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且隋 > 第231章 一座仓城

且隋 第231章 一座仓城

作者:玄武季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26 16:51:51 来源:全本小说网

黎阳城,是汲郡的治所。

黎阳仓,以地命名,建于文帝时期。

其地位,异常重要,有“黎阳收,固九州”的说法。

它位于卫州黎阳县西南大伾山麓,为大隋国家级的运转官仓。

何谓运转仓?

就是将富粮地区的粮食,通过漕运运转到缺粮的地区,而用于中途存储粮食的仓库,是为运转仓。

黎阳、河阳、常平、广通这四大转运仓,均设置在战略位置重要、河道发达、便利运输的地区。

“凡经过之处,以丁夫递运。要害之处,置仓场收贮,次第运之,以至京师。”

“运丁得以番休,而不久劳。漕船得以回转,而不长运。而所漕之粟,亦得以随宜措注,而或发或留也”。

黎阳附近,水源丰富。

其境内,有黄河、淇水、卫河等河流,水路交通非常发达。

阿布带着胡图鲁和几个侍卫,跟着杨玄感的车驾,出来黎阳城向西南方向的大伾山而去。

大伾山是太行山的余脉,但不是处在崇山峻岭之中,而是在一望无垠的平原上突起的一座孤峰,非常显眼。

这山,看着不甚高,但却孤峰凌云,山势奇特,松柏苍郁,秀丽幽静,颇有一番峥嵘。

山上,有寺庙、洞阁、摩崖碑刻,显然是佛道兴盛之所在。

黎阳仓,坐落在大伾山北麓的高地上,俨然是一座依山傍水夯筑而成的军事要塞。

阿布放眼目测,感觉此地距离东北方向的黎阳城大约有两里的距离,而向西距离永济渠大约三里左右。

入城的手续,相当复杂,尽管杨玄感是钦差、还是当今的礼部尚书也不行。

门口的镇军校尉,目不斜视,一丝不苟地详细查验每个人的过所,然后在出入策帐中一一记录。

因为阿布是非公派人员,也没有官方和皇命在身,所以只能算客进。

客进之人不能带刀兵,且限人数,还要主官或相当人员的担保签字,限时限范围,还要说明一应来访的缘由。

显然,这黎阳仓的主官,和朝廷特派督粮杨玄感是相当过硬的关系,看样子是严格有序,但也就是走个过场。

不仅阿布进去了,就连胡图鲁和其余几个卫队,都被放行,只是随身的武器、火种等,却是要一一登记放在门口值房。

黎阳仓城的城墙非常高大。

高三丈,整体呈长方形,东西宽七百余尺,南长约一千五百余尺。

仓城城墙,全为黏土糯米蛋清夯筑而成,敲上去有金石之声。

城墙墙头大六尺,上多垛堞、望楼、藏兵洞,外有宽达丈余的护城壕。

而仓城,仅设一门,全是重兵把守,又因为在山头上,因此易守难攻。

显然,黎阳仓城这是严格按照标准的军事堡垒建造的,

黎阳仓城,地势较高,土质干燥,非常满足储粮仓窖选址对水文、地质条件的要求。

阿布注意到,黎阳仓所在的台地,是黄土质地。

这种土,直立性好,挖窖不容易坍塌。

在杨玄感以及仓令的带领下,阿布参观了一处正在修建的窖仓。

只见这处窖,阔径超过四丈余,形状像个直立的大缸,窖口到底逾两丈五六。

阿布看的时候,只见那些窖工们正将一条条黄泥条,贴在鱼纹的窖壁上,用一个木锤在使劲拍打。

“这样拍,一直要将泥条与底下抠好的窖壁纹路粘合得严丝合缝、与旁边的泥墙光滑如镜才行!”

杨玄感内行地介绍着这些工序。

“你看这么大窖壁,修正光滑之后,还得用木炭火,反复烘烤,直到窖壁发黑,敲击后有金石之声方可!”

“这还不算完,这只算底层。在底层上,还得铺一层刷过桐油的木板,在上面分别附上锯末、干草、谷糠、木炭灰,最后再会压上苇席!”

“啊呀,这么复杂?”

阿布听得直咂舌。

自家的山洞粮仓,建造也很复杂,但也绝没有大隋国家粮仓这么精细、严谨。

“呵呵,这算啥,咱们京城含嘉仓的仓窖,比这还要复杂严格呢!“

“一座窖仓,从开建到使用,需要八个月至一年不等。你想想,一个常平仓,要求是至少要保证当地人口十年之用。”

杨玄感自觉见多识广,当然说得很臭屁。

“啊?这么久?不会吧!”

“傻弟弟,你平时看来读书少了!是不是整日里只顾得上打猎骑马琢磨吃的,都忘记学习了?”

杨玄感笑呵呵地质问阿布。

阿布自然装作憨厚地摸摸脑门。

“《礼记·王制》里说,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非其国也。”

“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

“以三十年之通,虽凶旱水溢,民无菜色。”

杨玄感能干上礼部尚书,当然不是什么酒囊饭袋,人家也是妥妥的超级学霸!

“哦,积仁哥,你真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这些句子,弟弟我都是似懂非懂,但听着就是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且隋请大家收藏:()且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阿布用崇拜的目光,看着杨玄感,一副小迷弟的样子。

”嘿嘿,读书多了也没什么用,到头来许多事情还不是刀枪上见真章?!“

杨玄感随口说道。

“哥哥说得对,就像咱们对高句丽,你一味以理服人,很难让他们臣服,只有刀兵加身,兵临城下,示之以威,才有可能让这些狂妄之徒俯首称臣!”

阿布挺着胸脯,自以为是的说道。

这话,说得杨玄感一怔。

没想到,这个傻弟弟能把话引到东征上面。

随即,他脸色复杂,点点头。

“不错,倒也有那么点意思!”

“对了,灿哥儿,你是不是特别恨高句丽人?”

“当然啦,这还用说?”

“我爷爷,爷爷的爷爷,爷爷的爷爷的爷爷……都是在和高句丽人的战争中没的。不过,能不打仗让他投降咱们大隋,还是好的!”

“可是积仁哥,你想想,高句丽人一旦继续强大,必然会威胁到我们粟末地,进而会趋近到咱们大隋腹地。现在不打倒他们,咱们大隋得有多少人得死?”

“呃?这个……的确,的确是如此啊!”

杨玄感被阿布的言论搞得一怔。

不过随后想想,又问出了一句话。

“不过,难道必须要发大军打过去才行?”

“高句丽人,不服德而畏威,文皇帝那次和今年这次,恐怕已经让高句丽人翘了尾巴,如果不早日除患,国患将不远矣!”

阿布当然是希望借助大隋之手,将近在咫尺的大威胁高句丽人干翻在地。

那样,粟末地才会获得更大的战略发展空间和机遇。

然而,这个目标,真的千难万难!

而眼前的这位,恰恰就是能不能早日、彻底干翻高句丽人的关键。

“嗯,你说得有道理,只是,只是……”

“只是”了半天,杨玄感也没说出个所以然。

一时之间,他对着黎阳仓一百多口大粮仓看得出神。

也不知道在此刻,他会想些什么。

阿布也不好多说,装作对那些装满粮食的大仓库感兴趣,便央求一旁的仓令带他打开其中一个门进去看了看。

仓内地面上,异常干净。

粮食,全被苇席和油布遮得严严实实。

那股晒干的稻谷香味,充斥在整个空间。

“那是什么啊?”

阿布指着打着封条的油布上一块砖头问道。

“封仓砖!”

“这个仓因为还未装满,所以咱们还能进来,等全部装满,就需要在封仓砖上刻上所有进入粮食的情况。”

“将封仓砖放入粮谷上面,然后用红封油布盖好,再次打上粮印封条,就可以正式关仓了!”

仓令殷勤地介绍着,还拉过一个勾耙,将那封仓砖挑过来,递给阿布看。

“黎阳仓,东门从北东十一行从而第七窖……”

这封仓砖,就是一块确定黎阳仓这个窖仓身份的铭砖。

上面,已经刻录仓窖位置,储粮来源、数量,入窖年月等。

但后面,还空着一块地方,估计全部装满后,就会补刻上去而正式压仓。

前世,阿布没见过国家级的大粮库。

他只是跟着阿妈去他们小县城粮站卖粮的时候,看到过那个尖顶绿瓦、高高大大的圆柱形建筑。

两相比较,外观还很像。

可是阿布知道,这时候大隋的一窖粮食,可比那时候装得只多不少。

“这一窖,得装多少石粮才算装满?”

“这是个中型窖仓,能装四千五百石!”

仓令答道。

哦,这就差不多能装约五十五万斤粮了!

“最大的,能装多少斤粮?”

阿布追问道。

“一百万斤,约八千四百石左右!”

“厉害!太了不起了!”

阿布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

县城的标准粮库,能装多少?

一个也就三十万斤左右,除非是市级、省级的大粮库,可能就是大隋粮窖容量的水平。

老祖宗,真是太牛啦!

杨玄感自从听了阿布的话,一直有点深思怅惘。

阿布装作不在意,还在一个劲的逗着他说话,直言这次杨玄感带他参观天下粮仓,真是大开眼界,不虚此行。

接下来,杨玄感还带着阿布登上大伾山,游览了各处道观佛寺。

在天宁寺大石佛前,两人各自为家人上了香,许了愿。

世事尘嚣,不如岁月静好!

可岁月,可曾安宁?

当晚,五个人又喝了送别酒,早早就安歇了。

第二天一大早,阿布又带着不少回赠的礼物,告别四位哥哥,登船赶路。

望着阿布远去的船队,众人神思复杂。

“看似是个无所事事的纨绔子弟,但却是聪明绝顶!”

赵怀义微眯着眼睛,捋着山羊胡子说道。

“可惜了,这小子无意蹚大隋这场浑水,只想做个逍遥自在的东北一隅的小诸侯!”

王伯仁点点头,幽幽说道。

“我看未必,这小子的所有作为都是在演戏!以我观之,其志不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且隋请大家收藏:()且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据河防的人说,这家伙不到两百人的卫队,战力不俗,对着近千的土匪,毫不畏惧。”

“打得张弛有度、有声有色,颇合兵法。不仅无一伤亡,还略带上风。”

“就是丢失的那几艘船只,似乎也是故意送给那些土匪。很有投石问路,不予结仇的意思!”

“如此能耐和思谋,绝不仅仅是一个纨绔该有的样子。”

“你再看他,和我们谈笑风生,却从不提昨日之事,也不提这大隋河山如林立起的造反之潮!”

李密,运筹帷幄,料事如神,素有“诸葛”之称。

“是啊,小子灿已经长大了!昨日游山玩水时的言语之间,似乎并不希望大隋内乱。隐隐之中,似乎有规劝之意!“

“什么?”

“什么?”

“什么?”

三人听了不觉大惊失色。

“也许是我多心了!”

“这孩子,和小时候太不一样了,看似单纯憨厚,其实也是七窍玲珑之辈!”

“原想着,看看能不能拉他入伙,共襄盛举,你看他,滑不溜手,根本让我们无从开口!”

杨玄感感慨地说道。

他想起事,也是想多拉一些贵族子弟入伙,有人出力,也得有人出钱。

阿布,文治武功不知如何,倒是那生财的能力手段有目共睹。

瞧瞧,皇宫内府的生意,自从搭上这个小子,其进项可一点瞒不住他们那些高级权贵子弟。

那可是真实的金银财货,哗哗地往内库里面流,绝不是日进斗金可以形容!

但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造反这么有前途的事业,也得讲求个缘分!

特别大家还是世交子弟,也不能强拉阿布入伙,伤了和气和情分,反而不美。

“算了,不管他有意无意,既然他无心大隋内陆,就让他当一个逍遥的塞外王子吧!”

“其实,此时我还是挺羡慕他家,远离这是非之地,少了皇帝的生死威逼!”

“一天乐呵呵地,骑骑马,逗逗鹰,天作被来地作床,无忧无虑,多好!”

杨玄感满脸向往地说道。

其他三人,也慢慢收敛了惊容,望着远处运河尽头的隐隐白帆,有些感怀不已。

只是李密的脑海中,不时闪现着这两日阿布的一举一动。

特别是昨日刚见到自己时,那个快速消失的表情。

他,在惊异什么?

恍然大悟的,又是什么呢?

杀意,悄悄地在李密心底滋生!

阿布穿越之后,算是第二次来到了东京城。

他这次,没有选择去景行坊和积善坊的宅子住。

而是直接去了已经装修完成的新宅,里仁坊桑榆里御赐大宅。

这儿地方很大。

设施、摆设、家具、用物,全是按照阿布自己的意思设计和打造。

在这大冬天,这里绝对最是舒适和宽敞。

要不是锅炉技术和拉管技术不过关,阿布都想装铜管和铸铁暖气。

阿德里大叔,早就在半个月前将地龙烧上了。

住人的屋子里,潮气早就退得一干二净。

二百多人,二十多条船货,全部搬进里仁坊的宅子里,还显得绰绰有余。

不像上次,都得分散堆在景行坊和积善坊的宅子中。

那还不够,剩余的一部分,放到了北市自家铺子的仓库中才行。

喜欢且隋请大家收藏:()且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