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迁徙的三国城堡 > 第81章 分镜映千劫 道显溯本源上

第八十一回·裂光分镜映千劫 盘碎道显溯本源上

第一节:裂光幻世·四圣观平行劫难

那四圣灵核自八十回遭因果乱流冲击,表面已现蛛网般的青金色裂痕。此刻三更梆子声刚过,梆子木槌上还凝着戍卫指尖的汗渍,声浪在迁徙城堡九曲回廊间撞出铜钟般的嗡鸣。裂痕忽作琉璃色明灭,渗出的光缕并非西天佛光的暖金,却带着千年玄冰沁入骨髓的森冷——那光在半空交织时,竟如匠人锻打寒铁,迸出细碎的青芒星子,渐次凝成四幅光影画卷。唐僧抚着胸口灵核所化的羊脂玉坠,那玉本是西域高僧圆寂时心口化出的舍利,此刻却烫如含着刚出炉的炭块,烫得他锁骨下三寸处的旧疤突突直跳。那道月牙形疤痕是红孩儿三昧真火所灼,如今每道褶皱都泛着淡金,竟与灵核裂痕形成诡异的共振,仿佛有无数细针在皮肉下穿刺。

【孙悟空线·灵山金阙困心猿】

光华中,花果山旌旗倒卷于罡风。那风裹挟着东海咸腥与千年桃林的甜香,却吹不散水帘洞石榻上三尺厚的尘埃——石榻边缘"齐天大圣"四字已被尘灰填成深黑,笔画间还嵌着几粒风干的桃核碎屑,是五百年前猴子猴孙们啃食时落下的。而本该在花果山纵酒的美猴王,此刻却身披九环锡杖袈裟,端坐在灵山雷音寺二十四重宝莲台上。金身璀璨如熔炉中翻涌的金液,每道佛光都像铁匠铺飞溅的铁花,灼得阶下阿傩伽叶垂眸时,睫毛在眼睑投下颤抖的阴影。三千揭谛神手持降魔杵环列,杵尖寒光与五行山下压着悟空的仙符同色,仔细看时,那冰蓝色里竟浮动着无数细小的咒文,如同被困在冰晶里的蚊蚋。

然细看那斗战胜佛的火眼金睛,瞳孔深处凝着化不开的灰雾——那灰恰似兜率宫八卦炉底百年不化的炉灰,又似五行山下他每日望穿的巴掌大天空中,那片终年不散的乌云。他下意识抬手欲抓耳挠腮,指尖却触到十二层旃檀佛冠的檐角,那香气甜腻得令人作呕,混着殿内沉水香,竟比五行山下铁锈与青苔混合的味道更磨人。当年被压山下,至少能在雨后嗅到野草抽芽的清气,此刻殿内连风都是凝滞的,每一口呼吸都带着香火烤焦的味道。

阶下文殊菩萨合掌启奏时,袖中念珠突然迸出一颗,在金砖上滚出清脆的声响。"佛祖,东土尚有凡心未渡,需遣伽蓝尊者......"话音未落,便见佛座上的悟空突然按向腰间——那里本应悬着碗口粗的金箍棒,此刻却只余一道被金链磨出的凹痕,凹痕边缘泛着铜绿,恰似紧箍咒在他天灵盖刻下的印记。每到阴雨天,那印记便如活物般跳动,此刻他喉间滚过一声未及出口的咆哮,金光大盛的佛衣下,锁子黄金甲的纹路正寸寸崩裂。裂开的缝隙里露出被佛光烤得焦黑的猴毛,那些猴毛卷曲着,像被雨水浇灭后又晒干的炭火,还残留着三昧真火灼烧时的焦糊味。

殿外菩提树上,一只金丝雀突然惊飞,翅膀擦过玉兰花苞时,撞落一片带着露珠的嫩叶。那叶打着旋儿坠在佛座前,叶面上竟凝着一滴琥珀色的泪,泪滴里清晰映着五百年前的景象:一只石猴从仙石中迸出,眼中金光直冲天庭,惊得南天门守将们甲叶相撞,发出慌乱的脆响。真悟空见此景,指甲深深掐进掌心,掐出的血珠落在地上,竟化作一根寸许长的微型金箍棒,棒身还刻着"定海神珍"四字,可瞬间又碎成齑粉,每一粒粉末都在空气中发出不甘的嗡鸣。他想起三打白骨精时唐僧念的紧箍咒,那时头痛欲裂,却远不及此刻心口的窒息感——原来成了佛,枷锁不过从铁环变成了金链,这灵山金阙,终究是个用佛光砌成的五行山。

"俺老孙的金箍棒......"他喃喃自语,耳后突然传来熟悉的嗡鸣,那是金箍棒在耳洞里发烫的征兆,似在应和光华中那空荡的腰间。他猛地看向自己的手,那只手曾掀翻瑶池玉案,曾痛打十万天兵,此刻却只能合掌作无畏印,指关节僵硬得像生了锈的铁环,每一次弯曲都发出细微的"咔嗒"声。

【唐僧线·凡尘耳畔闻核泣】

第二幅光影如水中月,晃出江南小镇被梅雨浸得发亮的青石板路。雨水顺着粉墙黛瓦滴落,在墙根处长出的苔藓绿得发黑,像泼翻的砚台墨汁渗进砖缝。一个身着粗布襕衫的书生正伏在茶肆木桌抄经,鬓角霜色如落雪,每一根白发都像经线上抽出的断丝,在烛火下泛着微光。他执笔的手突然一颤,狼毫尖上的徽墨滴落成泪滴形状——那墨并非来自砚台,而是自他心口传来的细密呜咽,如幼兽濒死的哀鸣,又似古佛在幽冥诵经,直钻得书生按住胸口剧烈喘息,喉头泛起铁锈味,像吞下了一枚在井水中浸泡多年的铜钱。

邻座茶客摇着竹骨折扇笑道:"陈先生又犯心悸病了?这梅雨季节,该喝些姜茶驱寒。"茶客袖口绣着的缠枝莲纹,针脚细密如佛经活字,与书生补丁上用粗线绣的半朵莲花遥相呼应。他却推开茶盏,那盏中姜茶的热气氤氲而上,在他眼前凝成白雾,雾中竟隐约现出玄奘法师的面影——袈裟上的金线在雾中明明灭灭,像水中游动的金鲤。他望向西方天际,那里有片乌云被风撕成裂痕状,裂痕里渗出的光与灵核同色,每一道光丝都像有人用绣花针在云层上刺绣:"不是病......是有什么东西,碎在轮回井里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迁徙的三国城堡请大家收藏:()迁徙的三国城堡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话音未落,手中狼毫突然断为两截,断口处渗出的并非墨汁,而是与灵核同色的流光,在泛黄的经纸上晕开,竟化作《心经》里"不生不灭"四字。那四字闪了三闪,便融入纸中,留下淡淡的灼痕,指尖触过时能感到细微的温热,如同隔着宣纸贴着一枚正在跳动的心脏。茶肆檐角的铜铃在雨中轻颤,铃声混着雨打芭蕉声,竟与那哭声隐隐和鸣,像是有人在远处敲着木鱼,节奏时快时慢,敲得书生太阳穴突突直跳,额角青筋随着鼓点起伏。

他袖口磨出的补丁上,绣着半朵早已褪色的莲花,针脚歪歪扭扭,正是他前世袈裟上的纹样。当年在凌云渡脱胎换骨,旧袈裟沉入河底时,曾有半片莲瓣顺水漂走,没想到转世凡人,这莲花仍跟着他,像个甩不掉的影子,每到阴雨天就会在布料下透出淡红,如同未愈合的伤口。他下意识摸向胸口,那里本应挂着佛珠,如今却只有一块贴身的暖玉,玉上刻着模糊的"玄奘"二字,是他记事起就戴着的,玉的背面还留着细微的牙印,像是婴儿时期被他啃咬过的痕迹。

【猪八戒线·乞儿破钵盛月辉】

第三幅光影骤暗如墨,只见残垣下缩着个破衣烂衫的乞丐。他怀里抱着只豁口陶钵,钵底积着三滴雨水,正用脏污如煤炭的手指蘸着水,在钵底画月牙。那月牙画得歪歪扭扭,左角缺了一块,却让他想起高老庄翠兰描眉时,不小心碰断的那支螺子黛。忽而有恶犬扑来,犬齿上挂着腐肉的腥臭,扯走他肩头仅存的半片僧衣,露出后心狰狞的疤痕——那疤痕呈圆形,边缘翻卷如被烙铁烫过,正是灵核被生生剥离的印记。疤痕周围的皮肤颜色深浅不一,深褐色的是烧伤,浅粉色的是新生皮肉,像块用百家布拼成的抹布,每一道纹路都记录着剥离时的剧痛。

旁人皆以为此丐定要哀嚎,却见他抹了把脸上混着泥污的血渍,咧嘴笑出缺牙,牙床间竟卡着半粒炒豆,那是今早从包子铺前的泔水桶里捡的。"嘿嘿,没了钉耙没了云栈洞,倒省得天天想嫦娥姐姐......想也白想,人家在广寒宫吃桂花糕呢。"他的声音嘶哑,像被砂纸反复打磨过的竹筒,说着将陶钵倒扣头顶,月光透过钵上蛛网般的裂纹,在他眼底映出细碎的星子,恰似当年天蓬元帅府里的琉璃灯,一千零八盏挂在雕花廊下,风吹过便叮咚作响,每一盏灯里都养着会发光的银鱼。

恰在此时,远处钟楼传来三更鼓响,那鼓声震得破钵嗡鸣,乞丐猛地抱紧陶钵蜷缩成团,指缝间竟漏出微弱的九齿钉耙虚影。耙齿上还挂着半片月宫的桂叶,叶上凝着吴刚伐桂时溅出的玉露,那玉露在月光下闪着珍珠般的光泽,凑近能闻到淡淡的酒香。他脚趾在泥地里划出个猪圈形状,又赶紧用脚跟抹平,泥土被蹭到脚踝,露出一道旧伤——那是当年背媳妇时,被翠兰的绣花针扎的,如今疤痕还留着,像个小小的月牙。他腰间系着的草绳上,挂着个磨得光滑的鹅卵石,那是高老庄翠兰送他的定情信物,她曾说这石头像极了他圆滚滚的肚子。此刻石头正贴着他后心的疤痕,透着一丝微暖,像翠兰当年递给他的那个热包子,面皮上还沾着她指尖的面粉。

他想起当年在云栈洞,翠兰给他缝补衣服,针脚歪歪扭扭,常常扎到手指,血珠滴在布料上,像开了几朵小桃花。如今没了灵核,没了钉耙,只剩下这颗鹅卵石,和一个破陶钵。他把陶钵从头上拿下来,对着月光看,钵底的月牙水印里,竟映出翠兰的笑脸,她正隔着灶台冲他笑,鬓角还沾着葱花。只是那笑脸很快就碎了,像水面被石子打破,涟漪扩散时,每一圈波纹里都映出不同的自己:天蓬元帅、猪刚鬣、唐僧的徒弟、还有现在的乞丐。

【沙僧线·顽石千年守轮回】

第四幅光影最是奇诡:忘川河畔血浪翻涌,腥气冲天,那血气里混杂着无数未渡亡魂的怨念,凝成黑色的气泡,每个气泡炸裂时都发出婴儿啼哭般的尖啸。轮回井旁立着一块遍体孔洞的黑岩,岩缝间嵌着半片卷帘大将的降妖宝杖,杖头月牙铲已锈成赤黑色,上面刻着的"卷帘"二字,如今只剩下"卷"字的半边,笔画里还卡着几粒忘川河底的朱砂。石面却天然生就眉眼轮廓,细看竟是沙僧面像——那石眉蹙着,眉峰处有一道深沟,似在承受万年水压,石目微阖,睫毛处凝着永不滴落的水珠,像谁在上面抹了层清漆,阳光照过时会折射出七彩光晕。

他石唇紧抿成线,唇线边缘有细微的裂纹,任血河翻涌、鬼哭盘旋,千万年来未动分毫。石身上的孔洞里甚至长出了忘川特有的彼岸花,红得像凝固的血液,每一朵花的蕊里,都藏着一个未说出口的字:"师傅兄弟"......忽有白无常持锁经过,锁链上挂着的魂牌叮当作响,惊醒了河畔的奈何草,草叶上的露珠滚进血河,瞬间就被染成深红色,像滴进水中的胭脂。白无常嗤笑道:"你这石胎守着井,莫非还等那唐长老再转世?他早喝了孟婆汤,把你这卷帘大将忘干净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迁徙的三国城堡请大家收藏:()迁徙的三国城堡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岩石陡然渗出金血,那血珠在石掌心聚成水珠,水珠坠地时化出半句残言:"......琉璃盏......未碎......"言罢,石眼中突然闪过一丝光,那光是琉璃盏碎前映出的最后一道佛光,亮得让白无常都眯起了眼,官帽上的银翅在光中微微震颤。忘川河水拍打着岩石,每一次冲击都让石身上的彼岸花颤动,花瓣上的纹路像泪痕般扭曲。石缝里卡着一片褪色的经幡,那是唐僧当年晒经时被风吹落的《金刚经》残片,此刻正被血河水浸得发胀,字迹却越发清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每个字都像被血勾勒过,透着一股悲凉的暖意。

沙僧想起当年在蟠桃会上,他失手打碎琉璃盏,那盏中盛着的甘露洒了一地,像天上的星星落进凡尘,每一滴甘露落地时都发出清脆的响声,像玉簪折断。王母娘娘眼中的冷漠,比这忘川河水更冷,让他至今想起,仍觉得脊梁骨发麻,仿佛还有万千根冰针插在那里。他守在这轮回井旁千年,不是等唐僧转世,而是等那琉璃盏的碎片重新聚齐,等那洒了的甘露再回到盏中。石身上的孔洞里,还藏着七片琉璃盏的碎片,每一片都刻着他当年未说出口的歉意,碎片边缘锋利如刀,曾在他石身刻下更深的伤痕。

第二节:罗盘碎谶·盘古幡碎化城基

四圣观罢光影,皆觉心口灵核突突直跳,如擂动的战鼓,震得胸腔嗡嗡作响。那裂痕渗出的哪里是光,分明是他们各自心底最深的执念与恐惧,被剥了皮晾在日光下,每一寸肌理都暴露无遗。唐僧抚着玉坠喃喃:"原来转世为人,也逃不过灵核牵绊......这执念,比袈裟更难脱下。"他想起前世人皮袈裟的重量,那袈裟穿在身上,每一针线都像缝在骨头上,如今这灵核的执念,却像长在灵魂里的根,盘根错节,拔不掉,也砍不断。八戒却指着沙僧光影道:"师......师弟变石头了还惦记着琉璃盏?当年打碎时,他躲在流沙河哭了三天三夜呢。"他说着,下意识摸了摸自己后心的位置,那里的皮肤比别处更凉,像贴着一块冰,正是灵核被剥离后留下的空洞。

话音未落,空中光影突然扭曲如揉皱的宣纸,四个与他们形貌相同的身影自光中走出,足踏莲台,周身环绕着"因果修正"的金篆。那金篆像活物一样蠕动,发出细微的嘶嘶声,每一个字符都在燃烧,边缘泛着磷火般的蓝焰。假悟空的僧靴一尘不染,靴底连个泥点都没有,不像真悟空常年沾着花果山的泥,那泥里还掺着桃子的汁液和猴子们的毛发,仔细闻能闻到淡淡的果香;假唐僧的佛珠颗颗圆润,泛着新玉的光泽,却少了真唐僧那串经多年摩挲的包浆,每颗珠子上都刻着他念过的经文,摸上去凹凸有致,而假佛珠的纹路却平滑如镜;假八戒的肚腩挺得太高,走路时一颤一颤的,像是塞了棉花,而真八戒的肚子是圆滚滚的,带着烟火气,摸上去暖暖的,像揣了个热水袋;假沙僧的禅杖光洁如新,没有真沙僧那道与琉璃盏碎片碰撞留下的凹痕,那凹痕里还卡着当年溅上的灯油,闻起来有股淡淡的酥油香,而假禅杖只有冰冷的金属味。

假悟空抚着不存在的金箍棒笑道:"灵山因果已乱,不如随我等弃了灵核,去那没有束缚的时空。在那里,你仍是齐天大圣,不受如来管束。"他的声音很像真悟空,却少了那份桀骜不驯,多了些刻意的圆滑,每一个字都像经过打磨的玉石,光滑却没有温度。假唐僧合掌道:"施主可知,这迁徙城堡本是......"他话未说完,便被真悟空打断,猴毛倒竖的手臂上,青筋如小蛇般暴起。

"且慢!"真悟空忽觉袖中金箍棒发烫如烙铁,烫得他手臂上的猴毛都卷了起来,露出下面被佛光灼伤的皮肤。他定睛看向假沙僧——其僧袍下摆竟绣着灵山特有的因果锁链纹,每一环都刻着"规束修正"等梵文,那些梵文在光线下闪烁,像一条条小蛇在爬,蛇信子吞吐间还能看到"抹除"二字。他正要喝问,忽听八戒惊叫:"看那罗盘!"

众人回望,只见悬浮于裂痕光中的青铜罗盘剧烈震颤,盘针如活物般扭曲成蛇形,盘身上的北斗七星图案竟变成了龙的形状,龙嘴大张,像是要吞下什么。盘身浮现出蝌蚪状古篆,那篆文并非梵文亦非汉文,倒像是盘古开天时留下的混沌刻痕,笔画间透着一股蛮荒之力,此刻在灵核光芒映照下,竟如沸油遇水般爆裂开来!每一道裂纹都迸出火星,火星落在地上,竟化出微型的山川草木,有昆仑山的皑皑白雪,有东海的滔天巨浪,有花果山的桃树,还有流沙河的芦苇,只是这些景象瞬间又枯萎,像从未存在过。

【盘古幡碎之谜】

"咔嚓——"罗盘裂为八瓣,每瓣碎片都映出不同景象,像八幅古老的壁画,在半空中缓缓展开:

第一片映着混沌初开,一片灰蒙蒙的世界里,一柄巨幡划破鸿蒙。幡面绣着日月星辰、山河大地,每一道幡纹都在呼吸般起伏,像是有生命的活物——东边的太阳纹正缓缓升起,西边的月亮纹隐入云层,山川纹间甚至能看到溪流蜿蜒流动的虚影。幡杆上刻着密密麻麻的符文,每一个符文都像一个睁着的眼睛,扫视着这混沌的世界,眼瞳中流转着开天辟地的微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迁徙的三国城堡请大家收藏:()迁徙的三国城堡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第二片映着幡面碎裂成千万片,如天女散花般坠向洪荒大陆。碎片划过之处,留下金色的尾迹,像流星划过夜空,尾迹交织成网,在虚空中凝结成最初的天道法则。细看某片碎片坠落时,边缘迸出的火星竟化出第一批飞禽走兽,有三足金乌振翅,有蛟龙摆尾入海,这些生灵转瞬即逝,却在天道法则中留下了最初的印记。

第三片映着某片碎片落入东海,化出水晶宫基。定海神针铁就此生根,吸收着海水的精华,变得越来越重,直到有一天,被一只石猴拔起。碎片坠海时,海水被染成金红,海底珊瑚瞬间长成玉树琼枝,龟丞相的龟甲上至今还留着碎片划过的金色纹路,那是龙宫最古老的图腾。

第四片映着另一片碎片沉入西域,凝成佛国灵山。菩提树下开始生长因果,树根每一次伸展,地面就会浮现出一道佛经字符。碎片落地时,天降花雨,每一朵花瓣都刻着"因果"二字,被山风吹进轮回井,成了后世测算命运的基石。

第五片映着最核心的一块碎片,在不周山倒塌时裹着息壤,吸收天地灵气,长成了今日这座会迁徙的城堡!碎片落入大地时,发出一声巨响,震得四海翻腾,九州震荡,息壤在碎片周围堆积,形成了城堡的雏形。细看城堡地基的纹路,竟与碎片边缘的云雷纹完全吻合,每一道沟壑都记录着开天辟地时的能量波动。

碎片映至此处,突然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嗡鸣,整座城堡龙骨发出回应般的震颤。城墙砖缝间渗出与灵核同源的流光,那些流光在砖面上组成了盘古幡的云雷纹,每一道纹路都在闪烁,像是在诉说着开天辟地的往事。砖缝里甚至渗出金色的汁液,那汁液落在地上,瞬间长成微型的盘古幡虚影,幡影飘动时,能听到开天辟地的轰鸣在耳边回响。

"原来如此......"唐僧轻抚城基石砖,那砖面竟有温热的脉动,像人的心脏在跳动。"难怪城堡能感应灵核,原是盘古幡碎片所化,与我等灵核同出一源。"他想起自己的灵核,那是在凌云渡脱胎换骨时形成的,此刻玉坠上的纹路正与基石纹路共振,每一次跳动都让他心口传来熟悉的灼痛感。沙僧忽指碎片残像:"看那幡柄——刻着因果修正者的印记!"

众人细看,果见巨幡握柄处缠着蛇形锁链,锁链上刻着灵山禁地里的古老图腾——那是双蛇交缠的"因果规束器",蛇信子吞吐着梵文"修正"与"抹除"。更惊人的是,幡面裂痕处渗出的光纹,竟与四圣灵核的裂纹完全吻合,宛如同一把钥匙的正反两面。锁链每一次收紧,幡面裂痕就扩大一分,同时四圣的灵核也跟着刺痛,仿佛他们的灵魂正被这锁链一同捆绑。

假八戒突然冷笑,声如金属齿轮摩擦:"知道真相又如何?如今灵核裂痕已通万界,你们若不交出本源,这城堡便会化作齑粉,连同你们的因果一起抹去!"他扬手时,掌心灰黑色的灵核赝品浮现出无数人脸:有的是悟空困于灵山的苦相,眼角挂着未干的泪痕;有的是唐僧转世书生的愁容,眉头紧锁如结;有的是八戒沦为乞丐的笑靥,缺牙的嘴角还沾着泥污;还有的是沙僧化岩守井的木然,石眼中映着忘川的血浪。这些面孔在赝品表面扭曲挣扎,汇成无声的漩涡,将周围的光影都吸得变形,漩涡中心甚至能看到他们各自前世的残影在呼救。

唐僧忽觉玉坠冰凉彻骨,低头见坠身浮现出罗盘碎片的纹路,那些纹路正与灵核裂痕共振,发出蜂鸣般的轻响。他想起第廿三回"移城夜遇归墟海"时,城堡龙骨渗出的金液曾在船舵上凝成盘古幡的雏形,当时沙僧便说那金液与琉璃盏碎片同源,如今方知:盘古幡本是开天辟地的神器,其碎片既孕育了定海神针、灵山佛基,更在不周山之变时裹着息壤长成迁徙城堡,而四圣的灵核,恰是盘古幡创世时洒落的"灵元火种",与城堡基岩同属本源。灵核的每一道裂痕,都是盘古幡神力泄露的印记,也是因果修正者试图束缚创世之力的证明。

此刻灵核裂痕渗出的光,正如第八十回所言"裂痕是光进来的地方",那光不仅照亮了城堡的本源,更照出因果修正者的阴谋——他们妄图用锁链束缚盘古幡的创世之力,将所有"异常因果"(即未按灵山预设轨迹发展的命运)都打入轮回井磨灭。假唐僧周身的"因果修正"金篆突然暴涨,化作绞索缠向四圣,绞索上滴落的金色汁液,竟与当年镇压悟空的五行山符咒同色,汁液落在地上,瞬间腐蚀出深可见骨的坑洞,洞底还能看到无数冤魂的手在挣扎。

悟空突然怒吼,金箍棒从耳中弹出,棒身缠绕着狂暴的金光,将绞索砸得粉碎。"俺老孙的命,轮不到你们来修正!"他望向花果山光影里积尘的石榻,又看看自己被佛衣束缚的身体,火眼金睛中灰雾尽散,重新燃起桀骜的烈焰。"这灵山的枷锁,这因果的锁链,今日便一并砸个稀巴烂!"话音未落,四圣灵核同时爆发出强光,与城堡基岩的盘古幡纹路遥相呼应,整座城堡剧烈震动,仿佛要挣脱大地的束缚,飞向那混沌初开的本源之地。

喜欢迁徙的三国城堡请大家收藏:()迁徙的三国城堡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