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岂独无故 > 第10章 传习录

岂独无故 第10章 传习录

作者:智襄子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09 08:29:41 来源:全本小说网

喜怒哀乐,本体自是中和的,才自家着些意思,便过不及,便是私。”

问“哭则不歌”。

先生曰:“圣人心体自然如此。”

《论语》,原文是: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克己须要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孟子》:

孟子曰:“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尧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务也;尧、舜之仁不遍爱人,急亲贤也。”

智者没有不该知道的,但是你不可能什么事都知道,什么事都去学习,要聚焦学习你眼前该做的。仁者爱人,天下人他没有不爱的,但是,也有次序,就是在家先爱自己的亲人,在外先爱有德有才的贤人。

【一】

问:“圣人应变不穷,莫亦是预先讲求否?”

先生曰:“如何讲求得许多?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未有已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是知圣人遇此时,方有此事。只怕镜不明,不怕物来不能照。讲求事变,亦是照时事,然学者却须先有个明的工夫。学者惟患此心之未能明,不患事变之不能尽。”

先生曰:“诸公近见时少疑问,何也?人不用功,莫不自以为已知,为学只循而行之是矣。殊不知私欲日生,如地上尘,一日不扫便又有一层。着实用功,便见道无终穷,愈探愈深,必使精白无一毫不彻方可。”

【二】

问:“知至然后可以言诚意,今天理、人欲知之未尽,如何用得克己工夫?”

先生曰:“人若真实切己用功不已,则于此心天理之精微,日见一日,私欲之细微,亦日见一日。若不用克己工夫,终日只是说话而已,天理终不自见,私欲亦终不自见。如人走路一般,走得一段方认得一段;走到歧路处,有疑便问;问了又走,方渐能到得欲到之处。今人于已知之天理不肯存,已知之人欲不肯去,且只管愁不能尽知,只管闲讲,何益之有?且待克得自己无私可克,方愁不能尽知,亦未迟在。”

朱熹的格物致知,是要对天下万物,无物不知,无知不尽。如此说来,要无物不知,无知不尽之后,才能诚意正心,才能再进入下一环节,修齐治平。这样同学们难免会气馁,啥时候才能开始啊?陆澄问的就是这个。

但是,如果按王阳明对格物致知的解释,这个问题就不存在。格,是格正,是《孟子》中“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就着自己每天遇到的每一事、每一物,去格正自己的心,格正了之后,不就正心了吗?知,是知善知恶。知善知恶,一心向善,不就诚意了吗?这样,格物致知,才能诚意正心,这逻辑就顺了。

【三】

只是要懂得《大学》里说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喜欢岂独无故请大家收藏:()岂独无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