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且隋 > 第225章 文化兴邦,科技兴邦

且隋 第225章 文化兴邦,科技兴邦

作者:玄武季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26 16:51:51 来源:全本小说网

机械压榨大豆油、花生油、葵花油已经出现了!

这是粟末地植物油,在规模化生产菜籽油之后,又一大饮食结构上的巨大进步。

古时候,人们榨取植物荤油,其方法有木榨法、水代法、磨盘法、石舂法等。

这些技术,既费时费力,出油率还很低,浪费严重。

粟末地用水力带动钢磨,进行对炒熟的大豆、菜籽、花生、葵花进行破碎和压榨,出油率高,还省力省时,卫生安全。

唯一的缺点,又是没有了古法压榨的香味!

毕竟,机械压榨的温度和出油率,已经不完全一样了,香味儿也就不一样了。

温度,杂质,都影响香味儿!

不过,经过特殊沉淀、冷却和过滤后的粟末植物油,看起来非常清亮诱人。

黑牌菜油、大豆油、葵花油、花生油,已经开始远销各国各地。

一斤、两斤、五斤,三种玻璃瓶。

软木塞,加橡胶皮套,用腊密封。

统一印刷的标签上面,有一个大大的草书“黑”字。

“黑子”旁边,用楷书或魏碑体,写着植物油的种类和产地。

“粟末农场,荣誉出品!”

粟末农场,是啥地方?

不清楚!

但人们记住了粟末黑牌植物油产品。

价格不贵,好东西!

就是个“黑”!

阿布听说,新成立的粟末地通用技术研究院科学家,正在利用新发明的油压、水压技术,研发新的榨油技术。

阿布的确很期待!

榨油越干净,剩下的油渣就越好利用。

否则,撒到地里,作物会烧死,即使堆积发酵之后力量也大得很。

此外,含油率高了,给牲口当饲料,牲口长得太剽悍,不太爱听话,不好使了!

榨油技术提升了,小麦、玉米、大米的加工技术,自然已经得到全面的升级。

现在虽然不能达到自吸,但磨出来的面粉已经相当细腻。

精白粉,细白粉,黑粉,糠麸,全都分得明明白白!

机械磨面技术,已经全面替代了传统的石磨、石锥等传统方法。

唯一可惜的是,粟末地的小麦,目前因为种植区域的限制,全是春小麦。

所以,面粉纤维不够长,所以阿布想给自己儿子媳妇父母展示的拉面绝技,一时半会儿还没法呈现!

遗憾!!!

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还得等!

可怜的佩媛儿和可立儿,听见美好描述,口水立刻流下来了!

惹得温璇死死掐了阿布一下,掐得他龇牙咧嘴!

全家人,却在哈哈大笑。

粟末地,现在使用得最广泛的能源,一是煤,二是水,三是光。

煤,就不说了,历史最早,用的最广泛。

水力利用技术,可以说是现在粟末地产生的最具工业革命特征的动力技术!

水力,似乎无处不、无时不在、无所不能。

凡是需要大量人力参与的工艺流程,工程技术人员首先想到的,便是如何用水力机械来替代。

政府有意引导,人们也乐意使用。

解放大量繁重的体力劳动,人们还可以做其他大量的事情。

至于光的利用,则是在纯净玻璃和水银镀膜反射技术发明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利用防涨裂玻璃建造的玻璃温棚,打破了粟末各地季节性作物种植的限制。

利用小块水银玻璃镜片制造的凹面镜热水器,既能烧开水,还能取火。

用玻璃镜、凹透镜、凸透镜,制造的室内无影照明技术,已经广泛被各个医院和研究所使用。

孙思邈他们,现在做复杂的人体解剖性手术,组织切除和伤口缝合,再也不用在大白天点上无数蜡烛,除非是阴天或者夜间。

至于望远镜、老花镜、放大镜、显微镜等这类东西,全都被鼓捣了出来。

说白了,这些发明,都是对光能源的充分利用!

这时候,阿布在迟疑两样东西,那就是电和蒸汽这种技术,要不要被引导着进入这个时代?

阿布在思考,技术升级对历史蜕变的促进作用。

现在,粟末地对于火药的研究和利用,除了用于军事,就是用于爆破。

限于黑火药的效率极限,它的作用毕竟是有边际的。

如果想获得威力更大的爆炸力,就需要在化工领域再下大力气,研发新的爆炸材料。

好在这个时代,在泛汉文化范围内,搞丹药、想成仙的人还是很多。

于是,在孙思邈的介绍下,何虎走遍大隋各地,重金邀请了许多当今着名的炼丹大师。

叫上名字的,有苏元明(青霞子)、陈少微、张果、孟诜、玄真子、清虚子、楚泽先生、独孤滔等人。

因此,粟末地化工科学研究院化学分部的人员,规模最大。

目前,有三百多名丹药大师和学徒。

整日里,在杨柳湖后面的一处山谷实验场,烟火缭绕,声音隆隆。

那是丹师们,在开展各种看似莫名其妙的研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且隋请大家收藏:()且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可不要小看这三百多人,其实真正主导研究的也就七十多人。

其余人员,都是助手、记录员和安全员。

这里,花钱如流水!

用的东西,也是五花八门,也常常会发生莫名其妙的爆炸和难闻的烟气。

但即便这样,这些人似乎也乐此不疲。

因为阿布当面告诉他们,只要他们能研究出自己喜欢的东西,不仅政府会高价购买,还能享受专利分成!

与此同时,还可以面见孙神仙,听其宣讲长寿升仙之道!

孙思邈,人家是什么人?

那可是名满大隋的活神仙,六七十岁人,如三十许也!

化学部成果,有几项。

其一,绿矾油,即稀硫酸,以及浓硫酸的制取。

绿矾油,已经是老发明了,只是老祖宗们没有给它硫酸的名字而已。

这些丹药师,是再次提高了对绿矾油的提纯工艺。

他们成功地由稀硫酸制备,发展到浓硫酸制备水平。

其方法,是所谓的“炼石胆取精华法”,即干馏石胆(胆矾)而获得硫酸。

为了充分利用粟末地从倭奴国进口的硫磺原料,阿布想办法给他们丢了个消息。

相传,在秦汉时期,有人通过焙烧和冷却硫磺气,获得了纯度更高的绿矾油,人家叫硫酸。

这下子,那些炼丹师们疯了!

开始利用玻璃器皿工厂提供的各种奇奇怪怪的实验器材,彻夜研究。

据说,这些人现在对酒精灯、烧杯、试管、曲颈瓶、滴管、玻璃棒,温度计、托盘天平、烧瓶、蒸馏烧瓶、锥形瓶、漏斗、广口瓶、细口瓶、坩埚钳等用得得心应手。

当然,因为质量和使用方法的问题,这些东西消耗量很大!

没关系,粟末地的玻璃原料不值钱,这些设备可以大量供应。

三酸中的硫酸有了,那下一步就是攻坚盐酸和硝酸。

硝酸研究的进步,更快一些。

有些炼丹大师已经开始尝试将硝石放在烧瓶里煅烧,试图收集产生的气体。

其实,如果这产生的气体溶于蒸馏水,就能产生硝酸。

因为那气体叫二氧化氮。

烧碱,应该很快能被这些人制造出来。

因为将熟石灰和大家熟制皮子的草木灰、或者烧制玻璃时用到的查干淖尔湖的所谓纯碱——“碳酸钠”溶液。

混合,沉淀,分离,提纯。

沉淀物,是碳酸钙。

悬浮溶液提炼,就能得到烧碱,氢氧化钠。

这样,两碱(其实是一碱一盐)就有了。

现在看来,粟末地化学品中,将来碱的家族最大,除了即将得到的氢氧化钙、氢氧化钠,还有氨水。

这东西,因为橡胶的使用和研究,已经提前发明出来了。

只是,现在对盐酸的研究,很是没有方向。

只能鼓励炼丹师们,对对着大家实用的盐,多下功夫。

于是,阿布给他们特意提供了大量的海盐、岩盐,让他们可劲的使用。

其实,这也是一层窗户纸,方法也很简单。

就是食盐和绿矾油(硫酸)放入蒸馏器中加热,遗留物就是硫酸钠。

如果将逸出的刺激性气体,用蒸馏水吸收,就会得到一种酸性溶液,它就是大名鼎鼎的盐酸。

可是,这个方法,阿布不想告诉他们!

还是让他们自己继续瞎搞吧!

等哪天某个大师灵光一现搞出来了,才符合研究科学的精神。

那样,还可以奖励他们,并借以收买人心。

他真不急,有的是时间!

至于以后等粟末地工业需要大量的氯气和烧碱的时候,那他可以有更简洁高效的制备方法去有意泄露。

电解食盐水,就会得到氯气、烧碱,和会燃烧的氢气。

氯气有了,盐酸还是啥?

嘿嘿,那时候,估计电就可以问世了!

三酸一碱一盐,意义重大,用处广泛。

它们,是最重要的通用基础化工原料,几乎全部的化工细分领域,都要用到它们。

所以,这些东西很重要,必须搞出来搞明白!

这,也是阿布有意引导的用意所在。

有了这些,他就可以制造化肥、药品、新材料等等,以及最重要的化学炸药和快枪!

现在,黑火药的手榴弹和炸药包尽管够用,但将来呢?!

八天会议之后,阿布率领政府官员,展开了粟末地所有科研院所的密集调研。

现场办公,就近解决这些机构的各种资源配套问题。

能现场解决的,坚决不拖。

几个头头一碰头,就立即做出一套具体的解决方案。

虽然现在还不能像阿布前世那样,建立一个综合办公机构,但恰恰因为粟末政府的规模小,人员少,故而审批流程少。

一言而决,决策速度快得不是一般。

所以这种办事效率,反而更能体现粟末政府的办事习惯。

快!

当然,对于一个成熟的政府来说,是绝不能这么干的。

仓促和轻率,会出大问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且隋请大家收藏:()且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