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且隋 > 第183章 风起大隋

且隋 第183章 风起大隋

作者:玄武季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26 16:51:51 来源:全本小说网

隋朝的税收制度,即租庸调制。

租,是田租,即每年定期缴纳定量的谷物。

调,是人头税,即交纳定量的绢或布。

庸,是纳绢代役,即服徭役期间,可以用绢或布来代替。

老文帝上台后,采取轻徭薄赋政策。

比如,规定丁男五十岁免役收庸,允许交布帛以替代力役。社仓税准上中下三等税,上户不过一石,中户不过七斗,下户不过四斗。

小广皇帝即位后,继续出台政策减轻赋役。

例如,免除妇人奴婢的课税,把男子成丁年龄提高到二十二岁,等等。

这些制度,即充分考虑民生,又兼顾效率与公平。

就连前世的大唐也是照搬全抄,成为忠实的继承者。

况且,纵观唐朝,其赋税是一个逐渐加码的过程,整体上可比隋朝重多了。

纵观大隋,这时期的赋税政策严格规范、明确清晰、一以贯之、持续减税。

如此,便有苏轼的评价:

“自汉以来,丁口之蕃息,仓禀府库之盛,莫如隋”。

那既然如此,大隋怎能发生风起云涌的造反浪潮呢?

根本原因,在高“大”上。

广皇帝这个人,你绝对不能认为他无能、无才、无脑!

相比他老爹文皇帝,广皇帝不仅文采非凡,而且胸怀远大,是个天生干大事儿的人。

他的所有行为,人们必须开足脑洞,尽量往大上面靠。

首先,是大一统。

他要求自己的地盘要大。

他用自己的大军,最大化扩大版图,周围所有不服大隋为中原之国者,就是用大拳头都让他清醒。

这时候,东西南北,都让他打了个遍,也基本上都打趴下、打服了。

这样,大隋的地盘空前的大。

周边各国,都成了大隋的附属国。

包括后来不断嘚瑟的高句丽,至少在广皇帝远征高句丽之前,高大元在明面上还是承认大隋朝的尊主国之位。

所谓“粪土臣元”,可不是随便乱说的。

其次,就是大建。

有钱了,国库充盈了,就得想办法花。

拉动内需,刺激经济持续增长。

于是,文皇帝和广皇帝,都开始大搞基建、大造宫观、大凿运河、大修长城、大搞欢庆、大阅四方……

而这大建之下,是大规模、大频率使用人力,动辄十数万,最至上百万。

再此之下,是府库中的金山、银山、粮山、布山、绸山……像大水一样泼了出去。

可还是多得花不完!

一句话,凡隋之事,总是贪大求全。

说白了,就是大搞面子工程、样子工程、形式主义。

这样做的危害之一,就是劳民。

大建、大战,的确有助于搞活产业链经济,但劳力都被征去搞大建大战了,土地上没人了,市场上没人了,怎么让经济活跃起来?

这种滥用民力的直接恶果,就是赖以支撑整个社会经济政治的生产力,遭到了严重的损害。

人们,都疲于应付沉重的劳役、兵役。

这自然就让正常的生产、生活难以为继。

欠税、逃税、抗税,成为一种现实的必然。

这时候,施行政令的官吏们依然故我,教条地遵循律令照旧对违法者严格处置。

违法,护法,抗法。

政令开始与现实脱节,官府开始与民户对立。

社会矛盾,加剧了!

翟让,三十多岁,红脸膛,总是带着一副笑嘻嘻的和善面孔。

他,是滑州白马县人氏。

白马县,因地处韦氏之国,所以也叫韦城。

可翟让并没有在自己的家乡公干,而是在距离家乡东百五十里的东郡衙门里干法曹。

法曹是个什么职位?

就是县里的法官和公安的合体。

按照大隋属官职责的说明,这翟法曹的工作范围还比较广。

具体包括,负责一县的司法,参与一县的军事行动,主持一县的案件审理、施行法律落实。

同时,还得督查一县的盗贼治安,掌知全县的贪赃、纳贿、罚没的事情。

官职不大,但地位相当关键、重要。

翟让的身手不错,自幼习武,擅使长枪和弓箭。

但他这个人,很少恃强凌弱,倒是表现得忠厚、耿直。

在同事和当地老百姓当中,他有相当高的威望,因此也交了不少三教九流的知心朋友。

翟让的心里,开始日渐焦虑。

这天,他正坐在自己的值房里发呆,好友黄君汉走了进来。

黄军汉,是翟让手下的典狱长。

两人脾气相投,又都是外地人,所以常常处在一起,关系非同一般。

“怎么了?一个人在这里发呆?”

“唉,发愁啊!来,喝杯凉茶!”

翟让让好友一旁坐了,又给他倒了一杯茶递过来。

“发愁?啥事儿?说来听听,看我能不能帮你!”

“还能是啥?是人呗!”

“人?啥人?不会是你的那品翠楼的老相好吧?你操心人家做啥?人家日子过得好着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且隋请大家收藏:()且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谁说她了?我是发愁咱们监牢里的那些人!”

“你是说那些农民?”

“嗯!你说这是咋了?去年还没有像今年这样,全都是因为赋税的事关进来的!”

“是啊,这世道真让人有点看不清了。这才多少年?咱大隋,以往可是很少会因为交不起赋税就能让农民收监!”

“可不是,我可是听俺们村里的老人说过,这大隋的赋税可是比前朝历代都轻多了!”

“是啊,我爷爷还说,咱们是遇上了千年不遇的好世道。这二十多年,也是人过得最惬意舒坦的时候!”

黄军汉想起自己爷爷的话,也觉得这大隋的日子还不错。

可是,从去年开始,这社会就感觉在变得慢慢不平常、有点糟糕起来。

“那些农民,好多我都认识。”

“你看关进来的都是什么人,要么年纪大、要么体力弱、要么刚刚服完徭役刚回家,他们实在是承担不起租庸调啊!”

翟让担忧痛惜地说道。

作为执法者,对弱者他有天然的同情心。

“是啊,去年大旱,今年又是水涝,家里的青壮都被征去修河、修路、造长城去了。”

“你说说,这些年光是随大军出外打仗,就征去多少?”

黄君汉倒是对这些事情背后的原因,说得很清楚。

“唉,田地里都剩下老弱病残了,这庄稼和其他营生能有好吗?你再看看街市里做买卖的,还有几个青壮人?”

“是啊,可怜人,都是。”

“你看,像那几个黄村的女人,丈夫出征好久,都没个消息,可家里的孩子老人一大堆!”

“他们整日里哭嚎得让人难受,这不,我就找你来散散心。”

“唉,咱这大隋这几年折腾得也太厉害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谁知道呢?今日下值,咱们哥俩喝一杯吧,闷得慌!”

“好,下午我在衙门口等你!”

翟让今晚没事,就一口答应老黄的邀请。

黄君汉一口喝干茶水,就自个儿走了。

翟让看着值房窗外火辣的日头,心里更烦了。

当晚,在黄君汉租住的宅子里,这哥俩喝了一场大酒。

酒酣之余,也偷偷决定了一件对于他们这种人来说的绝对大事。

什么事?

放人。

偷偷的放人。

因为这东郡衙门的监狱里,关的人真的是太多了。

如果是作奸犯科的恶徒那倒罢了,可最近半年来关进来的,却大多是因为无法按时足额纳税的小农民。

其罪名,无非是欠税、逃税、抗税。

仅仅过了半个月,东郡衙门的监狱里的囚犯少了不少。

这让原本焦头烂额的狱卒狱吏们,长出一口气,轻松了不少。

尽管大家嘴上不说,但对翟让暗中主导的这个事,拍手称赞。

几个小农民,就因为几口粮食、几匹布就关进监牢,实在是冤的慌。

朝廷有那功夫,还不如让他们早日回去,在地里多刨几下,至少还能补上不是?

可事情,就是那么巧!

七月的时候,朝廷按例派出监察御史,巡视各地。

这次来东郡的监察御史,是个仔细和苛刻的人。

当他翻验东郡典狱薄的时候,一下就看出了问题。

大问题!

不仅人数对不上,而且有一些人明显有罪,但却以无罪而放。

这事情被翻出来,眼看要让好一批人倒霉、问罪,甚至丢命。

就在这时,翟让挺身而出,将所有私放罪囚的过错,一股脑揽在自己身上。

这监察御史也是个明白人。

知道这细查下去,可是会牵扯出一大串的人,非大地震不可。

况且,这翟让的供状也制造得非常圆满,于是顺势就判翟让私放囚犯、藐视律法之罪。

收监,拟死罪,待朝廷和州郡主官详处秋决。

翟让的遭遇,让东郡官场和民间人士,非常同情。

每日里,来带着吃食看望他的人不少。

有往日同僚,有布衣白丁,有江湖人士,也有很多农民……

翟让,倒是云淡风轻!

得说说黄君汉。

黄君汉,字景云,东郡胙城县人,出身豪族。

他父亲黄察,可是大隋的高官。

任汴州副刺史,赠汴州刺史,封上柱国、东郡公。

若是说到黄君汉的先祖,那更是大大有名。

谁?

黄歇!

就是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楚国春申君!

怎样,牛不牛?!

黄君汉的武功,也不是盖的。

马上马下,无一不精,并且为人多有智谋。

他和翟让,同在东郡为官,脾性趣味相投。

私下里,无话不谈,也多有切磋拳脚功夫的事情,感情非常深厚。

这黄君汉,本来已经去书信托他父亲出面,转圜一下哥俩牢狱私放农民的这事。

毕竟,因为欠税抓进去的农民,真不是什么泼天大事。

可没等他这边操作好,好兄弟翟让就一手揽过,保护了他,也避免了好多同僚牵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且隋请大家收藏:()且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况且那监察御史也不是糊涂虫,顺势判罪翟让一人有罪,将其送入狱中待斩。

一个字,快!

这个结果,却是黄君汉无法接受的。

一个风大天黑的深夜,黄君汉支走狱卒,在单独的监室里请翟让喝酒。

“大哥,你走吧!”

喝了一会儿酒,黄君汉突然说道。

翟让一怔。

“怎么走?”

“我已经计划好了,放你逃走!”

“放我逃走?你怎么办?”

“不行,我绝对不答应,这事儿牵扯太大,绝对不行!”

翟让明白了好兄弟的意思,一口回绝。

私放死囚,比私放抗税的农民,可严重了不止十倍。

“大哥,你听我说。”

“你知道,你是一位能干大事情的人,就这么蹲在狱牢中等死,实在是天底下最不幸的事。”

“再说了,看着你白白替我等送命,弟弟我心里的这道坎,实在过不去!”

这话说得,翟让一时间没了言语。

他知道,这个兄弟能把话说到这个程度,一定是下定了决心。

说不定,自己如果不听,还会搞出更离谱的事情,比如翻案、劫狱什么的,会将事情彻底闹大。

如果那样,可就把个案变成窝案了。

那样,到时候遭罪的可不就是一个两个了。

自己孑然一身,死了就死了。

可一旦连累了更多人,那就违背自己悲天悯人的初衷了。

不美!

“还是那句话,我走了,你怎么办?没有万全之策,我是不会离开的!”

翟让思考了一会,说道。

“大哥,你放心。”

“我的家世,你也清楚,只要我打点的到,你走得巧妙,自然没什么问题。”

“你尽管走就是了!”

黄君汉显得胸有成竹。

翟让咬了咬牙,终于狠下心来,说道:

“兄弟,那我就不客气了,生死之路,只凭你的了!”

说完,两个人便不再谈如何逃跑之事,开始开怀畅饮。

东郡的夜,总是那么短暂!

过了几日,东郡城大雨。

河道大涨,不知怎么的,大水突破河岸,冲毁岸边的狱墙。

连带着,一处关押囚犯的房子被摧毁。

有囚犯趁乱逃跑了。

黄君汉领人追捕,大部索回,只有死囚犯翟让,不知所踪。

东郡县紧急大索数日。

无果,报上,发海捕文书,成为悬案一桩。

此时的翟让,已经大变模样。

原本红脸膛的三十年纪大汉,变成了一个皮肤黝黑、五十多岁的老汉。

他佝偻着身子,怀里抱着行囊,挤坐在一艘前往韦城的货船舱室里。

他的行囊里,是半贯五铢钱和衣服、食物。

怀里,还有一张纸质的通行证,叫过所。

过所上,记录着翟让新身份的详细记录,还盖着东郡官府的大印。

翟让现在叫黄阿满,是黄君汉家的一个老仆人,五十有五。

具体事由,是要去滑州白马县公干,替家主送一份寿礼给当地一个姓单的豪绅。

过所上,除了这些,上面还记录着黄阿满此去所经关津名称、所携带物品的名称及数量,等等。

这份过所清晰地注明有效时间,计三十日。

超三十日者,须在所在地衙门,上交旧过所,申请改发。

最后,是年月日,主判官、通判官签署,以及衙署大印。

喜欢且隋请大家收藏:()且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