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且隋 > 第126章 黑货,黑手

且隋 第126章 黑货,黑手

作者:玄武季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26 16:51:51 来源:全本小说网

望海楼,已经在入冬之前,打好了地基。

预计建成,要到明年十月份了。

因为这种集合导航和观景的高层塔楼,在建筑上有许多难题需要解决。

图在接下来的信中,还汇报了对大运河沿岸,一些要地的勘查绘图和商业布局。

特别是大隋的几个重要粮仓,像洛口仓、黎阳仓、河阴仓、河阳仓等。

现在搜影的勘测小队,已经将目光转向三个地方。

一是东都洛阳和大兴城周边地区;一个是太原郡为核心的周边地区;一个是面向东南的通济渠两岸,重点是余杭一带。

阿尔萨普尔的信,是大篇的阿谀奉承之辞。

他,已经成功的搭上了广皇帝的线。

在河西之地,他获得了一块可以传教布法的地方,金张掖。

在信中,他没有告诉阿布具体给皇帝展示了什么神通,或者输送了多少好处。

但以广皇帝的性子,一般的物事,自是看不在眼中的。

阿尔萨普尔,答应了阿布让自己在西域帮其持续搜集种子的要求,说已经将搜集到的种子,捎给了别的商队运回。

对这一点,阿布十万分的满意。

磨砺教,但愿能顺利在西域的土地上传播,把清净、光明、大礼、智慧送给那些半游牧半农耕的贫苦大众。

河西走廊,大中国的中线丝绸之路,随着大隋大军平定混乱,终于再次缓缓开启。

对于河西的布局,在突第齐喆大叔西去参朝的时候,已经设置机构,但毕竟也是草创。

可如果能得到阿尔萨普尔,这种见多识广的**师、大商人臂助,一切工作的开展,就如水浇地。

阿尔阿普尔除了感谢阿布契郎的巨大帮助,还提到在河西,有大量的良马和马场。

他说,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帮忙谋划。

对于良马,阿布很感兴趣。

但是这么远的距离,光运输,就是一个好麻烦的事情。

倒是西域的马场和玉矿,是可以投资一番的。

天气越来越冷,雪也下得越来越频繁。

当积雪厚到已经开始影响人们行动的时候,大东北便正式进入到了窝冬的时节。

很多时候,阿布就抱着佩瑗儿,在玻璃暖房里,看那些绿油油的蔬菜。

轻松,快乐,平静,温馨,又充满生机。

白青,在跟着这两个人类进,去过一次玻璃大棚之后,就再也不愿意涉足其间了。

冬季来临,正是她大展雄风的时候。

所以,除了外出打野,要么整日盘旋在杨柳湖的广阔大地上空巡视,要么就是再一次担负起空中信使的角色。

或高句丽,或陀太峪,或突厥和室韦的那些秘密据点,显得还很忙碌。

自从发明了的爬犁和滑雪板这种便利的冬运工具之后,粟末地的人,出行大便。

如果实在逼不得已,需要在大雪天外出,就会套马拉爬犁,坐上去前往目的地。

或者,脚蹬滑雪板,两手撑雪杖,飞速流窜于白山黑水之间。

那工具,那服装,那配件,一样一样的,全是标准制式货。

粟末地和其他地方的不同,主要是那些修建在杨柳湖西南的浅山地带的高大厂房。

这块工业区,前面被杨柳湖和重影大营,死死的挡住。后面,就是通往陀太峪的密道和徒泰山莽林。

那里,一直在冒着一股股黑烟,还有“叮叮当当”、“哐哧哐哧”的声响。

一个个工业制品,被巨大的爬犁拉着,一批批运进靠近徒泰山的山洞或大型仓库之中。

瓷器、铁器、铜器、皮裘、玻璃器、木器、漆器、丹药、蜡烛、胭脂、首饰、珍珠膏、孩子的玩具……

后来,竟然还有了香皂、牙膏、牙刷、指甲剪、绞头发的剪子……

自从穿越以来,阿布在粟末地的贸易输出上面花了很大的精力。

他一再到处搜刮各类工匠,再结合自己前世的一些见识,连续开发出了种类繁多、眼花缭乱、拍案惊奇的新产品、小东西。

比如,当透明玻璃的纯净度达到一个高度后,他就开始围绕它大做文章。

玻璃碗,玻璃瓶,玻璃灯盏,窗玻璃,玻璃首饰,玻璃玩具,玻璃透镜,玻璃眼镜……

一开始,户部就将价格定得不是太高,与传统的琉璃器拉开了差距。

纯粹走,贫民路线。

这下好了,虽然价格低,但架不住量大。

大批输入大隋、突厥、高句丽,以及周边各部族的玻璃用品,一经投放市场,立刻被抢购一空。

就像在大隋和高句丽,那些家境稍微殷实的人家,常以门窗上能镶嵌一块纯净透明的玻璃为荣幸之事。

阳光,第一次隔着一层东西,白花花地射入千家万户的堂屋之中。

人们开始用玻璃碗装水果!

开始用玻璃杯喝水喝美酒!

开始用四面插着玻璃的灯笼夜行!

开始用玻璃花瓶养花、插花、当笔筒……

巨大的财富,开始汇聚到各地的亨得利、昌鑫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且隋请大家收藏:()且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但是,并没有任何金银输入粟末地。

那些金银,在当地全变成具体的物资、原料、人才等,源源不断地送到粟末地,无声无息地消散在各处的工厂、仓库、学院、研究所。

当然,真正高精尖的东西,阿布捂得非常紧。

那些玩意儿,往往潜藏在粟末地的各个秘密基地和仓库里。

它们,成为连大多数粟末人也不知道的存在。

孙思邈、申徒石等学者们,辛勤地在各自的领地里耕耘着。

他们在培养大量学生的同时,还各自带领着一帮炼丹大师、机关大师、雕琢大师、铸造冶炼大师们,大搞各种奇怪实验。

有的人,在窗明几净的舒适环境里,利用实验用的玻璃器皿、酒精灯,对天地间的各种物质,进行研究,研究,再研究!

有的人,在火光冲天的坩埚炉子边,熏得黑乎乎的,和一帮光着膀子的青工,吹牛打屁,然后用猩红的眼睛瞅着观察眼。

有的人,将活蹦乱跳的兔子、老鼠、猴子,用手术刀、针管……仔细爱护,然后拿着新鲜出炉的放大镜,一点一点看。

有的,挥着大锤;有的,装着模型;有的,拿着算筹和算盘……

然后,各种失败的、成功的经过,都被做了非常详细的记录。

这些,将交给政府出资人代表收存检查签字,然后去报销高额的花费。

不能怪这些大师们太废寝忘食、太努力。

以往捉襟见肘的经费,让人头疼的免费场地,人家眼都不眨一下,全解决。

最让他们激动的是,每个大师旁边,还会有几个娇美的女子,照顾起居!

美名其曰,女助手!!!

就像孙院士旁边的,那个叫莺莺的姑娘,也叫女助手。

纸张,成了这些机构最费的东西。

这反而促进了这些大师们,对纸张的好奇和研究。

蔡伦纸,莎草纸,左伯纸,竹帘纸,黄白麻纸,藤纸,大模纸,薄白纸,宣纸,硬黄纸,竹笺,滑薄纸……

这些来自大隋、别国的纸张,和它们大致的工艺技术资料,全部都成了研究的对象。

……

工部和户部的人,像跟屁虫一样,跟在这些科学家的屁股背后。

他们就像贪婪的商人,提着要求,对各种工艺尝试改进。

然后,建厂,招人,朝着工业化、规模化的模式去创新复制。

依靠这富饶徒泰山中那漫山遍野的木材资源,粟末地的造纸业,也轰轰烈烈地发展了起来。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海内外的人们,给突然流行起来的粟末地商品,取了个名号。

黑货!

也不知道,是谁首先这样叫的。

反正,伴随着粟末地出产的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受欢迎,这个名号就立起来了。

黑货,成为了质量过硬、设计新奇、爱不释手的代名词。

你用过黑货没有?

你们家有几件黑货?

你今天有没有看见新黑货?

……

黑货,天天见,夜夜见。

宝货在手,觊觎的人自然会有。

灰影和搜影,以及各地的亭长们,就抓到了不少身份各异、目的相同的歪果仁。

即使是冰天雪地、极度酷寒,也挡不住他们贪婪的目光和身影。

于是乎,在粟末地的各处矿场、冶炼厂,多了许多语言各异的“国际纵队”。

有大隋人,有突厥人,有萨珊人,有靺鞨人,有高句丽人,还有倭国、新罗和百济人。

有的,来自政府机构。

有的,来自竞争对手。

有的,还是海盗和土匪!

……

“来吧,我正缺人手呢!”

阿布合上刑部送过来的审讯报告,笑嘻嘻的说。

这些小偷,能偷什么呢?

最好的办法是偷人。

可是,在阿布的有意设置之下,好多产品的研究、制造,早就不是一个人包打天下的大匠作坊模式。

要偷,就得将一整座研究所、一整队研究员、一整个工厂,全都不声不响地偷走。

偷走了,也没辙。

因为质量控制标准文件,加起来就有好几大车。

每个产品的控制和加工环节,也只能是全部文件的一小部分。

想拿全套,就得找到阿布家的秘密基地。

那,可不仅仅只有陀太峪一处。

更何况,单只是陀太峪的具体地方,这个世界上知道的人,也没有多少。

“哥,果然来了!”

胡图鲁兴冲冲地敲门走进书房。

“多少人?”

“差不多五千人,全是一人双马,昼伏夜行。只是在这大雪天,走得极其艰难,死伤甚大。”

“嘿嘿,真是贪婪不怕死啊!这都拔,也算是个有胆识的人,怎么就这么贪得无厌呢?”

阿布有些嘲笑的说道。

“我看,他们的目的,表面上是兴师问罪,实际上还是看中了我们手里的好东西。”

胡图鲁思索道。

“嗯,应该是这样。”

“想来,十几万大军,在室韦地盘上横行抢掠了一番,感觉也没啥油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且隋请大家收藏:()且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估计是又从什么渠道,知道了咱们收留南室韦人的消息。”

“所以,正好有了借口,于是不顾冬雪行军的大忌,想来个顺手牵羊,捞点好处。”

“只是,我还是有点疑惑,他们怎么就能胆子大到不怕惹怒了大隋?要知道,我老爹还在营州任上呢?”

阿布不由得一阵深思。

“哥,我们继续执行计划,还是缓缓,将这个情况报告给营州郡老爹他们?”

“不用,既然人家来暗的,我们也就来暗的。来而不往非礼也!“

“告知老爹,让他们假装不知道这事得了。”

阿布坐在书桌前,阴恻恻地说道。

突厥人的奇袭队伍,显然都由王庭直属狼骑组成。

没有像重影那样,他们专门有冬季雪地行军的手段和工具。

但,他们也有自己的一套。

据抵近侦查的灰影报告,在大风雪中,突厥人用皮毛包住马腿,人放弃了铠甲而全部穿了双层的皮毛大衣。

太冷的时候,他们竟然为了暖和身体,用小刀切开马的血管,吸喝马的温暖血液。

然后,不知用什么法子又把血管给封闭起来了。

“呵呵,还有点意思呀!”

“不过,比起我的马衣、棉衣、高度烧酒、爬犁雪橇、滑雪板、睡袋等,你们可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好,你要战,我便战!”

“下令!争取一个不剩!全为矿工!”

“突厥马嘛,还不错,我就收下了。”

战斗,一点儿都不激烈。

可怜的突厥将士们,当一个个从美梦中醒来的时候,便发现天光已然大亮。

四周静悄悄的,马儿的一点声息都没有。

不对劲,不对劲。

出事了!

当战场的警情,反射到这些突厥战士脑中的时候,迟了。

他们发现自己,头疼欲裂,手软脚松,全身使不出一点儿劲。

帐篷口,坐着几个可恶的粟末人。

他们,竟然还笑嘻嘻地看着自己。

哇靠!

这是中了他们的毒!

没有对骂,没有嘲讽,也没有折辱和残杀。

五千人,一万一百匹上好的战马,辎重,全部成为了俘虏!

杀五千头猪,也得有响声吧?

何况五千个人,还是久经沙场的突厥精锐?

可是事实,就是如此充满诡异情调。

一点声响,都没有!

孙院士和阿布契郎联合研发的黑货麻醉剂,真的很高效。

你看看,这白色粉末注射液,第一次大规模实战,就大获成功。

而灰影们,只是在汤锅里、帐篷里、马奶酒里,适量地注射了一些。

针管和针头,以及装溶液的小玻璃瓶,早已经研发出来了。

至于那好几队的突厥巡逻英雄,不是被棒子打晕了,就是被毒箭射中了。

菲律宾短棍、中华小钢弩,真的很好用。

其实,也不是说粟末人有多厉害。

而是突厥人对风雪环境中,如何优势作战,非常陌生。

大雪,深夜,严寒,封闭的山坳,隐蔽环境!

突厥人,自以为所有的行动,已经做得天衣无缝、没人觉察!

如果是以前的粟末人,没有阿布重生的粟末人,没有已经经过近一年特种作战训练的重影、灰影和搜影,突厥人绝对会成功!

但是现在,没有如果了!

自从突厥五千人的偷袭部队,秘密从室韦地渗透进入粟末地,他们的一举一动,全部都在粟末人的监视之下。

上至突厥指挥官,下至一个伙夫,甚至是每一匹马,都被粟末人搞清楚了。

而突厥人,自始至终,浑然不觉。

夸张吗?

一点都不夸张。

利用自然天气等环境,进行反渗透作战并大获成功的案例,在史书中实在不要太多。

这就是作战技术代差,产生的直接结果。

这可以比照,洋枪洋炮的几个八国联军,可以俘虏成百上千的大清军那样的例子。

看着一队队垂头丧气、但衣着整齐、身体强壮的突厥俘虏,阿布不由开怀大笑。

审问这些人谁是头、想干什么?

要将哪些家伙安排到哪个煤窑或铁矿洞?

这次收缴到多少匹好马、搜刮到多少财物武器?

……

这之类的事,他一点儿兴趣也没有。

他将穿得像小熊一样的佩瑗儿,一如既往地塞进胸口的宽大棉袍中。

他们溜溜达达地去找孙思邈,聊天,道喜。

喜欢且隋请大家收藏:()且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