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迁徙的三国城堡 > 第35章 核火焚仲达 雨师显真容(下)

第三十五回 上方谷核火焚仲达 葫芦峪雨师显真容

第一节 布阵谷中·诸葛亮上方谷布火灵核阵

建兴十二年秋,祁山被九重雾岚缠绕,如巨龙盘卧于天地之间。五丈原蜀军大营的帅帐之上,青黑色的幡旗猎猎作响,旗角翻卷间露出“汉”字朱砂印记,在暮色中宛如凝血。诸葛亮独立帐前,纶巾被西风吹得轻扬,露出鬓角新添的霜色。他远眺渭水北岸,那里营垒密如蜂巢,司马懿的坚守如同一柄钝刀,日日磨着蜀军的锋芒。案上军图已被目光灼出深痕,渭水蜿蜒如银蛇,而上方谷恰如蛇信吞吐之处,暗藏杀机。

“来人,取《遁甲天书》。”诸葛亮转身入帐,声音低沉如暮鼓晨钟。童子捧书匣上前,金丝楠木匣开启时,一股檀香混着古卷气息扑面而来。军师指尖抚过泛黄的书页,停在“火攻篇”某处,字迹边缘焦黑,似曾被火灼过。“伯约,你可知此阵为何名‘火灵核’?”他忽问,目光扫过侍立一旁的姜维。年轻将领一愣,只见丞相袖口垂下的八卦纹暗绣随动作起伏,如星河运转。

姜维近前,见竹简上“火灵核阵”四字笔走龙蛇,每划末端皆有焦痕,似以火代笔所书。“此阵借天地灵核之力,”诸葛亮解释,羽扇轻点地图,“灵核者,天地精元所化,藏于山石之间。吾以八卦方位布之,待魏军入谷,便引动灵核共鸣,如地火喷涌,焚尽贼兵。”言罢,他取出一枚赤红色菱形石块,在烛火下泛着琉璃光泽,正是预先埋入谷中的火灵核。

次日辰时,秦岭道上霜华未曦。姜维率五千士卒前行,故意将粮草车辙印弄得深浅不一,旗帜半卷,露出“粮”字大旗上的补丁。士兵们面色涂黑,装作疲惫不堪,偶尔有“运粮官”大声斥骂:“丞相苛责太甚,竟以麸糠充粮!”话语随风飘向远处山林,早有细作潜伏其间,将消息快马传向渭水营寨。

司马懿在帐中拨弄着龟甲,占卜之辞“利涉大川”墨迹未干。忽闻探马来报,手中竹简“啪”地展开,眼中精光一闪。司马昭凑上前来,见竹简上“蜀军粮尽,军容不整”八字,按剑喜道:“父亲,诸葛亮强弩之末矣!此时不击,更待何时?”司马懿却抚须不语,目光落在帐外拴马桩上——那匹大宛良驹正低头啃食秋草,尾鬃平顺,毫无惊慌之态。

巳时三刻,上方谷口。诸葛亮坐于三层木架之上,身着八卦道袍,身后二十童子各持青、赤、黄、白、黑五色幡,按五行方位站立。幡面绣着天干地支,每遇山风掠过,便发出沙沙轻响,如万蚁行军。军师屈指算出三刻时辰,忽觉袖中铜铃微震,知是姜维已至谷口。

“看!”童子指向谷间小道,只见尘头起处,姜维军丢盔弃甲而来,数十辆粮车歪斜倒地,军卒们跌跌撞撞向谷内逃去。司马懿率三万铁骑追至谷口,勒住缰绳,望着两侧高耸的山壁,心中警铃大作。“父亲,蜀军败势已显,为何停滞?”司马师策马近前,盔甲在阳光下闪耀。司马懿眯眼望向谷中,见松涛阵阵,却无半丝埋伏迹象,唯有一只山雀惊起,扑棱棱飞向天际。

“传吾将令:前军入谷,后军待命。”司马懿虽疑,却不愿放过良机。三万大军鱼贯而入,马蹄踏碎落叶,惊起遍野秋虫。诸葛亮在高处见魏军前锋已过谷中弯道,心中默数人数,待最后一骑进入谷口,羽扇猛地挥下——

但闻谷中“轰隆”巨响,如沉雷在地底滚动。预先堆在谷口的巨石从两侧山壁推下,与滚木相撞,发出惊天动地的轰鸣。司马懿惊觉退路被封,急勒马转身,却见谷中各处山石轰然炸裂,赤红色灵核破土而出,如同一双双睁开的火眼。诸葛亮站在木架上,双手结印,朗声道:“乾为天,坤为地,离为火,坎为水!急急如律令!”

霎时间,灵核次第爆燃,火焰呈奇异的赤金色,腾起数丈高的火墙。谷中草木遇火即化为飞灰,岩石被烧得通红开裂,发出“噼里啪啦”的爆响。魏军战马惊嘶人立,骑士被掀翻在地,瞬间被火焰吞没。司马懿见前方火网四合,心中大骇,拔剑连砍数名惊乱的士兵,嘶声喝道:“结圆阵!护着本帅!”

第二节 火焚仲达·司马懿父子遭火攻陷绝境

上方谷内已成炼狱。赤金火焰顺着山势流淌,如天河倒悬,将三万魏军困在谷底。司马懿的银枪被火烤得发烫,枪尖滴落的火星引燃了马鬃,坐骑悲鸣着跪倒在地。他踉跄着爬起,见司马昭扶着司马师退至一块巨石旁,两人盔甲皆已烧熔,露出里面焦黑的中衣。

“父亲!快看!”司马昭指向谷心,那里有处天然岩穴,洞口被火舌舔舐,却暂未被波及。司马懿当机立断,挥手喊道:“众军随我入穴!”然而话音未落,一枚灵核在五步外爆炸,气浪将他掀飞丈许,后背重重撞在山壁上,口中腥甜,喷出一口鲜血。

“主公!”亲卫统领曹昂扑上来,用身体挡住飞溅的火星,后背顿时冒起青烟。司马懿挣扎着扯下染血的战袍,露出里面暗绣的龟蛇纹软甲——这是当年曹操所赐,曾护他躲过赤壁之火。此刻软甲上的金线已被烤得卷曲,散发出刺鼻的焦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迁徙的三国城堡请大家收藏:()迁徙的三国城堡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绝境中,司马懿忽然想起怀中的“人核”。那是数月前,他微服至洛阳,遇一鹤发童颜的隐士,赠他此核,言“危急时刻可保一命”。锦囊取出时,丝线已被冷汗浸透,暗红色的核体在火光中跳动,如同一颗活物的心脏。“此核需以精血为引,融合时如万蚁噬骨,九死一生。”隐士的话在耳边响起,司马懿咬牙咬破舌尖,将血滴在核上。

血珠甫一接触,人核骤然膨胀,化作拳头大小,表面浮现出细密的血管纹路。司马懿只觉一股热流顺着喉咙窜入丹田,继而向四肢百骸蔓延,所过之处如烈火灼烧,剧痛让他险些昏迷。“父亲!不可!”司马昭扑过来抱住他,却被一股无形之力震开,跌倒在燃烧的草丛中。

“仲达,你欲逆天而行乎?”恍惚间,司马懿听见曹操的声音从火中传来。抬眼望去,却见火网中浮现出官渡之战的场景:曹操横槊赋诗,身后千万火把照亮夜空。“吾非逆天,乃求生!”他怒吼着撕开衣襟,将人核按在胸口。核体瞬间没入皮肤,青筋在脖颈暴起,如赤色小蛇游走。

就在此时,天空骤暗。西北方的乌云如墨汁倾盆,眨眼间遮住太阳,谷中温度骤降。司马懿抬头,见云层中有鳞甲反光,似有巨龙盘卧。“天助我也!”他狂笑出声,人核之力与体内气血共鸣,竟在周身形成一道暗红屏障,将逼近的火焰逼退三尺。

诸葛亮在高处望见天象异变,手中羽扇“啪”地落地。他夜观乾象,分明见三台星明灭不定,却未料到会有此变数。“卧龙啊卧龙,你算尽天机,却算不出天道悠悠。”身后传来沧桑的声音,转头一看,竟是白发童颜的左慈,手持麈尾,踏云而来。

“老仙长为何至此?”诸葛亮施礼,心中惊涛骇浪。左慈指了指谷中:“此非人力之雨,乃灵核异动所致。那降雨之人,怕是你曾闻其名,未见其形。”话音未落,豆大的雨点已砸在火网上,腾起万千白雾。谷中魏军发出震天动地的欢呼,而诸葛亮望着左慈飘然而去的背影,心中泛起不祥的预感——这雨,怕是另有来头。

第三节 雨师显真·神秘人降雨救仲达露真容

暴雨如银河倒泻,上方谷内水火相搏,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司马懿站在岩穴口,任雨水冲刷脸上血污,望着渐渐熄灭的火网,眼中闪过复杂神色。忽闻谷口传来韵律奇特的脚步声,每一步都似踏在人心上,让积水泛起规则的涟漪。

“何方神圣?请现身!”司马昭举枪戒备,雨水顺着枪尖滴落,在地上砸出小坑。那人在雨幕中停步,斗笠边缘垂下的雨帘如水晶帘幕,宝杖轻叩地面,竟在积水里开出一朵莲花。“吾乃流沙河悟净,特来解此劫数。”声音低沉如洪钟,却不带半分火气。

斗笠掀开的刹那,诸葛亮只觉眼前一亮:但见那人方面大耳,目若朗星,颈间骷髅念珠泛着温润光泽,宝杖顶端镶嵌的明珠流转着水波纹路。“沙……悟净?”他喃喃自语,忽忆起《山海经》中“雨师妾”的记载,却不知眼前人正是取经归来的金身罗汉。

“好你个沙师弟,果然在此!”破空声响起,孙悟空踩着筋斗云落下,金箍棒在手中耍了个花,“俺老孙就说这雨来得蹊跷,原来是你抽了东吴的水眼灵核!”沙僧转身施礼:“师兄莫怪,小弟见这谷中生灵涂炭,实在于心不忍。那建业水眼虽被抽取,却可助孙权勘破水鬼之乱,未必是祸。”

诸葛亮听得真切,心中大惊:“仙长是说,此雨乃抽取东吴灵核所致?”沙僧颔首,宝杖轻点,雨幕中浮现出建业城的画面:秦淮河上水波翻涌,无数青面獠牙的水鬼从河底钻出,啃食岸边百姓。孙权在城楼之上,面色如土,身旁谋士正焚烧符纸。

“亮曾闻,灵核者,天地命脉也。”诸葛亮长揖至地,“仙长此举,虽救了谷中魏军,却害了东吴百姓,敢问取舍之道何在?”沙僧沉默片刻,骷髅念珠轻响,竟化作九颗头颅,每颗头颅都念诵着不同的佛经。“先生可知,四圣分桃时,便种下此劫?”他抬手一指天空,灵核与宝杖共鸣,竟显化出花果山旧景——

春日的花果山繁花似锦,孙悟空抓耳挠腮,猪八戒扛着九齿钉耙流口水,唐僧合十诵念《般若经》,沙僧则捧着琉璃盏,盏中盛着蟠桃灵核碎末。忽然,灵核炸裂,五片碎核飞向不同方向,其中一片化作雨师灵核,落入沙僧手中。“吾等追寻灵核至此,却不想灵核之力扰动三国气运,”沙僧叹道,“今日降雨,实乃不得以而为之。”

诸葛亮望着画面中嬉戏的群猴,忽觉灵台清明:“原来如此。亮生平以‘兴复汉室’为念,却忘了天下苍生皆属一体。仙长今日之举,虽违亮之愿,却合天道之仁。”说罢,他转身望向谷中,见司马懿正集结残兵,目光中已无恨意,唯有苍凉。

此时,建业方向传来龙吟,水鬼之乱愈演愈烈。沙僧宝杖一挥,雨势渐止,天空露出一线晴光。孙悟空抓耳道:“呆子,快走!那孙权的水鬼怕是要闹上天庭了!”沙僧却看向诸葛亮,欲言又止。军师见状,知其心意,微笑道:“仙长但去,亮自会料理后事。望归位之日,莫忘今日之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迁徙的三国城堡请大家收藏:()迁徙的三国城堡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第四节 临终嘱言·诸葛亮临终前叮嘱沙僧归位

五丈原的秋夜格外清冷,中军帐内烛影摇红。诸葛亮躺在锦榻上,望着帐顶垂下的流苏,忽觉往事如走马灯般闪过:隆中对时的慷慨激昂,赤壁火攻的漫天红光,七擒孟获时的孟获泣拜……如今皆化作枕边冷泪,湿了青缎枕巾。

“丞相,沙仙长求见。”姜维的声音打断思绪。诸葛亮示意传入,见沙僧孤身入帐,斗笠蓑衣仍带着雨气,颈间灵核已收起飞入宝杖。“先生……”沙僧欲言,却见诸葛亮抬手止语,示意他坐下。

“亮夜观星象,知大限将至。”诸葛亮握住沙僧的手,掌心冰凉如霜,“方才仙长显化的四圣分桃图,亮已记下。那蟠桃灵核碎裂,散落万界,是否意味着……”沙僧点头:“先生聪慧,正是如此。吾等需集齐五片灵核,方能归位,而先生所在的三国世界,恰是其中一片灵核的所在。”

诸葛亮目光灼灼:“亮曾读《周易》,知‘穷则变,变则通’。仙长等若归位,是否会改变此界气运?”沙僧沉默良久,方道:“天道循环,自有定数。吾等唯有护佑生灵,方能减少劫数。”说罢,他取出琉璃盏,盏中盛着三滴清水,“此乃流沙河灵水,可延先生三日寿命,望先生善用。”

诸葛亮摇头:“亮生平不逆天而行。今有一事相托:亮死后,蜀军必退,司马懿定会长驱直入。望仙长护佑汉中百姓,免受兵灾。”沙僧单膝跪地:“先生以天下为念,吾必不负所托。待灵核归位,定奏请玉帝,为三国世界降下甘霖,平息战乱。”

帐外忽起夜风,吹得帐角猎猎作响。诸葛亮望向帐外,见北斗七星中,主星忽明忽暗,心知时辰已到。他转头对姜维道:“取吾衣冠来。”童子捧来丞相朝服,诸葛亮强撑着坐起,由姜维服侍着穿上,玉带扣到第三扣时,忽然剧烈咳嗽,鲜血染红了衣襟。

“丞相!”姜维跪倒在地,泣不成声。沙僧见状,双手结印,琉璃盏中灵水化作水雾,笼罩诸葛亮全身。老将顿时觉得气息稍稳,望向沙僧道:“仙长可知,亮为何布火灵核阵?非为杀司马懿,乃欲借灵核之力,打通祁山龙脉,为蜀汉续三十年气运……”

沙僧惊道:“先生竟窥破龙脉之秘?然灵核与龙脉相冲,强行引动,必遭反噬。”诸葛亮苦笑道:“亮何尝不知?但为了陛下,为了百姓,纵死无悔。今见仙长,方知人力有时尽,天命不可违。”

话音未落,帐外传来马蹄声——是探马来报,司马懿已整军追击。诸葛亮望向北方,目光穿透帐幕,仿佛看见魏军的旌旗。“伯约,”他握紧姜维的手,“速退军,不可恋战。吾死之后,以木像安于车上,仲达必不敢追。”又转头对沙僧道:“仙长,‘火核泪’若落入司马懿之手,必成大患……”

沙僧点头,宝杖一挥,化作一道流光消失在夜空。诸葛亮望着他消失的方向,嘴角泛起微笑,缓缓闭上双目。案头七星灯“噗”地熄灭,主灯油尽灯枯,只余一缕青烟,袅袅升向帐顶,仿佛他的精魂,正随着这缕烟,飘向那片他未能征服,却永远牵挂的山河。

是夜,五丈原上忽降祥瑞,流星划过夜空,坠于蜀军大营东北方。姜维依照遗命,秘不发丧,率大军缓缓退入汉中。司马懿追至半途,见山间盘旋的“朱雀”虚影,以为诸葛亮设伏,急令撤军,却在上方谷中拾得一枚“火核泪”,藏于袖中,目光深邃如古井。

沙僧与孙悟空踏云而行,回望三国大地,见各处灵核微光闪烁,如繁星点缀夜幕。“师兄,”沙僧叹道,“你说诸葛亮的遗训,我们能做到吗?”孙悟空咬着桃核,咧嘴一笑:“呆子,只要有俺老孙在,定叫这方世界少些战乱。走,先去建业治水鬼,再寻那剩下的灵核!”

二人身影渐远,唯有五丈原的秋风,还在诉说着那个未竟的梦想。后世有人登五丈原,见断崖处有石纹如羽扇,相传是诸葛亮精魂所化,至今仍在守望蜀汉的山河。正是:火焚上方谷中事,雨解葫芦峪内危。丞相遗训垂青史,灵核归位待何时?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喜欢迁徙的三国城堡请大家收藏:()迁徙的三国城堡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