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迁徙的三国城堡 > 第44章 肥龙戏曹船 食神宴群豪

迁徙的三国城堡 第44章 肥龙戏曹船 食神宴群豪

作者:十羚庭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02 14:14:08 来源:全本小说网

第四十四回:濡须口肥龙戏曹船 皖城港食神宴群豪

第一节 肥龙傲波 濡须口龙鳞卷战船

建安廿二载孟春,长江水瘦,北岸荻花似雪,曹军楼船列阵如铁壁横江。三更梆子响过,江心突生乳白色雾岚,丝丝缕缕缠上船头铁锚,渐次凝成帐幔般厚重,将星月尽皆遮掩。曹操按剑立於中军楼船顶层,忽觉雾气中挟着淡淡腥甜,恰似多年前宛城之战时,血腥味混着夜露的气息。身旁张辽手扶腰刀,沉声道:"此雾诡异,主公当防东吴火攻。"曹操却摇头:"火攻需借风势,今雾浓风止......"话未毕,忽闻水下传来闷雷般的震动,楼船底板簌簌落灰。

"报——"探卒跌撞着冲上甲板,"东南方水下有金光游走,似龙蛇摆尾!"曹操急望江面,只见雾幕中突现两点红光,初如豆粒,转瞬便撑破雾障,化作灯笼般大小的巨眼。那眼瞳竖如利剑,金芒扫过之处,雾气竟如沸汤蒸腾,露出龙首轮廓:双角盘结如枯藤缠玉柱,龙须垂落江面,每根皆有碗口粗细,末端沾着珍珠般的水珠,落入江中叮咚作响。

"何方妖孽!"许褚擎刀欲砍,却被曹操伸手止住。但见那龙身自雾中舒展,鳞片先呈青灰色,待完全浮出水面,竟在月光下转为鎏金色,每片鳞甲边缘泛着霜白,如嵌了道冰纹。龙身横卧江面,头尾分别搭在两岸山崖,竟长达千丈有余,脊背拱起如连绵丘陵,龙爪插入江底,激起数丈高的水柱,如碎玉乱琼般砸落战船。

"开弓!"张辽怒吼。刹那间万弩齐发,箭矢破空声如群蜂振翅。曹操却见那龙不闪不避,任由箭雨劈面而来,却听"叮叮当当"之声大作,箭镞撞上鳞片,尽皆弹向夜空,如流星逆坠,有几支竟插入楼船桅杆,尾羽犹自震颤。更奇的是,被弹回的箭矢竟泛着油光,隐隐有烤肉香气——原来龙鳞表面温度极高,竟将箭杆烤得微焦。

猪八戒化的巨龙忽然昂首,龙口大张,露出锯齿如排戟,舌头上火焰翻涌。曹操顿觉热浪扑面,须眉欲焦,急忙退入舱中。透过舷窗,只见龙息如赤练奔涌,前端竟裹着滚滚油烟,所过之处,战船帆布瞬间蜷曲成焦黑卷状,油脂自帆布纹理渗出,滴入江水时"滋滋"作响,江面顿时飘起大片白汽。曹军士卒抱头鼠窜,有的被龙息烤得盔甲发烫,竟不顾严寒跳入江中,溅起的水花落在甲板上,立刻蒸散成雾。

"此非神龙,乃天蓬元帅也!"孙权在南岸楼船之上,抚掌大笑。周瑜轻摇羽扇,目中精芒闪烁:"昔年公瑾火烧赤壁,借的是东风;今日天蓬戏曹,凭的是仙法。真可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诸葛亮负手立於一旁,望着江面金光,心中暗忖:"天蓬此举,既挫曹军锋芒,又显灵核之威,可谓一石二鸟。"

却说曹操在舱中,只觉战船随龙身摆动颠簸不止,恍如置身怒海孤舟。他手扶桌案,见酒盏中酒水晃出,在案上积成水洼,倒映出自己扭曲的面容。忽忆起官渡之战时,自己以少胜多,何等意气风发;如今拥兵百万,却被一条"龙"逼得退守舱中,怎不令人气短?正自感慨,忽闻龙身传来瓮声:"曹阿瞒,可敢与某家江上一叙?"

曹操咬牙起身,命人取来青釭剑,挂於腰间。张辽欲劝阻,曹操摆手道:"纵是龙潭虎穴,孤亦往矣。"遂带十数亲卫,乘小艇驶向江心。近龙身时,只见龙尾轻轻一扫,小艇竟如鸿毛般被托上龙背,落在一片巨鳞之上。那鳞片温热如炕,踩上去竟有弹性,曹操不禁想起许都皇宫的金砖地面,却比这龙鳞冷硬百倍。

"丞相别来无恙?"猪八戒现了人形,盘膝坐在龙颈之上,手中把玩着一枚海灵核,"某家这'江海全席',可还合胃口?"曹操抬眼望去,见龙身已缩至百丈,正蜿蜒盘旋於江面,龙尾搅起漩涡,将曹军败退的船只尽皆卷入其中。他定了定神,沉声道:"元帅神通盖世,某自叹弗如。只是不知,元帅助孙刘,究竟为何?"

猪八戒忽然大笑,声如洪钟,震得龙鳞簌簌作响:"为何?为这江里的鱼虾,为岸上的百姓,为天下生灵不遭涂炭!丞相久居高位,可曾听得民间疾苦?"说罢,随手一抛,海灵核升入空中,散发出柔和光芒,映得江面如披银纱。曹操忽见光芒中浮现出魏国农田景象:土地龟裂如蛛网,农夫扶着枯槁的禾苗痛哭,孩童趴在干涸的河床旁,舔舐着泥土......心中不由得一阵绞痛,如被重锤击中。

第二节 食神宴豪 皖城港灵核映民生

子时三刻,雾散月升,江心楼船张挂八盏琉璃灯,每盏皆刻二十四节气图,烛光透过琉璃,在舱内投下斑斓光影。桌上珍馐罗列:北海冰鲍雕成莲花状,内置琥珀色汤汁;西蜀竹荪烩金蟾,香气中隐隐有松涛之味;更奇的是中央鼎中,翻滚着乳白色的"龙涎羹",每勺舀起,都可见细小星光随波流转——却是猪八戒以灵核之力,将江海精华凝於庖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迁徙的三国城堡请大家收藏:()迁徙的三国城堡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孙权执象牙箸,指那鼎中道:"久闻天蓬元帅掌天河庖厨,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猪八戒却不接话,忽然起身,双手结印,朗声道:"列位且看!"但见满桌菜肴同时腾起轻烟,在空中聚成三丈见方的光幕,如巨幅绢画展开。

首现魏国雍州景象:黄土塬上,数十个农夫赤着上身,合力拉着木犁,在板结的土地上艰难行进。犁铧划过,只留下浅浅的痕迹,惊起数只蝼蛄,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干瘪。一位老汉忽然栽倒,手中还紧握着半块硬饼,饼上沾着的泥土,竟比面粉还多。曹操认得那是自己颁布的"屯田令"施行之地,只觉喉间发苦,想起去年财报上的"五谷丰登"四字,此刻竟如讽刺。

画面转至吴国丹阳郡海滨:狂风卷起三丈高的浪头,拍打着破旧的渔船。渔民们蜷缩在船舱内,个个面色青黑,剧烈咳嗽着,咳出的血沫溅在船板上,竟凝结成紫黑色。船头立着一位少年,不过十四五岁,却已两鬓斑白,他颤抖着撒下渔网,收网时却只有寥寥数尾死鱼,鱼眼凸出,肚皮肿胀。孙权认得那少年是吕蒙族侄,去年还曾在宴会上舞剑,如今却已形如老者,心中大恸,酒杯"当啷"落地。

再转至蜀汉汉中盆地:栈道之上,一队民夫背着粮袋,在悬崖边缓缓行进。栈道木板年久失修,不时有断裂之声,惊得众人驻足。一位老妇不慎踩空,跌落深谷,怀中抱着的襁褓却被甩上栈道,婴儿啼哭声响彻山谷。栈道尽头,诸葛亮的参军马良正在指挥运粮,他望着蜿蜒的山路,愁眉深锁,手中羽扇不自觉地敲打着掌心。诸葛亮见此景,想起自己《出师表》中"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之语,不禁眼眶微湿。

忽画面剧烈震荡,场景转至洛阳城北:一座漆黑的熔炉矗立於平原之上,高达二十丈,炉体刻满蝌蚪状符文,炉口喷出的火星,竟如血色。司马懿身着朝服,手持玉圭,在炉前踱步,数十名士兵押着百姓,推入炉中。百姓们的惨叫混着金属融化的声响,直钻入众人耳膜。曹操只觉一阵眩晕,扶住桌案才勉强站稳,他忽然想起,近日收到的密报中,曾提到"城北有奇工",却不想竟是如此惨状。

"此乃人核熔炉,以活人之魂,炼邪佞之核。"猪八戒的声音如冷水浇头,"丞相可知,这些百姓,本可种田、可捕鱼、可修路,却因权贵之欲,化作炉中灰?"曹操望着画面中司马懿阴冷的笑容,只觉后背冷汗涔涔,想起自己曾赞司马懿"有雄豪志",却不想他竟如此丧心病狂。

孙权趁机离席,向曹操一揖到地:"今魏国地灵核可润田,吴国海灵核可治病,蜀汉人灵核可开路。若三家以灵核互市,各取所需,百姓何苦至斯?某愿以东海三岛灵核矿脉为质,换贵国司天监地灵核之法。"曹操盯着孙权诚恳的目光,又看看光幕中挣扎的百姓,心中正自动摇,忽觉腰间青釭剑微微发烫,低头一看,剑鞘上的"魏"字竟泛着红光,与猪八戒袖中露出的幡绳纹路,隐隐呼应。

第三节 剑刺幻象 宴中剑气惊人心

猪八戒早注意到曹操的异样,却故作不知,伸手取过案上的烤羊腿,大嚼起来:"丞相若觉为难,且先吃肉。某家这羊,可是用昆仑雪水养的,肉质细嫩......"话未毕,却见曹操"呛啷"拔剑,青釭剑出鞘三寸,寒芒映得舱内烛火皆暗。

"元帅可知,孤生平最恨妖人?"曹操声音低沉,如暮鼓晨钟,"当年左慈戏孤,孤尚可容之;今日元帅助贼为虐,孤却难饶!"言罢,手腕翻转,剑尖直指猪八戒咽喉。众人皆惊,张辽急忙伸手去按曹操手腕,却慢了半步。

却见猪八戒不躲不闪,嘴角仍挂着羊肉碎屑,只轻抬左手,九齿钉耙已横在胸前,格开剑锋:"丞相这一剑,是刺某家,还是刺心中的'魏王'?"曹操只觉虎口发麻,剑势稍缓,却见猪八戒身后光幕中,自己的影像正头戴王冠,接受群臣朝拜,而脚下踩着的,正是累累白骨。

"丞相请看!"猪八戒钉耙轻点光幕,影像骤变:曹操身着汉家丞相朝服,在许田围猎时,代天子射杀雄鹿,群臣山呼"万岁";又现铜雀台落成之日,曹操大宴宾客,席间赋诗"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却有侍臣私下议论:"此非曹丞相,乃曹王也。"

曹操只觉头痛欲裂,仿佛有两个声音在脑中撕扯:一个说"汉贼不两立",一个说"天命归於魏"。他踉跄半步,剑刃垂落,却在此时,光幕中又现司马懿身影,正捧着人核向自己跪拜,眼中闪过一丝阴鸷。曹操猛然惊醒,指着光幕道:"仲达逆贼!孤定要将他碎尸万段!"

猪八戒却摇头叹息:"丞相啊,你道司马懿是逆贼,可曾想过,自己又是何人?"他挥动手臂,光幕上同时出现三个曹操:一个是陈留起兵时的热血青年,一个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臣,一个是凝视着魏王印玺的老者。"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曹孟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迁徙的三国城堡请大家收藏:()迁徙的三国城堡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