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迁徙的三国城堡 > 第138章 谋算通交易 奇策结外援

迁徙的三国城堡 第138章 谋算通交易 奇策结外援

作者:十羚庭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02 14:14:08 来源:全本小说网

第一三八回 东吴谋算通交易 水蜃奇策结外援

第一节 荒客秘报 陆伯言初探宝库影

建安二十六年冬,建业城外寒江如练。建业宫的飞檐在暮色中勾出黛青的轮廓,宫墙下的冻梅开得正烈,殷红的花瓣上凝着冰晶,像是溅在雪地里的血珠。中军帐内,陆逊正对着一盏孤灯出神,案上摊着幅水纹密布的舆图,图中央用朱砂圈着两个字——水蜃。

这水蜃号乃是东吴祖传的水下巨舰,传闻能潜江入海,曾助孙策平定江东。可自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后,舰身的玄铁龙骨便生了怪锈,任凭能工巧匠修补,终究是动弹不得。陆逊接手此事已有三载,鬓角的青丝都熬成了霜色,却始终找不到症结所在。

“少将军,门外有个拾荒者求见,说有关于浮城的秘闻献上。”亲兵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陆逊眉峰微蹙。拾荒者是些游走在各州边界的流民,靠捡拾战乱遗弃的器物为生,素来被士族轻视。但他生性谨慎,凡事不肯轻忽,便吩咐道:“带他到偏帐等候,搜身验过,不得带利器。”

偏帐内燃着劣质的桐油灯,烟味呛人。那拾荒者佝偻着背,破棉袄上结着冰碴,脸上沟壑纵横,唯有一双眼睛亮得惊人,像是藏着两团鬼火。他被亲兵推搡着进来,却不卑不亢,从怀里掏出个油布包,往案上一放:“小人老瓢,见过陆将军。这物件,或许能换一壶暖酒。”

油布解开,露出块巴掌大的星铁残片,与曹刘两家浮城的材质一般无二。残片上刻着些扭曲的纹路,在灯光下泛着幽幽的蓝光。陆逊指尖刚触到残片,便觉一股寒意顺着指缝钻进来,与水蜃号龙骨的锈迹触感竟有几分相似。

“这是何处得来的?”陆逊的声音压得极低,烛火在他眼中跳动。

老瓢咧嘴一笑,露出两排黄牙:“上月在濡须口江边捡的。那夜天现异象,两道光柱从西北方冲天而起,接着便有这物件随潮水漂来。小人识得这是浮城上的东西,听说曹刘两家要合璧那两座巨城,合璧之后,会开出个‘资源宝库’?”

陆逊心头剧震。浮城合璧的消息早已传遍江东,但“资源宝库”之说却是闻所未闻。他不动声色地将残片收起,给亲兵使了个眼色。亲兵会意,端来一壶热酒和一碟酱肉。老瓢抓起酒壶猛灌几口,喉结滚动的声音在寂静的帐内格外清晰。

“你还知道些什么?”陆逊问道,指尖在案上轻轻叩击,那节奏正是军中传递密信的暗号——帐外已围了三层甲士,只要老瓢有半句虚言,便会立刻身首异处。

老瓢抹了把嘴,油光锃亮的脸上忽然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宝库里头,藏着能修天下奇器的‘元铁’。听说那水蜃号……缺的就是这东西?”

“哗啦”一声,陆逊猛地掀翻案几,桐油灯摔在地上,火苗舔着帐幔,映得他眼底一片赤红。水蜃号的底细是东吴最高机密,这拾荒者怎会知晓?他按在剑柄上的手微微颤抖,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一种近乎狂喜的激动——若老瓢所言属实,那水蜃号重见天日的日子,便不远了。

“你想要什么?”陆逊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沙哑。

老瓢望着帐外跳动的火光,忽然压低了声音,像是在说什么惊天秘密:“小人要浮城合璧时,从宝库里散落的‘技术碎片’。那些东西对你们没用,对我们拾荒者,却是命根子。”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与身份不符的狠厉,“只要将军肯助我们拿到碎片,我们便帮你搅黄曹刘的好事,让他们的浮城合而不融,到时候……将军便可坐收渔利。”

帐外的风声忽然紧了,卷着雪粒打在帐上,发出“簌簌”的声响。陆逊望着老瓢那双亮得吓人的眼睛,忽然想起幼年时祖父讲过的故事——当年大禹治水,曾铸造九鼎镇住四海邪祟,可鼎上的纹路,却被一群背叛神明的匠人偷了去,从此流落在民间。难不成这拾荒者,与那些匠人有着什么渊源?

“此事容我三思。”陆逊捡起地上的星铁残片,残片的寒意已渗入骨髓,“你且在营中歇息,不得擅自走动。”

老瓢被亲兵带走后,陆逊独自一人站在帐中,望着地上的狼藉出神。烛火已被风吹灭,唯有月光从帐缝钻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是水蜃号龙骨上的锈迹。他忽然想起三日前张昭老先生拄着拐杖来见他,花白的胡子上挂着霜:“伯言,曹刘合璧浮城,意在天下。我东吴若不早做打算,迟早会被吞并。”那时他只当是老生常谈,此刻想来,老先生的话竟有先见之明。

“来人。”陆逊扬声道,“备马,去见张公。”

夜雪初霁,建业城的石板路上结着薄冰,马蹄踏在上面,发出清脆的响声。陆逊的披风上落满了雪花,却浑然不觉。他望着街边紧闭的店铺,窗棂后偶尔闪过烛火,那是寻常百姓在寒夜里的温暖。他忽然握紧了拳头——为了守护这份温暖,纵使与拾荒者为伍,行险中求利之事,又有何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迁徙的三国城堡请大家收藏:()迁徙的三国城堡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张昭的府邸在城南,院墙爬满了枯藤,像位饱经沧桑的老者。听闻陆逊深夜来访,张昭披着棉袍迎出来,手里还攥着本《左传》,书页上满是批注。“伯言这时候来,必是有要事。”他引着陆逊进了书房,炉火烧得正旺,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

陆逊将星铁残片放在案上,把老瓢的话一五一十说了。张昭拿起残片,老花镜后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指尖在纹路上来回摩挲:“这纹路……倒像是上古的‘水纹篆’。当年武王伐纣,渡孟津时曾见河中浮出巨石,上面刻的便是这种文字。”

“张公认得?”陆逊又惊又喜。

张昭摇了摇头,将残片放下:“只识得零星几个字,似乎与‘归位’、‘放逐’有关。”他叹了口气,望着炉中跳动的火苗,“拾荒者向来行踪诡秘,其心难测。与他们交易,好比与虎谋皮,一旦事泄,不仅水蜃号修不成,我东吴还会陷入曹刘两家的夹击之中,此乃险招啊。”

“晚辈知道凶险。”陆逊走到窗前,望着院中被雪压弯的翠竹,“可水蜃号若能修复,我军便能直捣许昌,奇袭荆州,这是天赐的良机。至于风险……当年周瑜公火烧赤壁,何尝不是险中求胜?”

张昭望着陆逊坚毅的侧脸,忽然想起孙策临终前的话:“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如今周瑜已逝,这江东的重担,竟不知不觉落在了眼前这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肩上。他沉默良久,终于道:“也罢,你既已下定决心,老夫便不拦你。只是切记,防人之心不可无。”

离开张府时,天已微亮。雪后的建业城笼罩在一片白茫茫的晨光中,宫墙的琉璃瓦反射着碎金般的光芒。陆逊勒住马缰,回望了一眼张府紧闭的大门,忽然觉得肩上的担子重了千钧。他知道,从决定与拾荒者交易的那一刻起,他便踏上了一条布满荆棘的险路——但为了东吴的未来,他别无选择。

第二节 密约暗流 老瓢夜会石头城

建业城西的石头城,自楚威王筑城以来,便是江东的要塞。城墙由赭红色的岩石砌成,在暮色中像一头伏卧的巨兽,临江的一面布满了箭孔,海风穿过时发出呜咽般的声响,像是无数冤魂在哭泣。

这夜,月黑风高,城头的守军换岗的间隙,一道黑影如狸猫般从悬崖下的密道钻了出来,正是老瓢。他裹紧了破棉袄,借着岩石的阴影,七拐八绕来到城根下的一处废弃水牢前。水牢的铁门早已锈烂,推开时发出刺耳的“吱呀”声,惊起一群蝙蝠,扑棱棱地飞向夜空。

水牢深处,陆逊已等候多时。他没带亲兵,只提着一盏防风灯,灯光在潮湿的石壁上投下晃动的影子。地上铺着块油布,上面摆着些干粮和水囊,还有一把通体漆黑的匕首——那是东吴特制的“断水匕”,见血封喉。

“陆将军倒是信得过小人。”老瓢咧嘴一笑,露出黄牙,眼神却在匕首上打了个转。

“我信的是利益。”陆逊将防风灯往地上一放,火焰“腾”地窜起,照亮了他眼底的寒光,“你要技术碎片,我要元铁和曹刘失和。只要你我各取所需,便是朋友。若你敢耍花样……”他指了指匕首,“这东西,便是你的下场。”

老瓢脸上的笑容淡了些,从怀里掏出个竹筒,倒出一卷兽皮地图。地图上用炭笔勾勒着浮城的内部结构,引擎舱的位置被画了个醒目的骷髅头。“曹刘合璧的法阵设在引擎舱,那里的星铁最薄,只要我们在合璧时引爆‘震天雷’,就能让两座浮城的机枢错位。到时候宝库的石门会裂开缝隙,碎片和元铁都会喷出来。”

陆逊俯身细看地图,只见引擎舱旁标注着“归位者印记”的字样,旁边还画着个奇怪的符号,像是只展开翅膀的鸟。“这符号是什么意思?”

老瓢的眼神闪烁了一下,含糊道:“是……是拾荒者的标记,没用的。”他慌忙收起地图,“将军只需按约定,在合璧当日派船队佯攻濡须口,吸引曹刘的注意力即可。剩下的事,交给我们拾荒者便是。”

陆逊没有追问,他知道老瓢藏了话,但此刻不是深究的时候。他从袖中取出块虎符,扔给老瓢:“凭这个,可在江边支取十艘快船和三十个震天雷。事成之后,我再送你百两黄金,足够你下半辈子衣食无忧。”

老瓢接过虎符,入手冰凉,上面的猛虎纹路硌得掌心生疼。他忽然“噗通”跪倒,对着陆逊磕了三个响头,额头撞在冰冷的石板上,发出沉闷的响声。“将军的恩情,小人没齿难忘。只是……”他抬起头,脸上竟有泪痕,“若事成之后,小人想求将军一件事。”

“你说。”陆逊皱眉。

“别让那些碎片落入曹刘之手。”老瓢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那些是……是我们祖宗的东西,不能再被他们夺走了。”

陆逊心中一动,想起张昭说的“放逐”二字。这老瓢如此看重技术碎片,莫非拾荒者真是被放逐的归位者后裔?他不动声色道:“只要你按约行事,我答应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迁徙的三国城堡请大家收藏:()迁徙的三国城堡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老瓢又磕了个头,转身消失在密道深处,破棉袄的衣角扫过地上的水洼,溅起一串冰冷的水珠。陆逊望着他的背影,忽然觉得这拾荒者身上藏着的秘密,比浮城的宝库还要深。他捡起地上的防风灯,灯光照在石壁上,那些天然形成的纹路竟与兽皮地图上的符号有几分相似,像是某种古老的诅咒。

离开水牢时,已是三更天。城头的更鼓声“咚”地一响,惊得栖息在箭孔里的夜枭扑棱棱飞起。陆逊沿着城墙缓步而行,海风卷着咸腥味扑面而来,让他清醒了许多。他想起白日里甘宁来找他,那黑旋风般的汉子把铜锤往地上一顿,震得地砖都发颤:“伯言,那拾荒者不是好东西!当年我在夏口剿匪,见过他们抢老百姓的粮食,心狠手辣得很!”

那时他只当是甘宁鲁莽,此刻想来,却觉得有几分道理。拾荒者若真是归位者后裔,因祖先背叛而被放逐,那他们对曹刘两家的恨意,恐怕比东吴还要深。这种被仇恨驱使的人,做事往往不计后果——万一他们的干扰太过猛烈,导致浮城合璧失控,岂不是引火烧身?

“罢了,事已至此,只能走一步看一步。”陆逊喃喃自语,将防风灯的火焰调小。灯光在他脸上明明灭灭,映出几分疲惫,也映出几分决绝。

回到府中,天已破晓。亲兵来报,说张昭老先生又派人送来了书信。陆逊拆开一看,只见信上只有八个字:“见好就收,勿贪多利。”他将信纸凑到烛火上,看着它化作灰烬,心中却明白,开弓没有回头箭。

这日午后,甘宁带着几个亲卫,乔装成拾荒者的模样,混进了建业城外的流民营。流民营建在一片荒滩上,破草棚东倒西歪,地上满是冻僵的污泥,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恶臭。几个面黄肌瘦的孩子蜷缩在草堆里,眼睛直勾勾地望着甘宁腰间的水囊。

“老乡,打听个事。”甘宁拦住一个背着柴火的拾荒者,递过去半块干粮,“你们这儿有个叫老瓢的吗?”

那拾荒者警惕地看了他一眼,接过干粮狼吞虎咽起来,含糊道:“老瓢?他可是我们这儿的能人,前两天刚从城里回来,说要干件大事,还说……要让咱们拾荒者重振祖业呢。”

“重振祖业?”甘宁追问,“他祖上传了些什么宝贝?”

拾荒者刚要开口,忽然被人从后面拽了一把。甘宁回头,只见一个瞎了只眼的老妪拄着拐杖,冷冷地盯着他:“外乡人,少管闲事。我们拾荒者的事,轮不到你们当兵的插手。”她说着,往地上啐了一口,拉起那拾荒者就走。

甘宁望着他们的背影,眉头皱得更紧。“重振祖业”、“祖上传下来的东西”……这些话都印证了他的猜测——老瓢和他的同伴们,绝不是普通的流民。他摸了摸腰间的密信,那是写给赵云的——当年长坂坡一战,他与赵云曾有一面之缘,虽分属敌对,却佩服对方的忠义。如今曹刘合璧,赵云必在许昌,若能将此事告知于他,或许能避免一场大祸。

“走,回营。”甘宁对亲卫道,转身时,瞥见草棚的角落里,老瓢正与几个精壮的拾荒者低声交谈,其中一人手里拿着的,正是陆逊给的那块虎符。阳光透过草棚的缝隙照进来,在虎符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是一张张开的血盆大口。

第三节 吴营风波 甘兴霸暗生疑窦

建业的冬日常有浓雾,像是老天爷给这座古城蒙上了层白纱。中军帐内,吴将们的争论声却穿透了这层纱,震得帐顶的积雪簌簌落下。

“末将以为,与拾荒者交易太过冒险!”甘宁猛地一拍案几,铜锤在地上顿得山响,震得案上的酒樽都跳了起来,“那些人连祖宗的基业都能背叛,还有什么事做不出来?万一他们反咬一口,勾结曹刘来打我们,怎么办?”

帐下诸将窃窃私语,不少人点头附和。潘璋摸着颔下的短须,瓮声瓮气地说:“兴霸说得有理。依我看,不如直接派水军去抢,凭我东吴的楼船,还怕拿不下那什么宝库?”

“蠢货!”陆逊还未开口,张昭已气得吹胡子瞪眼,他拄着拐杖指着潘璋,“曹刘两家在浮城周围布了十万大军,你去抢?是嫌死得不够快吗?”

潘璋被骂得满脸通红,却不敢顶嘴,只能悻悻地坐下。帐内一时安静下来,只有炉火烧得正旺,发出“噼啪”的声响。

陆逊端起茶盏,轻轻吹了吹浮沫,目光从诸将脸上扫过:“诸位可知,水蜃号的龙骨已锈蚀到第七节?若再不修复,开春江水上涨,这艘巨舰便会彻底沉入江底。到那时,我东吴水军的优势何在?”他将茶盏往案上一放,声音陡然提高,“拾荒者虽不可信,但他们的目标是技术碎片,与我们的元铁并不冲突。只要利用得当,便是利刃;若弃之不用,才是真的可惜。”

甘宁还要争辩,却被韩当悄悄拉住。韩当凑到他耳边低声道:“兴霸,少将军自有分寸。你忘了当年周郎用苦肉计骗曹操?说不定这也是一计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迁徙的三国城堡请大家收藏:()迁徙的三国城堡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甘宁哼了一声,不再说话,但心里的疑云却越来越重。他总觉得陆逊这次太过冒险,就像在刀尖上跳舞,稍有不慎便会粉身碎骨。

散帐后,甘宁没有回营,而是径直往驿馆走去。驿馆里住着几个从荆州来的商人,据说是诸葛亮派来的细作,负责打探江东的动静。甘宁与他们打过几次交道,知道其中一个姓赵的商人,其实是赵云的远房表弟。

驿馆的后院种着几棵腊梅,花开得正艳。那姓赵的商人正在扫雪,见甘宁进来,连忙放下扫帚,拱手道:“甘将军大驾光临,有失远迎。”

甘宁左右看了看,低声道:“赵先生,我有要事托你转告知府将军(赵云时任翊军将军,此处为尊称)。”他从怀里掏出密信,塞进赵商人手中,“曹刘合璧浮城之日,陆逊会联合拾荒者从中作梗,恐生变数。此事关系重大,还望赵先生速去通报。”

赵商人脸色一变,握紧了密信:“将军放心,在下今夜便动身。只是……东吴为何要这么做?”

“为了水蜃号。”甘宁叹了口气,望着院中的腊梅,“伯言也是急糊涂了。那拾荒者绝非善类,我总觉得他们另有所图。”

送走赵商人,甘宁独自一人走在回营的路上。浓雾不知何时散去了些,露出天边的一弯残月,像把锋利的弯刀。他忽然想起年轻时随孙策征战的日子,那时虽也凶险,却从没有过这般憋屈——明明知道计划有问题,却无力改变,只能眼睁睁看着局势往失控的方向滑去。

与此同时,陆逊正在府中检验震天雷。这是东吴工匠新造的火器,外壳用生铁铸就,内填硝石、硫磺和铁砂,引爆后威力惊人。他拿起一枚,掂量了掂量,只觉入手沉重,像是握着一颗随时会爆炸的心脏。

“少将军,都准备好了。”负责督造的校尉单膝跪地,“十艘快船,三十枚震天雷,还有五十名精锐水手,随时可以出发。”

陆逊点点头,将震天雷放下:“记住,只许在浮城合璧时引爆,不可伤及平民。若遇曹刘水师阻拦,不必恋战,立刻撤退。”

“末将遵命。”校尉领命而去。

陆逊望着桌上的震天雷,忽然觉得有些心烦意乱。他走到窗前,推开窗户,冷风吹进来,带着腊梅的清香。远处的石头城在月光下若隐若现,像一头沉默的巨兽,仿佛在警告他不要轻举妄动。

“伯言,还没睡?”张昭的声音从门外传来,老人家披着厚厚的棉袍,手里还拿着个锦盒。

陆逊连忙请他进来,给炉子里添了些炭火。张昭打开锦盒,里面是块巴掌大的龟甲,上面刻着些古老的纹路。“这是老夫年轻时从泰山老道那里求来的,据说能卜吉凶。”他将龟甲递给陆逊,“你且卜一卦吧,若真是大凶,便罢了这念头。”

陆逊接过龟甲,犹豫了一下,还是按照古法,将龟甲放在火上灼烧。“噼啪”一声,龟甲裂开了道纹路,既不像吉,也不像凶,倒像是一张张开的嘴,像是在无声地呐喊。

张昭望着纹路,叹了口气:“此乃‘混沌卦’,凶吉难料啊。伯言,老夫知道你想成就一番大业,但有时候,等待也是一种智慧。”

陆逊没有说话,只是将龟甲放回锦盒。他知道张昭是为他好,但水蜃号的锈蚀不等人,曹刘的势力也不等人。这乱世之中,从来没有万全之策,只有敢不敢赌——他选择赌这一把。

夜深了,建业城渐渐沉睡,只有巡逻兵的脚步声和偶尔的犬吠,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甘宁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总觉得心口堵得慌。他忽然起身,披上甲胄,决定再去劝劝陆逊。

走到陆逊府外,却见府门紧闭,只有两个亲兵守在门口,神色警惕。甘宁刚要上前,忽然听到府内传来一声闷响,像是有什么重物落地。他心中一惊,正要闯进去,却被亲兵拦住:“甘将军,少将军吩咐了,任何人不得入内。”

“出什么事了?”甘宁厉声问道。

亲兵支支吾吾道:“没……没什么,少将军正在研究浮城的图纸,不小心碰倒了书架。”

甘宁皱着眉,望着府内透出的灯光,总觉得不对劲。他叹了口气,转身离去——他知道,自己已经尽力了,剩下的,只能听天由命。

府内,陆逊正蹲在地上,捡拾散落的图纸。图纸上画着浮城的引擎舱,归位者印记的位置被红笔圈了起来。就在刚才,他不小心碰倒书架,一张被压在最下面的旧图纸掉了出来。图纸上画着个与印记一模一样的符号,旁边用小篆写着三个字:“玄鸟族”。

“玄鸟族……”陆逊喃喃自语,忽然想起老瓢兽皮地图上的符号,正是这玄鸟的图案!他猛地站起身,心头豁然开朗——拾荒者不是归位者的后裔,而是当年背叛归位者的玄鸟族!他们要找的不是普通的技术碎片,而是能控制浮城的核心!

“不好!”陆逊脸色煞白,抓起佩剑就往外冲,“快,备马!去石头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迁徙的三国城堡请大家收藏:()迁徙的三国城堡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终于明白老瓢为什么要强调“不让碎片落入曹刘之手”,也明白了那张混沌卦的深意——玄鸟族一旦拿到核心,不仅曹刘会遭殃,东吴也会被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第四节 风雨欲来 各方势力待时机

建安二十六年腊月廿三,小年。按习俗本该祭灶神、扫尘土,建业城却弥漫着一股山雨欲来的紧张气氛。江面上的雾气比往日更浓,连太阳都躲在云层后不肯露面,像是在畏惧着什么。

陆逊一夜未眠,眼下泛着浓重的青黑。他已派人去石头城拦截老瓢,却迟迟没有消息。帐内的沙漏“沙沙”作响,每一粒沙子落下,都像是敲在他的心上。

“少将军,张公来了。”亲兵进来禀报,声音带着几分慌张。

陆逊连忙迎出去,只见张昭被人搀扶着,脸色苍白如纸,嘴角还挂着血迹。“张公,您这是……”

“老夫去流民营了。”张昭喘着粗气,被扶到椅子上坐下,“那些拾荒者……都跑了。他们烧了营寨,留下了这个。”他从袖中掏出块烧焦的布帛,上面用鲜血画着个玄鸟符号,旁边写着“归位者,血债血偿”。

陆逊接过布帛,只觉入手滚烫,像是块烧红的烙铁。他终于明白玄鸟族的真正目的——他们不是要夺回核心,而是要毁掉所有与归位者有关的东西,包括曹刘的浮城,甚至可能包括东吴的水蜃号!

“快,传我将令!”陆逊猛地站起身,腰间的佩剑“哐当”一声撞在案上,“命甘宁率五千水军,立刻封锁濡须口!命潘璋、韩当率军驰援石头城!告诉他们,不惜一切代价,阻止拾荒者靠近浮城!”

“少将军,那合璧之日的佯攻……”传令兵犹豫道。

“取消!”陆逊斩钉截铁地说,“现在不是算计曹刘的时候,是要保住所有人的命!”

传令兵领命而去,帐内只剩下陆逊和张昭。张昭望着陆逊,忽然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好孩子,你终于明白了。天下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若以苍生为代价,纵使赢了,也算不上真正的胜利。”

陆逊默然。他走到窗前,望着江面上的浓雾,心中充满了悔恨。若不是他急于修复水蜃号,也不会险些酿成大祸。这乱世之中,最珍贵的从来不是什么神兵利器,而是人心。

与此同时,许昌城外的浮城已笼罩在一片喜庆的气氛中。曹昂与刘备亲自登上城楼,看着工匠们给城墙披红挂彩,百姓们载歌载舞,欢呼声此起彼伏。赵云站在刘备身后,望着手中的密信,眉头紧锁。

“子龙,何事忧心?”刘备察觉到他的异样,关切地问道。

赵云将密信递过去:“主公,江东传来消息,陆逊与拾荒者勾结,欲在合璧之日捣乱。”

刘备看完密信,脸色微变:“陆逊向来谨慎,怎会做此冒险之事?”

“或许是为了水蜃号。”曹昂走了过来,他已得知消息,“东吴的那艘水下巨舰锈蚀严重,他们定是想从宝库中寻得修复之法。”

诸葛亮摇着羽扇,沉吟道:“此事蹊跷。陆逊虽有野心,却非鲁莽之人。那拾荒者……恐怕不简单。”他望向浮城的引擎舱,那里的星铁已开始泛出红光,像是燃烧的炭火,“依亮之见,我们当提前启动合璧法阵,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曹昂点头同意:“孔明先生所言极是。传令下去,今夜三更,启动法阵!”

消息传开,浮城内一片忙碌。工匠们加快了调试仪器的速度,士兵们加强了巡逻,空气中弥漫着紧张而兴奋的气息。没有人注意到,几个穿着粗布衣服的拾荒者,正混在工匠中,悄悄往引擎舱靠近,他们腰间鼓鼓囊囊的,正是老瓢分发的震天雷。

石头城的密道里,老瓢正指挥着拾荒者搬运炸药。他的脸上没有了往日的谦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疯狂的狂热。“快!再快点!”他一脚踹在一个动作迟缓的年轻人身上,“等炸了引擎舱,拿到核心,我们玄鸟族就能重振雄风,让那些归位者的后裔尝尝我们当年受过的苦!”

“首领,东吴的军队来了!”一个拾荒者慌张地跑进来,“黑压压的一片,快到城下了!”

老瓢脸色一变,咬牙道:“不管他们!加快速度!只要核心到手,别说东吴,就是曹刘两家,也奈何不了我们!”他从怀里掏出个青铜哨子,放在嘴边吹了起来,哨声尖锐刺耳,像是鬼哭狼嚎。

哨声刚落,密道深处忽然传来一阵剧烈的震动,接着便是震耳欲聋的爆炸声。老瓢大惊失色:“怎么回事?谁提前引爆了炸药?”

“首领,是……是那些被我们抓来的归位者后裔!”一个拾荒者连滚带爬地跑进来,“他们宁死不屈,引爆了身上的炸药,把通往引擎舱的路堵死了!”

老瓢眼前一黑,险些栽倒在地。他千算万算,却没算到那些被放逐的归位者后裔,竟还有如此刚烈的性子。他望着密道深处的火光,忽然发出一声绝望的嘶吼:“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迁徙的三国城堡请大家收藏:()迁徙的三国城堡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石头城外,甘宁率领的东吴水军已与拾荒者的船队交上了火。箭矢如雨点般落下,火光照亮了江面,也照亮了甘宁坚毅的脸庞。他挥舞着铜锤,将一艘拾荒者的小船砸得粉碎,高声喊道:“弟兄们,为了江东,杀啊!”

江风呼啸,卷起漫天火光,像是老天爷在为这场厮杀助兴。甘宁望着密道里冲天的火光,知道自己终究是赶上了。他忽然想起陆逊的话:“有时候,最危险的敌人,往往藏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此刻想来,真是至理名言。

浮城内,合璧法阵已如期启动。曹昂与刘备将信物放在祭坛上,两道红光从信物中射出,在空中交汇成一道虹桥。引擎舱内的铜柱开始高速转动,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整座浮城都在微微颤抖。

“成功了!”百姓们欢呼起来,泪水在脸上肆意流淌。他们知道,从这一刻起,乱世或许真的要结束了。

诸葛亮望着空中的虹桥,忽然叹了口气:“可惜了陆逊的一片苦心。若他能早些明白,天下并非只有强弱之分,还有对错之别,或许……”

他的话没有说完,但所有人都明白他的意思。这乱世之中,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信念而战,或为霸业,或为苍生,或为复仇。无论结局如何,他们都在这历史的画卷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一笔。

建业的浓雾终于散去,露出了湛蓝的天空。陆逊站在城头,望着远处的火光,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自己虽然避免了一场大祸,却也失去了修复水蜃号的机会。但他并不后悔——有些代价,必须付出;有些底线,绝不能破。

张昭走到他身边,递给他一件东西。那是块星铁残片,正是老瓢最初献上的那块。“老夫派人从拾荒者的营寨里找到的,上面的纹路,老夫认出了几个字。”张昭指着残片,“写的是‘玄鸟泣血,归位者兴’。或许,这就是天意。”

陆逊接过残片,望着上面的纹路,忽然明白了什么。这乱世的棋局,从来不是某一个人能左右的。无论是曹刘的合璧,还是东吴的水蜃号,抑或是玄鸟族的复仇,都不过是历史车轮下的尘埃。真正能决定天下走向的,唯有时间和人心。

远处的江面上,火光渐渐熄灭,只留下袅袅的青烟,在湛蓝的天空下缓缓飘散。新的一年即将到来,或许,这乱世的寒冬,也快要结束了。

第五节 印玺之争 曹刘相峙意难平

浮城合璧的光柱尚未散尽,引擎舱内已弥漫起无形的硝烟。那枚通体赤红的“天下归心”玉玺悬在半空,虹光流转,映得曹昂与刘备的脸庞忽明忽暗。帐外传来百姓的欢呼,帐内却静得能听见彼此的呼吸,连铜柱转动的轰鸣都仿佛被这无形的张力压得低了几分。

“此玺当由少将军执掌。”荀谌率先开口,声音打破了凝滞的空气。他颤巍巍地指向玉玺,鬓角的白发在虹光中泛着银光,“曹家世代忠良,少将军承孟德公遗志,镇守许昌,护佑万民,实乃天命所归。”

关羽“哼”了一声,青龙偃月刀在石地上划出刺耳的声响,火星溅在星铁板上,瞬间熄灭。“荀公此言差矣!”他凤眼圆睁,丹髯飘动,“我主乃中山靖王之后,汉室正统,这天下归心玺,理当归汉!”

刘备抬手按住关羽,目光落在玉玺上,语气却带着几分谦退:“云长休得无礼。少将军少年英主,能促成双城合璧,功不可没。这玉玺……当由贤能者居之。”话虽谦逊,眼底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他毕生以“兴复汉室”为己任,此刻玉玺在前,岂能甘心拱手让人?

曹昂指尖摩挲着腰间的双鱼玉佩,那玉佩与星铁信物相合时的暖意仿佛仍在掌心。他望着刘备,忽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话:“玄德虽为枭雄,却有仁心。若天下真要易主,为百姓计,交给他或许并非坏事。”可此刻虹光中的玉玺,分明刻着“天下归心”,而非“汉室归心”,这让他如何甘心?

“玄德公可知,这玉玺为何会认主?”曹昂忽然开口,声音在虹光中仿佛带着金石之音,“马德衡,你且说说发现。”

马钧从铜柱后走出,手里捧着块新凿下的星铁,上面的纹路在虹光下清晰可辨。“回少将军、玄德公,”他躬身道,“属下刚才查验,发现引擎舱的星铁壁上多了段铭文,说这玉玺认主,需‘血脉为引,仁德为基’。孟德公与玄德公的血脉,竟都与归位者有关,只是……”

“只是什么?”刘备追问,掌心已微微出汗。

马钧咽了口唾沫,声音低了几分:“只是孟德公的血脉更贴近‘归位’二字,而玄德公的血脉,带着‘承继’之相。简单说,少将军能启动玉玺,玄德公能稳固玉玺,但要真正动用最高权限……需二人合力。”

帐内又是一阵死寂。这个答案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却又似乎在情理之中。曹操与刘备,这对纠缠半生的对手,连血脉都注定要共同执掌这天下权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迁徙的三国城堡请大家收藏:()迁徙的三国城堡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诸葛亮忽然笑了,羽扇轻摇,虹光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如此说来,倒是天意。少将军掌启动之权,我主掌稳固之权,遇大事则共商,岂不两全其美?”

“孔明先生倒是会和稀泥。”曹昂眼中闪过一丝讥诮,“若遇战事,是听我号令,还是听玄德公号令?若遇灾荒,是先救许昌百姓,还是先救荆州百姓?”他步步紧逼,声音陡然提高,“这天下归心,归的是民心,不是平分秋色的权术!”

刘备的脸色沉了下来。他缓步走到玉玺下,虹光在他头顶凝成一道光晕,竟与他常穿的龙纹袍相得益彰。“少将军此言,未免太小看天下人了。”他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当年我携民渡江,虽败犹荣;曹操横槊赋诗,却也有屠城之举。民心向背,自在人心,岂在一枚玉玺?”

“你!”曹昂猛地按住剑柄,虹光中的玉玺忽然剧烈震颤,发出刺耳的嗡鸣。引擎舱的铜柱转速骤增,星铁壁上的铭文亮起红光,竟浮现出无数百姓流离失所的影像——那是董卓之乱时的惨状,是官渡之战后的废墟,是赤壁火海中的哀嚎。

“够了!”诸葛亮厉声喝道,羽扇指向那些影像,“两位难道忘了孟德公水镜中的遗言?双城合璧,是为终结乱世,不是延续争斗!”

影像忽然消失,玉玺的震颤也渐渐平息。曹昂与刘备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复杂的情绪——有不甘,有警惕,却也有一丝被影像刺痛的动容。帐外的欢呼声仍在继续,那些不知舱内风波的百姓,正为这“天下归心”的异象感恩戴德。

“也罢。”曹昂终于松开剑柄,声音带着几分疲惫,“玉玺暂由马德衡保管,存入双城密室。非遇国之大事,不得取出。若遇战事,北方由我调度,南方由玄德公节制;若遇灾荒,两地粮仓互通有无,由陈群与孔明先生共同督办。”

刘备沉吟片刻,点头道:“可。但需立誓,若有一方违背盟约,天下共击之。”

“好!”曹昂伸出手掌,掌心的伤疤在虹光下格外清晰——那是当年为救曹操,被张绣部将砍伤的旧伤。刘备也伸出手,与他重重一击,两掌相击的闷响,竟盖过了铜柱的轰鸣。

帐外忽然传来一阵骚动,张辽掀帘而入,脸色凝重:“少将军,玄德公,江东传来急报,陆逊率军突袭濡须口,说是……要讨说法。”

“讨说法?”曹昂皱眉,“他讨什么说法?”

“说是……”张辽看了眼诸葛亮,语气有些迟疑,“说是玄德公与少将军合谋,独占浮城宝库,背弃了‘天下共利’的约定。”

诸葛亮羽扇一顿,眼中闪过一丝明悟:“是拾荒者!他们没能搅黄合璧,便去挑唆江东!”

刘备望着舱外的虹光,忽然叹了口气:“看来这天下归心,路还长着呢。”

曹昂走到舱门口,望着远处建业方向的天际线,那里似乎有烟尘升起。他知道,陆逊的突袭只是开始,这刚刚合璧的浮城,还将面临更多的风浪。但他此刻心中却异常平静——正如父亲所说,归位者非曹氏,非刘氏,而是心怀苍生者。只要守住这份初心,再大的风浪,也终会过去。

引擎舱的虹光渐渐融入铜柱,七十二根星铁柱转动得愈发平稳,发出的声响竟如天籁般和谐。马钧捧着玉玺,小心翼翼地往密室走去,每一步都走得格外沉重——他知道,自己捧着的不仅是枚玉玺,更是天下苍生的希望。

帐外的阳光穿透云层,照在浮城与炎汉城之间的虹桥上,折射出七彩的光芒。许昌与荆州的百姓们自发地涌向虹桥,隔着光幕互相挥手,脸上都带着劫后余生的笑容。那些曾经的敌对、仇恨,在这一刻仿佛都被这道虹光消融了。

曹昂与刘备并肩站在舱门口,望着这幅景象,谁都没有说话。但彼此都明白,从这一刻起,他们不再是对手,而是肩负着同一使命的伙伴。这乱世的棋局,终于落下了关键的一子,而未来的走向,将由他们共同书写。

远处的江面上,陆逊的船队正在后撤。他望着浮城上空久久不散的虹光,手中的星铁残片忽然变得滚烫。张昭老先生的话又在耳边响起:“见好就收,勿贪多利。”他叹了口气,下令返航——或许,曹刘合璧,真的是天意。

夕阳西下,将浮城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一条连接南北的巨龙。引擎舱内的铜柱仍在转动,带着这两座古老而神奇的城池,向着未知的未来,缓缓前行。而那些关于归位者、玄鸟族、领袖印记的秘密,还藏在星铁的纹路里,等待着被继续发掘……

喜欢迁徙的三国城堡请大家收藏:()迁徙的三国城堡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