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岂独无故 > 第6章 资治通鉴

岂独无故 第6章 资治通鉴

作者:智襄子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09 08:29:41 来源:全本小说网

显王三十五年(丁亥,公元前334年)

1 齐王、魏王在徐州会晤,彼此互尊为王。

【柏杨曰】

司马光认为三家分晋是一大巨变,但他们仍然都在周王统御之下,只是要求周天子封自己为诸侯而已。到本年,齐魏两国国君忽然宣称自己成了国王,跟周国王一般高,平起平坐,这种当国王的风气,使其他封国纷纷跟进,战国时代,就加速进入了跑道。

2 韩昭侯要建一个高大的宫门。屈宜臼说:“您一定不能从此门出入,因为不是时候,不是良辰吉日。人有走运的时候,也有倒霉的时候。以前国君您曾经很顺风顺水,那时候没有修建高门。前年秦国攻占了我们的宜阳城,今天国内又遭旱灾,国君不在此时体恤百姓,而急于满足自己的**,这就是所谓的‘时诎举赢’,时势很窘迫,举措却好像很宽裕一样,这真不是时候啊!”

3 越国国王无疆发兵攻打齐国,齐王派人去游说他,说伐齐不如伐楚有利。越王就伐楚,被楚国人打得大败,楚国乘胜占领了以前吴国的土地,向东一直到浙江,越国因此离散,诸公子争立,有的自立为王,有的自立为君,流散在海滨一带,分别向楚称臣。

显王三十九年(辛卯,公元前330年)

1 秦伐魏,包围焦城、曲沃。魏国把少梁、河西两地割让给秦国,换取和平。

【柏杨曰】

十年前魏国已经派使臣献河西地给秦国,可能是一直拖着没交接,现在才实质割让。

显王四十一年(癸巳,公元前328年)

1 秦国公子嬴华和张仪率师攻占魏国蒲阳。张仪说服秦王,把蒲阳归还魏国,并派公子嬴繇到魏国做人质。然后张仪游说魏王说:“秦王对魏国是相当厚待了,魏国不可对秦王无礼啊!”魏国于是把上郡十五个县,全部割让给秦国。张仪回到秦国,秦王任命他做宰相。

显王四十二年(甲午,公元前327年)

1 秦灭西戎,设义渠县,义渠国君成为秦国臣民。

2 秦国归还焦城、曲沃给魏国。

【胡三省曰】

一会儿取,一会儿还,秦国把魏国像婴儿一样,玩弄于股掌之上。

显王四十六年(戊戌,公元前323年)

1 秦国张仪与齐、楚两国宰相在啮桑会晤。

2 韩、燕皆称王。赵武灵王却不肯,他说:“名不副实,配得上吗?”便让国人还是称自己为君,不要称王。

【胡三省曰】

赵武灵王此时不肯称王,不是他老实,要守君臣之分,也不是他谦虚。而是他胸怀大志大欲,还没称心如意。

显王四十八年(庚子,公元前321年)

1 周显王崩。子姬定继位,是为慎靓王。

2 燕易王薨。儿子哙继位。

3 齐王封田婴于薛,号曰靖郭君。靖郭君对齐王说:“对各大夫的建议表章,应该每天都听取汇报,反复阅读考虑。”齐王说:“好!”但是,搞了一阵子,厌烦了,不想理事,全都委托给靖郭君:“你去弄吧,都你自己定!”于是靖郭君得以专擅齐国的权柄。

靖郭君想修建薛城的城墙城防。一位门客对他说:“您听说过海里的大鱼吗?渔网网不住它,鱼钩钓不起它,但一旦离开了水,小蚂蚁也能把它给啃了。如今齐国就是您的水,如果齐国没了,一个薛城,就是城墙高到天上,又有什么用呢?”于是放弃了筑城墙的计划。

靖郭君有四十个儿子,其中田文,是一个地位低下的贱妾生的。田文建议靖郭君散财养士。靖郭君就委任田文负责当家,招待宾客。宾客争相向靖郭君夸赞田文,请靖郭君立田文为嗣子。靖郭君死,田文嗣位为薛公,号孟尝君。

【司马光曰】

君子养士,是为了人民的福祉。《易经》说:“圣人养贤,以及万民。”什么是贤呢?就是他的德行足以敦化人民,匡正风俗;他的才干足以整顿朝纲,严明纪律;他的明睿足以烛微虑远,既洞察细微,又深谋远虑;他的刚强足以结仁固义,凝聚仁人,坚固正义。往大了说,他能有利于天下;往小了说,至少也能有利于一国。所以君子用丰厚的利禄来富裕他,用尊贵的爵位来尊崇他,这就是养一人而及万人的养贤之道。如今这孟尝君养士呢,不分智愚,不择好坏,盗用国君给他的俸禄,来养自己的私党,图自己的虚名。上以欺骗君王,下以侵占民财,这是奸人之雄,不值得提倡!《尚书》说:“受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商纣是天下逃犯的窝藏家,坏人的俱乐部)。”这就是田文的写照!

4 孟尝君曾经访问楚国,楚王送他一张象牙床,派登徒直护送。登徒直不想去,对孟尝君的门徒公孙戍说:“象牙床价值千金,我负责护送,要是碰坏一只角,我把老婆孩子卖了也赔不起。您要是能去帮我说说,把这差事给我推掉,我有一把祖传的宝剑,送给您做酬谢!”公孙戍应诺,进去对孟尝君说:“小国之君,之所以把宰相之印都交给先生,把整个国家都托付给您,是因为觉得先生能振贫穷,存亡国,继绝世,所以莫不喜悦于您的仁义,爱慕您的清廉。如今您到了楚国,就接受象牙床这样贵重的礼物,别的小国都交不起您这个朋友了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岂独无故请大家收藏:()岂独无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孟尝君说:“好!”于是推辞,不接受楚王的厚礼。

公孙戍转身退出,走到中门,孟尝君又把他喊回来,问:“你走路怎么这么趾高气扬,兴高采烈呢?”公孙戍老老实实以实情相告,说因为可以得到登徒直的祖传宝剑,心里高兴。孟尝君就让人在门板上写一个告示:“有能发扬我的美名,制止我的过失者,即使他的建议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好处,也没有关系,赶快向我进谏!”

【司马光曰】

孟尝君可以说是能用谏的人了。只要别人说的话是对的,哪怕他别有用心,我还是要采纳他的意见,更何况那些一片忠心的人呢?《诗经》说:“采葑采菲,无以下体。”(葑,是芜菁,菲,是土瓜,这两种菜,根和叶都可以吃,但是叶子好吃,根有时好吃,有时难吃。采这两种菜,就不要管它的根好根坏,即使根是坏的,叶子还是一样可以采摘。)孟尝君之用谏,就是采葑采菲的道理。

5 韩宣惠王想把国政大权,分别授予公仲和公叔二人,问缪留的意见。缪留说:“不可!晋国用六卿,最后国家分裂。齐简公用陈成子和阚止,最后导致自己被杀。魏国用犀首和张仪,丢了河西之地。您同时用两个人,那势力大的就在国内广树党羽,势力小的呢,就要和境外结盟。那群臣分为两群,一群对内结党营私,一群对外卖国求荣,您的国家就危险了!”

【胡三省注】

晋国六卿,智氏、范氏、中行氏、赵氏、韩氏、魏氏,从晋文公、晋襄公以来,轮流秉持国政,又相互倾轧兼并,最终导致韩赵魏三家分晋。

齐简公分别任用田成子田常和阚止为左、右相。阚止得宠于齐简公,田成子嫉妒。最终田成子杀死阚止,又一不做,二不休,连齐简公也杀了。

魏国的犀首和张仪呢,以犀首为相,就倒向韩国;以张仪为相,就倒向秦国。因为这两人都是与境外势力勾结,在国内争权夺利。所以魏国就被他们不断地削弱了。

喜欢岂独无故请大家收藏:()岂独无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