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且隋 > 第136章 鼓吹之矛

且隋 第136章 鼓吹之矛

作者:玄武季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26 16:51:51 来源:全本小说网

现在的重影、灰影、搜影,以及刚刚建立的小政府,需要思想建设吗?

当然需要。

即使现在人少地盘小,但并不能说内部不存在问题和危机。

阿布必须要解决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

那就是,自己到底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一群什么样的民众?

一支什么样的部队?

一个什么样的政府?

一个什么样的自己?

而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解决这四者之间存在的关系问题。

它是谁的部队?

它是谁的政府?

他们又是谁的民众?

自己需要扮演什么角色?

那,他们都是阿布契郎的吗?

是,也不是。

按照古代军队、政府建立的原则,谁掏钱、谁主导、谁是老大,就是谁的。

这话,没毛病!

但是,这些都是阿布的私有财产吗?

不,阿布绝不愿意是这样。

为一人服务、将天下视作玩物,绝对不是阿布穿越之后的人生梦想。

那,他们是粟末部的?是粟末地上所有老百姓的?还是天下人的?

如果是更多人、甚至是天下人的,那谁又能代表这天下人使用他们?又以何种方式保证他们最终不会成为某个人的私器?

这似乎又让阿布卷入到关于制度、机制、社会、民意的巨大漩涡中去了……

头大的阿布,是仅靠自己,是根本无法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的。

或许,这就是穿越之后基于现实的理想困境。

在游牧方式、农耕方式交错的时代,在奴隶经济和封建经济媾和的时代、在部落文明和大国文明并存的时代,阿布的确想多了。

但也不能不想、不得不想。

想不清,就索性暂时放下。

接下来的几天,阿布密集地召开年前的重要会议。

在军中,大力推动学习重影军法典和军操典的活动。

最值得一提的是,成立巫医曹制度。

巫医,就是神巫和医生。

在这个年代,巫和医是共生和混同的概念。

在军队和社会中,巫医起着治疗、占卜、引导、纾解、安慰的重要作用。

他们是人精神崩溃前的最后一道屏障!

阿布特设巫医曹,就是将巫医在军中和社会的作用继续放大。

让他们不仅治病占卜,而且要肩负起军中和社会中,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

为此,经过和犯过色病的苏大嘴仔细商议,很快形成了系统的巫医曹文件。

上报军务院讨论修订,再提交中枢省审议颁布。

军中巫医曹制度,就是将巫医,做为军中固定的构成单元。

将其作用放大,位置提高。

在幕僚中设置巫医大曹,位列参谋长之下,军法长之上。

每一军、每一团、每一大队、中队、小队,各设巫医曹若干,位置同上。

他们的职责,除了原本的,特别加重了对各所属团队的思想建设、管理工作。

并且,他们有权会同各级军法官、和阿布独属的灰影军内监,对所有军中将士,进行思想教育和监督。

值得一提的是,这巫医曹,不受本级军事主官节制,直属阿布契郎。

重影的思想建设,阿布亲自抓。

重影的军事编制,结合隋制和突厥之制之后,又加入了阿布的想法。

每小队十人,各设小队长一名。

每一百人的十个小队为一中队,设立一名中队长。

每一千人的十个中队为一大队,设立一个大队长。

四个大队,为一团,皆为骑兵。

在上,就是军。

到了“军”这个层级,就是步兵跟骑兵混合。

一个标准的”军“,是由四个“团”,以及八千步兵组成。

步兵和骑兵编制不完全一样。

步兵,八个大队。

两个大队为一团,共四团。

每军,设大将、中将各一人;团有团将一人,其铠胄、缨拂、旗幡每团异色。

巫医曹,各列均备,设三五人不等,治病疏导、承诏慰抚、思想灌输、监督军风等,不受大将节制。

其辎重、散兵等,亦为四团。使步兵挟之而行,进止立营,皆依据次序仪法而行。

补齐了思想建设这个短板,阿布感觉自己的呼吸,都顺畅多了。

军事命令和军事法律,有过于刚硬的短板。

现在,终于有一个渠道,通过走群众路线的方法,达到军事战略上统一的目的。

严而不教,易生对立和矛盾。

阿布,可一点也不想要萧墙之祸。

还有三天,就要到正月初一了。

阿布准备举办自己穿越以来最盛大的一次除夕晚会。

去年这个时候,刚刚和高句丽止息干戈,阿妈和娥渡丽尚在陀太峪,自己带出来七八百口重影种子,杨柳湖还是日渐没落……

去年的除夕夜,记忆犹新,有点寒酸。

杨柳湖,大红灯笼,跳舞唱歌,除了第一届集体婚礼还有点样子,就啥也没有了。

陀太峪,喝酒、吃肉、篝火、舞蹈、守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且隋请大家收藏:()且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平冈川,双喜临门,小郡主眼睛亮了,聘定下了……

王都城,强颜欢笑的高大元,被血洗案煎熬……

今年的除夕晚会,怎么过?

今非昔比。

今年,可谓是人才济济。

搜影,在这之中可,可谓功劳不小。

在从那些中原地区采买回来的女子中,在从那些不断逃难过来的室韦人中,甚至是那些随着商队来到粟末地讨生活的流浪者中……

其中,多有不乏身怀绝技、能歌善舞之辈。

草原歌手、中原女讴者、中原舞者、中原乐者、萨珊杂技艺人……

十月份的时候,搜影竟然从中原建康一带,弄来了前朝一整支流落民间的清商署小团体,清月坊。

虽然这些男女,年龄都有点大,颜色有点衰,但贵在人家系统完整、组织严谨。

也不知在强大的大隋管理之下,这帮人在民间,又是如何苟延残喘、存在下来的?

阿布大喜。

有了正规的组织,一切都好办。

阿布会同礼部的老大狐,亲自接见了这个叫清乐坊的班主,清月散人。

听了这位都快五十岁的老女人一番话,阿布才明白,这清商署的来头还不小。

清商署,是曹魏时期的俗乐舞机构。

乐官名为清商令,属于光禄勋领导。

清商署下属好多分支,有俗乐舞、鼓吹乐、杂技戏、俳优戏、俗讲书等。

他们这帮人,原是前朝清商署中的一支俗乐舞班子。

可在前朝楼崩塌之后,她们这帮人中,除了那些年轻貌美的被新朝带去了长安,余下的都被无情遣散。

可这些在籍的乐人,除了会点乐舞歌戏,其他的全无度日的技能傍身,再加上年老色衰,生活异常困顿。

无奈之下,于是又自发团聚在一起。

组成了一个流落四处的清月坊,专门游走于寺庙、商埠之地,靠卖艺为生。

好在文帝的新政并不严苛,终留给了这批被时代抛弃的流落艺人,一丝机会。

虽然活得不宽裕,但也能面前度日。

只是近年,广皇帝在民力上越发恣意。

民间艺伶,日子更也不好过。

眼见捉襟见肘、连锅都快揭不开的时候,接到阿布密令的搜影三支队,找上了清月坊。

双方一拍即合,很快就偷偷动了行程。

他们沿着新开辟的海路,坐着粟末人自己的商船,竟然安安然然地将清月坊全部打包,搬回到杨柳湖。

“清月班主,以后就要叫你团长了!”

阿布和这位清月老班主聊了半天,便将自己的意思讲给她听,然后又交给她一份委任书。

“多谢少主厚爱,老身定当全力以赴,不辜负您的重托。”

容颜不再、仪态仍存的清月,款款地应道。

阿布透露了自己将成立一个宣传演出团体的想法。

按照他的意思,这个团体将荟萃粟末地所有艺能之辈。

该团体,将根据政府和军队的需要,宣传新政,弘扬新风,匡正三观。

而这个团体的业务负责人,就是清月散人。

礼部侍郎狐,亲自担任团长。

清月散人,担任副团长,主抓业务。

这个团体,叫德义团,直属于礼部。

德义者,道德,信义。

赏罚得当,从善去恶。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有云:

“心不则德义之经为顽,口不道忠信之言为嚚”。

从取名上就可以看出,阿布已经开始在粟末地民风、军风、教化上发力。

德义团现在最大的任务,除了重新搭建架构、充实人员、补齐设备之外,就是准备庚午年除夕晚会。

阿布对狐和清月,提出了总体要求。

欢乐,通俗,向上,杂糅,创新。

欢乐,就是要让观看的人高兴。

通俗,就是让人喜闻乐见,听得懂、看得懂。

向上,就是宣扬美好、奋发,正能量。

杂糅,就是要采用各种形式,不雷同,花样多。

创新,就是不要被现在的演艺形式和内容所拘束,要大胆尝试新的表达方式,比如整体编排、场景变幻、声光特效等。

讲完这些,阿布还对以后德义团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标准。

要面向老百姓;要面向军队。

在演出内容上,要走剧目化、系列化、精品化的路线。

在演出形式上,既要能适应前线、牧区、街头表演的小、灵、快;也要能适应在剧场舞台表演的大、精、美。

宗旨只有一个,为民众服务。

这个宗旨,阿布可是选了半天,最后还是觉得这个不错。

至于这里的民众是谁,那定义全得由政府和军队说了算。

政府和军队谁说了算?

目前,还是阿布契郎。

在半个月前,历时近一年,专门修建的椭圆斜顶大剧院竣工。

乐巢。

这个占地巨大的大型建筑,是搭着半座山建成。

按照那个萨珊建筑大师的说法,利用山形、暗道、地势、风水,可以在防风、防火、稳固、建筑、水法、扩音等方面多有优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且隋请大家收藏:()且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阿布也不懂。

但和司徒友明、贾农、周孝安、突第齐喆等一干大员前往视察的时候,感觉乐巢在采光、音效、坐席等方面,极具创新和前瞻性。

不客气地说,这种半椭圆碗型的建筑,除了规模小点,单就精巧程度,一点也不亚于阿布记忆深处的几座斗兽场遗迹。

乐巢,为两层木混结构。

得益于混凝土研制的成功,每层十五个拱,形成两圈不同高度的环形走廊。

底下一层每一个拱门,都有一门直通坐席。

最上层是五丈高的实墙,看台逐层向后退,形成阶梯式坡度。

观众们,入场时就按照自己座位的编号。

首先找到自己应从哪个底层拱门入场,然后再沿着楼梯找到自己所在的区域,最后找到自己的位子。

斜顶式的乐巢,最多可容纳两千人。

阿布怀疑,这个萨珊来的建筑大师,祖上是不是真参加过哪个斗兽场的修建。

经过近两个月的紧张筹备,在腊月二十八的时候,阿布拿到了礼部呈送过来的正月活动日程表。

清月团长主持下的德义团,也将除夕晚会的表演节目单,也弄了出来。

因为都是三易其稿,所以这也就是粟末地最终的正月文艺庆祝活动计划。

按照礼部的建议,这个正月放假的时间,是从除夕到正月十五,共计一十六天。

除了必须值守的官员和将士,其他人都将与民同乐,共度佳节。

契郡的郡守突第齐喆,和副将何黄虎,在五天前回来述职,并将在杨柳湖欢度正月。

安土契克,留守契郡。

灰一领导的临时黑犬组,正式解散。

但他自己,也留在了契郡,协助安土契克防患于未然。

分别送往大兴城、马邑、太原祁县、王都城、平冈川的年礼和名刺,早早发出。

本来,阿布也有花心思。

想着怎么撺掇阿妈同意,将温璇从王都城接过来。

大家一起观看除夕晚会,共度正月,岂不美哉?

可刚一提,就被老妈给杠回来了。

未过门的媳妇不能相见!你想不想安生过年?

就,就结束了。

虽然在粟末族和高句丽族,并没有汉家那么严的男女大防之礼,但想想娥渡丽的感受,自己也就忍了。

阿布能做的,只有将自己关于春节的好多字举措以及想法,全部以书信的方式告诉给温璇。

阿布打开《庚午年除夕晚会节目单》。

“一目,祭礼乐舞,《泰升平》,主祭者,萨满吉、大屋作、阿布契郎、贾农、周孝安、苏定方等。”

“二目,除夕祝辞,《继往开来,任重道远》,主讲者,阿布契郎。”

“三目,武技表演,《拳、棒、刀、枪》,表演者:近卫教导队。“

“四目,对说诨话,《齐谐之趣》,表演者,李阿蛮,张四郎。”

“五目,民歌联唱,《白山黑水》,表演者,金赛兰、范兰馨、唐安可、倪惜儿、潘慧心、梅朵儿、钱阿奴、吕一娘、康三娘、桃师姑、沈三女。”

“六目,短剧小品,《牧民大昌吉》,表演者,清月散人,古家堤,梅尔泰朵,贾羊咸等。”

“七目,俗讲书,《斩白蛇》,表演者,李月僧。”

“八目,角抵竞技,《女魁》,表演者:胡三娘、黑大姐、韩春蕾、绣里帛、锦里帛、赛貌花、侥二娘、女飞快等。”

“九目,舞绾,《天庆寿》,表演者:张三喜、刘满贵、宋四将、柴五哥、陆赛哥、张天贵、花红一郎。”

“十目,傀儡戏,《斗恶霸》,表演者:李逢春。”

“十一目,杂技,《永团圆》,表演者:王赛强、三块金、李阿贵、贾金脚、郑大头、何鹞子。“

“十二目,魔术,《四季生》,表演者:斯德哥木图辛。”

“十三目,滑稽戏,《吹牛要上税》,表演者:侯喜、宋宁。“

……

“十八目,大合唱,《凯旋》,表演者,阿布契郎,麦梦才、胡图鲁、苏定方、裴行俨等。”

除夕夜的晚会,一共十八目。

大约四个时辰,从酉时,一直到子时。

喜欢且隋请大家收藏:()且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