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且隋 > 第199章 味蕾狂欢,橡胶走起

且隋 第199章 味蕾狂欢,橡胶走起

作者:玄武季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26 16:51:51 来源:全本小说网

面对粟末地远洋贸易在经济工作中日渐凸显的重要性,粟末地海军的地位也在快速提升。

建造舰船容易,但缺乏的是海军军事人员,特别是海军军事指挥人才。

为此,搜影何虎第五人员猎手中队,在余杭、福州、闽越一带,搜罗招募疍民、渔民、商船水手,并以重影部分军兵为骨架,分别建立天津第一和夷州第二远洋海军。

中枢副令,主管兵部和军事的周孝安,又被赋予新职,抽调人才,组建海军军部,并担任冲绳第二远洋海军司令。

阿布给粟末第二远洋海军的任务,就是早日成军,北出巡游监视倭奴国。

并调重影一部五千人,由阿科泰弟率领,成立海军陆战队,协助海军进行陆地作战准备。

夷州郡,在贾农等一干军民的努力下,呈现出了勃勃生机。

夷州虽然多山地,但气候适宜。

这时候,也不存在人多争地的现象,所以还是尽可能多地保留了大片的种植园地。

夷州郡,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湿润、温暖、多雨。

好多地方,一年能够三熟,几乎无歇。

阿布寄予热望的美洲植物,在夷州很快就安家落户,开始愉快地成长起来。

现在最有前途的作物,就是稻米。

贾农在奏疏中直言,这里是“海上米仓”,米质好,产量高。

其他适宜种植的作物,品种非常繁多。

现在已经铺开种植的谷物类,除了稻米,就有小麦、棉花、高粱、粟、大麦、玉米、荞麦等。

至于豆类,有大豆、红豆、花豆、绿豆等。

还有薯类,有甘薯、树薯和马铃薯等。

此外,像经济作物,就有甘蔗、茶叶、烟草、亚麻、油菜、棉花、黄麻、剑麻等。

估计今年**月,大家就可放开肚子吃上诸如薯类等的好东西。

粟末地的火锅,用辣椒、芝麻、香菜、蚝油、醋、酱、蒜,进行涮肉、涮新鲜蔬菜的日子,行将不远了。

阿布的美好口福生活,也即将开启!

狂欢吧,我们的味蕾!

自从去年获得的辣椒种子,正式从美洲输入之后,仅仅一年,这东西就已经风靡粟末地全境。

辣火锅,以无可匹敌的姿态,横扫所有传统吃食。

无论堂室,还是野外聚餐,辣火锅都成为了粟末人民的餐桌主打星。

这一饮食上的革命,是在阿布推出铁锅炒菜之后,又一项对天下老百姓味蕾的伟大贡献。

无他,因为他引入了辣椒之后,这种万分神奇的佐料、或者菜品,就让大多数的人对之欲罢不能。

辣味,让味蕾狂欢!

辣椒的产量非常高,种类也繁多。

粗的,细的;长的,短的;辣的,甜的;红的,白的,黄的,绿的……

最厉害的是夷州郡和万金谷,因为气候适宜,可以倒茬连续种植,繁殖的非常快。

而且,辣椒不挑地,产量高!

契郡和粟郡,就因为种植面积大,所以即使是一季,也是收获巨大。

新鲜的,既然许多人还不敢放开吃,那就切了晒干。

那种巨辣无比的,用线穿起来,挂在大树上晒干!然后拉进工厂里干炒粉碎装袋储存。

然后,等积累到一定数量,然后分批送往各地,作为粟末地人民的福利,免费发给大家,并附送一份食用指南。

冬天里,喝一口烧酒,吃一口辣火锅,什么就有了!

抗寒!

大热天,吃一顿辣火锅,汗如雨下,什么就没有了!

排毒!

至于平时,饭食里撒一点,辣!

多一个滋味!

特别要提阿布梦魂萦绕的橡胶树。

准确的说,粟末地重点引进移植的橡胶树,叫三叶橡胶树。

这东西的移植,真的很难。

主要是远距离的运输,很容易让种子氧化不再发芽。

因为粟末人现在来往南美的路线,仍然是千百年来的北线,所以不仅得经过漫长的时间,而且还需要经历全部种类的天气气候。

去的时候,温带、寒带、冰原、温带、热带、雨林。

来的时候,再倒着来一遍。

所以,无论插扦繁殖的枝条、还是种子繁育的果实,都要经历风霜雪雨,高温酷寒,真是九死一生。

现在还能每批存活和发芽几十株,全都靠阿布和所有粟末人的人品。

两年下来,一共一百二十株茁壮成长,五十株不死不活!

其他的,或者是变成了干柴,或者是还是种子状态!

阿布和户部算过一帐,这一株成活的橡胶树,其落地成活的成本,已经达到了每株十两黄金的代价。

这还是平算了像薯类、花生、玉米、番茄、辣椒、向日葵等作物之后的结果。

说橡胶树,是用金子堆起来的,一点都不过分!

这总共一百七十株橡胶树,就是粟末地连续两年辛苦奋斗的成果。

得益于不断巩固和加强的补给点,连接粟末地与美洲的交通线,变得越来越通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且隋请大家收藏:()且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美洲种子猎人分队,已经开始源源不断地,利用畜力和马车、雪橇,运来了数量不少的天然橡胶乳液。

这些灰白色的东西,软踏踏的,非常有弹性。

据说陆仟他们第一次碰到这东西,是看见笛卡尔王国和南美大陆腰部地区的一些部族少年,正踢着一个脑袋大小、又圆又弹的球在玩。

这不是大汉朝的蹴鞠嘛!

陆仟当时大吃一惊,大中国的蹴鞠怎么会流落至此?

可仔细看了,就发现自己想岔了!

虽然他们玩的不亦乐乎,但规则和形式,完全不像大中原的蹴鞠。

最显着的区别,就是没有高高竖起的风流眼,也不是两队互站两边隔着中围对攻。

他们的游戏,是两边两个藤条框,人员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而那些土着用的圆球,也是一个实体的不知什么东西的圆疙瘩。

咱们的蹴鞠,则是外包皮革、内填米糠的皮枕球。

于是,陆仟很快就找到了阿布给他此行的大任务目标。

天然橡胶和橡胶树,就是当地人嘴里的“流泪树”。

把流泪树砍断,乳白色的胶汁就会一滴滴地流淌下来。

当地人把这种树汁叫做“卡乌巧乌”,意思是树的泪水。

土着们将这种“卡乌巧乌”的水分晒干,就做成了弹性十足的橡胶圆球了。

据目击,有些土着还将还会把脚浸在乳液之中,然后拔出脚将脚面上的乳液晾干,就成了一双“雨靴”!

蹴球游戏,橡胶球,雨靴,橡胶带,手柄垫、橡胶、鞋子……

当地人已经利用简单原始的树液,对橡胶乳液进行处理,再用来利用和制作简单工具。

这些原始的发明和利用方式,全被搜影种子别动队员们详细地记录了下来。

橡胶很重要。

橡胶很神奇。

橡胶是工业走向现代化的粘合剂、催化剂。

但是,运回来的橡胶乳液,大部分变干、没有了弹性,并变成碎末状。

这就是氧化的缘故。

阿布知道,但没法向大家解释原理。

最合适的办法,就是尽快找到便于橡胶存储、运输、防止氧化的办法。

对于橡胶乳液最基本的存储和利用方法,阿布是真知道的。

橡胶防氧化,只能依靠氨水。

确切的说,需要氨气。

而橡胶的利用,最好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硫化。

就是按照一定比例、一定温度加入高纯度硫磺进行加热。

前者难,后者倒是相对简单。

氨气,可真不是以现在人们的技术水平、知识水平能大规模制造的。

因为工业合成氨气,首先要有一氧化碳、氢气、二氧化碳、压力容器、氮气,催化剂,等等。

即使阿布再牛逼,将氨气的合成公式和弗里茨·哈伯的制氨工艺流程全部写出来,也没法制造!

化学分子式,除了阿布,这世界上有谁理解?有谁认识?

估计光解释这些最基本的元素周期表及分子原子结构,阿布恐怕也就要耗费完了此生!

那怎么行!

另外,炼制合成氨气的工艺,有无数的拦路虎。

就只是简单在实验室里,模拟提取,恐怕就完成不了。

别的不说,如何在密闭的容器里加压、如何让容器是压力容器、如何获得高纯度的氨气所必须的催化剂……

呵呵,实在是想多了!

有生之年,能搞定这些实验室状态的流程、工艺、器具、添加剂等中的任何一项,都是跨越人类历史的大发现。

那么,以这个时候的人类科技水平,真的就没办法提取到这种有毒、奇臭的气态物质吗?

答案是能的!

先说说自然中,天然产生的氨气。

人类最早认识自然界中的氨气,是从土壤的肥力角度推测研究出来的。

因为氨是促进植物生长的重要元素之一,也就是肥料,人们叫它肥素。

后来断定,植物所需要的肥素,来自土壤中的腐殖质和自然雨水。

因为它臭,气味很重,很熟悉,很独特!

腐殖质中产生氨气,最容易产生的办法,就是粪便发酵后产生的沼气。

特别是骆驼和牛的粪便堆积发酵。

最早人们确认存在氨气这种东西,是因为人们在烧骆驼粪便时,偶然发现的。

很久以前,人们在沙漠之中都使用骆驼粪作为燃料。

由于长期烧骆驼粪便,使得一处歇脚的庙宇墙壁之上,出现了许多的烟灰。

好奇的人们,发现在这些烟灰里,有一些像盐一样的白色晶体,而且具有很刺鼻的气味。

当时的人们,称之为阿摩神之盐。

再后来,人们继续研究这种阿摩神之盐,得到了那种熟悉而刺鼻的气体。

厕所里的味道!

它可以溶于水,水溶液还会呈现碱性,所以人们就叫这种气体为碱气。

它,就是氨气。

阿布为什么能知道这些?

还是因为他的身份。

他是个外勤特工,自然必须熟悉各种人类社会的爆炸物、材料、原理、危害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且隋请大家收藏:()且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爆破学,就有很大的一部分全讲的这类东西。

与氨气相关的爆炸物,就是硝酸铵。

确切地说,他是硝酸铵爆炸后的产物之一。

而对氨气最直接、最深刻的认知,源于幼年时期跟着爹妈在地里耕种时用的肥料。

对,氨水!

和硝酸铵一样,都是非常好的农作物的肥料。

氨水的刺激气味,就是那种千年旱厕的味道,农村人都知道。

所以,长大后的阿布,也顺便去了解了氨气、氨水、以及氨这种元素的来龙去脉。

那么他知道吗?肯定是知道的!

并且比一般人知道得还多。

因为,氨,和他的父母、家乡、童年的记忆有着密切的相关。

粟末地实验室获得氨气,不,是氨水的方法很老套。

靠沼气生产甲烷是一种。

在玻璃器皿中焙烧骆驼和牛粪也是一种。

因为氨气容易溶于水的特性,只要产生的沼气或者甲烷气,经过蒸馏水之后,就能获得含有氨的水溶液。

虽然含量很低,但作为橡胶的保存剂,却完全够了。

因为橡胶氨水保护剂的含量,只要到达0.2%-0.7%就够了。

而实验室粪便焙烧和沼气中过水溶解获得的氨气,其含量大体就这个水平。

天佑粟末,机会真的是留给有准备的阿布。

于是,夷州郡的橡胶园,还没有成长起来,更没有到发展到能割胶的程度。

但科学工作者们,已经整理出来了一套完整的收胶及存储流程和办法。

首先是割胶的胶刀。

这时候的美洲先民,采集橡胶乳液相当简单粗暴。

一旦发现野生橡胶树,直接就用石锤、石斧上去砍断,然后通过端口来收集橡胶乳液。

砍完以后,这棵橡胶树也就废了。

阿布想到这一点,就和申徒石的冶炼制造团队、美洲特别分队队员一起,将专门用来割胶的胶刀给打制出来了。

并且一次性就进化到推式割胶刀。

长约一尺,木柄,刀身弯曲,V型两刀刃,夹角偏锐,刃为凿口。

谁也不知道,就如此一个小小的发明,就将一棵橡胶树的可持续采集胶乳的周期,延长到了三十年。

其次是割胶的胶杯、胶桶和氨水保护剂。

三叶橡胶树的胶乳,从树上流下来时,会因接触空气及其它物质,而自然凝固。

所以割胶工,都会随身携帯一个装着低浓度氨水的瓶子,以便在胶杯中加入适量的保存剂,来保持胶乳的稳定性和新鲜状态。

氨水是不能用金属器皿盛装的,也最好不要装在浅色透明的器皿中。

这点,阿布早在前世高中的时候就知道。

为此,承接橡胶乳液的胶桶,用结实的陶瓷制造,还专门设计了悬挂和连接固定的铁箍。

装氨水的瓶子,也用了深色的玻璃加厚瓶子,连瓶塞也用了玻璃制作。

运输橡胶乳液的胶桶,设计成了外层铁皮、中间为软木、内胆为陶瓷的大肚小口胶桶。

盖子,也用陶瓷,并用树胶密封。

有了氨水保护剂,就避免了橡胶的氧化和变质。

长途运输和保鲜,成为了可能。

第三,就是橡胶的硫化处理。

这个最简单,有的是原料和技术。。

当橡胶乳液运入集中点后,再加氨水进一步让乳液稳定。

粟末地人发明了原始的手摇碟式离心机进行摇滚晃动,让橡胶乳液变得均匀和稳定。

然后再装入特制的胶桶,千里迢迢,送入粟末地的硫化加工车间。

这个过程简单描述一下,就是加硫磺、加热、注入模具、再加热成型。

因为这些技术和细节,还都在持续细化和升级,所以就不一一细述了。

至此,橡胶的完整产业链和加工链,便全部完成。

橡胶工业化制品,正式走入这个时代!

自美洲大陆的原装乳胶液,陆续到达。

现在粟末地实验室里,已经实验性的制造出来了好几个橡胶产品的样品。

一辆带橡胶实心轮胎的自行车。

一架橡胶实心轮胎的铁轮毂大马车。

一件橡胶大雨衣。

一双传统样式的橡胶雨靴。

一双低腰橡胶鞋,非常像后世的绿色帆布解放鞋。底子上有一层薄薄的橡胶。

一个填充羽毛的橡胶皮球,原始足球。

一段橡胶管。

一片橡胶板。

喜欢且隋请大家收藏:()且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