着上书“疫”的白布,有罩衣蒙鼻的衙役,来回看守。

这些好友脸色煞白,急慌慌而退。

这是城中有了时疫啊!

自此,城中百姓极少出门,商业萧条不少。

但总体上算是秩序井然,全没了前些日子日渐增多的破禁夜游和聚众妄议的乱象!

至于为抢救代王而丧生的朝廷大员之家,清醒过来的杨侑明诏吊唁、安慰家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且隋请大家收藏:()且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告曰,等主上回来之后,禀取圣意,再行安排葬仪和抚慰。

大兴城,在不觉之间,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朝廷诏令的到达,潼关前线的防守布置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一些关键关口的武将,被一旨召回。

但贺娄皎却纹丝未动。

不仅如此,还在其驻守防卫的军队关键岗位中,增加了他自己或某些人的不少新面孔。

贺娄皎的潼关防守力量,被叛军搞得也有点精疲力竭。

然而就在这档口,宇文述等人率领的大军,终于突破杨玄感放在后面防守后路的后军防线。

潼关贺娄皎,平叛宇文述等,终于将杨玄感的三万余残军,夹击压缩在潼关城下麟趾塬下一小块地方。

看着已经团团围住自己的朝廷大军,杨玄感颓然放下手中的长槊。

他潸然泪下,仰天长叹:

“罢了!天不容我哉!”

然后,欲拔刀自刎。

可是,当冰凉的利刃划破白皙的脖颈,杨玄感终究迟疑了。

他被誉为当世哀声项羽,但还真不是楚霸王!

他拉过仅存的弟弟杨民行,将剑递给他,哀声道:

“我怕疼,终究下不了手!”

“我不想被朝廷折辱而死,弟弟,你就送我一程。也许,还能借此保一根我杨家的苗裔!”

杨民行嚎啕大哭。

尝试了几次,总还是下不了狠手。

这可是自己最尊敬的亲哥哥、长兄啊!

此时的李密,也失掉了魂魄。

心中一直在天人交战,到底是束手就擒,还是杀身成仁?

其他在攻城战中,还没有折掉的贵族子弟,也面色煞白。

他们,全没有了当初的慷慨激昂和意气奋发。

末日,或许真的到了!

“来吧,吾弟,让我去得痛快些!”

说完,杨玄感盘坐于地,整理妆容,闭目合手,口中念曰:

“……无住无休止,无来亦无去。诸法无动相,常住如须弥。无相亦无色,色性即是道……无空无无相,亦无有无作……无生无无生,无灭无往来——“

杨民行咬紧牙关,闭上眼睛,挥刀而去。

一道亮光闪过。

杨玄感的声音,戛然而止。

他念的,是开皇十五年,学士刘凭笔受,与姚秦、鸠摩罗什译出的《诸法无行经》。

无灭,无往来?!

一个在大隋历史上标志性的事件,划上了句号!

李密、杨民行、吐万春、韩世谔、虞柔、赵怀义等人,悉数被擒。

俘虏将士,达一万两千余。

杨玄感叛乱前后近五十余万人,最后竟然就剩下了这么一点力量!

枭雄如李密,也是在漫长的槛车旅行中,百思不得其解。

为什么造反?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造反?

为什么有那么多贵族子弟参与造反?

为什么那么庞大的队伍终究落得如此惨淡零落?

说好的风起云涌应者云集南北呼应天下变色一统江山呢?

……

呵呵,想必那些同样锁在槛车中,片刻不得歇息的各位贵族子弟,也是茫然无解!

斛斯政叛逃的新闻,瞬间在大兴城中传播开来。

说得有鼻子有眼。

有说在一个高句丽商人的帮助之下,用了一个突厥人的过所,逃往了高句丽。

大约在两个月后,有人说在高句丽王都城见过斛斯政的身影,他成了渊爱索吻的座上宾。

又有人说,他曾经在东突厥某个小可汗的大帐中见过他,他正在那里逍遥自在。

还有人说,斛斯政因为造反叛逃,把他重病的老母亲给气死了,然后他自己就引火**了。

……

但是,所有传闻中,最让人可信的,就是斛斯政去了高句丽。

但是,广皇帝后来屡次催促高句丽遣返叛徒,但高句丽根本不为所动,竟然连一份回书也欠奉!

斛斯政到底去哪儿里了?

他自己,也都一直没搞清楚!

喜欢且隋请大家收藏:()且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