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且隋 > 第149章 冲压造币

且隋 第149章 冲压造币

作者:玄武季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26 16:51:51 来源:全本小说网

看了看中臣太仓的金锭、银锭的成色,的确发现这倭国产金银质量非常好。

只是铜料的品质,有点差。

看样子,主要在于铜冶炼的水平不怎么高。

“你们那儿这种成色的铜,货量大不大?”

阿布拿起有些发黑的一小块铜锭,问道。

“铜矿也是新近这几年陆续才发现,产量也不低。”

“只是冶炼方法限制,没法炼出精铜,这也让矿主和当朝很头疼。”

“哦?这却是为何?”

阿布好奇地问道,有金银也行啊,还要什么自行车?

“因为金银虽然多,但却不似铜币那样轻便细小易行,与老百姓生活和日常经济无益。”

“当朝非常喜爱汉、隋钱币,可您也知道,那些铜币怎可轻易输入我大和?”

“这大隋也一直缺铜,而铜币就更不可能输出了!”

“在我大和,原本想用铜来铸币,可是这铜杂质太多了。”

“只好通过贸易获得汉以来各朝的钱币,叫渡来钱,这些铜币可比银子值钱呢!”

“啊?还有这等事情?”

阿布听了,更加吃惊。

铜比银贵?开什么玩笑!

但中臣太仓的话,立即让他哑口无言。

“老先生莫要不信,你如果有大隋铜钱,只要品相完好足量,我愿意以一两银兑换七百文。”

“啊,这么贵?”

阿布脱口说道。

他的意思,就是说一两银子难道不是兑换一千文五铢钱?

虽然在大隋金银不能流通,但官府对于外商兑换牌价,还是这个数啊!

这差价有点太大了!

铸造铜币,也不是什么高技术,难道这小倭国就搞不出来?

“贵么?”

“老先生,如果你手上有文皇帝时期的五铢,或者是足量五铢,我愿意以五百五十钱兑一两?”

“啊?嗯!这个不错。”

“我嘛,手上倒是真有大量的铜钱,质量也很好,”

“有两种,等等,你可以先看看。”

说完,从怀里掏出两枚黄澄澄的精致铜币,递给中臣太仓。

第一枚,和开皇五铢,也就是俗称的置样五铢一般无异,但显得比平常看到的更为精致细腻。

钱文“五铢”二字,篆书。

背面方阔,周边厚廓。

“五”字上下左端有竖纹,交笔圆曲,“朱”头方折。

第二枚,却是一枚私人钱。

与五铢一样大小,圆形方孔。

正面为篆书,“大业通宝”。

背面为篆书,竖立“中华”两字。

中臣太仓将这两枚崭新得就像刚生出来一般的钱币,掌在手上,细细端详。

这两枚钱币,恁是生得好看!

色泽发紫发红,显然主材是含量最高的紫铜,属于品级最高的那种。

而两枚钱币的纹路,非常清晰整洁规整,犹如天生一般。

实在想不出,有何等利刃能将铜块刻出此等模样?

浇铸法,是很难如此的!

手感光滑,圆润,就像玉器一般,仿佛还经过了抛光和打磨。

再感觉重量,似乎还要比往常的五铢略重。

好东西啊!

精品!

中臣太仓吸着气,有点爱不释手。

那样子,有点像个孩子。

这两枚铜钱,是粟末地水力冲压技术的产物。

八月份的时候,利用墨家杠杆理论和齿轮技术,再加上不断进步的水锤技术,简单的冲压加工技术出现了。

冲压技术产生的初衷,主要是为了给骑兵部队锻造整片式铠甲。

像胸甲和背甲,类似明光铠。

当看到结实轻便的胸铠甲,阿布提议是否可以在上面压印上胸徽。

比如,汉字或图案什么的,以彰显自己军队的精神和属性。

申徒石和一帮做模范的工匠,研究了一个月,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最后,大家选了一个日月图案,做为粟末地武装铠甲的徽章。

既简单又特别,寓意也深远。

因为正赶上自己的孩子们快出生了,阿布就想着,是不是也学学人家前世的贵族世家们,做些纪念币什么的。

于是又给申徒石提出,能不能利用冲压技术,制造金、银、铜币?

打制明光铠一类的工件,是一种粗活。

但冲压徽记,就比较难了。

冲压铜币,那更是难上加难!

冲压铜币的原理,其实非常简单。

只要有足够可控的压力,有足够坚硬的冲具,就可以制作出来。

早期的冲压技术,就是一个母冲头座,一个公冲头,再加一把大铁锤就行了。

现在,在华夏北部大地上,就有好多萨栅、拜占庭、突厥等国的粗冲金银币。

然而,实际机器制币的操作,哪有那么简单?

首先,你得要冶炼软硬适度、成分合适的铜合金板材。

其次,你得要有稳定先进的冲压设备和动力来源。

第三,你得能做出造币的冲模。

第四,你还得懂一点钝化技术。

第五,你还得有能力保证品质稳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且隋请大家收藏:()且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第六,你得有供应充足的铜、锡、铅原料。

第七,你还得有能力把这些铜币流通出去,不亏钱。

……

这些,在这个时代,除了粟末地,天底下可真没有其他个人或组织,有能力如此满足条件去完成成品。

大隋早期的五铢钱,大都制作精好,锈蚀较轻,全是铸范制作。

但数量,有点不足。

现在如果要再做大隋的开皇五铢,那要先得根据它合金含量的配方,炼出相似的铜合金原料来。

只是,这个的确难不住此时的粟末人!

文帝时期的五铢,因为铜的成分较大,铜币泛青,还不算后来的真正白钱。

五铢白钱,铜含量严重下降!

而文帝五铢的金属比例,铜含量稳定在七成以上,铅含量在两成,锡含量在一成。

要炼成这个比例的铜合金,高句丽、粟末地,都没有一点难度。

这些地区,铜的冶炼技术可不要说太高!

当然,这都得归功于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及从中原不断流入的技术和人才。

中原连续的动乱,促进了人才和技术的外流!

其实,这时期限制所有具有造币能力者的主要因素,反而是铜原料本身。

铜这种东西,在中原地区,在汉朝以前并不缺。

而在隋朝以前,铜币大都也是可以私铸的!

只要你能搞到珍贵的铜锭,还能拿到标准的铸范,并且官家和老百姓都认可使用,那就行了!

但是,从汉朝开始,铜已经成为帝国的绝对稀缺资源。

以至于到后来,连铁钱这种东西都开始出现了。

到了大隋,情况又变了,也让筑造私钱行为变得有点困难。

文帝不仅不允许金银进行流通,还强制要求天下人,必须使用符合官方铸造标准的五铢钱。

当然,并没有明令禁止私铸钱币!

那些汹涌而来的世界各国商人、使者,带着金砖、金币、银疙瘩,又该怎么办?

办法有,两个!

一是,来钞关兑换。

这个很简单,你拿着金银到官府指定的关防衙门去兑换。

一两金换十两银;一两银子换一千铢;一千铢,重四斤二两,为一贯。

另一种,就是将标准范钱,悬挂在每一道关口醒目的地方。

置样五铢!

嗨!好好看看啊!哥们不管你怎么整来的钱!

只要你带的五铢钱,和我的范钱一模一样,就可以入关了,自由流通自由使用。

否则,嘿嘿,不好意思,瞧,那几百个箩筐里,都是不合格的恶钱!

对,不合标准的,都是恶!

金银不准用,其他的前朝旧币、现在的恶币,没收了!

销毁,重铸!

想徇私舞弊?想走后门?

呵呵,得了吧!

外候官,可不是吃素的!

现在关口、坊市,都悬挂置样五铢,恶钱、旧钱不能用,否则没收吃官司!

本来,这没什么,还是个超级善政!

因为,帝国这么做,好处很大。

货币统一,废除私币、旧币、残币,有利于物价统一和稳定,促进经济繁荣。

表兄弟秦王嬴政,就这么干过。

书同文,车同轨,币同范,天下归一。

好!鼓掌!

可后来,老年的文皇帝又干了一件蠢事。

为了照顾自己的儿子,他竟然下旨,允许几个镇守重地的亲王,可以在其辖地内铸钱并流通。

乖乖!

范是那个范,但质量?

他们,会用偷工减料的恶钱,强制消费……

这样做的结果,当然是让儿子们敛了财,赚了个盆满钵满。

但,也产生了一个非常恶劣的结果。

这,却绝对是慈父般的文皇帝到死,也没有料到的!

私铸钱币,开始泛滥,查钞制服废驰!

没人敢下狠手管啊!

亲王们铸币的质量直线下降,物价上涨,通货开始膨胀了!

江湖上各种势力,开始纷纷效仿……

广皇帝的大隋,开始持续严厉打击私钱恶钱,并且一个个的完成了削藩。

但不管当朝有没有实际执行能力,可全国各地朝廷上下,都有人一直在偷着铸造恶币!

这时候,恶币已经上升但某种政治目的!

某些人,某些势力,但不是想发起货币战争,而是想通过恶币积蓄财富,图谋……

铜,越来越少;杂质,越来越多。

大隋每年的铜料输入和生产,那是有限的!

五铢白钱,越来越白,其公信力和购买力,也越来越差。

物物交易,盛行不衰,政府也鼓励如此……

粟末地,可以私铸五铢吗?

当然可以!

但,绝对不能放开胆子挽起袖子公开干!

阿布家,是粟末地的土皇帝,偷着干了也没人知道,也没法管。

域外之地嘛!

只要质量过关,成色优异,粟末五铢自然能成为各地优质货币的之一。

劣币会不会驱逐良币?

在大隋的大锅里,当然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且隋请大家收藏:()且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