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两个月后,这一年的岁末,长公主李霓裳回到洛阳,军民大受鼓舞,齐心向外,天鸿节度使吴正衡见应讨不到什么便宜,灰溜溜撤兵,打算退回老家再做打算。
没想到,鞍马未歇,半路便遭遇一支铁骑的攻击,番号不详,只知自西压境而来,将士骁勇,统领面覆傩面,身份无人知晓。
不过三日,天鸿城便破。
那面具将军一战才罢,不满战果,踏着未干的败敌之血,竟继续挥戈,统领大队,冒雪转往洛都而来。
洛水两岸的民众才庆贺完前头那个退兵,炊烟方起,坊市渐复,岂料烽火转眼又至。
市井间传言,如野火蔓延——说那兽面将军非但杀人如麻,更啖肉饮血。
有说亲眼见其生撕敌将的,有传其帐中夜夜传出啃骨声的。
酒肆的老叟赌咒发誓,说自己在月黑风高时,曾见过面具缝里滴下过骇人的腥涎。
一时人心惶惶。
这一日的黄昏,正是城门将要关闭的时刻,驿道的尽头处尘烟大起。
没想到那傩面将军竟这么快,说来就来。
城北的王掌柜当先收了幌子,铜锁往门环上一扣,却因手抖三次,才挂稳了上去;城南李文士抱着祖传《洛神赋》帖,临出城门,又折返,终究是舍不得院角那株才开的老梅,只盼长公主能再次去敌,平安渡过;最是东市那昨日才到货物还没来得及下的胡商果决,趁着还能出去,赶着骆驼队伍载着器皿,一路狂奔,叮当远去,只在洛水之畔,留下一串异域香料的残味。
还在城外的摊贩走卒,菜农村夫,纷纷转身奔往城门,唯恐自己慢了一步,会被关在门外。
李霓裳得报,领人匆匆奔上城楼,果然看见官道的尽头处,正浩浩荡荡开来一支骑兵。
洛水冰澌间,夕阳斜照。
当先一骑覆兽面,踏碎道上冰雪,正向着城门飞驰而来,一人一马,被夕阳镀上了一层金红的光。
这兽面将军脸虽不见,但身形挺拔秀越,必是年轻之人,未免也感心惊,不知如今哪里怎的又冒出来如此一个年轻的强悍敌手,感叹实是乱世棋局,三载便又易帜,面上也不显惊慌,沉着应对,命做好准备,弩手上垛口,滚木礌石沿女墙排开,弩车提前绞弦。
兽面将军千骑震地,转眼已至桥头。
他一身玄甲傩面,映射残阳,吞吐寒光,身下坐骑,显也是万中无一,人间天龙,铁蹄踏雪,气势非凡。
城上的众多弓弩手双目圆睁,屏住呼吸,眼一眨也不敢眨。
李长寿等人此时急忙劝李霓裳先下城楼,偏见她竟似不曾入耳,正焦急,那将军忽地勒马。
"
全军驻于桥后,不得前进一步!
"
随着面具后传来的一道沉闷军令,千骑齐齐勒马,如黑潮骤凝。
众目睽睽之下,他独自策马过桥,停在城门之下。
城楼上鸦雀无声。
李长寿也不知他此为何意。
兽面将军勒马城下。
"
某仰慕殿下已久。
"
面具后传来那男子金石般的清朗之音,露出的一双明亮俊目在夕色中烁着光芒,"
听闻吴正衡这厮竟觊觎洛都,为难殿下,我便前来,替殿下出气!