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迁徙的三国城堡 > 第34章 沙弥补星灯 禅杖镇地脉(上)

第34回:五丈原沙弥补星灯 陇右道禅杖镇地脉

第一节:星灯垂露 五丈原夜筑续命台

建兴十二年的秋天,五丈原上的草木都被秋霜染上了一层淡淡的白色。在中军大帐里,诸葛亮斜靠在胡床上,左手拿着一本《太乙数统宗》,右手轻轻抚摸着案头上的七星灯图,由于用力,他的指节都微微泛白了。

案几上的铜漏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烛光在风中摇曳,帐外巡逻的士兵们的甲胄碰撞声时远时近,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姜维端着药碗走了进来,看到丞相的鬓角又新添了几缕白发,心中一酸,手中的药碗差点掉下来。

“丞相已经三天没有吃米饭了,今天又强撑着起来处理政务……”姜维的话还没说完,就突然听到丞相一阵剧烈的咳嗽,他的手指缝间竟然渗出了丝丝血丝,滴落在那已经泛黄的《阴符经》卷首上。

“伯约可知,”诸葛亮以袖掩口,目光投向帐外深沉夜色,“昔年子房遇黄石公,得授《太公兵法》;今吾观天象,北斗第七星荧惑不明,此乃将星欲坠之兆。”姜维忙跪坐于地,膝下草席已被冷汗浸透:“愿闻续命之策。”诸葛亮抬手轻挥,帐中纱幔自动分卷,露出后壁所绘《北斗续命图》,图中七盏明灯以朱砂勾勒,中央主灯处赫然写着“寿”字,笔力透纸,隐约有金光流转。

子时三刻,月过柳梢。诸葛亮着八卦道袍,手持松纹古剑,步出帐外。但见营中士卒已依令环列,人人手持皂旗,旗上绣北斗七星纹样。正中央以黄土堆筑三丈高台,台上七盏青铜灯鼎按“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方位摆定,鼎中灯油呈琥珀色,隐隐有幽光浮动。丞相脱履登台,足心踏在台心所刻“延”字符文上,剑指北方,朗声道:“谨请北斗七星君,贪狼巨门禄存临——”

话音未落,西方陇右方向突现异兆:原本晴朗的夜空骤起墨云,如万马奔腾般向五丈原压来,云隙间隐约可见地脉灵核如赤色明珠,在地下深处跳动。主灯鼎中油面忽起涟漪,灯芯竟渗出缕缕黑气。诸葛亮心中一凛,暗运内力稳住剑势,却见指尖已沁出冷汗,滴入脚下符文,竟将“延”字染成血色。

“报——”探马跌跌撞撞闯入辕门,“陇右方向地动山摇,百姓传言见巨蛇吞月!”话音未落,高台竟微微震颤,中央主灯“噗”地熄灭,鼎中油火溅出,在台上烧出焦黑纹路。姜维惊呼着扑向高台,却被诸葛亮以剑鞘拦住:“此非人力可违,乃地脉灵核紊乱所致。”言毕,目露奇光,望向帐外阴影处:“沙将军既来,何不入内一叙?”

暗影中步出一人,身披皂色大氅,腰悬琉璃盏,正是沙僧所化。其人行礼毕,抬头时目若朗星,开口声如洪钟:“丞相果然慧眼如炬。吾观陇右灵核与天河灵脉相连,今因盘古幡残片扰动,致使地脉倒涌,需以北斗星光镇之。”言罢,解下琉璃盏抛向空中,盏中顿时浮现北斗七星投影,每颗星子皆如拇指大小,滴入主灯鼎中,竟化作银色液体,与琥珀色灯油交融,泛起层层涟漪。

蓦地,灯油中浮现出天庭胜景:巍峨南天门下,沙僧(时为卷帘大将)与天蓬元帅、卷帘大将、赤脚大仙各执幡绳一端,共同维系天河灵核。那幡绳色泽古朴,隐隐有“镇”字纹路,正是降妖宝杖内核。诸葛亮凝视光影,叹道:“原来四圣曾共掌天道,今灵核之乱,竟源于上古神器碎裂……”

忽闻帐外金鼓大作,马蹄声如骤雨急至。魏延策马直入辕门,大声疾呼:“魏军劫营!快开辕门——”其马因连日征战早已疲惫,竟在帐前失蹄,魏延向前扑倒,铁枪横扫处,正撞翻高台边缘的“天权”灯鼎。但听“轰”的一声,灯鼎坠地,火星四溅,中央主灯再度摇曳欲灭……

第二节:禅杖裂空 陇右道血锁万灵根

魏延扑倒瞬间,眼中忽见高台之上光影流转,竟有琉璃盏悬于主灯之上,映出沙僧真身——项下骷髅串隐约可见,宝杖金光内敛,非人间凡兵可比。他心中大骇,却已无法收势,铁枪“当啷”落地,惊起一片火星。

“不好!”沙僧暴喝一声,右手虚空一握,降妖宝杖已在手,杖身骤然变长,化作九道金光射向陇右。但见地脉黑气翻涌如沸水,宝杖所过之处,竟如热刀斩冰,黑气纷纷凝结成墨色晶体,坠落尘埃。九道金光深入地下,刹那间天摇地动,五丈原军民但见西方地平线上突现九道锁链,锁链表面刻满上古符文,一端系于宝杖顶端,一端深入地层,是为“地脉锁”。

诸葛亮趁势掐诀,口中念道:“天有五行,水火山石金,分时化育,以成万物——今以血为引,锁此灵根!”言毕,咬破中指,血珠凌空画出玄武之形,落入地脉锁缝隙。霎时间,锁链光芒大盛,地下传来沉闷轰鸣,仿若万头巨兽同时低吼,震得众人耳鸣目眩。

“丞相小心!”姜维扑上前去,以身体护住诸葛亮。却见沙僧面色凝重,宝杖表面浮现细密裂纹:“灵核怨气太盛,吾之幡绳残段不足以久镇!唯有请天河四圣共签契约,方能力挽狂澜。”诸葛亮闻言,命姜维取来黄绢、狼毫,却因失血过多手指发颤,竟三次握笔不稳。杨仪见状,急忙捧来铜盘承接,盘中清水竟已被血珠染红,如桃花落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迁徙的三国城堡请大家收藏:()迁徙的三国城堡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亮本南阳耕夫,”诸葛亮一笔一划写就血书,字迹力透纸背,“受先帝托孤之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今陇右灵核紊乱,实因盘古幡碎裂所致。亮死后,望四圣念苍生疾苦,护持幡绳残片,待有缘人集齐四幡,重铸天道……”写至“死”字时,笔尖顿住,墨血交融处竟绽开一朵黑色莲花,转瞬即逝。

沙僧双手接过血书,忽见其上血字自动排列,化作一道金光冲天而起。与此同时,宝杖内核轰然作响,残段幡绳竟飞出寸许,与血书光芒相触,杖身顿时浮现蝌蚪文,细细读之,正是“五丈原下埋命之幡角”。姜维站在阴影中,袖中灯油瓶微微发烫,他握紧瓶身,指甲几乎掐入掌心——昨夜他见沙僧以星光入油,料定此油非凡,故偷藏一合,此刻竟觉瓶中似有星辰流转。

“文长,你可知罪?”诸葛亮忽然抬眼望向魏延,目光如电。魏延早已惊得冷汗浃背,扑通跪倒:“末将见魏军异动,心急如焚,不想误触灯阵……”话未说完,帐外忽报:“魏军已退!乃疑兵之计!”诸葛亮闭目长叹,挥手令其退下,转对沙僧道:“将军速上天庭,亮命数已尽,唯望契约早成。”沙僧点头,宝杖化作流光载其升空,瞬间消失于北斗方向。

此时月过中天,五丈原上秋虫悲鸣,竟比往日凄厉数倍。诸葛亮抚过七星灯图,指尖停在“寿”字裂痕处,忽对姜维笑道:“伯约可曾闻‘死诸葛能走生仲达’?吾虽不能续命,却可留计退敌。”姜维尚未答话,却见丞相咳出黑血,血染道袍,宛如绽开的墨梅……

第三节:天阙论幡 南天门四圣议尘缘

沙僧驾宝杖直入南天门,守门将士见杖上幡绳残段,皆稽首行礼。行至斗牛宫前,正遇天蓬元帅——昔日执掌八万水军的天蓬,此刻手持玉净瓶,瓶中插着一支净莲,正与赤脚大仙闲话。

“卷帘老弟,许久不见。”天蓬挑眉笑道,目光落在宝杖上,“你这幡绳残段,怎的染了人间烟火气?”沙僧将五丈原之事如实相告,赤脚大仙闻言,轻拂衣袖,掌心浮现陇右灵核影像:“善哉善哉,灵核已现裂痕,若不及时护持,恐生地火倒灌之灾。”

“当年蟠桃会上,吾等四人共掌幡绳,”卷帘大将(非沙僧,乃另一仙官)忽然现身,手中把玩着一枚金铃,“不想因吾失手打碎琉璃盏,连累老弟被贬下界。今日之事,也算还当年因果。”沙僧摇头道:“天道循环,何谈连累?今丞相以血书相请,望诸位同赴人间之约。”

天蓬忽然收敛笑意,望向北斗方向:“吾闻三国乃劫数之地,迁徙城堡皆幡角所化。曹操铜雀台镇‘劫之幡角’,孙权石头城藏‘缘之幡角’,今五丈原又现‘命之幡角’,莫非四幡将合?”赤脚大仙捻须道:“幡角有灵,需得仁心者持之。诸葛亮鞠躬尽瘁,虽死犹生,或许正是冥冥中自有安排。”

正说话间,忽有金光裹着血书飞来,悬于四圣中央。天蓬以指尖轻点,血书展开,字迹竟化作蝌蚪文游走:“亮虽魂归天府,愿化星辰照彻山河,护持幡绳,以待后人。”卷帘大将叹道:“如此忠烈,吾等安能不助?”言毕,四人各自掐诀,指尖血珠飞出,在空中凝成“共主灵核”四字,随沙僧血书一同坠入人间。

五丈原中军帐内,诸葛亮忽觉心血来潮,强撑病体命人抬至帐外。但见北斗七星大放光明,第四星“天权”处竟现四圣虚影,各执幡绳一端,与沙僧宝杖相呼应。丞相见状,含泪叩首:“多谢四位仙长!”话音未落,四圣虚影化作流光,分别注入陇右地脉锁、五丈原幡角、铜雀台与石头城,天地间顿时清明,黑气尽散。

是夜,沙僧返回帐中,见诸葛亮已卧于榻上,面色虽苍白却透出宁静。“契约已成,”沙僧低声道,“地脉灵核已分由四圣镇守,待四幡角齐聚,自能平定劫数。”诸葛亮颔首,指了指案上酒壶:“素闻将军在流沙河时善饮,可愿与亮共饮一杯?”

酒过三巡,诸葛亮轻抚宝杖幡绳:“当年大闹天宫时,将军可曾想过,今日会为蜀汉镇守地脉?”沙僧饮尽杯中酒,目光穿越帐外夜色,仿若看见流沙河的浪涛:“吾曾见唐僧取经受劫,方知因果循环。今助丞相,亦是助天道循环。丞相可知,这迁徙的城堡,实则是天地为棋盘,众生为棋子,而幡角便是那关键的棋眼。”

诸葛亮轻笑:“亮曾推演八阵图,自谓能夺天地造化,今日方知,人力终有限,天命不可违。唯望后人能悟透幡角玄机,止息干戈。”言罢,剧烈咳嗽起来,沙僧忙以法力护住其心脉,却见丞相眼中泛起异彩:“伯约偷藏灯油之事,亮已知晓。那油染了北斗星光,或许正是他日‘灵核返魂’之契机……”

第四节:夜烛摇红 五丈原星落玉台空

秋夜深沉,银河低垂。诸葛亮命姜维取来瑶琴,置于榻前。指尖抚过琴弦,竟弹出《梁甫吟》之调,声调苍凉,如孤雁哀鸣。姜维跪坐一旁,听丞相唱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唱至“逝”字,琴弦忽断,琴身共鸣处,竟有星光渗入,在琴弦断口处凝成露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迁徙的三国城堡请大家收藏:()迁徙的三国城堡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伯约,”诸葛亮示意姜维靠近,以断弦蘸取露珠,在其掌心写下“忍”字,“魏延脑后有反骨,吾去后必反。然汝需记住,杀之易,安之难。待其反时,可取吾锦囊,依计而行。”姜维含泪应下,忽觉掌心字迹发烫,抬头时,见丞相眼中倒映着银河,恍若宇宙星辰尽纳其中。

子时将至,诸葛亮命人扶起,望向陇右方向。沙僧不知何时已立于帐外,宝杖插在地上,杖头幡绳随风轻摆,竟与五丈原下的“命之幡角”遥相呼应。“将军可闻,”丞相忽然轻笑,“当年管仲临终,曾言易牙、竖刁不可用;今亮亦有遗言,望将军记取——”

话音未落,北斗方向突现流星,如赤练划过夜空,正坠于五丈原西南方。诸葛亮猛然抓住沙僧手腕,指尖在其掌心快速画符:“亮去后,望将军护持幡角,直至四圣归位。若见一童子身背葫芦,腰悬木剑,切记……”话未说完,喉间涌上腥甜,再也无法出声。

沙僧含泪点头,忽觉手中多了一物,却是诸葛亮所佩卧龙玉佩,玉佩背面刻着“未完之幡”四字。帐内众将已哭声一片,姜维伏地不起,杨仪忙着整理遗表,唯有魏延在帐外徘徊,目光不时投向高台残灯。

三更鼓响,五丈原上忽起大雾,雾气中隐约有龙吟之声。沙僧拔起宝杖,杖身光芒大盛,竟将诸葛亮遗体托起,缓缓升至帐顶。但见丞相道袍无风自动,化作片片白云,肉身则如流光般没入宝杖幡绳,与此同时,五丈原地下传来隆隆轻响,“命之幡角”悄然转动,与幡绳残段共鸣。

姜维强忍悲痛,按丞相遗命秘不发丧。行至剑阁时,忽闻身后马蹄声疾,魏延果然率部杀来。姜维勒马回望,见魏延红目圆睁,手中铁枪映着月光,宛如地狱修罗。他忽然想起丞相临终前的叮嘱,伸手入怀取锦囊,却触到那瓶灯油——此刻瓶中星光大盛,竟透过锦缎渗出,在夜色中划出淡淡光痕。

“且看汝如何收场!”魏延狂笑道,挥枪刺来。千钧一发之际,姜维毅然打开瓶塞,灯油泼洒而出,竟在空中凝成北斗七星之形。星光所过之处,剑阁地脉灵核应声震动,地下深处传来“咔嚓”轻响,仿若某扇尘封已久的门扉缓缓开启。众人但见诸葛亮虚影自星光中浮现,羽扇轻挥,魏延军马竟如中定身咒,动弹不得。

“丞相显灵!”士卒们纷纷下跪。魏延惊恐欲坠,铁枪“当啷”落地,却见枪尖所指之处,石缝中竟露出半截幡角,色泽如血,正是“运之幡角”残片。姜维趁机宣读遗命,马岱自暗中杀出,手起刀落……

是夜,五丈原上霜降三尺,七星灯台残址旁,忽然长出一株奇花,花瓣呈北斗状,每片皆含露珠,仿若丞相未竟的心血。沙僧立于花前,宝杖幡绳上的血书契约已化作金光,融入花海。微风拂过,传来隐约琴音,正是那曲未竟的《梁甫吟》。

远处,迁徙的三国城堡又开始缓缓移动,铜雀台的飞檐、石头城的烽火,在夜色中若隐若现。而五丈原下,“命之幡角”与幡绳残段已悄然结合,静待下一个有缘人,来揭开这跨越千年的灵核之谜。正是:“星灯灭处英魂在,幡角重聚天下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喜欢迁徙的三国城堡请大家收藏:()迁徙的三国城堡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